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30 04:24:01| 人氣1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北國影像】Elina - 彷彿我不存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兩天看電視新聞,瑞典的英格瑪柏格曼電影獎,今年最佳導演獎項頒給了Elina-som om jag inte fanns的芬蘭導演Klaus Haro。(a與o上各有兩點)

這部芬蘭與瑞典共同合作的電影,英文名字叫Elina: as if I wasn't there或As if I didn't exist。

劇情主要是描寫一個在五○年代左右移民到瑞典的芬蘭小女孩Elina,她體弱多病,因為身體的不適而休學一年,與人群隔絕的她,活在自己孤單的世界裡,每當寂寞孤獨又無人了解的時候,她就一個人跑到遍佈沼澤的危險荒野去和已經過世的父親對話,在她心目中,父親從來沒有真正離去,無論母親和妹妹再怎麼勸阻,她堅持地相信,只要來到這裡就可以聽到父親的聲音,只要能在這裡跟父親說話,沼澤再危險她也不怕。而Elina的媽媽則和所有移民的少數人口一樣,低頭努力的融入瑞典社會,也要兩個女兒說瑞典文。

Elina復學以後,和瑞典語學校的老師Holm衝突不斷,因為Holm要求這些移民的芬蘭小孩在學校只能使用瑞典文,不能用芬蘭文交談,僅管Elina會說瑞典文,但她無法忍受Holm懲罰一個用芬蘭文向她求助的芬蘭男孩,也無法接受在她眼中Holm的無理權威,兩個個性倔強程度不相上下、年齡卻差了一倍不止的人,誰也不肯讓步,於是,Elina用沉默表示反抗,Holm則用視而不見的態度來對待Elina。

這是一部故事簡單、畫面清新脫俗的電影,在簡單的劇情中也淡淡地點到了移民者在新國家生活的不易。除了前兩天在瑞典得到的導演獎外,在2003年柏林影展時也得到過兒童電影的獎項,頗值得一看。

劇中人物芬蘭文與瑞典文並用,依說話對象與情境而轉換,有趣的是,劇中小女孩說的芬蘭文跟我平常學的用字並不完全一樣,出了電影院問老公才知道,她們用的是來自芬蘭東部的方言,因為那個年代移民到瑞典的大多是來自芬蘭東部的移民。

最後,來點題外話,雖說這是部芬蘭和瑞典合作的電影,導演是芬蘭人,演員與資金兩國都有,電影公司也曾將這部片以芬蘭電影的名義送去參展,但芬蘭本地的電影協會則說:”基於資金的來源及演員的數量上,瑞典的比例仍大於芬蘭,因此這部電影算是瑞典片,無法在芬蘭參加本國的電影獎”,芬蘭人批評協會頑固不通,不過,這部脫俗的小品早已受到各方肯定,不能在芬蘭本地得獎,倒不是件重要的事了。

照片來自:http://www.kinderfilmfest.net/2003/Deutsch/Filme/spfElina.asp



1. 28. 2004

台長: NordicFish
人氣(1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