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11 02:33:30| 人氣1,401|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二部「顛覆傳統銀行業」+第三部「用實際行動突破舊思維」 文/斷章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閱讀書籍:窮人的銀行家-尤努斯打造無貧世界

作者:尤努斯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葛拉敏銀行創辦人)

閱讀章節:第二部「顛覆傳統銀行業」+第三部「用實際行動突破舊思維」

 

分享者:斷章

 

第二部「顛覆傳統銀行業」

這部分的敘述是有許多“性別”問題可以做討論,從作者的描述中孟加拉的傳統女性是很被壓仰與歧視的,做事通常需得到丈夫的許可,在家亦沒有經濟主導權,作者在書中提到“給婦女財務控制權,是讓她在家中享有人權的第一步”,可見在台灣講求男女平等的觀念中,孟加拉在這方面仍是落後的,尤努斯提供給女性代款的做法,正是給予孟加拉女性重新思考女性定位與跨出女性應該享有更多人權的第一步.並舉例好幾個女性貸款的故事..

書中有幾句話蠻發人省思的例如:“貧窮如同一場慢性病,沒辦法迅速治療.暫時的做法也許有,但在踏出第一步之前,腦海中一定要有長期的規劃。正因如此,任何短期計畫都是沒有用的.關係的持續經營創造互信,也建立更深層的往來基礎.所以計要發生效益,端賴長典的承諾與付出”

 

“銀行人員在執行過程從頭至尾全心付出是重要關鍵。也只有謹守這個原則,才能幫助借款人徹底擺脫貧窮”

 

因此,“人”佔了十分重要的關鍵,另一個就是“制度”的建立。P133頁提到「貨款小組的自律、銀行代理事項的負荷減少,以及強而有力的存款計畫,都是葛拉敏銀行不可或缺的成功關鍵。」

 

第三部        用實際行動突破舊思維

 

作者反向思考認為採取寬鬆策略,才能鼓勵借款人還錢。我想這使得借款人能較安心,而努力以微貸所換取的金錢,去從事能改善他們生活環境的事情,進而改變生活是一個較為緩慢,卻能逐漸看到正向的改變,這其中的關鍵點在於“微貨的人”,這些人是真的需要,且若給予他們適當的時間,及在範圍內的負擔,通常都會還錢,這跟多數借錢來享受的卡努族心態是不同的,這亦呼應到作者所言,微貸的人是要真正的貧窮人,亦是關係到銀行能不能運作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寫到這兒突然想到「葛拉敏」銀行在孟加拉的成功推展,其最關鍵而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人」還是「制度」的設計?

 

本書p117”葛拉敏是一個自助團體。我們只想幫助有能力為自己創造更好生活的人,不去勉強他人要做什麼。“;p173”我們深知把窮人和非窮人混在一起,注定會失敗,所以提高加入貨款小組的門檻,我們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查,讓非窮人無法過關”(可見慎重的選擇微貸的人,是葛拉敏銀行能夠成功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並以服務助人為目標而非營利,亦是有別於其他銀行的重要精神)

 

p174-175中提到多數人將葛拉敏的成功歸功於"尤努斯與他的員工夜以繼日的付出",這反而讓其感到生氣,作者認為應該是承認他們已"建立一套足以改革金融體制的新機制與新思維

 

人與制度同樣是很重要的,但若要在這兩者之間選擇一個,我個人認為"人"的成份佔較大的因素,因為制度是人訂的,而人是活的是有變通性的,一個再好的制度,只要是錯誤的人執行,是沒辦法成功的,相對的一個再爛的制度,只要是對的人,通常不會一直跌到谷底,因為人會設法改變,所以兩者若真的要取其一,我還是會選擇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常遇到一個好的執行計畫,但遇到不對的人,通常成效不彰,還可能讓美意變成惡意;相對的若遇到不好的計畫,人卻可應用其自身的力量做些改變。

 

最後以本書的一句話與大家分享"微貸不一定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它提供的是經濟、個人、社會與政治變革的驅動力。"

                         斷章2010/01/14

 

 

 

台長: 四海先生

半畝先生
因為一些因素,我一步步的寫,沒有一次寫完...請見諒,會更努力..斷章
2010-01-12 01:22:14
北辰
沒關係 .. 我們慢慢看 ..
2010-01-12 17:26:55
版主回應
謝謝了~^^

斷章
2010-01-14 01:26:30
北辰
如果把貧窮地區的「微貸」看作是一種「經濟能」,如同任何人活下去皆需要的水。貧窮地區的微貸布施,這種深刻的人性價值本來是欠缺的。但是由努斯他率先發難,扮演了這種布施的角色,使無限度貧窮的循環被打破。制度並不是一日成就的,在貧難的地區最深微的人性價值被尤努斯先生所鼓舞起來,開始一連串她們本來沒辦法自立的生業,也許是人也許也是制度兩者相輔相成。假如沒有人有那種心腸的話,我看永遠無法真正改變現狀。
2010-01-12 17:39:55
版主回應
與其說其制度,我想更重要會成功的因素是它本著"服務與助人"為精神,有許多堅持,沒有因外圍社會環境的壓力而改變,正是他與其他一般資本主義之下的銀行有所不同,而其不同之特殊地方正是它能成功之處..(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提供參考) 斷章
2010-01-14 01:31:51
泊-葛拉敏之成功是因為「人」或「制度」?
斷章還沒寫完也無妨,我們仍可以繼續在留言板討論。斷章有空時就記得把內容補上即可。
----
斷章提出的問題:

