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06 20:25:56|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聽!大地在說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明天過後,我們學到的一堂課

過去,向大自然的巧取豪奪,
這一次,付出了許多的代價;
但,上天是慈悲的,
最後還是留下了一堂課,
一堂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心安才能平安的課。                                                        ■ 張錦德

 

8月9日,莫拉克颱風來襲後的第二天,當災情慢慢浮出檯面,各新聞頻道莫不以「天地不仁」、「惡水無情」等聳動的標題,來強調大自然發威的暴虐,同時凸顯在天災中,生命的堅韌、人間的有情。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道德經》這一段話,容易使人誤解,事實上老子認為天地是無為無造,是放任自然萬物自相治理,所以不仁也,而從佛教的觀點,就是「因緣無常」。

天地本無常

一個原本被認為會為久旱的台灣帶來甘霖的虛胖颱風,卻釀成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水患,讓台灣在不到四十八小時內,從乾旱之丘,變成汪洋之島。這不正是因緣無常的示現嗎?

四十八小時前,台灣正逢七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威脅,四十八小時後,造化弄人,莫拉克侵襲,累計雨量超過兩千五百毫米,幾乎把一年的雨都下光了。嘉義民雄、水上,台南麻豆、學甲,屏東林邊、佳冬,台東知本、太麻里等數十個鄉鎮,26%的國土全泡在水裡,有如電影《明天過後》的情節。而滾滾泥水,更帶動無情土石,直潰而下,濁流所到之處,路毀橋斷,呈現「國在山河破」的悲慘。

大旱變大水,這不是單一現象,攤開氣象史,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十年,原本多颱風的寶島,旱象也從沒少過。2001年夏天,桃芝、納莉颱風肆虐,北部、花東地區淹大水,隔年春天,北部卻發生旱災,石門、翡翠水庫水量創歷史新低;2004年7月,敏督利颱風造成七二水災,隨即北部卻鬧旱災,造成桃竹地區休耕。

迅速翻臉的劇烈天氣,幾乎成了台灣人每到夏天,所必須面對的「新氣象」。主要原因是全球暖化,氣候變化極端,而隨著天氣愈來愈難預料,大自然帶給全民的考驗也愈來愈嚴重。

這不是科學新知,生活在台灣,不是淹水就是缺水,卻鮮少有人願意面對真相。因為,一般人都癡心相信,生活可以平穩過一輩子,自己永遠不會遇到倒楣的事。這都是常見的迷思,把世間的無常視為常,以常變為不變,以不可靠為可靠,換句話說就是顛倒看這世界。

也正因如此,面對極端氣候,人們往往缺乏警覺心,而在災難過後,對於翻臉有如翻書的無常天地,總抱持著憤怒、疑惑、悲傷的情緒,更多的口水、謾罵、怨恨,比災難本身更加嚴重撕裂著這塊土地和人心。

人心需要安定

聖嚴法師在《放下的幸福》書中,曾指出:「人之所以起瞋心,是由於個人的欲望、貪愛不能得到滿足。或是雖然得到,但又失去了。」當苛責大自然的無情、殘酷,卻從未思考過人類對待大自然,是否慈悲?

慈悲是愛護大自然,為了大自然的千萬年生計著想,但近百年來,與林爭地的結果,卻是一條條公路、產業道路,一座座攔砂壩、高山茶園,刻畫在叢山峻嶺之中,改變水文,減少植被,鬆動地質,帶來沖蝕、崩塌、土石流,破壞大自然的穩定性。

本來,依山傍山,依水傍水,當地民眾就地形生產經濟作物、開發觀光、溫泉事業,向老天爺討一口飯吃,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不該粗淺地認知,種植高山茶、蔬菜、水果等,就是破壞山林的元兇。然而開墾帶來消費,消費帶來更大規模的開墾,在需與供的循環之下,難保不融雜了「色、聲、香、味、觸」五欲之貪嗎?

另一方面,異常天候所造成的驚人殺傷力,成眾矢之的,被視為災禍的主因。在感歎風災無常、無情之餘,是否也忘記極端氣候的產生,不是來自天地,而是工業革命之後,全體人類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來,長期的生活行為,以及偏差的生活態度所造成的。當颱風前夕,全國各地的水庫缺水拉警報之時,諷刺的是,每個人都期待颱風來把水庫灌飽,卻未曾想過隨手關燈、關水,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從觀念上的少欲知足做起。

從佛法的因緣觀來看,不得不承認,每一個人都是這次災難背後的無形殺手。過去,聖嚴法師對於一些在大災難中失去了生命的人,總是表現無盡的感恩,認為這些罹難的人是菩薩,他們奉獻了自己,代表全體台灣人受苦受難。他在《台灣加油》指出:「這災難是我們共同造的共業,而他們就在這共業中變成了我們的代表。」

 

 

台長: SirayaHuang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另纇財富 |
此分類下一篇:放下一切負擔
此分類上一篇:一點也不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