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2 02:01:11| 人氣3,2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 七月刊 Favorites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再過了好幾個月踩底線截稿後,我決定這個月絕對要提前交出來!(雖然還是接近月底了) 好啦,其實是我這月底真的真的應該會沒空打,要打月刊還是趁現在好了這樣... 
然後預告,8月份已經整理好,只剩打文,但能不能順利生產是另一個話題咳咳...

1. Teddy-1 by Joko Budiono 我的美國大學教授
在介紹前,先來個很突然的小知識。一般看到單頁內有分隔並且以有連續性插畫配上對話框的圖文書籍時,都會直覺性地稱其Comics/Comic book (漫畫) 吧。不過我在美國留學時卻學到一個新單詞,叫Graphic Novel (圖像小說,以下簡稱為GN)。GN是指以連續的圖畫來講述一個敘述性的故事。Comics則是指藉由圖像來傳達一連續性敘事的圖像媒體。這樣聽起來Comics跟GN好像沒什麼不一樣吧,老實說... 我到現在... 其實也還真不確定兩者的具體差別是什麼,不過意外美國的漫畫家或是資深漫畫宅都會非常在意這區分呢。
我自己的辨別方式大概就是看內容的深度吧,感覺不太適合12歲以下閱讀的連載性長篇漫畫我都歸類到GN去!話說那些經典英雄美漫都是被歸類到GN的說... 嗯,也許這單詞是為了不讓漫畫聽起來太廉價而發明的?(我隨便說說的)

總之今天要來介紹一本Graphic Novel,是我大學的一位教授花了好幾年用鉛筆一筆一筆慢慢刻出來的!整本127頁,並無對話框,是本完全只靠視覺圖像來傳達三篇感人的連貫性故事!
Joko Budiono在我的母校是主負責教透視技巧的課程教授。他的透視技術真的是非常扎實,是學生間流傳的必推課!(雖然同時也有不少學生對他的課業量嚇跑不敢修)(我拿過他的進階課,有活下來真是太好了)
Joko是位個子嬌小,膚色挺黑的... 中東人?(我一直不確定他哪裡人) 在課堂上可以停不下來地一直講一直講,個性好卻不會刻意偏袒學生。在他面前就是學生實力會完全顯示在評分上!不過他在課外是個會拿著便當躲在學生置物櫃間的空位堅持一個人吃飯的孤僻男人... 總之我今天就是要介紹我們這樣的一位優秀教授多年前在Kickstarter籌資出的第一本故事性質的書!(他之前還出過一本sketchbook集,我也有買)


Joko的簽名GET!

基於全故事並無任何文字說明,所以故事內容我也只是自己意會地簡單講一下。
第一章,算是介紹篇,描述著這個未來/架空的世界觀,在這個社會裡有著一群開著飛行器的救援隊。這篇傳達了一位女救援員(女主角)及支持輔助她的幕後技師們的夥伴友誼。

第二章,城市出事了。一棟高樓大廈失火並面臨倒塌的危險。救援隊火速地到達並成功展開了救援。(能看到各種Joko設計的未來救援隊的機體設計跟運用,非常有科技感,很有意思!)
正當以為已經沒事的時候,女救援員發現了還有個小女孩還困在大樓中!這時大樓已開始傾斜,女救援員運用蛛線(?)延遲大樓倒塌的時間,並出了機體沿著線爬去接小女孩。

女救援員把小女孩送上夥伴的飛機,並把小女孩隨身帶著的泰迪熊交到她手上並微笑說「安心沒問題的」 (對話靠腦補) 後,夥伴先一步離開準備送小女孩到安全的地點。
而當女救援員爬回自己的機體時,蛛線以支撐不了,大樓開始倒塌,女救援員來不及逃脫 (唯獨這機體只有跳躍功能,不能飛?!)。在危急地最後一刻,女救援員對著螢幕對面的小女孩打下了這段文字:brv gr b good :)。(翻譯:Brave girl, be good,我解釋為:勇敢的女孩,你會沒事的,好好活下去) 然後閉目微笑地... 離去了...

跟女救援員挺要好的技師大叔在聽到女救援員的離去消息這裡... 看了真的好心痛... QAQ

第三章。(只有這張是全彩的呢)
多年後一群新的救援員畢業出社會,在一幕閃紅的警鈴後,鏡頭轉到一棟失火的宅邸。

一位消防員正抱著一個嬰兒逃脫中。而當天花板倒塌準備墜壓於他們時,一隻機器熊飛撲過來,替他們抵擋了危險。

嬰兒成功救出。當消防員摘下面具後抱著熊,同時她的消防員識別徽章上寫著TEDDY-1。她就是當年被拯救下來的抱著泰迪熊的小女孩。
TEDDY-1這書是一本講述著把對生命的珍惜與重視的精神傳承下去的故事。
Joko畫的真是太好了!!!TAT


2. Veronica Ruffato 義大利插畫家
4月底跟朋友去看了在華山的50周年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然後我當時有把有興趣的插畫家的名單寫進手機裡,然後... 我忘記這回事了... orz 嗯,很有意思,我竟然忘了... 所以... 趁list不長的7月來補一下吧~
在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中,最讓我著迷的是Veronica Ruffato。非常有個人魅力!展覽中Ruffato展示的是她畫的美女與野獸。這系列作品中,所有人物都是灰白底的膚底,卻在毛細血管最明顯的部分像是鼻子、臉頰、脖子、手部等地方塗上了非常紅潤的顏色。這種反差我覺得反而突顯了生物生命力的呈現!
筆觸有種隨興的瀟灑,物件的造型都挺平面的,但是唯獨野獸的樣子卻描繪得十分立體細緻,與其他所有物件都不同的突兀感反而增加了「野獸」這角色的孤立特點,也更好地幫助故事的呈現。


