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13 23:30:24| 人氣89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0511蝦蟆的油:早坂羅生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有人請我推荐電影入門書,立刻會浮想在腦海中的第一本書永遠都是黑澤明導演的「蝦蟆的油」,不只是因為那是我第一本觸碰的電影人自傳書,也因為我曾經連續十天逐字逐句讀完該書,摘要寫成譯介文章,那種感覺很像初戀情人,永遠印像深刻。

我曾經在2005年六月二十九日在部落格上發表過一篇名為「黑澤明:電影的狂熱」(http://blog.yam.com/tonyblue/article/242951)的文章,記載了我和「蝦蟆的油」的結緣過程,但是我更相信,一本有影響力的好書,絕對值時時勤拂拭,因為不同的時光與不同心的心情下重看,一定會有不同的收獲。

最近重看「蝦蟆的油」是因為要到台南成功大學演講《西風的話─日本電影中的世界音樂》,找了不少素材,卻老覺不安心,於是再度回到我倚賴甚深的聖經中找靈感和依靠。

不料,順手一翻序言,卻翻出了一身冷汗,中文版的序言中,黑澤明坦承為了使自傳文字更可靠,所以他和許多老友都再促膝長談,其中一位老友就題曾與他合作過《用心棒》、《蜘蛛巢城》等片的音樂家佐藤勝(Masaru Satô),出人意料地,佐藤勝的註解欄竟然寫著他是已故音樂家早坂文雄的弟弟。

真的嗎?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早坂文雄(Fumio Hayasaka)是日本電影音樂的一代宗師,黑澤明的經典作品《野良犬》、《羅生門》、《生之欲》與《七武士》的電影配樂都出自早坂文雄的手筆,1955年更在替黑澤明的《活人的紀錄》配樂時,卻因肺炎病發,英年早逝,得年才卅二歲。傷心的黑澤明後來還在早坂的告別式上請樂團重奏《七武士》的主題樂章,一起攜手打江山的工作夥伴果然情深義重。

日本電影音樂史上並沒有特別註明早坂文雄與佐藤勝的血緣關係,他們唯一的地理關連是同屬北海道札幌市人,其實是師父與徒弟的關係,而非哥哥與弟弟的關係,因為佐藤勝曾經承認他是在看過《羅生門》之後,對於早坂文雄改編「波麗露」的音樂才情敬佩之至,認定要學電影配樂就非得拜在早坂門下不可,早坂英年早逝之後,他就先代替《活人的紀錄》的配樂收尾,後來才得以繼續完成《用心棒》、《蜘蛛巢城》等片配樂,寫下影史佳話。早坂文雄也曾經向東寶公司推介了新生代作家曲伊福部昭(Akira Ifukube)替怪獸電影《哥吉拉》配樂,成就了他與日本導演導演本多豬四郎(Ishiro Honda)共同協力打造的日本影史上最膾炙人口的怪獸電影主題音樂。

「蝦蟆的油」的這段敘述是否有誤,還待進一步求証,我重看「蝦蟆的油」主要還是要重溫黑澤明的「對位法」音樂概念:看似不很對稱的音樂,卻能和影像結合成為震撼人心的音樂力量,《羅生門》的精彩不只是敘事結構的多元論點以及日光穿透樹林的精彩攝影,早坂文雄更是充分理解「波麗露」的低限與循環魅力,時而映照劇情,時而跳脫常軌,在完全不合時宜的氛圍中切入,卻在最酣暢飽滿的高潮時分終結,果然是經典力作,重溫重看,還是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深夜從書房角落找出「蝦蟆的油」的日文原書,明明白白寫著佐藤勝是早坂的「弟子」,而非弟弟,一切只是中文版譯者的一時筆誤吧?我這樣猜著。

台長: 藍色俄羅斯
人氣(89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人物 |
此分類下一篇:0523昆汀塔倫提諾:大開講
此分類上一篇:0408卻爾登希斯頓:謙卑心

蛤蟆背上
大學時接觸到《蛤蟆的油》,
它也是陪我走過失戀時光的一本好書。
那時流連於高雄的二輪戲院中,沒課的空堂就到戲院報到,在一片漆黑中隨著劇情起伏靜靜流淚。
走出戲院時彷彿整個人被淚水沖刷乾淨,再度重生一般。
目睹災劫種種慘況,然後重新獲得生存下去的勇氣。起初我不懂為什麼要這樣殘忍,後來開始有所體會了。
2008-05-14 10:49:35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