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0-27 02:38:02| 人氣4,660|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藏我來了--第九天及第十天之行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一張--有「天上聖湖」美譽的羊卓雍措湖。

第九天  拉薩-羊卓雍措-江孜-日喀則(羊卓雍措、白居寺) 三人一部吉普車

早餐後,我們每三人一部吉普車,我向領隊請求坐第一台車,這樣可以讓我有更多時間先下車拍照及找到好的拍攝點拍照,大家早上從拉薩啟程,沿著拉薩河旁的中尼公路往羊卓雍湖、岡巴拉山口前進,馬路兩旁映入眼前的樹葉其實是中國大陸近年來植樹的成果,就這樣陽光恣意地從葉片間灑落滿地,只可惜我們來的這季節是夏天,若是秋天的話,這兩方的樹葉再配上暖暖的陽光,使能形成和如詩如畫的景色。只好下次了!

 

第二張--【聶當大佛】壁佛石刻高約9米,歷史悠久,在信教群眾中有很高地位。

我們首先先抵達【聶當大佛】壁佛石刻,我們下車欣賞拍攝,該大佛始刻於元代時期,由元代國師八思巴徒眾為紀念祖師自北京返回西藏時所留下遺址,法像非常莊嚴慈祥。聶當大佛又稱大菩薩,位於曲水縣聶當鄉境內。距離自治區首府拉薩市10公里,距曲水縣城48公里。屬於摩崖石刻,2002年中國大陸為保護大佛,建成了以保護大佛、改善環境為目的,集旅遊開發、觀光朝佛、休閒度假、民族風情展覽為一體民俗風情景點,可供遊客休閒度假。

 

第三張--聶當大佛旁湖面倒影

聶當大佛高約9米,歷史悠久,造型雄偉,在信教群眾中有很高地位。大菩薩有著動人的傳說,相傳被元世祖忽必烈拜為帝師的八思巴,在從北京返回薩迦寺的途中路經此地,隨身攜帶的釋迦牟尼佛像突然間說起話來:“我不走了,就留在這裡”,一行人大驚失色,八思巴馬上決定留下佛像,並在此修廟立佛,於是就有了大菩薩。

  

第四張--開始沿著雅魯藏布江前進

大菩薩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動人心弦的傳說,增添了藏傳佛教的神秘感,帶有濃厚的藏民族色彩,吸引著無數區內外旅遊者前來朝佛、觀光、旅遊留念,特別是進藏旅遊的內地遊客和外國遊客,對大菩薩更是神秘嚮往、倍感好奇,多在此停留,竟相觀光、拍照留念,已成為自治區、拉薩市旅遊觀光的一大景點。

 

第五張--雅魯藏布江

接著要往羊卓雍措,要造訪羊卓雍湖,必須從曲水跨越雅魯藏布江,經由204公路才能抵達海拔4900米的岡巴拉雪山,再由岡巴拉山口俯瞰世界最高的淡水湖─有「天上聖湖」美譽的羊卓雍措湖。

 

第六張--羊卓雍措湖水的藍,藍的令人心醉。
 
在從曲水往岡巴拉山口的路途,是蜿蜒的山路,路旁則不時有氂牛、羊群作伴,而公路旁的梯田是青稞田。不得不佩服藏人善用寸土寸金的土地種植青稞的精神,這麼高海拔的山區、縱然是小到只能容納數人迴身的土地,他們也能開墾為梯田田地種植青稞。

 

 

第七張--羊卓雍措湖面旁公路

羊卓雍湖與納木措湖、瑪旁雍措湖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湖面海拔4441米,景色豐富秀美,集雪山、冰川、島嶼、牧場、農莊和溫泉等景色為一體。

 

第八張--可以看到羊卓雍措美麗湖水今生無憾

羊湖湖濱是優良的牧場,有許多牧群及野生動植物此外羊湖還有西藏最大的人工養殖漁場,以養殖高原裂腹魚、高原裸鯉為主,湖中有大小島嶼21個,島上生活著各種候鳥,使這裏成為西藏最大的水鳥棲息地,每到夏季,無數天鵝、沙鷗等水鳥常在湖面嬉戲。

