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6 11:36:21| 人氣1,2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巴黎篇: 歷史軸綫、凱旋門與Louis Vuitton~~轉載

Cogito ego sum! (我思故我在!)
- Descartes (1596-1650), Meditation II

曾聽人說過,巴黎的一磚一石,都放射著歷經滄桑的風華。如果你在巴黎的街道之間穿梭,就能深切的體驗這話一點都不浮誇。

街道的兩旁都是櫛次比鱗的新古典主義或巴洛克式建築,石柱、基座、窗穹、露臺和壁緣都刻飾著華美細緻的浮雕,在春天陽光的披灑之下,幻化成立體通明的浮光艶影,令你贊嘆之餘,更是拿著攝影機在那裏徬徨迷惑,無法决定要攝取那一個鏡頭。

在清晨8點多的朝陽籠照之下,凱旋門(Arc de Triomphe)的巍峨身軀泛著一層肅穆的白色暈光,屹立在星形廣場(Place de l’Etoile)的巨形交通圈中間。這裏是巴黎12條主要大道的匯聚點,或者反過來說,這12條大道是以凱旋門爲中心,向巴黎的四面八方輻射出去,從空中俯瞰,星形廣場就有如一顆閃爍的明星,照耀著所謂的“歷史軸綫”(L’ Axe historique)。

歷史軸綫是由一系列歷史建築物、廣場和林蔭大道組成的直綫,從羅浮宮(Louvre Palace)的前院開始,經過莫內(Monet)畫作裏常常出現的杜勒麗花園(Tuilerie Gardens)、金碧輝煌的協和廣場、時尚品味的香榭麗舍大道(Champs-Elysees)、嵌刻拿破侖豐功偉績的凱旋門,再往西通過戴高樂大道,一氣呵成的奔向市中心外緣的商業區 La Defense,那裏是一群點綴著城西地平綫的現代化摩天高樓。

在眼覺效果上,歷史軸綫是令人目不暇給的雄偉建築與浪漫嫵媚的林蔭大道,然而在歷史的透視綫(historical perspective line)裏,她是汹涌奔黱的時空洪流:從像征專制王權御宇的羅浮宮,到悄然掩埋其沒落的杜勒麗花園;從紀念法國大革命澎湃激情的協和廣場,到揄揚拿破崙帝國壯麗史詩的凱旋門;從同時也鼓舞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人頑强不屈的凱旋門,到歡慶法國戰勝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戴高樂大道。這一部典雅堂皇的立體詩作,歌頌著法國波瀾壯闊的歷史、迴蕩著創造新時代的勇氣和驕傲、鐫刻著民族自豪感與奔放熱情。

1805年12月2日,剛登上帝位不久的拿破崙在歐斯特裏茲之役(Battle of Austerlitz)中,大敗俄奧聯軍。此時正值拿破崙帝國事業的最輝煌階段。這場戰役的優越戰術也屢屢爲軍事史家所稱道。儘管法軍的數量和火炮都處于劣勢,軍事天才拿破崙却應用了精確而近乎完美的誘敵策略,誘使俄國元帥庫圖索夫(Kutuzov)全力攻擊法軍的右翼。而法軍的主力却機動的迂迴,出其不意的撲向俄奧聯軍的中央,集中火力將之擊潰,切斷敵軍左右兩翼的聯系。然後法軍再進行全綫反擊,徹底瓦解俄奧聯軍,使得在後方督戰的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倉皇的逃出戰場。

爲了紀念這次的彪炳戰績,拿破崙在1806年下令興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凱旋門。 1810年,由于皇位継承問題、外交布局的考量以及朝臣們的壓力,拿破崙與第一任妻子約瑟芬離婚,迎娶奧地利帝國公主瑪利亞女大公爵(Archduchess Marie Louise)。原本計劃在結婚大典時,他和新皇后要在凱旋門底下穿過,然而却無法如期建好。

凱旋門一直要到1836年才竣工。1840年,法國人從拿破崙失敗後的流放地聖赫勒那島(St. Helena)運回他的骨骸,他才有機會穿越建好的凱旋門。

凱旋門與竪立在協和廣場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尖方塔(Obelisk)遙遙相望。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第19 王朝的法老、爲一代雄主,在位期間爲紀元前1290至1224年,距今三千年前。尖方塔上刻滿了代表拉美西斯二世統治地位的象形文字,原本是竪立在埃及著名古迹Luxor 神廟的大門前。1829年土耳其帝國的埃及總督Mehement Ali將它獻給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立蒲(Louis-Philippe),並將它置放在目前的地點。

然而,連接凱旋門與尖方塔這兩座歷史標志的,却是充滿時髦活力的香榭麗舍大道。

漸漸攀高的朝陽,將香榭麗舍街道北面的富麗建築披上了一層高貴的金色,陽光雖然亮得眩目,然而四周却濔漫著凜冽寒氣。香榭麗舍的店面租金很昂貴,尤其是街北的店面,因爲那裏有最多的陽光照射。租下這些店面的都是法國的著名品牌、高級精品店、咖啡座和高級歺廳。樓上的租戶也多是付得起高昂租金的公司。

其實香榭麗舍 (Elysees) 一字源自于希臘文的Elysium,本來是指國王或英雄死後所重生的世界,很像中國古人所說的鼎湖。在中世紀和文藝複興時代的詩作裏,這個字逐漸演變成近似Paradise(天堂)的含意,而現在的意思則是受祝福的樂園。

第二帝國時期 (1851-1870), 拿破崙三世(拿破崙的後人),重新對巴黎進行城市規劃。這位皇帝雖然沒有繼承波拿破崙一世的軍事才華,但在藝術品味、城市規劃、經濟建設和外交方面却有著特出的表現。他重新設計巴黎是爲了更容易鎮壓城內的叛亂,結果折除了許多舊建築物、擴建花園、加寬道路,同時也對香榭麗舍大道進行重新設計。

19 16年,著名旅行箱與皮件品牌LV的創始人Louis Vuitton領導香榭麗舍大道租戶們所組成的商會,開始推廣香榭麗舍大道,將街上的高級品牌與巴黎富麗堂皇的文化遺産結合起來,將之塑造成領導世界時尚的一條商業大道。Louis Vuitton當年從一個鄉下來的窮小子起家, 由替貴族捆綁行季箱的學徒做起, 後來製作手工精美和高級品質的旅行箱,售賣給上流社會。後來自行創建品牌, 推崇精緻、華貴和舒適的“旅行哲學”。Louis Vuitton當時的客戶包括了拿破崙三世的皇后歐仁妮(Empress Eugenie)、俄國沙皇尼古拉、西班牙國王阿豐索十一世(King Alphonse XI)、還有埃及王室等。

一方面是感官享樂的追求,另一方面却是文化素養的沉澱;一邊是熱情浪漫的生活品味,另一邊却是歷史精神的隽永升華;即有雨果(Victor Hugo)的絢麗悲壯,又有笛卡兒(Rene Decartes)的縝密理性,這就是法國人的創意源泉!

台長: 玉封禪
人氣(1,2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 個人分類: 菩提仙境 |
此分類下一篇:Gucci
此分類上一篇:感人的分手清單~~轉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