「葛拉敏」銀行在孟加拉的成功推展,其最關鍵而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人」還是「制度」的設計?
----

其實,任何成功的變革或社會改造運動,「人」的因素與「制度」的因素,兩者必定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缺一不可的。

假如只有聰明而熱情的「人」,卻沒有制度上的強大創意,則葛拉敏就只不過和多數國家的NPO相類似而已,只是一群慈善者,能援助為數不算太少的窮人,但是不可能變成足以影響世界的一場巨大經濟革命,當然也就不會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假如只有周詳的制度,但是卻沒有優秀而有創意的「人」來執行此一制度,就如同空有法律而人人皆不守法的國家,照樣陷入混亂。

同理,當制度有缺陷時,如果執行制度的人只知道呆板僵化地執行制度而不知變通,則就會變成官僚主義、組織的集體智障,現今世界各國政府體系運作通常遠不如民間團體來得有效率,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政府人員在執行制度時往往欠缺權限來發揮創意自由變更,心態因而趨於保守,所以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動所致。

總之,「人」與「制度」必定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沒有哪一個明顯比另一個重要。

這是一切組織經營管理上必然要特別注意的基本運作原理之一。
2010-01-12 18:47:01
版主回應
確實兩者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但如果真要選擇哪一個?個人還是會選擇"人"佔較大的決定因素,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認為,提供參考,^^斷章
2010-01-14 01:34:57
映彤--獨自旅行,是女權自主的象徵
本單元女性銀行員努珈韓的故事,使我感到台灣女性工作的權利,的確與男性不相上下;在貸款上,也沒有太多的限制,所以在讀這一章時,想到一個國家的貧窮落後,與女性地位的卑微是否相關?

第126頁〈破除女性不能獨自旅行的既定成俗〉;在男尊女卑的社會裡,女性在工作上是不予單獨出差的,相信少數單位還有這種情形,相對的女性自己也沒有獨當一面的觀念!

不過說到單獨旅行,我身邊己經有朋友一個人單槍匹馬到世界各地旅遊,先生也非常鼓勵,現代的女性,尤其結了婚以後,還真的沒有幾個人可以一個去旅行呢!

女子獨自旅行,是女權自主的象徵。
這也是葛拉敏銀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0-01-12 20:51:18
版主回應
從文中的敘述,個人覺得女性事實上是遭受了蠻多的不平等待遇,在銀行的適時救助中,亦讓女性能漸漸擁有自己的一片天...斷章
2010-01-14 01:37:35
半畝先生
話說回來,男女平等?,在性別中,男女事實上就是不平等,即使在自由國家.....斷章
2010-01-14 01:40:11
版主回應
在體格和生理上,男女的確很難平等,在家庭的角色上也是一樣;
先天上的限制,女性無法與男性爭權奪利;尤其婚姻出狀況時,女性幾乎無法保障既有的利益!更遑論在工作上與男性爭一席之地;那是非常辛苦的~~~

映彤
2010-01-14 18:17:31
映彤--以人為重
所謂人事,有人才有事;
秉謂天時、地利、人和;人不和時就不對,地也不利。
我較認同以人為重,但制度也有好處;例如國家有制度,單位有制度;比較不會有事因人而異的不同標準;
事賓上愈進步的社會,制度愈健全。
但人必須有好的品質,才能維護制度;同時人有彈性,可以因應制度;
所以我仍以人為重,人不好,不和;會拖累制度。
2010-01-14 18:05:08
北辰
葛拉敏是如何成功? 與孟加拉那個地方人民淳樸,也有關係。

倘若葛拉敏模式要在台灣催生,也許並不一定就能創造奇蹟。為何如此 ? 台灣處處充滿詐騙,社會文化面有許多都不如孟加拉單純。那裡的組織和人民還存有一點信任,反觀搬到台灣這個地方"信任"是多麼稀有的。
此種社會文化的反差,反而是我們看到葛拉敏銀行微貸能在當地成功,在其他開發或已開發的國土未必竟然。

台灣可能沒有誕生這種微貸的條件,我觀察的出發點從一個"信賴"的著眼點想起。
2010-01-14 20:54:07
泊-「願意信任」與「值得被信任」孰先孰後?-1
在金融市場中,所謂「信用」其實就相當於債權銀行對於債務人的“信任程度”。這和北辰所說的「信賴」基本上是同一回事。