 

第九張--羊卓雍措

其實往岡巴拉山的路上,霧氣愈來愈濃,導遊已要我們有心理準備會看不到,希望大家再來西藏。依我多年登山經驗,這樣的霧氣仍是有機會雲霧散開看到羊湖的。在這海拔五千公尺左右的岡巴拉山口,為了避免高山反應,一切動作都得放慢、放輕,導遊原本要我們10分鐘就上車,可是一下了車,面對著羊湖祈求雲霧散開。

 

第十張--山下的羊卓雍措沿途風景一樣迷人

果真那些雲霧開始散開,大家欣喜若狂,不管領隊在那催促上車,甚至拿連珠峰日落會看不到來威脅大家。我可不管,把握當下的美景才最重要,未來的事未來再說。搞不好到時連珠峰也天氣不好看不到也不一定啊!

 

第十一張--羊卓雍措湖面

先接受當下老天的最好安排再說吧。大家都瘋狂拍照下車,因為太美了。加上有意外賺到的感覺,更令人難以離去。羊卓雍湖與遠方巍峨的雪山和透亮如洗的藍天融為一體,讓人如入仙境般的陶醉。

 

第十二張--若沒有藍天就沒有美麗的湖水可看

儘管對羊湖的美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當我登上山頂,在岡巴拉山山口,從山口上俯瞰【羊卓雍措】確實很棒,首先看到的,是藍色的湖水,沒錯,是藍色的。平整的湖面上,條狀波紋的深藍色和淺藍色交融在一起,像是光滑的緞面,更像是巨大的藍寶石。

 

第十三張--我很開心可以看到美麗的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和她周圍的景色還是狠狠地撞了我的雙眼和全身一下,誰還能找出比「聖湖」更貼切的詞呢?羊卓雍措與那木措的美是不同的,各擅勝場。

 

第十四張--羊卓雍措

 羊卓雍,意為「上部牧場的碧玉」。湖對岸的山坡是棕黃色的草灘,而岡巴拉山靠羊湖的這一面,也不再乾燥生煙,同樣披上了柔和的棕黃色外衣。遠端是一片白雪皚皚的山峰,據說海拔7000多米。天空湛藍無比,只有雪峰頂著幾朵白雲,被群山環抱的湖水似乎是專門用來洗刷靈魂的。

 

第十五張--羊卓雍措旁藏人帳篷

羊卓雍措是西藏的三大聖湖,真的很美麗!離開山口後再羊卓雍湖湖邊開下去,路上的雲霧愈來愈少,我不時搖下車窗拍照,若不拍真的對不起自己的好相機。我們抵達湖邊後又立即各自散開去找自己想拍的角度,在這裡想拍羊卓雍湖的石碑還得給錢,這裡藏胞就是這樣佔地為王。愈是要收錢的,我就愈不想拍,我自去找尋拍攝的點。在湖邊跟在山頂眺望感覺差很多,我還是喜歡從山口拍。

 

   

第十六張--捨不得離開羊卓雍措

岡巴拉山山頂聚積著不少藏族人,他們簽著駱駝和犛牛,請你照相,當然要收錢,10元就可騎上去隨便照,還可以砍價。也有藏族小孩圍著你要錢,旅遊勝地經過世面的孩子,已不是糖果、文具能滿足他們的了,只有鈔票才能入他們的眼。可悲啊!

