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6 22:50:46| 人氣2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old Mountain 冷山—觀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冷山意象
冷山位於北卡羅萊州,南北戰爭時代的南方。
始幕時導演以水波帶出晃動的倒影,象徵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
遠遠望著冷山,淡藍而飄渺,下起雪時,山變得更冷了!
劇中的冷山,是鄉愁的代名詞。不論是隨父親到此傳教的艾達(妮可基曼),還是征調到南軍的情人英曼。她,在戰爭初始的絕望中開始悟徹對這塊土地的認同; 而他,則在無數的殺戮後嚮往返回家鄉。戰爭,是自始而終貫穿全劇的母題。看這齣片,讓我想起「英倫情人」,同樣以倒敘手法講述戰爭中悲歡離合的人生。

由荒蕪到豐盈
土地由戰爭初期的荒蕪,歷經戰爭時期的拓墾,至末期時的豐饒綠意。主角的心境同樣也有一番掙扎與變化。艾達由一位嫻靜優雅的淑女,轉變為一個性格堅強的女子。深夜閱書時講了句台詞—就等到明天吧!—這一幕頗有經典名片「飄」裏赫思嘉的影子。劇中的女配角,個性恰與主角成對比,雖是個襯托型的甘草人物,但其看似樂觀的眼眸,卻是焠鍊悲痛後的凝視。其實她也是這齣戲中最幸福的人物,最終得以一家子團圓,導演藉由小人物的角色暗喻奮鬥人生後的甜實。

綜合觀感
個人覺得這齣戲的敘事手法雖交錯但仍見其清晰脈絡。較之於同類型的影片「英倫情人」--雖有異國情調迷離之美,卻不好爬梳其敘事主軸。另一方面,也因這部片敘事過於詳細完整,人物的角色面面俱到,好人/壞蛋,主角/對應的甘草配角,還有男主角逃兵歸鄉之途,如奧德賽(羅馬史詩中的流亡人物)般的歷險過程…最後一位神祕的牧羊老者(好像是印第安婦人)出面協助,有點老套刻版的情節。另人觀賞之後,猶仍讚嘆戰爭中人性的光輝面,但對劇情與角色詮釋,卻無法產生巨大的迴響與共鳴。

*幾句印象深刻的台詞:
Everybody got his own job. 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Ada)
My father left me. 我爸爸遺棄我(Ruby)
I even hardly know her. 我還認識她不深(Inman)
What do I have? I have the confidence of youth!我擁有年輕的自信!

找到一篇相關的書/影評,寫得很好!
http://www.movie-page.com/reviews/c/cold-mountain.htm

台長: 崧果
人氣(2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