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2 01:24:34|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目前的思考(記在熱線的這段時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總是跑來跑去,看來我有工作狂的潛能,
但是沒有時間計畫的能力。

這幾次,我覺得自己很熱衷於參加熱線的活動,
一方面是我個性使然,只要參與一個團體,我就會
盡力使自己有某種程度的參與度(否則我就不去)
一方面,我想藉由這個方式,了解更多更多的同志,
就大部分人的看法,熱線應該算是激進的團體,也是有組織的,
在尚未進入幫忙前,我對於熱線感到十分地好奇,現在,
我才發現其實真正的情況是,大家都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努力著。
一個社會團體背後,除了正職人員外,很多都是來自義工的力量,
尤其是同志議題,目前仍是controversial issues,不像社會公益團體還有可能得到企業的贊助,同志社團必須得依靠社群的力量支持,而這個社群的成員,以性取向作為界定的方式,是流動的,成員對於自己的性取向的看法,將會顯現在他/她是否願意參與社群的行動;在目前社會對同志仍有著予以壓迫的情形下,將會更使得社團運作更加困難。

相較起來,社會團體,如果是身心障礙人士的組織,向心力是比較容易凝聚與匯集的。

在熱線待了一段時間,看到成員互動與組織運作,更是有這種想法。

這兩者的差異,應該在於【障礙】是明顯易見地,而【性取向】是種可以不被看見的,當然,比較之下似乎又會發現兩者各處不同的氛圍。一個社會對於障礙者的概念,在早先起自宗教憐憫,之後是世界人權,社會很容易地注視到障礙者的權利與生存問題,但是性取向,在宗教、性別、政治、文化等的脈絡下,變得更加複雜,甚至牽扯到正常與異常的概念(障礙者當然也有這個時期的過度,但是相較之下,這個思考,多了更多幫助與扶持的意味),同志甚至是跨性別,現今仍要突破汙名的藩籬。

所以,同志運動就必須得加進更多的社會運動本質,訴求,要求社會實現。
(社會公益團體的運動性,就相對地減少激進性)

目前的思考。

台長: siegfried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