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8 09:16:19| 人氣36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旅行】霞飛路87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我收集的和城市有关的书籍中,最让我读来顺手的,是唐鲁孙的北京故园味,沈宏非的广州美食和毛尖的灯火通明的上海。唐老早年是前清的遗民,旧中国时也走了很多地方,但他的笔下,写得最多的,还是老北京的掌故、习俗、小吃、风味。沈宏非原先出生于北方,却在南方颐养天年,大约是被广州的美食把嘴巴养高了,对广州也就爱不释手起来。毛尖笔下的上海是最风情全无,像美丽的旗袍女子,在烟花灿烂后的夜深人静,把一身妆容都卸了下来,展现出最原生态的现实。

她说上海的风俗、雅致早已在现代的经济浪潮荡然无存。早年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中的那股子风骚、韵味也已经被泊来品的英文广告所代替,被小资、FANS的尖叫所淹没。

我所认识的第一个写上海的作家,是已经旅居台湾的白先勇。只是白先勇的“上海”,已经隐没于台北的奢华中。多少气派、排场,放在上海就是一等一的好,放在台北就如同没落的贵族,带着一股子酸气,倒底矮了一截。在〈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永远的尹雪艳〉中,我嗅到上海的气息,浓香熏人,就象深秋的风一样,预示着冬天萧瑟的来临。但上海到底是风光,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把每一个从上海过来的的人的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照得雪亮。就像“永远的上海”一样令所有人回味。

毛尖笔下的上海没有回味,只有一天天被岁月消蚀得瘦骨嶙峋的不可名状的“上海”。在上海,你已经见不到人们从电影或是文学作品获得的精明、小气、清高的上海人的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茫然无措、精神焦虑的现代上海人。做为现代化都市的上海领跑着整个华南经济,也领跑着整时尚圈的风向,但他们却领跑不了自己。每一个上海人都不是“上海”的领跑着。

也许,身为正统上海人的毛尖并不是要以文字抵毁上海,字里间也没有半分对上海的不敬。但正是这种真实而轻松的笔调,让每一个人看到了“现代化大城市”光环下的上海,以何种姿态生存着。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权当是我自己读出来的另一种味道。

“不相信,去‘新天地’看看。经过改造过的老石库门如今是上海滩上最热的酒吧村落。被打了防腐剂的石库门墙壁大约可以再活一个世界。上海人似乎并不惊讶上海的变迁,不管是回到上世纪,还是赶到下世纪,他们都接受,反正,红也上海,绿也上海”

顺带一提这本书的名字“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我自己猜的,下句该是“上海也向右了”。上海已经不再神秘,为了大光环下挣脱不了的若士圈系的束缚,随着向右的方向,齐刷刷地看齐。上海不再是自己,成为老人们记忆中最亮堂的地方。

当世界向右的时候,谁向左看?

台長: 安雅
人氣(36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随笔 |
此分類下一篇:【心情】無限透明的接近藍
此分類上一篇:【随笔】Ashely的夢中遊記-巴黎

AYH
開台了麽?看到你寫的上海,突然很向往。
2006-08-28 10:10:17
秋色无边
你好,可以交个朋友么?
2006-08-29 14:42:04
秋色无边
你好,可以交个朋友么?
2006-08-29 14:42: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