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6 09:59:21| 人氣8,746|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文分享-笑贊的幾篇文章

推薦 2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開始分享之前,先介紹一下笑贊這本書的作者。

趙南星,字夢白,號儕鶴,明高邑(今河北高邑)人,著有笑贊、趙忠毅公集、史韻等。

他嫉惡如仇,敢於直言,可說是當代的烏鴉一隻,這一點和阿樹很像呢。

笑贊這本書,是趙南星以詼諧幽默的文筆,紀錄自己所見所聞之事,並提出自己之看法,在字裡行間可見暗諷之意。

好啦,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隻明朝烏鴉的幾篇文章吧。


太行山

一儒生以「太行山」作「代形山」。一儒生曰:「乃『泰杭』。」其人曰:「我親到山下,見其碑也。」相爭不決,曰:「我二人賭一東道,某學究識字多,試往問之。」及見學究問之,學究曰:「是『代形』也。」輸東道者怨之。學究曰:「你雖輸一東道,卻教他念一生別字。」

贊曰:學究之存心忍矣哉,使人終身不知「太行山」,又謂天下人皆不識字。雖然,與之言必不信也,蓋彼已見其碑矣。

翻譯:有一個儒生把「太行山」認作「代形山」,另一個儒生說:「是唸做『泰杭』才對啦。」

那位誤把馮京把馬涼的儒生說:「我親自到了山下,看到石碑上這麼寫的。」

二人為此爭執不下,那位認錯字的儒生說:「我們二人打賭好了,誰輸了就請誰吃飯。有一個學究認識的字很多,我們不妨去問他,讓他做公證人。」

二人來到學究的住處,向他請教,學究說:「是『代形』才對。」

輸的那位儒生自然是很不甘願,學究說:「你雖然輸了要請他吃飯,但是他卻要唸一生的錯字啊。」

贊曰(作者的見解):這位學究的存心實在太狠毒了,使那位儒生終生都不認得「太行山」!並認為全天下的人都不識字,只有自己識字。

雖然與那位認錯字的儒生說出事實,他一定不會相信的,因為他已經認定自己所見是正確的!

 

好酒

一人好酒,坐席太久,其僕欲令其去。因見天陰,說稱:「天將雨了。」其人說:「將雨怎麼去的?」稍間下雨,許久雨住。僕又說:「雨住了。」其人說:「雨住了還怕甚的。」

贊曰:好酒者無散席之意,卻無不散之理。史稱陶淵明飲酒,未嘗吝情去留,以此為淵明之高,其實吝情的亦未嘗不散也。

翻譯:有一個人很喜歡喝酒,因為已經喝了好多,他的僕人想要勸他回家。僕人看到天空佈滿烏雲,就說:「快要下雨了呢,主人,我們快回家吧。」

那人說:「快要下雨是要怎麼回家呢?」

過沒多久果然真的下雨了,雨下了好一陣子才停。

僕人又說:「雨停了,可以回家了。」

那人說:「雨停了還怕什麼呢?」

贊曰:喜歡喝酒的人沒有想要結束酒席的意思,卻沒有不會結束酒席的道理。

歷史記載陶淵明喝酒,說他從不會不捨得離去,便認為這是陶淵明高明的地方,其實就算不捨得離去,酒席終究還是會結束的啊。

 

秀才買柴

一秀才買柴,曰:「荷薪者過來。」賣柴者因「過來」二字明白,擔到面前。問曰:「其價幾何?」因「價」字明白,說了價錢。秀才曰:「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賣柴者不知說甚,荷的去了。

贊曰:秀才們咬文嚼字,干的甚事,讀書誤人如此。有一官府下鄉,問父老曰:「近來黎庶何如?」父老曰:「今年梨樹好,只是蟲吃了些。」就是這買柴的秀才。

翻譯:有一秀才在路上看到賣柴的,便對他說:「背薪火的過來。」

賣柴火的人聽不懂「荷薪者」是啥意思,但是因為秀才有說了「過來」二字,便向秀才走去。

秀才問:「這價錢多少?」賣柴的也只聽懂「價」字,便說了價錢。

秀才說:「你的柴看起來外表很好看,但是卻是華而不實,燒起來一定會是煙多而火少,請打折吧。」

賣柴的因為聽不懂秀才在說什麼,就背著柴離去了。

贊曰:秀才們喜歡咬文嚼字、大掉書袋,結果卻連買柴這種小事都辦不好,倒還不如不要讀書。

有一個官員下鄉,問地方上的父老:「今年黎庶(老百姓的雅稱)怎麼樣呢?」

父老回答官員:「今年梨樹長得很好,就只是蟲吃了些。」這和那買柴的秀才有何差別呢?


其實笑贊還有其他的文章,阿樹只是大略的挑了三篇,如果你們有興趣,又看得懂古文的話,可以去孤狗一下,真的會讓你們受用無窮啊。

台長: 正樹
人氣(8,746) | 回應(12)| 推薦 (2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好文&好書分享 |
此分類下一篇:回甘人生
此分類上一篇:好文分享-楚佞鬼

超粉紅
正樹哥真厲害

這些東西,只有以前在上國文課時
老師會說的故事呢!
2012-10-16 10:09:13
版主回應
因為這學期有選修小品文選
裡面有一篇笑贊的文章
所以就去找了一下
和大家分享囉
2012-10-16 10:17:53
娃娃
謝謝阿樹分享
2012-10-16 10:52:27
版主回應
不客氣
午安^_^
2012-10-16 12:11:06
Justy
我有看過這些耶
只是都是已經翻譯成現代文的
古文我還真的看不太懂XD
2012-10-16 11:47:15
版主回應
所以阿樹體貼的為大家翻譯
就是知道有不少人看不懂古文啊
2012-10-16 12:12:33
543
真的是脫離書本太久了呀!!!
感謝阿樹的不時複習一下~^^
2012-10-16 12:20:22
版主回應
不客氣啦
大姊早安^_^
2012-10-17 08:07:49
闊瀨老叟
感謝阿樹分享 午安~~
2012-10-16 12:28:11
版主回應
老叟早安^_^
2012-10-17 08:08:17
eve
很有意思的文章
感謝阿樹哥的分享^^
2012-10-16 12:41:02
版主回應
不客氣^_^
2012-10-17 08:08:43
蜜芸兒
阿樹真的是貼心捏
感謝你所做的分享和翻譯
2012-10-16 14:05:19
版主回應
笑贊這本書裡還有許多好文章
我只是從中挑了幾篇來和大家分享咩
2012-10-17 08:11:06
叔叔
謝謝阿樹再讓我們上一次國文課~

晚安!
2012-10-16 21:28:44
版主回應
呵呵
還好沒讓大家昏昏欲睡就好囉
2012-10-17 08:12:03
¥╭小小骸╮¥
國文課老師真的還滿愛講這些的
但是都是在
放空狀態xD
2012-10-16 21:57:47
版主回應
上課時要專心點
不然老師可是會哭哭的哦
2012-10-17 08:13:14
ivy
好有趣的文章
可以學到一些成語呢~
2012-10-17 09:37:48
版主回應
的確是蠻有趣的
早安
2012-10-18 08:09:39
待月草
感謝分享^^
2012-10-18 00:46:58
版主回應
不客氣^_^
2012-10-18 08:10:01
活力小太陽[Jim_Chen]
很不錯的分享
偶爾念念古文倒也有趣的很
2012-10-22 10:35:34
版主回應
是啊
偶爾看看古文
也是很不錯的
2012-10-22 11:57: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