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26 16:10:45| 人氣1,1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情左岸】知名作家所出版的兩性、愛情或勵志書,參考就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自從部落格文學盛行之後,我經營了五、六個部落格,時常寫文PO文,當然免不了碰到不認識的網友上門踢館,或批評指教。

  記得大約在一月底的時候,寫了篇《分手,有時是種救贖》的小品文貼在部落格,明日報的報台有位不認識也不署名、不留部落格網址的網友在這篇文章底下回應留言,指理性分手他認同,但不太認同我文章裡的一句話:「分手後也可以是朋友」。他指,看過太多案例,分手後跟前任情人藕斷絲連或當朋友的人影響了現階段的感情……云云,並「建議」我多去看看吳若權的文章。

  先說明,今次寫這篇文章將這件事情說出來並不是要報復這位暱名的網友。他並非踢館,也不是批評,我沒有必要挾怨報復。我想說的是關於這起事件帶給我的一些想法。那時候看到這位不願留下姓名跟部落格網址的網友(或許沒有部落格跟電子信箱?)回應留言,當下就只有一個「昏」字,難道回應別人的文章之前都不需要看清楚作者文章的「重點」到底是什麼嗎?我的重點是:「分手,有時是一種(愛情的)救贖」,至於「分手後也可以是朋友」只是順便帶過的一句話。分手之後還能當朋友對某些人來說也許很容易,對某些人也許很難,或者有很多人正努力試著這麼做,但至少對我而言並不是件困難的事。我自信自己在感情的處理上還算是相當清楚,也有一定程度的智慧在。

  將話再繞回來。這名網友顯然很不認同我的想法,所以很有可能因此「建議」我去讀吳若權的文章。重點來了!我為什麼要去讀吳若權(或其他名作家)的文章呢?他們是神嗎?還是他們所說的那一套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我的人生或愛情只要遵循他們所說的去進行、去處理,就一切太平,從此再也沒有任何起伏跟波瀾嗎?

  每個人的生命有其深淺,遇到的情勢跟狀況千百種,問題的面向當然也各有不同。很多事情碰上了,通常也只能獨自面對或承擔,不管任何人所給的建議有多好或多棒,都只能當是參考。知名作家所寫的一些攸關兩性、愛情或勵志的書,內容並不是不好,但實在沒有必要將之奉為圭臬。你的生命是屬於你自己,無法攤在陽光下任人一目瞭然,別人沒有辦法為你做主或替你決定些什麼,那些名作家更不可能向你掛保證,一旦聽了他們書裡的話,你的人生就從此太平,或問題絕對可以迎刃而解。名作家建議的話語有用當然最好,但其實很多建言聽了之後自行吸收,轉換成自己的想法跟做法比較實在,之後再重新出發,處理難題的成效或許又有不同。

  沒主見的人才需要別人或名家的意見做參考,我一向做我自己的主人,不需要看名作家的工具書去揣摩自己的人生該怎麼過,問題該如何解決。

  看到自己身邊有少部份的朋友將名作家所寫的書當成秘笈一般,我實在覺得有些好笑!那些出書的作家在書裡似有道理的說著兩性、愛情或人生該如何應對的條例,確實給了迷惘的人一些指標性的參考跟方向。但有誰會知道,這些兩性、愛情或人生專家在寫書的同時,他們自己的人生又是怎樣的境況呢?他們即便再有名也只是凡人而已,說不定他們的人生正起了大波瀾,家庭或愛情正出現大難題。慘的是,搞不好自己的難題根本就無解。既然這樣,那又有什麼資格寫書教他人該如何又如何呢?商業炒作而已。

  人生的事除了上帝,沒人能為你解答或給你一個明確的方向。假若馬英九總統也出了這樣的書,我想看看就好了,毋需當成聖旨般遵行。每個人因出身的環境、背景,所受的教育不同,自然便有不同的高度跟想法,處理事情的態度跟方法也大不相同。所以,找出適合你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過自己的人生,做好自己最重要。





台長: 徐磊瑄
人氣(1,1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心情左岸】 |
此分類下一篇:【自言自語】快樂VS.痛苦
此分類上一篇:【轉貼】422地球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