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03 20:01:46| 人氣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巴哈 vs.古典 vs. 教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巴哈音樂仰慕者必至聖殿! 萊比錫湯瑪仕教堂 >

若說回教信徒有生之年需前往麥加朝聖,那麼,以音樂為己志者,毋疑得踏上德國之路,親臨萊比錫向音樂之父巴哈致意,尤其當地的湯瑪仕教堂更是巴哈仰慕者必定造訪之聖殿。

萊比錫(Leipzig)位於薩克森省(Sachsen),藉著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悠揚的創作光輝而燦爛於世。整個城市街道之間,總有絡繹不絕的音樂朝聖者,特意來此探訪過去這位偉大音樂家所遺留的蹤跡,當踩著同樣的步伐,似乎能夠感受數百年前巴哈在此創作的心情與靈感。

位於市中心旁的湯瑪仕教堂前,坐落著一尊氣宇非凡的巴哈雕像,該雕像樹立於西元1908年。而教堂本身的源起,最早可追溯至13世紀初,當時應為聖奧古斯丁修道院(Augustinian Monastery)。15世紀末,由於銀礦的挖掘使得萊比錫財富遽增,城市內之教會機構因此得以擴建與更新,而湯瑪仕教堂也在該時期改建為哥德式的高堂。

然而,由於商業貿易的頻繁,促使湯瑪仕教堂不斷地隨著時代潮流,改變其建築風貌;特別是於1884年左右,教堂即由1750年暨存之巴洛克風格,再度轉變為如今大家所見的新哥德式建築。教堂內的窗戶皆飾以華麗的彩繪玻璃,其中幾面窗則分別紀念巴哈、孟德爾頌(Mendelssohn)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殞落之軍官等。

巴哈在萊比錫度過了27個年頭,直至辭世。從1723年至1750年間,他一直擔任湯瑪仕教會唱詩班的指揮;有鑒於巴哈對湯瑪仕教堂的奉獻,其墳墓於1950年遷至此祭壇前。巴哈在居住於萊比錫的這段時間,譜寫了許多重要的宗教與宮廷音樂,例如《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s Passion》、《Christmas Oratorio》、《Art of the Fugue》等,不僅建立起德國音樂的風格,也深沉地激盪著歐洲古典音樂靈魂。

除了巴哈,著名音樂家莫札特和孟德爾頌亦在湯瑪仕教堂演奏過。然而,巴哈時代使用的管風琴已不存在,現今的「巴哈管風琴」在2000年巴哈250逝世週年紀念時所重建,即使是新樂器,其設計概念仍依照以往巴哈屬意的演奏方式規劃,樂聲則屬於18世紀之中德風格。

在教堂的南聖器收藏室裡,還展示了許多巴洛克時期的樂器,包括了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及小鼓等。

喜愛巴哈的朋友,除了可仔細巡禮湯瑪仕教堂、教堂對街,以及巴哈博物館之外;而側邊的Thomas Shop內,也販售有許多「Bach」字樣的紀念品,包括T恤、手錶、小雕像、明信片、海報、鉛筆、徽章、咖啡杯、背包等,當然巴哈和教堂音樂的CD、DVD絕對是必選的紀念品。

於2003-08-22 德國 報導

Note:本文/圖已刊登,並轉載自"MOOK自遊自在旅遊網"
原文連結http://travel.mook.com.tw/dailynews/200308/dailynews_20030822_5073_2.html

台長: 莎Jane
人氣(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