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08 20:20:28|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育者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週三帶著一大群的孩子浩浩蕩蕩到了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第三次來到,卻第一次感受到他的魅力,我想是他終於找到自己的定位了吧!?

重點在於我們的出發前,為了一件事大家討論了許久。

這次的旅行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是充滿了期待的,因為也成為我們可以用的「手段」之一,

要讓孩子有動力,最重要的就是之道他的「好惡」,投其所好,也需要投其所惡,

投其所好是一種吸引其前進的動力,投其所惡才能驅動孩子往我們想要的方向,以避免

其遭受其所惡,

我知道人本的想法是絕對不能這樣,我也知道教學要夠吸引人才能引起孩子的動機,

但很多時候,孩子的無動機是一個無邊無際的,

談遠了,要說的是,

不管進行怎樣的一種措施,都必須要確實的執行,才能真正的讓孩子瞭解,

我們所要教的是什麼?

過於容易對孩子妥協或者是太輕易就撤回措施,只會讓孩子學會另一種生存的方式,

那天,一個本來應該留下來好好反省的孩子,卻因為導師一時心軟,

而讓孩子僥倖得逞,卻學不會應該有的態度,

這樣的獲得太小了,對於孩子來說,

我們期待的是,他可以振作起來,充分的發揮他的能力才是!

 

教育者,不管做怎樣的決定,都是在很清楚自己的起點,然後去做,

經過充分的思考才能給予孩子最真確的引導。

當父母也是,

前幾天看到一篇忘了是遠見還是康健的文章,

是一位家長談到自己對於家長日的想法,

他以一個家長的角度來看其他的家長,他認為現在的家長都太自我為中心,

且班上比較有狀況的孩子,家長通常也都是指會責怪他人而不懂得反省的人,

因此他不喜歡去家長日,因為不喜歡和那些自私的家長碰面。

看到這,感同身受,但也很感動終於有家長出來替辛苦的教育工作者說句話了,

我們看到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也可以在家長的身上看到一些端倪,

孩子只是一面反映家長問題的鏡子,孩子真的很辛苦!

 

台長: 耕心園園丁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省思 |
此分類下一篇:堅持專業是需要信心
此分類上一篇:海上鋼琴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