   

第十七張--江孜之宗山古堡

不一會兒,我們繼續出發,沿著羊湖行駛。水面達700多平方公里,水源來自周圍的雪山,卻沒有出水口。她處於山谷之中,蜿蜒曲折,倒更像是寬谷中寧靜的河,有時湖面很寬,有時又很窄。我們隨後沿著羊湖的大半湖邊,經過浪卡子 、卡惹拉冰川到達江孜。

 

第十八張--江孜宗山英雄紀念碑

江孜對西藏的影響蠻大的,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抵達後前往顯密雙修最重要的道場【白居寺】、【白居寺塔】參訪,白居寺已有五百多年歷史,屬於西藏三個不同教派所修建的寺廟,白居寺的白居寺塔又稱萬佛塔,是一座具有尼泊爾、藏族、漢族建築風格的佛塔,塔內有十萬個佛像,是一座藝術寶窟。

 

第十九張--江孜宗山古堡

下午5點多,我們順利到達江孜。江孜地處日喀則地區,屬於後藏,拉薩則為前藏(歷史上西藏曾被稱為「衛藏」,「衛」指拉薩和山南一帶,「藏」指日喀則一帶。其實就是後藏和前藏)。

 

第二十張--萬拉水庫

江孜就像典型的西部傳統小鎮,但旅遊業的繁榮,使這裡的賓館業和商業比較發達。江孜古堡建在山上,白色的城牆,紅色的房頂,在夕陽映照下,藍天下的古堡極具歲月的滄桑感,雖不像布達拉宮那樣宏偉,但整體造型與山勢合為一體,堅如磐石,像個不屈的守衛者。我們在白居寺上遠眺【宗山砲台】。

 

第二十一張--或許有一天我也會在西藏騎單車

宗山砲台這是個古代貴族居住的城堡,在1904年英軍佔領江孜的時候,西藏軍民曾再此地與英軍展開一場生死保衛戰,從城堡裡的斷壁殘垣中,依稀可見當時的慘烈。在參觀這座舊時貴族的古堡時,也經由導遊小唐的解說,了解當時當時西藏貴族和平民間的階級隔閡及賦稅制度,讓我明白舊時的西藏雖然是個佛陀的國度,但也跟一般國家一樣,存在著許多不公與殘忍。

 

第二十二張--小心摔下去啊

古堡下面的一個石碑上,記載著20世紀初,本地藏族人民以土炮、土槍、大刀、長矛等抗擊武裝精良的英國侵略者,血戰三晝夜,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戰死大半,餘者全部跳崖殉國的英雄事跡。藏族,是值得尊敬的民族。

 

第二十三張--萬拉水庫中間的廢棄古堡

接下來的路途,沒有太好的景色,倒常能看見兩旁山坡上的雪蓮花。翻越色米拉山口時,除了山路險峻外,大家沒什麼特殊的感覺和體驗。為了明天的珠峰日落,領隊把扎什倫布寺移到今天。

 

第二十四張--扎什倫布寺內之一隅

扎什倫布寺也稱「吉祥須彌寺」,全名為「扎什倫布白吉德欽曲唐結勒南巴傑瓦林」,意為「吉祥須彌聚福殊勝諸方州」,是西藏日喀則地區最大的寺廟,為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喇嘛駐錫之地。位於日喀則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

 

 第二十五張--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並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第二十六張--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始建于明正統十二年(1447年),創建人是格魯派祖師宗喀巴的徒弟根敦珠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後來被追溯為一世達賴喇嘛的根敦珠巴(根敦主)在當時的後藏大貴族曲雄郎巴·索朗白桑和瓊傑巴·索朗班覺的資助下,最初興建扎什倫布寺。開始寺院定名為「崗堅典培」,意為雪域興佛寺,後被根敦珠巴改成現在的名字。

 

第二十七張--白居寺旁另一間廟宇

西元1600年,四世班禪羅桑確吉堅贊任扎什倫布主持時,對該寺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四世班禪是第一個被冊封的班禪喇嘛,從此扎什倫布成了歷代班禪喇嘛的駐錫之地。歷代班禪對扎什倫布寺均有擴建。尼泊爾在乾隆五十六年出兵後藏,抄掠至扎什倫布,搜掠一空。

 

