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6 16:49:04| 人氣1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那羅文學屋 記住美麗邂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羅文學屋 記住美麗邂逅


【記者劉郁青/新竹尖石鄉報導】

尖石鄉的那羅之美,只有文學的筆才能盡訴,難怪作家管管、愛亞、陳若曦紛紛書寫那羅。近年拜訪過那羅部落的文學家不勝其數,文學與雲霧飄渺的風景相互映照,2002成立「那羅花徑文學步道」,卻在艾利颱風中摧毀;但那羅沒被打倒,象徵泰雅人文的「那羅文學屋」昨正式落成,馬紹‧阿紀、陳銘磻、古蒙仁、林文義等作家的部落文學都在其中展示。

那羅的泰雅語發音為na-low,意指柿子,因這座深山部落早期盛產柿子聞名。昨天的那羅則瀰漫歡喜慶賀的氣氛,雖然飄著小雨,冷風颯颯,但繫上了彩色氣球,族人扛來山豬,在槍鳴中殺豬慶賀。與部落私交甚篤的陳銘磻原本還擔心遠來的文學家會被殺豬嚇到,但部落居民卻認為這才是善盡主人之禮的深情款待。

「那羅文學屋」可說是作家陳銘磻一手催生,陳銘磻與部落遠在35年前結緣,當時年輕的阿磻被派到尖石鄉的錦屏國小任教,結識雲天寶等部落好友,教書期間親手在校園植下櫻花樹,沒想到短短一年在那羅教書的情誼卻延續至今;如今結拜兄弟雲天寶已是尖石鄉長,陳銘磻則懷抱重建文學部落的夢想,步道是第一步,那羅文學屋是里程碑,未來還想建生態館,就像當年種下的櫻花樹隨夢想滿樹繽紛。

陳銘磻說,每次回到那羅,就與幾個好友拿著課桌椅,坐在櫻花下飲酒談天,落英落到酒裡成為櫻花酒。尖石的美在1978年進入文學,那年古蒙仁以後山為背景寫成《黑色部落》,陳銘磻以《最後一把番刀》描寫那羅,兩人獲得第一屆時報報導文學獎,之後出入那羅的文化界人士難以數計,「那羅文學屋」除了展示相關文學,還有作家一遊後留下筆跡的「文學看板」,往後更將定期舉辦部落文學創作、野營觀景等活動。

文學屋在青創總會捐助下成立落成,作家愛亞、曹又方、管管、林文義等都來參與,同時也是詩人的文化總會秘書長蔡富澧更致詞,在政治紛擾時,只剩文學是僅有的華麗。新竹縣長鄭永金說,這是國內第一座文學園區,園內有以作家命名的「愛亞小徑」、「文義亭」、「石番洞書院」等設施;陳銘磻則同時推出《花心那羅》一書,以部落為主題創作,更是一本文學旅遊書,那羅的櫻花美除了入書,愛亞也感嘆到「我也將去淋幾趟櫻花雨!」

【2005/01/16 民生報】

台長: ~^^~
人氣(1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