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2-26 02:17:48| 人氣5,74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劏房空氣差 袖珍淨化機幫到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劏房空氣差    袖珍淨化機幫到忙

@秦    島 

 

「只能在廁所裡煮飯!」香港劏房的現實悲歌_img_2

 

        香港,對許多人來說確實是個夢寐以求的境地,它經濟高度發展、人民相對自由,在理想的構築和實踐上,有著不可或缺的能量,但物價過高、腹地太小的癥結,令許多人只能在極小的生活環境中,以最為拮据的方式過生活,而這俗稱「劏房」的空間,更道出許多百姓克難生活的無奈。劏房声名「声名」早已远播,是个負面词。居住在劏房,環境惡劣、空間窄小令空氣流通差。

         劏房戶每人的平均坪數中位數為1.6坪空間,遠遠低於政府公屋提供的2.1坪環境。而絕大多數作為分割的劏房,原始坪數大多為3坪左右。於是乎,你可以看到這些家庭在馬桶旁炒菜、床架硬擺在電視上、睡醒還可能撞到天花板──有的住戶還說,「我只能在廁所裡煮飯」,而且這樣的空間往往生活的還不只一人。

         所謂劏房,就是分間樓宇單位,是可見於廣州、香港等南粵地方的一種特殊住宅、出租房形式,常見於唐樓等有一定歷史的建築物,也有新建樓宇採用類似戶型。即是業主或二房東將一個普通住宅單位分間成不少於兩個較細小的獨立單位,作出售或出租之用;通常每個小單位均設廚房。

         「劏」為粵語,意為剖開,如「劏豬」就是將豬宰殺後割開肚腔;「劏房」即是將原本的住宅單位分割成數個更小的出租單位以供低收入家庭或人士居住,居住環境通常都較欠佳。這種劏房未必是套房,因套房是指一個可以居住的房間或空間,附設專有洗手間及浴室的單位。不是套房的劏房如板間房,所有租戶只能共用廁所。套房式劏房自設獨立浴室,未必設置獨立廚房。

          自從1985年26座問題公屋醜聞曝光後,部分問題較嚴重的屋邨需要在短期內清拆,又或在清拆前夕清空中層1-2層以加裝鋼架鞏固。為了安置相關屋邨的一至二人住戶,房委會將較後期清拆或沒有清拆期限的公屋大廈(如舊長型大廈、Y1型、第四型、第五型徙置大廈)一個標準的空置單位(如大窩口邨、牛頭角下邨、秦石邨等),分拆為兩個俗稱「劏房」、共用廚廁的較小單位。此等「劏房」單位大部分已於90年代中期還原。

        2013年時在廣州海珠區鶴鳴四巷,就有一棟是民國時期廣州市長李福林為妾侍建造的歷史建築,大宅內部被拆空改造來分拆出租,「劏」成30多間房,每間預置有獨立水電、門鎖、廚廁等。萬科在廣州科學城附近的雲城,就弄出13平方米超小戶型住宅,被坊間稱為劏房。

        現時全港有逾9.1萬戶劏房居民,嶺南大學一個團隊「嶺大創業行動」早前成功研發一款低成本的袖珍空氣淨化機,日前團體舉行啟動儀式,並邀請100名居民即場組裝空氣淨化機,又計劃明年1月前向深水埗區劏房家庭送出1000部空氣淨化機,改善他們的居住質素。

        本港健康空氣行動聯同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曾到多區劏房,量度單位內空氣污染物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平均濃度,結果反映劏房的空氣質素較路邊為差。劏房住戶長期受臭味、污水倒流等問題困擾,惟經濟能力有限,無法額外負擔昂貴的空氣清新機。有見及此,「嶺大創業行動」團隊因應劏房環境限制,早前研發出一款低成本的袖珍空氣淨化機,昨日該團隊聯同深水埗民政事務署及深水埗居民聯會組織義工隊,送出多部空氣淨化機給劏房住戶,更安排居民即場組裝,而參與的劏房戶家庭更可即時將自己親手組裝的空氣淨化機帶回家使用。

         袖珍空氣淨化機的長、闊、高均少於20厘米,重量僅529克,其外殼為纖維木板,生產成本低於100元,由於體積小、價錢平,且運輸方便,適用於本港的窄小劏房,相信亦能供其他發展中國家居民使用,團隊現正與菲律賓多間大學研究以更低廉價格,協助較低收入的一群亦能夠藉此改善生活環境。

        據了解,此次這一項目由深水埗民政事務署投放約20萬元,連同更換一張濾網、可使用24個月的價格計算,每戶每月平均僅花費約10多元,非常值得。高永賢則指出,送出1000部淨化機屬先導計劃,目標在明年底可籌募2000萬元,生產20萬部淨化機,以派發全港劏房戶每戶兩部淨化機。

        香港還有一種籠屋,是現存的特殊居住型式,住者住在以鐵籠包圍的床位,故稱為籠屋。香港政府對床位寓所(籠屋)的定義為:床位」指供單人住宿或擬供單人住宿的樓面空間、床或框架或床鋪,而「床位寓所」則是指內有十二個或以上已被人根據租用協議佔用或擬供根據租用協議佔用的床位的任何居住單位,或在同一建築物內而單位之間的間隔牆已被拆去的兩個或以上的相連居住單位,而在決定任何居住單位是否構成床位寓所時,無須理會該居住單位內是否有任何間隔存在。工業樓宇或地庫內不得開設床位寓所。     

          籠屋大約在1950年代出現,起初是給移民香港的勞工暫時住宿。2009年末,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其中一間籠屋,19人居住在六百多平方呎(約58平方米)空間,共用兩間廁格。截至2010年,仍有十萬人居住在籠屋.

        香港政府對籠屋的回應是由於租金問題,而居住者不欲搬離市區,故只能住在籠屋。

        至今約有22萬本港基屠市民住在劏房或籠屆等不適切居所,輪候公屋時間雖已縮短,仍達5.6年,社會怨聲載道。因此,上樓難晤題長期困擾舟區政府,成了淋屠次社會矛盾。加快覓地興達公屋和居屋,成為中央和舟區政府關汪目頭等大事。

            2022.12.24

 

台長: 秦島
人氣(5,74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悄悄話)
2022-12-26 11:48:25
(悄悄話)
2022-12-26 11:48:55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