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9 20:31:46| 人氣4,8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電影筆記【空氣人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空氣人形》裡有個精彩的平行對照,那是片頭充氣娃娃小望開窗對著美麗新世界說出「好美」,而到了片尾「反轉」成為自閉少女開窗對著美麗舊世界說出「真漂亮」。於是「充氣娃娃」成了個隱喻,它就是我們、它就是這個城市、它就是這個時代(現代)。

2、因此我們才能理解電影最重要(可能也最無理的)的一句台詞、一個設計:當錄影帶男孩發現小望是個充氣娃娃的時候,並不特別感到驚訝,他只是淡淡說了句:「其實我和妳一樣」。這個「一樣」當然不是說錄影帶男孩也是一個充氣娃娃,不是的;這個「一樣」說的其實是不只錄影帶男孩是個充氣娃娃,我們每個人都是。

3、這是這部電影最悲傷的地方。當錄影帶男孩對著消氣乃至接近死亡的小望吹氣的時候,他是用嘴巴吹的,他一口又一口地吹,小望便漸漸又鼓脹了起來。她消氣的時候是痛苦的,而當錄影帶男孩為她吹氣的時候,她是快樂的——接近高潮的那種,快樂。

4、接近高潮的那種快樂,這點很重要。一如小望所說,充氣娃娃是專門用來讓人解決性需求的。她陪伴了她的「主人」(一個餐飲店員)好長一段時間,然而主人從來都是用機械泵浦為小望充氣的。雖然他也很愛小望,但一如他後來坦承的,他的愛是怕「麻煩」的。當小望終於成為了真人,主人反倒希望她仍然是那個沒有生命的娃娃。

5、於是當小望第一次看到錄影帶男孩的時候,她心裡感到「我們是一樣的」,這個初次見面的鏡頭在更後來才顯得無比重要與珍貴。因為錄影帶男孩是用嘴巴為小望吹氣的(不是機械泵浦),他給了小望生命、也給了小望高潮(不是塑膠的性關係)。那是一種「存在」的感覺,有最接近死亡的痛苦,也有最快樂的高潮——屬於愛的。

6、屬於愛的生命,正如小望所說,有了「一顆心」的生命。夜裡她悄悄把主人的手挪開,自己到浴室裡沖洗,之後她便穿起紅色的衣服了。紅色,在這部電影裡屬於生命,由一次又一次出現的「蘋果」構成基礎。它是愛也是心,它是小望所說:「我有心,可是好痛苦」,而這部電影最重要的意義不就在於諷刺(以一種表面炫爛實則荒涼的方式,也在這個表現上它是「現代」的)了每個人:我們沒有心,可是好快樂。

7、而片尾反轉的精彩之處,便在於以整部電影所建立起來的這種「顛倒」。充氣娃娃有了心,可是好痛苦;而原來我們沒有心,可是好快樂。當小望在公園裡見到流浪老人的時候,對老人說「我感覺自己空空的」,老人回答「我也是」。繼而鏡頭帶往了對面矗立的大樓、更遠的整座城市。我們都是空的,這座城市、這個時代,充滿了空氣(一如錄影帶男孩回答小望的:「天空充滿的不是別的,就是空氣」),卻只是塑膠。

8、但電影真正精彩的地方在於,讓空氣有了人形。那是小望忽然獲得了一顆心,並且知道了愛,而整部電影最重要的就是帶領我們一同觀看、經歷、參與這樣的轉變。錄影帶男孩對小望那個奇怪的要求——我要讓妳的氣消掉,不過別擔心,我會再幫妳充氣回來。於是我們看見了錄影帶男孩用嘴巴對著小望吹氣(我一直覺得那是時間之內與時間之外的做愛),然後把氣放掉、再一次吹氣、放掉……,小望也隨著滿漲又乾癟、乾癟又滿漲。他在幹什麼呢?也許最好的說法是:他在「存在」。在另一個人(這裡以愛情為突出表現)快死的時候,給她空氣、與高潮,給她生命、給她愛。當我們將別人充滿、別人也充滿我們,我們才真正存在。