 
下面為Ruffato的其他作品。
  
 
下面這兩張是Ruffato繪製的另一個經典童話系列:小木偶。
 

3. Mariachiara Di Giorgio 羅馬動畫分鏡師
同樣是在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上發現的藝術家。我特別中意她的線條選色!
Giorgio是用給物件描繪外框的畫法,類似我平常水彩畫的那種,不過她是會運用不同顏色的色鉛筆來描繪外框 (上色為水彩)。這種畫法需要對顏色非常敏感,對於之後顏色的融合都有預想過。(又或者,習慣了的專家幾乎可以靠經驗跟直覺畫了呢?) 我很喜歡這種外框顏色會配合物件而換的風格呈現的一種童趣與豐富感!像是雖然下面這張基本上只有褐橙色跟綠色色系,外框顏色也幾乎只有這兩色,不過Giorgio靈活地外框顏色轉換給這幅構圖更豐富的畫面~
 
  
  
 
 

4. Junko Ogoshi 大越順子 日本插畫家
入選波隆納世界插畫大展之一。大越順子於大阪美術專門學校進修印刷製作,以銅版畫為主要創作方式。
銅版印刷為版畫的一種。作法為在銅版上,以腐蝕法、直刻法、飛塵法、或是雕凹線法等方式刻出圖畫,再印於紙上。(此解說來自教育百科) 雖然我大學時沒選修到版畫課,不過有聽過上過的朋友講過而略知一二。我個人是覺得這比網版印刷還要耗費心力!不過版印的好處就是,只要當初刻好的模有留著,並且保存良好的話,同樣的作品可以隨時再複印!
畫面越細膩精緻的圖案,刻起來理所當然地越費時費力,刻版畫是種磨藝術家的耐性去創造出來的作品呢。看著大越小姐筆下的熊的鬃毛,那要細膩地慢慢刻,我眼裡滿是敬佩呀!

 
   

5. Little Nightmares 《小小夢魘》遊戲
久違地遊戲介紹,不過老實說,我也有點難介紹這款遊戲,因為... 我還沒買。
四月底上市的遊戲 Little Nightmares,在我第一次看到它的藝術風格時就知道我會愛上這遊戲。不過基於我其實也是挺省錢的,想等到Steam有特價時再來購買,在那之前我只是隨意地"聽"了幾個實況主的部分遊戲過程。(不想看到怎麼解而用聽的) 所以我是大致知道劇情的,不過我並沒有很專心看謎題部分的解法,所以我還是可以買來享受玩~

"貪顎號──是艘巨大又神祕的船隻,盤踞其中的腐敗靈魂正打算飽餐一頓,快幫助小六從中脫逃吧。"-遊戲簡介

雖說我大致知道劇情走向,但其實這劇情背後的解釋眾說紛紜。因為這遊戲完全無字幕也沒對話,所以每個角色的立場與行動的目的我們都只能從其行為來判斷。
我想讓人開始對劇情毛骨悚然的開端應該是女主角小六把好心(?不確定)送給她食物的夥伴(?)吃了的時候吧... 所以貪顎號到底是什麼、小六到底是誰、及故事背後的真相等都留給玩家去想像。(其實我爬文看不同玩家對劇情的分析時,有找到幾個自己挺喜歡的解釋,大家也可以自己搜尋看看不同解說) 對了,結局超展開呢!
  
下面這張總是讓我聯想到神隱少女裡面狼吞虎嚥後成了豬的千尋爸媽!連背後概念給人的感覺也挺像的呢... 不知道是不是製作團隊的靈感來源之一。

鬼誕的氣氛加上裡面的物件總是設計的比例異常 (畢竟是怪物們的用具) 卻又有點可愛 (?),讓我非常著迷!怪物的設計更是有著一種... 讓人覺得恐怖又很好奇其構造的吸引力。(我最怕長臂男,那身體比例太可怕了!(抖)) 畫面很精細,其營造恐怖氣氛的光影更是一絕!我也非常喜歡小六那顯眼的黃雨衣,跟背景的復古灰濛色調成反差,總是能在畫面中最為顯眼又同時又讓人覺得她在這裡格格不入!
  
 
 
題外話,小小夢魘的DLC (Downloadable content,遊戲的附加內容) Secrets of The Maw 於7月上市了第一章 The Depths!(我也是衝著7月被DLC激得心癢癢所以才把小小夢魘加進這月的list的) 它的DLC還會再出兩個章節,將分別於11月和明年1月陸續推出!

另外小小夢魘的官網我覺得做得挺有氣氛的,網速不錯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它Flash動畫太多,網站瀏覽速度會有點慢) 然後我喜歡等待頁面讀取好的小六圖~
http://www.little-nightmares.com/en/




慎重註明:此文章內容並沒有受到收買或任何商業意圖,純粹是站長個人的私心推薦!

台長: 小複雜小姐 Pin
人氣(3,21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Monthly Favorites |
此分類下一篇:2017 八月刊 Favorites
此分類上一篇:2017 六月刊 Favorites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