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5 18:29:00| 人氣1,4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看人體奧妙展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5月7日攜小兒前往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觀賞「人體奧妙」台灣巡迴展。交織體驗好奇、驚駭、不適、讚嘆等微妙感受。

這個展覽展出的是真實人體,包含皮膚、肌肉、筋絡、骨骼、血管、神經以及所有內臟。人體捐贈者於生前簽訂同意書,亡故後由瑞士商身體世界股份有限公司以昆德馮哈根斯先生發明的塑化保存技術處理,再經過解剖,便成為展出的標本或大體。塑化保存技術,以反應聚合物取代了身體原來的液體和脂肪,既能保存原有的色澤,又可固定出栩栩如生的動作,例如下棋、擊劍、足球、體操運動的形貌。

展覽內容分為幾個主題:讓人了解健康與疾病的身體。根據不同主題如神經、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腦與神經、血液循環等展示器官,讓人學習器官的功能及影響它們的疾病。也經由縱剖、橫切、開窗或分解,有機會看見人體複雜的解剖結構,了解整體和各別器官以及其相互關係。

從小,我們由健康教育、生物等課程了解人體。但那只是教科書、簡化的繪圖或照片。除了醫學院或護理相關科系的學生,絕大部分的人,在求學過程中沒有機會實際看到皮膚以內的樣子。活者,會呼吸、有心跳,藉飲食消化以取得養分排除廢物,藉五官以知覺環境,藉神經以傳遞感受,藉內分泌以協調整合,藉腦以統合反應學習思考,藉生殖以繁衍子代。就醫學與教育的角度而言,對內在精密的機制越了解,就越發讚嘆人體內猶如一個小宇宙,生機無限、奧妙無窮。

心在哪裡?靈在哪裡?感受、情緒、動作,無一不依附軀體以表現。人的覺知如壓力可以影響生理起反應,而身體的感受也波動情緒、塑造性格。體內以細微的化學物質作為神經細胞之間的訊息傳導,人的病、痛、癮、疾,都源自身與心的交互作用。

因為缺乏認識與了解,人們對於受傷、生病、死亡懷抱著恐懼。只欣賞完美的皮相,歌頌美麗、青春,對於年老、疾病、流血、受傷以及皮膚以內的景象,就覺得厭惡、暈眩、噁心、害怕。然而這個展覽,從開始到結束,都是皮膚以內相貌、赤裸而詳實底展現。你必須去面對,那與你共存的身體,就是這個樣子。從胚胎、嬰孩、兒童而逐漸成長繼而病變、衰老。有出生,就必定死亡。

醫學上討論死亡是呼吸、心跳還是腦波的終止。宗教探究死亡是終結,是天堂、地獄的選擇、還是另一個輪迴循環的開始?人們害怕屍體也畏懼會動的僵屍,對於身體與心靈的分離、對於死後沒有肉體可依附的世界無限恐慌。

佛教的修行方法有所謂的「不淨觀」與「白骨觀」。「不淨觀」是觀想人有汗尿糞膿血分泌物等不乾淨的相貌,「白骨觀」則是觀想人死後由熱變冷繼而產生屍斑、腐爛、被火焚到變成離散白骨的過程。甚至有書籍詳細解說如何到墳場荒野實地修習的種種細節與注意事項。這些觀想,無非讓人明白美貌只是外在,色相就是膚淺。我,只是暫時組合;我,不斷底在變動;我,沒有恆常實存。我,既只是觀念的暫時的認定,當然這些依附於我的姓名、地位、財富、親友….等等一切「屬於我的」人事物,也同樣底無常、無恆存、無實有。佛陀啟示人修行目的之一在去除「我執」-執著於「我」與「我的」觀念。在這個展場,你也能體會這個道理。

生病、衰老、死亡,是人永恆的煩惱。沒有意識思想靈魂的這些軀體,無論片段或完整,無言底訴說著生命的故事。

http://www.bodyworlds.com.tw/cn/taipei.htm
展覽館地址: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士林天文館旁)
台北市士林區士商路189號7樓
電話:(02)2833-0011,0800-55-77-55
傳真:(02)2833-0022
E-Mail:pr@bodyworlds.com.tw info@bodyworlds.com.tw
展覽時間:
2004年04月21日至2004年10月24日
每日上午10點至晚上9點(最後進場晚上8點)

台長: rinchen
人氣(1,4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生活拾穗 |
此分類下一篇:偶拾
此分類上一篇:聖誕快樂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