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7 13:55:51| 人氣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聲音與憤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商周出版,庭箴推薦。


推薦這本書並不是因為他介紹搖滾樂與樂團,事實上這本書在上面的著墨也不多,但卻就反戰思想與更深的創作根源提出了更多思考的方向。

這本書是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張鐵志所撰(Sounds and Fury: Can Rock & Roll Change the World?)。張鐵志的作品擅長政治研究與社會批判、文化觀察。《聲音與憤怒》正是這樣一本融合其擅長的書。

走過Bob Dylan抗議時代的人,知道六○年代不僅是民謠搖滾樂向政治回應的時代,也是爭取民權、反戰的時代,更是音樂社會學者Robert Flacks所謂的「青年反叛文化」誕生的年代。

從六○年代以降,無論流行音樂是披著任何的面貌呈現在聽眾前,它的本質總是無法完全扼殺它反對體制的熱血衝動。因此我們看到了英國歌手聲援碼頭工人,看到了Joan Baez的身影穿梭在後冷戰時代的戰火地,看到MTV音樂台結合歌手鼓勵年輕人勇敢地站出來投票,看到了電音瑞舞客用力衝撞布萊爾的第三條路,看到了酷玩樂隊(Coldplay)與討伐體制(Rage Against the Machine)在反全球化抗爭中標舉反血汗工廠與追求公平貿易的呼籲,也看到了U2的波諾(Bono)與各國政要坐下來談「勾銷第三世界國家外債」。

而書中提到的幾個樂團皆是目前當紅的新一代搖滾樂團,而讓我覺得最有感覺的便是Rage Against the Machine,一般人對其的印象不外乎其在MTV頒獎典禮的脫序演出或是熱血的新生代搖滾樂風與Tom Morello與眾不同的吉他彈奏風格,但是卻不知道樂團在反戰與媒體改造與社會公義貢獻了多少心力。

書中更提到Tell Us the Truth這場演唱會裡Billy Bragg,Steve Earle, Tom Morello,Lester Chambers,以及政治rap樂隊The Coup主唱Boots Riley,R.E.M.貝斯手Mike Mills等。強調其政治目標所凸顯的深層意義。

這個活動是由美國最主要的全國性工運組織AFL-CIO、爭取音樂創作者權益的組織Future of Music Coalition,以及著名NGO Common Cause所贊助支持。目標是要推動媒體改造、追求經濟和環境正義、公平貿易、反戰和建立真正的民主。


這個演唱會所要求的「告訴我們真相」,是要要求布希政府說出戰爭真正的理由(布希當初宣稱攻打伊拉克是因為他們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已經被證明是大謊話),要求多國企業和國際組織說出全球化的真相,要求媒體給予人民更多、更充分的資訊來思考他們生活的世界。

搖滾樂能夠改變世界嗎?這是本書的疑問與探索。透過搖滾樂歷史,作者認為搖滾樂的確可能改變個人的信念與價值。而這也正是許多社會變遷的基礎。這本好書值得推薦給大家,不但了解搖滾,也了解全球弱勢族群求生的趨勢與意志。

庭箴

台長: 炫蜂俠
人氣(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