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06 23:00:15| 人氣2,4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227參觀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2)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離開北門遊客中心後,

我們步行往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前進。



途中來到這個夢奇地,盤根錯節的樹枝與樹根,

構成了一個絕佳的探索樂園,

孩子們就在裡頭鑽進鑽出,

或在樹枝間爬上爬下,玩得好開心。

 

因為樹的枝條落地後成根,

所以可以活動的空間很小,

對大人來說,想像孩子們一樣在裡頭遊戲,

其實很辛苦。



因為這個樹景很特別,

所以我用不同的拍照模式拍了許多照片,

拍起來的感覺和平時不太一樣。

(現在手機真的好方便,拍照的解析度也越來越高,

所以我也慢慢的,越來越懶得帶大相機了)



像這樣,用手機下載的APP軟體來拍照,

只要選擇喜歡的場景模式,就可以拍出這麼空靈的照片。



相較於傳統相機必須設定空圈、快門,

手機軟體真是我的救星!

(因為越來越懶得動腦?咦?)

 

最後,老木我也來假掰一下。

(看!多麼神奇!像這樣,只要角度OK,姿勢OK,

拍起來的照片,每張都是超美的啊!(自吹自擂))

 

好了!(跳一下)

現在進入正題,我們的目的地

--臺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到了!




這回要來參觀王金河醫師的故居。



1960年代,在臺南北門學甲

嘉義布袋義竹等地的居民
罹患了「烏腳病」,

患者因雙腳發黑,逐漸麻木至潰爛因而得名。


王金河醫師與基督教芥菜種會合作,

北門進行義診,
協助病患對抗烏腳病,

後來人稱王金河醫師為「臺灣史懷哲」。




這個紀念館是過去王金河醫師義診之處,

因此裡頭仍保有部分當時為病患診療的器具及標本。

(下面這個是掛號處)



進入館內後,由王金河醫師的女兒為我們解說

烏腳病的由來及王金河醫師行醫的整個過程。

聽完醫師的故事後,我覺得很感動,

也才了解原來烏腳病是因為當地居民飲用

含有高含量「砷」的地下井水才導致發病,

對於「烏腳病」這個病名也才有所概念。




聆聽完導覽後,我們在園區裡四處走走繞繞,

覺得整個紀念館十分安寧、清靜,

可以想見當時的醫療團隊為病患們多麼的設想周到。



中式建築混著西方洋樓,

我想應該是醫師本身是基督教徒和診所開設是由教會協助有關。



園區裡就有北門基督教會~

 

在教會的領引與協助下,

王金河醫師幾乎長達一生都奉獻給病患。




離開紀念館前,我買了一本王金河醫師的自傳書,

書本所賣得的款項將捐助園區繼續運作,

我覺得很有意義,也推薦大家可以到這裡來,

一起認識王金河醫師與了解烏腳病。

 




   

~待續~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有空就要休息
人氣(2,46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精采世界任遨遊 |
此分類下一篇:20170227遊好美里彩繪村(3)
此分類上一篇:20170227遊北門遊客中心(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