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11 11:52:42| 人氣1,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讀後感 上篇



2011770660088b.jpg

(圖片來源:金石堂網路書店)



君娣借給我的這本書:「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今天終於有空可以翻來看看。不是我狗腿,先生的文字向來都很有渲染力。

我記得有一學期修到休閒產業分析時,楊琮泰老師還特地放了一部天下雜誌辦的座談會紀錄光碟給我們看,裡頭就有請到先生演講。那場演講真的讓我踏實的感受到他平實、親切、真誠的談吐,因此這次在拜讀他的這本書之前,我可以說是異常的輕鬆。

 

他在序文就明明白白的寫道,如果學子們不把自己在學校裡讀到的一切當作是一樣能夠發自內心去使用、去感動人心、去影響別人的工具,而只是一昧的把學到的當作是謀生的工具時,那未來是不會成功的。

他說,若我們未曾被自己求的學所感動,進而利用自己所學去感動他人,那一切都是空的。

 

一點也沒錯呀!

如果我們總是懵懵懂懂的跟隨著社會洪流,終有一天我們也會被吞沒在浪潮之中;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到底在追求的是什麼,未來又怎麼能夠學以致用?

 

 

我對於先生一路辛苦到如今所擁有的成就,過程中他所帶來的感動所感動。更為他不吝於分享自己的成就、勇於給這個社會大大小小的人物建言萬分感慨。這樣高度、視野的大人物,在成功之後給予這個社會回饋,令人欽佩。

 

而最重要的是,我在還未完全讀完此書之前,便已為其內容感受甚深。

 

 

 

從思想開始。

先生想傳遞的訊息向來就是如此直率。

從最基礎的開始。你適合的是什麼?你想做的未必就是你適合的。

這常常讓我想起高中時軍護老師再三跟我們強調的:結婚不要跟你喜歡的人結,要跟你適合的人結。

為什麼?因為喜歡未必就適合。

去年農場裡暑假實習的學生中最惹人的彩繪娃娃,我永遠記得她離開時我跟小蔓蔓討論的結論,她不是不會,只是不適合。老天造人一定都有各的專司之職,天生我才必有用嘛,不是我們不行,只是我們還沒找到,所以一旦我們找到自己適合的方向,自然就會找到自己適合的工作。

 

接著,先生告訴我們,思考的重要性。

透過深入的觀察及思考,融會貫通後我們自然就能夠發揮現在社會最需要的創意。

這又讓我想到我在閱讀「實力:成功主管的八個Know-How」時,作者所再三強調的,我們必須用更寬廣的視野去檢視。不只是看自己,更要超然於工作之外,用外部的眼光來透視內部;用多樣的角度來審視,我們會得到更多更不一樣的訊息。而在多樣訊息的整合之後,我們便能夠變通、發明及創造。『換個角度想,世界不一樣』。

 

 

然後,先生說到環境的優、劣勢。這反而使我聯想到危機就是轉機那句話。他說若我們能看見環境的優勢在哪、劣勢在哪,往往就能夠運用我們的劣勢來扭轉成優勢。在這一個章節中,先生還特別提到將台灣行銷國際的例子。也許某些時候劣勢你怎麼看都像是毫無轉寰,但是也許換個角度,不同的包裝下來它就能夠變成我們的主力。所以有人說輸未必就是輸,以退為進嘛!

 

文中還強調,台灣是個寶島,我們應該加以發掘、深耕,然後才能發揚光大。

個人非常贊同。

台灣每天有多少人搭著飛機趕出國遊玩,殊不知台灣這片土地上,所坐擁的美景世界無處能及。說它有多美,就有多美。

我們生在這裡,土地與我們聯繫著的不止是感情,其實若仔細的看看她、認識她,就會知道她是多麼獨一無二、得天獨厚;善加利用我們的寶島,觀光一定也能夠跟國際舞台上其他地方比拼。所以我們在看向這個世界時,心胸要跟著放寬放大,「格局要大」,視野也才能真的變大。當我們真正走出台灣時,把胸膛打開不才是真的擁抱住了這個世界嗎?

