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2-10 21:03:46| 人氣2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加利利到各各他 (預苦期40日第3日(2005/02/11週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馬可14:27-28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離棄我,因為聖經說:『上帝要擊殺牧人,羊群就分散了。』14:28 但是我復活以後,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
馬可16:6-7 那青年說:「不用驚慌;我知道你們在找那位被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不在這裏,他已經復活了!看,這是他們安放他的地方。你們快去告訴他的門徒,尤其是彼得,說:『他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在那裏,你們可以見到他,正像他告訴過你們的。』」

重要的事情,講兩次。耶穌復活後,要去加利利的事情,很重要,所以馬可福音講了兩次。一次在受苦之前不久,一次在復活之後。加利利是何等的地方,竟然成了復活後的重點? 就字面來說,加利利的約會,在當時已經成了事實,門徒真的是在加利利遇到了復活的耶穌。但是,寫書的馬可知道,他的讀者不是當代經歷過復活事件的人,他的書是要寫給羅馬帝國的百姓,要寫給希臘文世界的百姓,(他也許沒想到的是,他的書也要寫給後來看中文翻譯本的我們看。)所以,兩次提到加利利,應該有更深的意義。
兩千年過去了,加利利代表什麼?從歷史上我們知道,加利利是耶穌開始他的傳道生活的地方,是他和這個世界的衝突的出發點,是他的敵人出現,開始批判他,甚至連他做好事,醫人病痛都批判的地方。從加利利,耶穌往南到猶大,往上到耶路撒冷。就在耶路撒冷,意見相左演變成為反目成仇,敵意演變成為迫害,最後在從耶路撒冷往上,到各各他山。耶穌的『去加利利』代表的,是他的整個受苦的旅程。是他整個為釘十字架而出生的人生路。
如果耶穌說,他要比門徒『先到』加利利,他的意思是,門徒『也要去』加利利。那麼,這就是一個呼召,耶穌呼召他的門徒,他所走過的路,他們也要走!他所受的苦,他們也要受。當然,這個呼召也代表著,他所的到的榮耀,他的門徒也要得!
受苦到復活的故事,成為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的基督門徒的人生故事腳本。不論是早期的殉道者,或是現代21世紀的基督徒,一生的重要功課,就是參與耶穌的受苦與復活。就是在自己的身上,學習基督,也在自己的生命裡面,等待復活的榮耀。
多馬肯培(Thomas a Kempis 1380-1471,中古世紀神秘主義者)的著作『效法基督』(The imitation of Christ)寫著說:『許多人愛基督,是因為愛他的『上帝國』,但卻很少人願意背他的十字架。許多人願意跟隨耶穌來和他一起擘餅,卻很少人願意和他一起飲用受苦的杯。』
肯背上自己十字架來跟隨耶穌的,才是真正的跟隨者。跟著他的旅程,從加利利到各各他,再從各各他到加利利,在那裡,我們可以見到他,正像他告訴過我們的。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2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