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23 15:14:12| 人氣1,7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SaWaIi: 練習快樂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妳快樂嗎?


回顧過往的一切,你覺得自己可以大聲的說『我很快樂』嗎?快樂其實是老天給我們一個最珍貴的禮物,可是快樂卻在一層層的學習過程中被鄙棄,學校跟大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一定是快樂的,但是其實不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快樂是需要練習的,然而快樂跟享樂的差別,是我在這幾年所學習到的ㄧ門自修課。


許多人常混淆了快樂與享樂的定義,Matthieu解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平靜與圓滿,是一種生命的狀態,不是時常變化的情緒;享樂則是會受時、地、物影響而有所改變的感受。


PIC:終於悲哀的外國語(村上春樹)



紅遍亞洲的『小確幸』,大致上的定義為以下所解釋,「如果沒有這種小確幸,人生只不過像乾巴巴的沙漠而已」-村上春樹-終於悲哀的外國語。小確幸,微小但確切的幸福。村上春樹說每天都需要這些小確幸才有可能繼續下去,雖然微小,但至少是可控制與確切的。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感受也不同,但學會體察這種小確性卻會讓妳感到更幸福。


事實上,體會這樣的感覺也是需要練習的,許多人說XXXX真是小確幸、吃到XXX真是小確幸、喝到XXX真是小確幸,看到我都煩躁起來。我想說的是,幸福不是單純靠著這些外在的東西去體會,而是在每分每秒過生活的時候,去思考每一段過程的樂趣,因為單純的物質小確幸,很容易隨中經濟學中所提到的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而消失。


甚麼是『邊際效應』呢?簡單來說,就像吃蛋糕,吃第一塊時覺得好吃,再吃第二塊、第三塊就會感到不適,從開始享樂的那一刻起,就逐漸消耗樂趣。因此,快樂並非如享樂般要不斷向外尋找,而是蘊含在生命中的寶藏。


負面情緒是與生俱來的嗎?


既然心是決定我們快樂與否的關鍵,但我們仍不時會產生負面情緒,難道這些想法是與生俱來的嗎?心的本性就像一面鏡子,它會透過「意識」如實反映出我們經歷的喜、怒、哀、樂,但這些情緒的波動都不會影響鏡子的本質,只有我們的意識會隨之起舞。


在意識之下,心的本質並不會受到情緒影響,然而我們經歷過多的負面情緒,像是憤怒、嫉妒、自大等,並不會為我們帶來美好、快樂的生活,而且也會危害他人。當我們經歷越多負面情緒,就像連鎖效應一般,我們就會感到痛苦與折磨。同樣地,如果我們幫助他人,內心感到快樂,這樣的情緒也會讓我們感到滿足,希望能永保這樣的情緒。



塑造大腦,讓快樂永遠與你同在


許多人以為成年之後,大腦就難以改變、塑造。但 Matthieu 透過研究,邀請長期冥想的人保持充滿慈愛的心念,並讓他們連想受苦的人們和所愛的人們,結果顯示,右額葉活躍的人較憂鬱、缺乏正向想法;左額葉活躍的人則較開心,且樂於助人。


另外在實驗中也發現,長期冥想的人能夠控制情緒的反應。透過播放鞭炮聲的測試,一般人聽見炮聲時,身體都自然會有嚇一跳的反應,但是長期冥想的人並不會受干擾,鞭炮聲就像流星一般轉眼即逝。因此,透過訓練,腦部仍能有所改變。


腦部訓練不僅只是靈魂的補給品,而是必需品。我們能花數十年的時間學習、培養興趣,然而我們卻少有人願意花費時間在培養自己的心性,讓自己常保喜樂之心。訓練心智是一輩子受用不盡的寶藏,別忘了,心是決定我們感到幸福快樂的關鍵。


近一年完成大學學歷之後,最後半年慢慢練習快樂的習慣,剛開始我嘗試開口拒絕那些不喜歡的事,作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拒絕那些會造成心理負擔的聚會或邀約,因為我覺得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決定想要或不想要的事,父母所給予我的期望,通通在大學畢業之後全部結束了,所以後半年我也下定決心過自己想過的日子。老實說,前幾年半工半讀的生活真得很煎熬,工作繁忙之餘又要顧及學業讓我身心備受煎熬,所以常常想活著到底是做甚麼用呢?



但是現在我知道了,
活著是為了去追尋更美好的事。






資料來源&延伸閱讀:快樂難不難?邊際效應小確幸

台長: 虱目魚姑娘
人氣(1,718)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生活啊!生活! |
此分類下一篇:SaWaIi: 品味生活,創造生機(蘚苔塗鴉牆)
此分類上一篇:SaWaIi: 別問宗教是好還是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