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7 22:40:38| 人氣11,9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立台灣文學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期待已久的自強活動日子終於確定了,不過跟前幾年比較,今年的自強活動算是比較晚舉辦,之前的自強活有辦台南古蹟及美食一日遊、南庄賞桐花、溪頭健行、嘉義奮起湖等等地方,可是由於今年比較晚舉辦,加上年底比較忙,因此就維持早期傳統來個台南古蹟及吃大餐一日遊,因此分了2梯次來辦理,而我是參加10/28(四)這一梯次的,這一次的行程是早上參觀國立台灣文學館、孔廟文化園區,中午到台南大飯店用餐,下午ㄋㄟ就隨個人喜好,可以回家補個午休或是趁著百貨公司週年慶,剛好中午也飽足一頓之後,趁機消化一下,而本人就是後者囉,逛街也是我的強項窩,雖然說一直長久住在台南,而台南的古蹟近幾年一直陸續增加中,可是就沒有好好地利用時間來好好到處瀏覽依下,因此便打算趁這一次機會,來好好介紹一下台南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



首先把車子停放在台灣文學館後方的停車場之後,由於距離集合時間尚早,因此便開始沿著國立台灣文學館的週遭散步一下,順便把雄偉的主體建築之美拍起來,台灣文學館的外部構造有點像早期的巴洛克建築,然後外面寬敞的空間搭配椰子樹,令人的視覺粉舒服,加上陽光照射下,整個環境充滿活力,沒有雜亂的古蹟舊老氣息。

而在台灣文學館的另一邊,外面是一整片綠油油的草地,讓人光站在那邊就會覺得遠方所吹來的風是多麼的清新舒暢,如果不說這是一個古蹟的話,單純由外觀來看,還粉像是一個莊園外面的大草地,貴族還可以在上面喝個下午茶聊天,多麼的優閒窩。
而在大草地的後頭,看到一個巨大的藝術造型,感覺好像到了朱銘美術館,往地下一看,有放著一個介紹牌,原來該作品叫做「環抱」,其涵義為以形體相向之態,雙手環抱之姿,形成生命共同體。人生的際遇總是在風霜雨露,繁華絢麗間交迭。歲月錘鍊過的生命,依然形影相隨,相互關懷。其詞句間表達出人總是要經過大風大雨之經歷而到最後還能一起扶持走過的真情,足可提供夫婦相處之道的最好一段用語。

在四周大概繞了一下之後,便直接往台灣文學館的門口也就是今天早上集合的地點前往,台灣文學的發展,從早期原住民、荷西、明鄭、清領、日治、民國以來,世代更迭,族群交融,累積大量文學作品,孕育出豐厚多元的內涵,惟因歷史與政治之傾軋,諸多文學書冊與相關史料隨世流失,散迭各處,殊為可惜。為能有系統蒐集、保存、研究這些珍貴的文學資產,文化界人士極力奔走呼籲,希望成立專責機構擔負此任,於1991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設立「現代文學資料館」計畫,經過多方奔走於2007年定名為「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台灣文學館館舍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前身為日治時期台南州廳,落成於1916年,戰後曾為空戰供應司令部、台南市政府所用。現在台南市政府也已經搬遷到安平區那邊,因此這裡便整修開放民眾參觀,國立台灣文學館為我國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除蒐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更將透過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方式,使文學親近民眾,帶動文化發展。本館另設有文學圖書閱覽區、兒童文學書房等空間,提供多元化服務,因此光站在門口前面便能感受到該棟建築經歷過歲月的腳步及先人所留下智慧結晶。

而在門口等待其他人會合的同時,剛好看到旁邊二樓窗戶的大樹有陽光從稀疏樹葉間透射下來,因此便把這美好的一刻給拍了起來,心想如果這時候二樓的窗戶打開放著英式的桌椅喝各早茶或是下午茶,微風從窗戶外面吹送進來,同時看著外面陽光灑落下來的,這種生活應該是粉悠閒無慮。