 

當然,接下來我們還要學會跟世界溝通。

人都是互相的。更何況現在的世界已然是個小村落,每一絲一毫的訊息都傳遞的相當快速,也因此世界變得瞬息萬變、難以捉摸,所以我們才要跟它溝通。

透過溝通,我們交換訊息也傳遞訊息。發現自己缺少的,在補足之後便能夠跟上;儘管相較於這個世界,我們所知的少之又少,但國際觀正是我們現在所缺最多的一樣東西。

就拿我高中時聽到的例子來說明吧!

高中時校內辦了一次國外參訪,雖然是到韓國而已,但是家裡經濟還是不允許我成行,所以一切都是在二十多位幸運學生回國後的分享當中了解的。最特別的是那一次,我們多話的校長在演講時說到的,他說韓國的高中學生自習室通常都開放到晚上十一點左右,但是往往學生都讀到凌晨一點或兩點才肯離開。為什麼?我當下也不曉得為什麼。校長接著說,因為他們的學生都明白一件事,就是他們畢業後的競爭對象,不只是自己的國家的學生、隔壁的中國的學生,而是全世界的學生。這讓我當下有點傻眼,是呀!我們的眼界是不是都放的太短、太小了?我們的想法都非常的單純,以為這個世界就長成這樣,卻不曉得在世界發展成地球村的當下,每一分一秒對我們來說都極為寶貴。今天過了就是過了,但是明天競爭對手還是在那邊,今天也許沒遇到,未來工作時呢?現實就是如此。就像是高中時某位老師跟我們說的,不要想說跟哪位同學以後就不會再遇到了,這個世界很小的,也許未來某一天你去應徵工作時就是他在當面試官的……。是呀!多麼殘酷卻真實。眼光若不跟著世界一起放遠,只會一輩子將自己困在象牙塔中,自憐自艾,永遠無法走出來。

這一章節讓我突然很感謝系上的實習制度。因為透過實習,我確實的認識了我自認有興趣的領域,並且有幸能夠在這個實習單位工作到如今。我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學習到很多東西。眼界打開了、認識了許多相關行業的人與他們的工作,我透過這份工作,自我肯定與成長了許多,而這些都不是小小的學校裡所能夠帶給我的。

 

最重要的是,我了解到接下來這一章節嚴先生所強調的『熱忱』。

我曾一度感覺到對工作無力、乏味,但念頭一旦轉過去了,現在便是海闊天空。因為我了解到休閒業不只是服務業的一種,它比服務業更服務業;它是人與人相處之間所產生的行業,它是每個人都脫不了勾的行業,它是休閒業。而我慶幸我正在休閒業裡,為每一分每一秒與人們之間的互動而感動著。

我也曾經感到徬徨,不曉得自己到底能不能勝任這行業,但是在過程裡我反思了很久終於想透,這道理再簡單不過:快樂。

這要從去年暑假的某一天講起,副理找了我們幾位實習生去開會,他開頭就問了這一句:「你們快不快樂?」我們快不快樂?老實說不快樂。他接著說,他也覺得我們不快樂,所以客人也才會都覺得他們不快樂。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若是我們快樂,那麼自然而然的就會工作的快樂,而客人看到我們快樂,也就會跟著覺得他們快樂。

 

快樂是會傳染的。

 

而我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讓客人快樂的來玩,再快樂的離開。所以那段時間裡,我開始改變自己的心態與想法,讓自己活在快樂裡。在暑假步入尾聲的那幾天,我真的覺得自己變快樂了,因為當我看見客人帶著笑意與我們談天說地時,那一切的一切就只有兩個字:快樂。

 

所以我要說的是,熱忱。因為對這份工作的熱忱,讓我有勇氣繼續工作下去。就像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接下解說員的工作,從一開始準備,到上場、遇到挫折、站起來、接受讚美、回饋……,不放棄讓我戰勝了這份工作的挑戰,熱忱讓我期待著每一次與客人面對面的機會。

我愛著我的工作,珍惜能擁有它的美好。而在這本書裡,我也再次體認到,許多道理不必等別人來說給你聽,是你要自己去發掘、體會,如此這般你也才能夠真的把它融入在自己的生命裡。

 

 

還沒有把這本書讀完,但是只是遲早的問題。我要感君娣借了它給我,未來等拜讀完,再將其餘心得po上。

 

 

 

20090910 (四)  PM 20:11

台長: shine
人氣(1,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個人書評&心得&好書推薦區 |
此分類上一篇:「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觀後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