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21 03:47:04| 人氣1,132|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載【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

推薦 8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


文/洪 蘭

 

 

 

 

最近報導,有個留美碩士回國找工作時嫌東嫌西,一直以為自己條件好,工作會自動送上門。四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工作,跟他同時回國交往九年的女朋友最近卻升到了副總經理,要跟他分手,於是他開車撞她,而且兩度掉頭再撞,一定要置她於死地。

 

 

這個案子最令人吃驚的是,兇手竟然把過錯怪到養育他的父母身上,認為是父母沒做好榜樣,提供優渥的生活使他失去奮鬥的意志。警察逮捕他時,從他車上搜出一封信,上面寫著:

「我最大問題是一直沒有辦法自立,32歲連自己都沒有辦法養活,這個家比人家差,你們做父母的責任很大,我們都還在讀書,你們就不努力工作了,子女有樣學樣,變得懶散、不積極,你們根本不應該買房子給我與弟弟,讓我們太早就不學會努力工作、、、」

先不說碩士生寫出來的文詞不通,孩子把自己好吃懶做的責任怪到父母頭上時,?讓我們做父母的大吃一驚,心生警惕,要馬上檢討自己是否有豎立壞的榜樣。

 

◎幼兒養成好習慣最重要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孩子最早從父母身上學到基本的待人接物方式,所以父母的確必須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教養得好;但是除了以身作則之外,還要立下教養的規矩並且徹底執行才行。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好習慣不從小養成,長大了不容易,而壞習慣更是養成了很難改。

 

從動物實驗中得知,一個習慣即使是戒掉了,還會三不五時再出現,只是強度沒有以前厲害,這叫「自然回復」,所以幼兒教育最重要在良好習慣的養成,而不是送去上什麼才藝班。

 

◎說話算話管教有威信

 

一個孩子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有大人在旁,當好行為出現時,獎勵他,壞行為出現時,糾正他。

管教孩子是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只要建立好規矩,以後不用操心,就像一棵樹,一開始長直了,以後便往上長成良林,一開始長歪了,以後不易扳正。

 

小孩子可以用口頭斥責,偶爾講不聽時可以適度用手打他兩下屁股,教養孩子不能完全依書本,因為每個孩子不同,最基本的原則是令出必行,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

 

也就是商鞅變法時的第一個法則「民無信不立」。

治國如此,帶小孩也是一樣,父母親說話算數,以後管教起來才有威信。

 

◎好家教擅用Time out技巧

 

孩子吵鬧講不聽時可以「Time out」暫停所有活動,把他抱到房間關上房門;在外面餐廳用餐,便抱到車上,放在兒童椅中,把門關上,然後數數。

 

每增加一歲,暫停活動的時間加一分鐘,所以如果是五歲的孩子暫停時間可以五分鐘,

然後再打開門,跟他說禮。

 

 

◎孩子需學會尊敬父母

 

最近我連續看到好幾次小孩跟父母講話用頂撞、不禮貌的態度,而父母都表現得無可奈何,有時還會自嘲:「說還好啦,我的女兒至少還跟我說話,某某的女兒除了要錢,不然不跟父母說話。」

我很驚訝,也很憂心,如果還未成年,尚受父母撫育時,講話口氣就如此不尊敬,以後長大,還會將父母放在眼裡嗎?

 

◎父母扮演好監督保護責任

 

目前有個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其實朋友是平輩,可以沒大沒小,父母是長輩,不可以如此放肆。

 

最近美國有位家庭醫生Leonard Sax寫了一本書《Why Gender Matters》,他說透過學校送到診所來做過動兒評估的兒童,竟然大部分不是先天性血清張素不足所造成的過動。

 

他呼籲父母要認清自己是監督保護的角色,是孩子的監護人,不是他的朋友。

最近研究也發現,不論父母用什麼管教方式,只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這個孩子的行為都會發展良好,人格也會正常成長。

 

在這個價值混亂的時代,父母的確要拿出榜樣、以身作則,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把他教養好,

 不要栽培他念到了碩士,卻一事無成,反過頭來埋怨父母害了他!