9、我們是沒有心的,即使有了快樂、也只是荒涼地活著。主人對小望的種種行為:唱生日快樂歌、泡澡、夜晚的出遊、以圍巾相守……;每餐以雞蛋拌飯進食營養的老人,最終既孤單又憤怒地把碗摔碎;看似擁有一切的女強人,每天進行各種保養卻依然日漸老去;爆食者躲藏雜亂不堪的房間內,吃著垃圾食物終至嘔吐。但隨著電影的推展,充氣娃娃死去、自閉少女走了出來,這種顛倒的異化關係被反轉了,我們隨著充氣娃娃的那句「好美」,也看到了一樣「真漂亮」的世界,我們都從充氣娃娃,變成了真人。

10、但誰又知道這種「反轉」是不是真正的轉變呢?誰又知道,我們會不會只是又一次地被充滿了空氣,卻仍然只是塑膠?那個「垃圾」的設計正暗示了這種可能。充氣娃娃的設計師對小望說:「充氣娃娃是可燃的,人是不可燃的」但無論可燃或不可燃,卻一樣都是垃圾。錄影帶男孩最後成為了一包垃圾,他是可燃或不可燃呢?生命會不會到了最後只是一包垃圾?有心可燃?無愛不可燃?或是剛好相反?

11、我卻相信不會的。因為流浪老人對小望唸出的那首詩(智慧老人為充氣娃娃念詩,真夠現代了),已為電影的主題定了調。詩的大意已記不清了,但說的是我們不知道所來也不知道何往,但每個人都將在某個時刻,充滿了他人、或為他人所充滿,只是這一切都神秘未知而已。也因為這首詩所揭示出來的領悟,使得「空氣」從可有可無的品質「反轉」成為具有重要且珍貴的價值。一如錄影帶男孩對小望說的:「你看不見它,但它真正存在著」,小望說:「好難理解阿」,然而隨著電影的開始與結束,小望終於理解了,我們也都理解了。

12、最後一提「空氣」與「鼻息」與「靈魂」的關係。電影一個精彩的設計是,在充氣娃娃小望成為真人眨眼的前一刻,導演剪了三個空鏡頭,配合著「風動」,鏡頭緩緩推移,我們看見了或者美麗或者也荒涼的世界,之後回到小望身上,她眨了眼睛,活了過來。這幾個空鏡頭無比重要,它帶來神秘與未知的生命,它是風、是電影其後不斷出現的緩慢濃重鼻息聲、它是靈魂吹入了我們的身體,它是空氣,讓我們成為人形。充氣娃娃設計師對小望說:「這些娃娃長的原本都一模一樣,但被送回來時千差萬別,有沒有被愛這時候都知道了」,這個設計真夠「現代」的了,將上帝與創造作了一次「邪惡的模仿」,設計師對小望說:「我不知道妳是怎麼突然變成真人的」,但也許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在被「送回來」(也或許可以說成「送回去」)的時候,都知道了——是被愛過的、又或者只是一包垃圾。

13、把《空氣人形》作為一個現代寓言看待是很重要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充氣娃娃,也因此小望所經歷、體悟的一切其實是「在邏輯上」被我們(以及她自己)所預先理解的。否則一個「空空的人」怎麼可能在第一次面對世界時,就說出了「真美」呢?怎麼可能就知道了「我有心,所以我會說謊」呢?怎麼可能對流浪老人說出了「我覺得自己空空的」呢?這些坦白難道不都是必須建立在認知的反省之上的嗎?怎麼可能在對生命毫無所知時,便「預先領悟」了這種種箴言呢?

14、當然可能的。原因就在於《空氣人形》是一個寓言,她就是我們,因此小望在故事之中是不需要「成長」的,她不需要經歷生命種種而才能獲知生命,她純粹作為一個隱喻而存在,她的領悟其實來自於我們,是我們對生命已經有了理解、而理解了小望那些箴言性的坦白。因此小望對於生命的體悟是建立在後設的基礎之上的,她「在邏輯上」被我們(以及她自己)所「預先理解」了,而不是在故事中成長起來的。某些評論者批評是枝裕和在這一點上是輕忽了並且失敗的,恰恰相反,小望不需要在時間之內「成長」,因為我們已經成長。充氣娃娃小望理解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我們都理解了小望。

 

 

 

台長: 陳雋弘
人氣(4,8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電影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電影筆記【隔離島】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筆記【血色入侵】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