接著從大門口進去會看到右邊的一個小窗口,因為怕參觀的民眾對館內的一些早期文物收藏不瞭解其典故,因此有語音導覽的租借,這算是粉貼心。



接著往中間看去是一個粉古早味的階梯,聽當天的導覽人員說,這一座階梯也具有相歷史,其階梯的木頭都是以高級木頭所製作,因此算一算其價值也有200多萬元,而且也實地敲了一下,真的是實心,粉有料的窩。

在大樓梯右邊是兒童文學書房,為常態性開放的兒童文學閱覽區,空間設計活潑、舒適,收藏有豐富童書繪本、少年小說等,提供小朋友接觸文學、閱讀文學的機會與樂趣。





接著往階梯左邊的展覽館開始前進,首先會經過文字河,選取台灣文學具代表性的話,形成文字河作為此主題展示,往地下一看,竟然把一些詞句利用投影在地下流動,跟該主題文字河相呼應。

接著來到了「舊建築新生命」主題展,「舊建築新生命」呈現文學館建築的前身台南州廳的過去與蛻變。內容包括了從建築物的歷史、建築師森山松之助、及相關的時代背景與歷史圖像,呈現建築物的過往風華。另外,從州廳的修復過程出發,藉由修復時所保存的影像圖稿和拆下來的建築構件,介紹州廳修復與再利用的觀念和作法。

首先導覽人員從建築師森山松之助開始介紹,森山松之助日本大阪市出身,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建築系,師承英籍教授康德(Josiah Conder),擅長歐洲式樣建築設計,活躍於日本時代台灣台灣總督府營繕課技師任內設計、監造許多官廳建築,除了台北州廳舍外,包括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專賣局(今公賣局)、遞信部(今交通部)、台南州廳舍(原台南市政府,今台灣文資中心)、台中州廳舍(今台中市政府)、台南郵局等,多達二十餘座建築物。從森山所設計的建築物中,可看出其引進了豐富的建築形式,無論在屋頂、柱式、山牆、翼塔、門廳等部分,甚至材料的處理上,均顯示他成熟圓融的經驗及豐富的創造力,無愧是台灣於日治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師。

在介紹完建築師之後,便來到一個櫃子,上面放著該建築物的一些構件和材料,讓人一看之下,便知道其歷史久遠,還有早期的原物料有別於現代,各有其特色。



接著來到一座窗戶之前,導覽人員便徵求一位自願者來開這窗戶,原本乍看之下沒什麼不一樣,只是覺得是早期的窗戶模組,享不到裡面竟暗藏玄機,他的窗戶兩邊各自有一個鐘垂狀的工具,只要一打開窗戶,就會自動垂下,同時藉由2邊的平衡讓窗戶不會掉下來,真的是利用物理原理來維持窗戶的功能,有別於現代都附加一些零件在上面,真可謂古人之智慧結晶。

接著看到的是該建築物的地樑形狀,其最主要功用是以連續弓型磚拱方式組砌,用來分散與傳遞建築物重量,雙拱交會處有獨立基腳,以交丁方式與基礎樑結合。

接著看到的是早期該建築之搭建形狀,而且比較用心的是,他旁邊還鋪設了用厚玻璃所搭建的一座人行通道,可以使遊客踩著透明的步道來好好瀏覽一番。

接著來到導覽人員把人員帶到隔壁介紹台灣文學的發展,發現牆壁上有一幅方向相反的鉛字牆,台灣文學的發展,淵遠流長。鉛字牆是以鍾肇政這篇〈台灣文學往何處去〉破題,指出一台灣文學史,幾乎就是串串血淚連綴而成的史詩。過去,它不管被稱為鄉土文學或本土文學,指的其實都是台灣人的台灣文學。而它的根本精神,就是始終堅持對斯土斯民的愛與關懷。而該篇文章之內容為:

