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7-13 11:48:55| 人氣4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漳州掀許地山熱 傳承“落花生品質”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漳州掀許地山熱   傳承“落花生品質”

@秦    

  就在前幾天,閩南古城漳州市學弟大川兄在朋友圈轉了一篇會議新聞:7月2日下午,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一行前往漳州許地山文學藝術館,開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傳承“落花生品質”,弘揚閩南文化活動。許地山侄孫、漳州市政協常委、漳州台盟副主委許鋼參加了活動。

01.

  事緣剛於5月30日,漳州許地山文學藝術館正式開館,展館呈現了許地山在文學、藝術、文化與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成就,體現了他的家國情懷,彰顯了其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落花生品質”。

  據瞭解,下個月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將成立“許地山研究專業委員會”,以更好地響應中央對福建“打造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戰略部署,從文化研究、民俗信仰、愛國情懷上進一步強化閩台一體化和兩岸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學術實踐。

  落花生(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現代作家許地山也,名贊堃,字地山,筆名落華生,是台灣抗日愛國名士許南英之子,籍貫廣東揭陽。出生於台灣,落籍龍溪(漳州),是中國現代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著名的愛國學者,集宗教學、民俗學、文學於一身的文化宗師,在文學、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民俗學、東方學及翻譯、美術、音樂等學術領域的研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海峽兩岸、香港、新加坡,以及東南亞的華人文化圈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影響力。

  作為五四運動時期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他一生著述頗豐,著有《綴網勞蛛》《空山靈雨》《春桃》《國學與國粹》等作品,其中《落花生》一文入選海峽兩岸中小學生教科書。

02.

  許地山名作《落花生》課文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許地山還有很多第一,在許地山文學藝術館裡,圖片文字展示了許地山與漳州淵源及在文學、國學研究上的造詣,他是最早的台籍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也是漳州參加五四運動遊行第一人,是中國新文學奠基人之一,參與發起成立中國最早,影響最大的新文學團體;他為瞿秋白創作的《赤潮曲》譜曲,《赤潮曲》是中國第一首無產階級革命歌曲。

  花生為熱帶及亞熱帶作物,1530年代,葡萄牙人把花生帶到了印度和澳門,西班牙人帶到了菲律賓,再經由中國擴散出去,歐洲因氣候不適合栽種,北美在18世紀前,花生當作牲畜飼料或黑奴食物,直到南北戰爭爆發,糧食短缺,北美白人才開始食用花生。

  《落花生》是一篇敍事散文,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來寫,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穫花生的情景,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説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

03.

  《落花生》從一粒花生映照出人生。許地山對生命意義的追尋與獨特理解是他作品中最動人的亮點。文章的主旨是散文中的“我”領悟並揭示出來的:“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花生深埋土中不為人所識,花生以自己的“犧牲”而使自己“有用”。“無我”故能破除對物質的貪戀,“有我”方能主動選擇與承擔自己的責任,使犧牲成為可能。愛既“有我”又“無我”,以“有我”來實現“無我”的愛兼有著博大與慈悲的境界。

  “落花生精神”以出世的態度來入世。一方面保持鋭意的進取之心,一方面又保持平和的生存態度;一方面積極地去做一個有用的人,一方面也明白人的命運被限定。許地山一生都在求索著人生的密碼與終極目的,也在行動中表明自己的赤子之心。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那年,許地山發表的《命命鳥》《商人婦》是中國大陸最早期的閩南地區白話小說,1930年的《印度文學》是第一本中國人關於印度文學發展創作的研究,1934年的《道教史》不但是中國道教歷史研究的開山之作,更是最早研究閩南民間信仰、民俗的經典教材;他還是香港新文化的開拓者、奠基人。

04.

  許地山文學藝術館的開設,將有力推動對許地山的研究,更好地傳播和弘揚他“向上望、向前行”的精神品格,引導人們從他身上汲取愛國愛鄉的精神力量,在進一步擦亮漳台兩岸人文精神品牌,彰顯提升漳州城市文化內涵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漳州和泉州是台胞主要祖地,分別佔38%及44%。促進兩岸心靈契合,在弘揚百年“五四”的科學與民主精神的同時,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探索,兩地對台深入交流合作,將進一步促進兩岸暨港澳及海外華人對中華文明一體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許地山生逢甲午戰敗中被割讓給日本的台灣變亂時期,父親當時率部奮力抵抗日侵,不敵而敗,年幼的許地山卻對這份國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銘心的痛,之後隨父親遷居回大陸福建。19歲時,家境拮据,許地山開始自謀生活。21歲那年由於家道貧苦,不得不赴離家甚遠的緬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時間裏,遠離親人和故鄉的許地山,經歷了種種艱辛。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正在燕京大學讀書的許地山寫文章、開會、演講,在示威遊行中衝鋒在前,不畏強幕,成為反帝反封建的先鋒戰士。1919年的“五四”時期,是“人的自覺”和“個性解放”的時代。

        2023.07.13

 

台長: 秦島
人氣(484)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