台長: Pallas
人氣(1,132) | 回應(9)| 推薦 (8)|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看看就好 |
此分類下一篇:臉書上看來的--應該改成男人都需要教育- [婆家好不好,老公很重要!男人必看]
此分類上一篇:吃的少才是王道

Justy
是阿
我也覺得
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好好教 嚴格的教
等孩子大了(大概二十歲之後吧哈哈)品德個性都比較定一點再來當朋友吧XD
2011-04-21 05:27:31
版主回應
其實我覺得不能跟她們當朋友
朋友外面要就一大把
只是良師益友難尋
父母各只有一個

看到現在一堆啃老族
不求上進
連自己都養不活
只會花父母的錢
真是令我感嘆呀
2011-04-23 01:27:05
LISA
感謝分享好文章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我女兒國一)
聊天時我是試著和她當朋友
因沒有介心的她才會自然而然說出
她心裡在想什麼
在行為方面如有不當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會適時糾正
那當然就不能像當朋友那樣
2011-04-23 17:01:23
版主回應
當父母是我們的責任..
2011-04-26 03:15:55
寶貝最寶貝
所以現在才會有很多人
害怕當父母'~~~'
2011-04-23 22:24:50
版主回應
是呀
當父母是一輩子的責任
不能只會生不會養
2011-04-26 03:16:56
金牌殺手是個捲毛王子
其實作父母的也要把持好自己的角度
又想跟小孩當朋友想要分享心事
又想要以父母的角度干預管教
小孩也會被混淆吧

很自然而然的小孩就是會想要跟父母聊天(如果這個父母作得夠成功的話)
不然父母一廂情願的說"我希望可以跟你作朋友"
這跟我想去把林志玲有什麼不一樣
我也想跟林志玲作朋友啊
切~~~~
2011-04-26 11:32:07
版主回應
你這個比喻真是太讚了 =)))
2011-04-28 01:20:45
大眼睛與小乖乖的媽
我想跟 林志玲做朋友 哈哈哈哈

金牌你太猛了
2011-04-27 09:38:21
版主回應
我看了哈哈大笑..
真的很讚
2011-04-28 01:21:24
Lo阿伶
樓上的樓上這樣亂比喻 你還誇讚她
她以後會越來越無法無天捏~
2011-05-04 13:50:33
版主回應
你姐超可愛的 (跟我一樣有獨特的幽默感)
比喻也很貼切
真的要誇一下

林志玲的哥哥在美國唸大學跟我同校(我唸研究所)
我結婚時的伴娘還是他前女友
不過那時不知道他妹妹居然以後回這麼紅
2011-05-05 01:14:33
summer
有時候粉矛盾
有些教育家極力反對體罰
聲稱自己小孩教育都以愛ㄉ教育
媒體對老師稍有管教過當就予以譴責
我個人認為教育應視情況而定
不是每個小孩都有博士ㄉ基因
上帝是不公平ㄉ
不是每個孩子從小就有智慧理性、自發勤奮
多數都需要適當ㄉ鞭策
或許我ㄉ想法未必正確
你認為ㄋ?
2011-05-11 22:43:03
版主回應
所以要因材施教
該去啟智班的不能當天才教
尤其是小小孩不知危險的
不打打手他不會知道
我家一向是愛的教育鐵的紀律
多數孩子真的需要再三提醒跟督促
2011-05-13 13:48:21
譚雅
原來我適度的打小手心是正確的啊^^
我原以為我這樣是過了頭
不過看了你這篇好文分享
我真的覺得小孩要適度獎勵適度懲處~
2011-05-14 17:39:04
版主回應
我自己覺得打打小手還好
有危險的絕對不能妥協
不能等到受傷再來說我告訴你啦
她們都太小不懂得

還有獎勵也不能過頭喔
不能讓她們養成吃甜食跟邀功的習慣
口頭獎勵要具體
你的小孩還目前太小
我也是看了書才知道
當父母真是長見識
2011-05-20 06:51:56
AGU
所以說,教養是「藝術」!

註:藝術就是怎麼作都可以,只要結果是對的。(呵呵!)

有人是用愛的教育、有人用鐵的紀律。其實,該罵就罵、該打就打(嗯,例如用愛的小手打)、該稱讚就鼓勵一下。看了很多教育理論,還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小孩呢。
2011-05-22 17:31:41
版主回應
所言甚是

有時書借給別人看
他們說辦不到
於是就被家裡的小寶貝牽著鼻子走
感覺有點悲慘
2011-05-24 06:09:1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