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7 17:46:54| 人氣1,36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尋找淺見先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身份的追逐˙姓名的迷思
一段跟蹤與埋伏的生命追擊



對一個寫作的人來說,小說題材總是相當程度複製了作者極為私人的生命經歷。

一九九三年到九四年間,我曾經居住東京西武鐵道沿線,一處叫做「江古田」的小地方,由於鄰近武藏野音樂大學與日本大學藝術部,雖然距離熱鬧的池袋只有三站,卻是幽靜氣質兼具,猶如偏遠鄉間小城鎮。

大部分時間,我不僅僅在西武鐵道、JR山手線與地下鐵交相纏繞的首都圈來回流轉,還在不同的電視頻道之間流浪。當時我極喜愛兩個夜間新聞評論節目,一是久米宏的「ニュースステーション」(News Station),另一個則是逸見政孝的「夜も一生けんめい」(夜晚也要拚命)。

故事中的淺見,其實具備久米宏的螢幕性格,但是淺見的生命佈局,卻來自逸見政孝的人生靈感。

當紅的逸見政孝,於九三年九月六日召開記者會發表癌末病情,隨即退出演藝圈,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病逝東京。在那之前,他已經跟癌症幾乎搏鬥了一整年,而在電視螢幕這一頭的我,渾然不知。

逸見政孝辭世之後,電視台偶爾還是會播放他生前主持節目的記錄影片,而我在首都圈的鐵道流轉中,偶爾也發現幾位相貌神似逸見政孝的陌生人,對於他早就不在人世間的事實,變得很虛渺,極度不真實。

二○○○年一月份,行走於台北敦化南路誠品書店的大提琴背景音樂中,突然想起那張平成五年九月七日的產經新聞剪報,頭版頭條的逸見政孝照片突然清晰,開始想要寫一個故事,有關兩個城市、兩個人物之間的追蹤與埋伏。

當時簡直一鼓作氣,兩個半月之間寫完九萬字,之後就留在電腦檔案裡,隨著電腦等級更新,默不作聲的淺見也只能在不同的硬碟之間遷徙流浪。

三年過去,我對生命與文字的觸感自然不同,但是對整個故事的架構佈局仍舊堅持,年歲歷練本來就很容易對多餘的贅字感覺不耐煩,重新濃縮改寫之後,有關淺見的生命長度,幾乎少掉一萬字。

在「琉璃」與「淺見」互為主角、互相追蹤與埋伏的過程中,隱約存在許多嚴肅的生命課題,包括越來越被忽視的深度交往,包括數字條碼辨識身份的迷思,包括網際網路蓬勃之後,越來越被膨脹美化的虛擬人際互動,當然也包括媒體操弄訊息的背後,更多被忽略的事實真相。

淺見的生命其實充滿矛盾,複雜的故鄉定義,讓他對親情的歸屬感變得鬆軟又飄忽,行為想法時而畏縮時而莽撞。即便是自己筆下生存的人物,我對他的猶豫不決還是有點不耐煩,只好不斷在故事裡安排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幸運與小浪漫,這樣的人生,留在小說題材裡就好,倘若變成活人,簡直糟糕透頂。

已經是逸見政孝過世後的第十年了,偶爾我回到東京,還是看見活躍於電視圈的久米宏,雖然頭髮花白,但風采依然,消遣新聞的唇舌功力仍舊犀利。我霸道的安插了淺見在他們兩人之間,擷取各自的風華樣貌,算是對自己當年的異國生活與這幾年的生命領悟,留下微妙的註記。

總是覺得,有意思的小說故事,適足以幫不同的生命疑惑找到快樂的出口,在日益疏遠閱讀的情境雰圍裡,人們總是頻頻拿自己的生命當樣本橫衝直撞,其實,閱讀小說猶如淺嚐深酌人生百態,在文字裡恣意神遊,好過荒唐人生糟蹋度日。

在淺見的身上,希望你也能夠找到自己的人生答案。


網路訂書: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51024

金石堂: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Page.asp?id=2018573363802&actid=tornado&Partner=xxx&owner=NULL&Nid=&Page=&uid=0

小知堂:http://www.wisknow.com/version/book/index.php?view=query_C&book_id=SA018




台長: 米果 @MIMIKO
人氣(1,36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