鍾肇政〈台灣文學往何處去〉
「台灣文學往何處去?」這個命題在我的胸臆萌生,不知已過;時而為此徬徨無依、灰心喪志。 我也曾經在一篇文章裏,形容台灣文學是「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一部台灣文學史,幾乎就是靠串串血淚與無盡的掙扎連綴而成 的。從一九二年代、三年代,正當台灣文學濫觴之際,直到現今的九年代,前有日本強權的殖民統治,後則為國民黨專制的獨裁壓制,說台灣文學是在這樣的困局中發展出來的,也一點不為過。 最近幾年,情形又一變。隨著戒嚴、黨禁、報禁等的解除,獨裁體制對台灣民間的箝制土崩瓦解,民氣驟昇,揚起一片「本土」的呼聲,一時政經、社會、文化、藝術等等,莫不以「本土化」為指向;在文學,則有「本土文學」的說法。從八年代的「鄉土文學」,到如今的「本土文學」這其間乍看似有著一番飛躍,實則兩者的精神基礎乃至內涵卻是一以貫之的。在此,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鄉土云云抑本土云云,質言之也就是「台灣」之謂,即不論「鄉土文學」或「本土文學」,也就是「台灣文學」,於是「台灣的文學意識」,或云「文學的台灣意識」,遂告確立。或許有人要問:台灣文學是什麼?綜上所述,我們很容易地就可以得到一個答案:台灣文學,也就是台灣人的文學。也因此,台灣文學的精神基礎,始對於斯土斯民的愛與關懷,亦終於對斯土斯民的愛與關懷。披讀七十年來的台灣文學發展史,以及諸多先人的台灣文學遺產,當可證明吾言不虛,而這樣的精神基礎,正也是台灣文學未來發展的圭臬。

在欣賞完「舊建築新生命」主題展,接著來到了「臺灣文學的發展」共分為八個展區。首先介紹臺灣文學中的兩大主要意象:「牛」和「鐵枝路」,台灣本地文學從何而來?當然是從紮紮實實的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它不是虛無飄渺的空思夢想。它一方面來自傳統農業社會的智慧,另方面也來自現代化的追求。這兩股動力,可以用最生活化的「牛」與「鐵枝路」來說明:牛,充滿無怨無悔、深耕土地的意象,是立足本土的精神表現;鐵枝路,具有拓展空間、無遠弗屆的用意,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是與世界接軌的象徵。從古典到現代,從口傳到文字,台灣文學一直具有「牛」的本土性與「鐵枝路」的現代性。

台灣原為農業社會,人民的生活與農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農耕最重要的主角牛,也就成為台灣社會乃至台灣人精神的表徵;善於反映日常生活的台灣文學,不管民間俚諺、歌謠,乃至於傳統或現代文學,經常浮現與牛有關的意象或主題。往下面的地板一看,地板上呈現一幅文章,是詹冰詩作<水牛圖>,詹冰(1921~2004),苗栗卓蘭詩人,他的詩風清澄、冷靜,兒童詩童趣十足。〈水牛圖〉為典型的圖象詩,用文字排成水牛的圖形,既有視覺效果的趣味,也有深刻的思想性。

接著看到的是鐵枝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受到現代化思潮衝擊後,台灣社會快速推向新的歷史階段。指標之一便是鐵路的鋪設,它將台灣原本散落的城市串聯起來;交通的便利、訊息的快速傳遞,固然讓殖民者更便於搜刮物資,但同時也使台灣人開始凝聚全台一體的意識及與世界潮流呼應的觀念。本區展出的文學作品便是透過鐵路的相關意象,表現出台灣作家對現代性的思考。



接著看到旁邊的窗景,是利用事先錄製的從火車上的窗戶看出去的景色搭配,使遊客彷彿有坐在火車上看戶外的臨場感,同時還播放著一些台灣民謠<丟丟銅>、林強所演唱的<向前走>及胡美紅所演唱的<牛犁歌>,彷彿時光回到了民國五、六十年前。

