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27 21:44:21| 人氣2,35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責任感的養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也忘了是自己的本性使然,還是父母的教育嚴厲。印象中,從小到大只有國三那次,因為忘記當天是交聯考報名表和志願單的日子而特別拜託家人拿來學校給我。當時帶著歉意的我在校門口等待,而為我飛奔而來的母親則氣急敗壞的數落我一頓。從此,思想頗成熟的我更懂得對自己負責,也幾乎不太開口向家人求助了。

     上了專科後自己負起讀書的責任 (當掉的工程數學就得重修),留澳期間在課業上我從沒有遲交過作業,總是在學期初就開始著手安排各個科目的資料收集,考試前多半也都能頗具自信的進考場。上班後同樣從沒有讓手邊的工作超過Deadline,一定準時交出提案或相關報告。

     記得喬喬剛上學前班時,我每天提醒她將隔天上課的東西放進書包裡,但畢竟她才五歲半,幾乎都還是我幫她打理書包。她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將我當天早上準備好的午餐盒和水壺放進書包裡(但常常最後仍是由我放進去)

     也許是習慣了我的照顧,她慢慢將這些視為理所當然。

     有一天,送她到學校後她發現午餐盒忘記帶來,因為心急而哭喪著臉。當時還沒上班的我,回家幫她跑一趟拿來自然不是問題。可是當聽到她說出:「都是媽媽妳害的」這句話時,我胸口的一股怒火就這樣燒了上來。

     我失望的說:「喬,請妳記清楚,要上課的人是妳,每天確認好書包裡該帶東西的也是妳。媽媽從早上叫妳起床,幫妹妹換衣服,弄早餐給妳們吃,準備妳的午餐盒,幫妳們刷牙洗臉事情不夠多嗎?如果有時間幫妳整理書包,妳要感激,如果沒有,那是應該的。妳得學會分擔,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幫媽媽的忙。所以午餐盒忘了帶不是我害的,是妳沒做好妳該做的事!」

     看著生氣的我,喬怯怯的問:「那妳還會幫我拿來嗎?」我冷靜下來告訴她:「當然會。我愛妳,回家拿沒問題,只是妳的態度讓媽媽覺得很不對,必須讓妳知道以後妳得對自己的書包負責任。」


     隔年她上一年級時,因為不同的日子裡有帶不同東西 (Bank book, Music book, Library, etc.) 的需要,我放手讓她自行處理,最多只是提醒她。

     某一天,她也是到學校後才想起有東西忘記帶來。這次她愣愣看著我說:「Oh oh…媽咪,我忘記把要還圖書館的書拿來了怎麼辦?」這次我笑著說:「去上課吧!我回家拿來後會放到妳書包旁邊。」

     那天去接她下課時,她很感動的抱著我說:「媽咪,謝謝妳幫我拿書來…you are the best!」在那瞬間我知道喬已將學校的事情當做自己的責任,對於我的幫忙已能夠抱著感恩的心了。

     多年來親自帶著喬,對她的個性可以說瞭若指掌。以她平日樂天卻善感,友善又多事的性格,社交能力我從來不擔心。但是對於她耳根子軟 (不分青紅皂白相信朋友所說的話)這點是我比較關注的,畢竟我希望她未來是個有主見而不是輕易被同儕影響的人。

     兩年前,她曾因聽信朋友提供的不正確訊息而犯了錯。當時雖然對她的行為感到驚訝與不解,但我不希望小題大作,而是利用機會教育來導正她。而她當下的解釋的原因是「某某同學說她都是這樣做的。」

     聽了這樣推卸責任的說法,我開始為她分析:「喬,如果朋友要妳去吃大便,妳會吃嗎?」她回答:「當然不會啊。」我又問:「那叫妳去撞牆妳會去嗎?」她同樣回答不會。我於是反問:「為什麼不會?」她笑說沒有人會吃大便,也沒理由撞牆。我繼續說:「所以妳想過並知道這樣做不正常,對吧?」她點點頭。

     於是我認真告訴她:「因為我們有腦袋可以思考,朋友說她這樣做,並不代表妳一定要學,更何況她沒有叫妳跟著做。即使以後有好友告訴妳她都怎麼樣怎麼樣,妳也要懂得自己去思考究竟她說的有沒有道理,而不是盲目的跟從,知道嗎?」

     這時她點點頭後提問:「可是如果她都不聽怎麼辦?如果她要我這樣做怎麼辦?」

     我慎重的對她說:「妳有頭腦和嘴巴。如果想想覺得朋友的請託不對,就要對朋友say NO。如果她強迫妳做什麼事,而妳能分辨出那是錯誤的行為,記得不旦不能學,還要告訴她不能這樣做。至於要不要聽,她自己決定。要知道,犯了錯不能怪罪別人,因為妳可以選擇不這麼做,懂嗎?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回來和媽媽討論。」

     那次之後,我可以感覺到喬喬又更懂事一些。


     雖然現在二年級的她到學校和同學交換情報後,常常會回來說某某同學都多晚睡,某某同學都有自己的 iPodiPad 等等。但是當我解釋睡覺的時間是每個家庭規定都不同,不能比較的。她總能理解的點頭。說到那些電子產品,我也會反問她「妳們班上約20個學生,究竟有幾個擁有這些產品呢?如果有超過一半以上,那麼我們可能不正常,但如果只有兩三個有,就代表沒有才是正常的。不是嗎?」讓她自己思考。

     過了四歲的童,即使現在說話文法依然顛三倒四,卻鬼靈精一個。不過有別於喬的,是她比較生冷慢熱的性格和鮮明的自我個性。對於不容易被別人影響的固執性格,讓我相信未來對她所要溝通教育的地方絕對和喬會有所不同。

     我期許自己能藉由閱讀吸收教養書籍的內容和與其他父母交換意見下,能夠字句珠璣的讓孩子每每在迷惘的時刻皆能得到正確的指引。也告訴自己持續和孩子每天嘰嘰喳喳的對話,希望在生活教育中,以身作則,然後逐次灌輸孩子責任的觀念,學習對自己負責。



台長: 夢的精靈
人氣(2,35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兩寶貝成長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難忘的 2012 中秋節
此分類上一篇:與女兒分享的美麗

Justy
看了你這篇文我又學到好多喔
很感激你家的喬跟童比我家粉圓跟芋圓還大上一些
這樣我永遠可以從妳這裡學到不少哩^^"

我真的很認同你教養的方式
這也都是我希望孩子擁有並學會的特質阿
2012-09-27 23:32:24
版主回應
不敢當啦~~ ^^
我感覺得到你是很用心的媽媽
所以我們一同加油喔!
2012-10-01 21:26: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