照北辰所言,意思大概是說:孟加拉民風淳樸,所以窮人的還款意願值得信任,所以葛拉敏“才”能成功。...然而,這個說法值得再仔細推敲。

尤努斯的成功過程,是採用以下這個先後順序:「資本家願意先信任窮人,窮人終於才有機會證明自己值得信任。」

但按照北辰的說法﹝也許映彤、斷章也是類似看法﹞,反而會認為:「因為孟加拉的窮人值得信任,所以資本家借錢給他們仍可回收,但放在台灣就不一定了。」思考順序可說與尤努斯完全相反了。這就是問題所在。

這問題就像是在問: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信任窮人?還是先證明窮人擁有信用,亦即值得信任﹞?」

為何認為孟加拉的窮人比台灣的窮人﹝包含卡奴等金融弱勢族群﹞更值得信任?

要知道,在尤努斯出現之前,孟加拉的銀行界,對窮人可說充滿了不信任。為什麼?

原因是-

1.窮人太窮﹝所以就有不還款的動機?﹞
2.無擔保品﹝所以倒帳的話銀行就有風險﹞
3.不認識字﹝銀行作業成本高﹞。
4.銀行界並無借錢給窮人的先例﹝高利貸除外﹞。

世界上各國的金融業者,基本上都和孟加拉類似,都不信任窮人,只是程度高低有別。

這就是一個隱形的惡性結構,讓無數窮人受困於小小金額的資本欠缺,卻一直難以翻身。只能任由高利貸業者無止境的剝削!這是一種扼殺窮人的資本市場結構。所謂「結構殺人」就是如此!
2010-01-15 18:26:43
「願意信任」與「值得被信任」孰先孰後?-2
對台灣的利率水準來說,台灣的卡奴雖不如孟加拉窮人那麼艱困,但高達20%的循環利息也是一種合法的高利貸剝削,﹝經過反覆借舊還新之後,年利率實際上超過33%﹞,不論被剝削者是出於物慾或是不得已而借款,一旦卡債纏身,就陷入惡性循環,陷入流沙般無發脫身。這就很明顯的就是資本家剝削窮人的一種形式。

要打破這種殺人結構,非有大格局、大魄力、大智慧不可。尤努斯就具備這樣的特質。然而,最大的關鍵,在於尤努斯的「願力」。

如果尤努斯一開始時是把時間浪費在追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先信任窮人還是先證明窮人值得信任﹞」這種問題,必將因猶豫不決,裹足不前,而錯失貸款給窮人、發展葛拉敏事業的機會。

因為有願力,所以尤努斯願意「無條件」先信任窮人,即使被倒帳也在所不惜;而不是先去追問窮人有無環款能力,更不是想著要去回收利息獲利。

因為有願力,尤努斯勇敢承擔了貸款倒帳的風險﹝例如願意幫窮人擔保﹞,於是才成功跨出前人所未曾跨出的第一步,累積了小小的聲望,這種聲望就是「形象資本」。

然後,再把這小小累積起來的「形象資本」繼續轉投資於窮人貸款事業,大膽放手進行金融實驗,後來才成功創造出奇蹟,改變孟加拉銀行界對窮人的觀點,讓孟加拉人願意開始信任窮人。

也因為在孟加拉先成功了,於是才開始擴展到全世界,世人因為尤努斯的事跡,所以才開始願意相信窮人。

尤努斯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
2010-01-15 18:27:21
北辰
我能理解你所講的 . 我也想過尤努斯的思維。
事實上,為何在孟加拉能夠成功 ?
事實上,銀行還是不太相信窮人的償債能力(這是銀行放款人一方的看法不是我的看法)如書中提到,他們銀行總是希望有抵押品,銀行才願意借款出來。我知道微貸是相反的立場,窮人的銀行家實際上也是要說服其他人,以孟加拉為例。無貧的理念是可能且可行的,實際上我不敢打包票且想法完全被說服在其他國度依然成真。

老實講我對窮人一向有好感,反而對那些關係很好,本來就很有錢沒那麼趨炎附勢一般,依我來講崇尚的是勤奮、勞力。在大制度面前我不一定提得出扭轉現況的言語,但對自己小我而言一定是拼到底的,就算很勞力也是必須這樣去做的。

所以,為何要求其他人要能夠不不勞而獲,卡奴如此要求,其他所有人都先要求必需勤奮努力為根柢。

這是一種基本信念。我並贊成以解脫卡奴的困境為先,反而在小面向,先問卡奴們,您們怎麼做? 如何像我一樣先操兵練將一整年,再思考做生意和管理要門的精要。

尤努斯的政策當然很好,在微額借貸方面解除了基礎的麻煩,但是否只要在前頭成功,後頭就能無憂無慮。所以我認為在龐大根源上的問題點確實是解開了許多窮困者的枷鎖,不過在很多面向的努力,窮人還是可以重頭做起,他們累積自己的小資本,人生充滿機會仍有可能成功,微貸並不是一切問題的解決辦法,但可以同意的是它確實幫助也很大。
2010-01-15 19:16: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