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30 16:21:26|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區總額相關文章04-雲林社區心得報告0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雲林社區心得報告

--------------------------------------------------------------------------------

張貼者:(91-E張凱閔) on April 23, 2002 at 14:03:49
文章內容:
斗六二週實習心得 E組 b86401049 張凱閔
雲林縣在我的腦海裡,絕非陌生的代名詞,因為我家即位於嘉義縣大林鎮,跟雲林只是一線之隔。也因此,雲林縣大大小小的景點,以及當地的風土民情,對我來說,好比是大學時代前的點點滴滴,反倒是遠赴台北就學之後。才漸漸的忘卻了那泥土的芬芳,那股作夢裡才能聞到的故鄉氣息。
當甫達雲林醫院,與當地的學長老師們一番詳談後,每個同學都對斗六地區的醫療型態感到驚訝與好奇。因為大部分的斗六鄉親們,大多都是越區就醫,北則達彰化的秀傳醫院,南則達大林的慈濟醫院、太保長庚等來求診,反倒留在斗六市區就醫的民眾,則是少之又少。面對這種人口大量外流就醫的情形,也是可以理解的,換個角色,倘若當初不是唸醫學系,並且到了家醫科見習,我的選擇可能會跟斗六市民一樣,願意到設備完善、醫療儀器充足的大醫院接受治療,即使路程遠了點,但是當大醫院裡穿白袍的大醫師告訴我﹕[根據實驗室的儀器,你的身體並沒有什麼大問題。]時,內心會比較踏實點。反之若去小診所裡就醫,看到診所裡面穿著短褲的老醫師,面對大病小病,都是藥架上那稀稀疏疏的藥罐就可以解決時,只要是稍有教育水準的民眾,都會害怕被誤診而從此避而遠之。這種現象,也反映出當地居民對基層醫療的信心度明顯不足。
不過台大對於當地開業醫的水準提升方面,的確盡了頗大心力。例如定期邀請台大的醫師對當地醫師進行再教育,並且施行認證制度,使得往外就醫民眾回流,在這方面的成果是有目共賭的。至於在地區總額預算制方面,雖然立意很好,但是由於溝通不良,因此功虧一匱。這讓我興起一種感受,就是台大人常因為得天獨厚的資質,而吝於放下身段來與人妥協,這也讓很多走在時代尖端的理想,沒辦法順利實現。藉由這個先例,提醒我在未來進入臨床之時,更應該多下工夫在人際溝通方面,以免因為彼此的認知不同,造成誤會讓醫病雙方都蒙受不便。
除此之外,我們還了參訪雲林榮民之家. 比較起先前參觀過的三重愛德養護中心,發現雲林榮家的環境與其著實不同。放眼望去,盡是充滿綠地的空間,舒適的就像公園一般.而收留殘癱患者的地方,也不復見那種擁擠的感覺。有時還可看到的是幾個老榮民在一起下棋散步,輕鬆地過著悠閒的生活.而退輔會對於經營榮民之家的用心,更可從伙食一窺究竟,不但菜色每日更換,也針對來自大江南北的榮民們,設計出合乎家鄉味的食物.一個上午參訪下來,發現硬體設備都算充足,唯獨醫療專業人員實在缺乏,護士與病患竟達一比一百的比率.一方面對曾經為國犧牲奉獻的榮民們感到抱歉,二方面也很感佩榮家的護理人員勞心勞力。不過近年來,漸漸增加了民間醫療團體的支援,並有生力軍如替代役役男的加入,的確讓這種窘況舒緩不少。
而參觀雲林縣衛生局、斗南衛生所、西螺衛生所等基層處理公共衛生行政業務的機構,也是我們此處雲林行腳的重點任務。在雲林縣衛生局課長的帶領之下,我們瞭解了衛生局他們主要的工作內容有哪些,諸如疾病管制、醫政、藥政、衛教、食品衛生等等工作項目,也知道了一般民眾可以從衛生局中取得哪些資源。到了衛生所,由當處工作人員的詳盡介紹,除了瞭解了他們日常的工作業務,也知道了基層工作人員在面對高層業務要求時所產生的心理壓力,諸如業務的如何執行、民眾的配合度等等因素。藉由聆聽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心聲,深深感覺很多的事情在上面看來是理所當然,好似容易實行的工作,在真正面對現實面的時候,卻是差距頗多,仔細咀嚼他們克服萬難的經驗,讓我們獲益良多。
在課程中,經由與洪毅一醫師及廖倚林醫師對談,使長期沈淪在白色巨塔中的我們,能夠從一個地區開業醫師的角度,看到許多在醫學中心比較少接觸的視野。深深的感覺到在五年醫學院的教育中,雖然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在醫學中心的佼佼者,但是,有志成為開業醫師服務基層的同學,在醫學院裡幾乎找不到角色模範,這顯然有失平衡的。其實,醫學院許多課程是可以多請開業醫師來開課,一方面可以增加開業醫師與醫學院的互動,二方面也可以讓同學在習醫的過程中可已有較多的角色模範。還有,感謝洪理事長親切的招待我們,去到北港不僅扎扎實實的上了一堂開業醫須知,還接受了色香味俱全的北港美食巡禮,心存感恩之餘,更對洪理事長的熱情與豪氣深深感佩。
而我們在第二個禮拜,也訪視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現況,瞭解其工作重點、執行成果、面臨的困難與其意見。本組是前往褒忠鄉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該中心的承辦單位,是大部文化促進會。在訪問促進會理事長之後,我們初步的瞭解,目前的舉辦方式,以在社區舉辦各種衛教活動、又訓練各地志工為兩項主要的工作,由於褒忠鄉居民大多務農為生,教育水準普遍來說並不算高,其實對於自己的健康問題,並不是十分的關心。由於當地的醫療資源相當缺乏,開業醫僅有兩家,因此褒忠鄉居民,都希望能有更高水準的醫療資源,來提高當地居民之健康狀態。而理事長先生也希望,能有有心單位如台大能給予醫療資源之提供、專業的諮詢,並對於社區健康營造,提供更多寶貴之意見,也依當地之民情,協助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擬定更合適、更完善的計劃,以進一步替當地的居民,帶來更多福祉。
這個兩個禮拜的見習,讓我們看到許多在醫學中心裡看不到的問題,也讓大家見識到城鄉之間的隔閡。我想,醫學的領域是不分都市或鄉下的,藉由這次外放的機會,讓大家增廣一下視野,並非只侷限於白色象牙塔之內汲汲營營。也很感謝台大在雲林推動基層醫療的邱泰源醫師和劉文俊醫師,為了讓同學對台大的理念有更深入的瞭解,兩位醫師都不辭辛勞地趕至雲林替我們上課。也由於他們親身參與的經歷,讓我們對老師們的理想以及實際推行上所遇到的困難有更多體會。很高興這次家醫科能安排我們到雲林來見習,因此當同學們都搶著想去鹿谷遊山玩水的同時,我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斗六,也的確不需此行。更感動的是在闊別了五年之後,還能以嶄新的角度,來認識這塊鄉土上的一草一木,特別是以一個專業醫學的身分,深入探討鄉親們的就醫型態、醫療環境等等,因此,除了感謝以外,實在沒有其他字眼,可以淋漓盡致抒發,我斗六之行的滿載而歸。






--------------------------------------------------------------------------------


[ 回精華佈告欄 ]

台長: aq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