在欣賞完:「牛」和「鐵枝路」,之後再以聲音表現臺灣的多元語言特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受到現代化思潮衝擊後,台灣社會快速推向新的歷史階段。指標之一便是鐵路的鋪設,它將台灣原本散落的城市串聯起來;交通的便利、訊息的快速傳遞,固然讓殖民者更便於搜刮物資,但同時也使台灣人開始凝聚全台一體的意識及與世界潮流呼應的觀念。本區展出的文學作品便是透過鐵路的相關意象,表現出台灣作家對現代性的思考。而在每個木雕上面,你只要輕按一下頭部,他就會發出各國的母語所唱出的搖籃曲,可以跟遊客來互動,藉由互動中讓參觀的民眾了解其意義。
在導覽完各國母語之後,接著透過文學對映臺灣特殊的歷史情境與共同記憶,並以實體文物,再現作家昔日的書房樣貌與生活地圖,於是來到了賴和的書房,賴和(1894~1943),彰化市小說家、詩人。本身是開業醫生,亦是帶領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從啟蒙走向成熟階段的關鍵人物,號稱台灣新文學之父。他一邊於診療室行醫、閱讀、寫作,一邊另闢閱覽室,陳列書籍、報刊、雜誌,提供文友、患者、藥生休憩與閱讀,更重要的是,這裡是他與文友縱論台灣時事、思考台灣出路、指導文學新手如楊逵的地方。根據導覽人員所說,賴和的這些遺跡不放在彰化而是放在台灣文學館裡面,其用意是希望台灣文學館能好好保存其舊物,來供遊客參觀。



在參觀完賴和之書房之後,最後整理世界各地文學的傳入對臺灣文學的影響,且回顧臺灣文學之正名歷程。在展室外的走廊上,則陳列歷代文人結社與重要作家之照片,形成一道「時光走廊,文學素顏」。藉由世界文學的輸入,台灣文學早已納入世界文學的體系之中,同時,藉著交流與翻譯,台灣文學也向世界發聲,開始有外輸的現象。本展室即針對這種互動關係,勾勒台灣文學的國際位置。台灣文學從傳統到現代的文學發展,曾受世界各文學潮流的啟迪與影響,其中亦包括中國文學。而二零年代以後的文學,也相當程度受到日本及歐美文學的灌注。此外,經由不同語言的外譯,台灣文學也逐漸迎向世界,找尋其獨特的位置與意義。



導覽人員介紹到這邊之後也意味著她的任務已經結束了,剩下的時間便是我們的自由活動時間,因為裡面的空間算大,而且剛剛介紹的只是館內的一部份,其餘部分當然要靠自己來摸索了,於是便走到中庭,它的中庭粉有藝術的氣息,而且感覺粉像哈利波特的學院的感覺,走在室內彷彿像在戶外看古蹟一樣。

接著是中庭的另一邊,也是充滿古色古香的感覺,可以直接看到建築物的建築構造,令人有一種懷念的感覺。



接著發現到走到的一個門口開了一家CHEFFRESH文學咖啡廳,其提供的餐點有美式潛艇堡、三明治、沙拉及飲料等餐點,如果觀賞完豐富的文學典藏之後,這裡不失為一個休息的好地方。

接著來到了書本上的珍寶-台日藏書票特展,一走進門口,就看到旁邊放滿了早期的黑膠唱片,還搭配一個大型的播放器模型,室內也放著懷舊的音樂,使人回憶起早期的生活情境。

接著又看到一個粉奇特的東西,於是便向前拿起那2塊白色的板子,結果發現透過燈光照射下,地板上呈現出一些文字,藉由一些工具來拉近生硬的文學與遊客的距離,也算是一種粉不錯的點子,在參觀了一系列的文學作品及互動式的工具之後,大致上裡面的一些展覽館,都有瀏覽過了,因此趁著還有時間便打算往附近的孔廟文化園區前進,而在往大門口邁進的時候,粉幸運的看到二樓上竟然出現佛光山的星雲法師也在參觀展覽的文學,因此有的人在下面便跟大師打招呼,也算是這一次參觀的一段小插曲,也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

電話:06-221-7201

網址:http://www.nmtl.gov.tw/index.php?option=com_frontpage&Itemid=1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金子齡
人氣(11,9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台南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孔廟文化園區
此分類上一篇:永康火車站購買紀念票之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