第二十八張--白居寺

扎什倫布寺內最宏偉的建築是大彌勒殿和歷代班禪靈塔殿。大彌勒殿藏語為「強巴康」,中間供奉著1914年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強巴佛,即彌勒佛的坐像。7座歷世班禪靈塔大小不一,有的靈塔供奉幾個班禪,有的只供奉一個。塔內藏有歷世班禪的舍利肉身,包括十世班禪確吉堅贊。

 

 

第二十九張--阿婆慢慢走向轉經筒

在寺廟的入口處,游客可以看到壯觀的殿宇群落。那白色房屋上面所有金頂的褐色建築群,就是歷代班禪的靈塔。右前方是一座高大的白墻,每逢節日,巨幅的唐卡在這裏展示,整個寺廟則被一圈高墻圍著。

   

第三十張--對這些神像要敬禮嗎?

從寺院的大門直走,左轉上行就到達德巴佛殿,藏語是“強巴康”,它是整個扎什倫布寺最吸引人注目的一個大殿。強巴佛殿建於1461年,高30米,分設5層殿堂。整個大彌勒殿內是空的,用來供奉1914年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鎏金青銅佛像,像高22.4米,一隻中指便長1.米、肩寬11.5米,蓮座高3.8米,總高26.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銅佛坐像。

 

 

第三十一張--喇嘛的外套及帽子滿特別的

這座神像用黃金279千克,銅115000千克,珍珠300餘粒,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各種珍貴寶石1400多顆,僅大佛像的眉間、就鑲嵌特大鑽石1顆,蠶頭大的鑽石30顆,珍珠和其它寶石60多顆,是由900個工匠花9年的時間完成的。

 

 

第三十二張--卡惹拉冰川

大強巴佛造型之生動莊嚴,製造工藝之精湛,反映了藏族人民的高超技藝。四周的墻上是上千個以紅色背景的強巴佛像金粉畫像。十世班禪靈塔殿前面的漢佛堂,是當年清朝的乾隆皇帝而建的。內有兩張座位,左邊的是班禪的專座,原用來接待駐藏大臣等內地的高官貴人。 

 

第三十三張--札什倫布寺外觀

我們往東就是措欽大殿,措欽大殿是整個寺院中最大的建築物,它是一個龐大的複合式建築,大殿前部是大經堂,可容納2000個喇嘛禱誦經文。經堂中央是班禪的寶座。經堂後面的三間佛殿,釋迦牟尼殿居中,東側是度母殿,釋迦殿內供有5米多高的釋迦牟尼鎏金銅像,據說像體內有釋迦牟尼的舍利,還有根敦珠巴的經師西繞森格的頭蓋骨以及宗喀巴的頭髮。

   

第三十四張--札什倫布寺外觀

措欽大殿中又有很多小殿,可看之處非常之多。從主樓梯上去,沿著中層的陽臺,可到釋迦牟尼殿和一座小的靈塔殿。從這兒經書房可以到神殿,這個大殿可追溯到15世紀建寺,是扎寺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大殿居中是班禪大師的座椅,僧侶的座墊排列整齊,各種描繪班禪轉世的唐卡從頂上垂下。中間的內廳供著一尊精美的釋迦牟尼像。右邊是度母殿,度母殿藏語稱“卓瑪康”,供有2米多高的白度母銅像,兩旁還有泥塑的綠度母像。“度母”是濟世度難的觀世音化身。

 

第三十五張--日喀則往珠峰路上可見紅色的燕麥田及黃色油菜花田


達賴、班禪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兩大活佛系統,西藏佛教界認為,達賴是「欣然僧佛」即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班禪是「月巴墨佛」即無量光佛的化身。 達賴喇嘛這個稱號,始於公元1578年。這一年蒙古俺答汗贈給格魯派的哲蚌寺寺主索南嘉措以「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的尊號,從此西藏歷史上才有了「達賴喇嘛」這一稱呼。「達賴」是蒙古語,意為「大海」;「喇嘛」是藏語,意為「大師」。經清朝順治皇帝於公元1653年的冊封,達賴喇嘛這一封號就成為達賴系統的專用名稱。

 

第三十六張--路上的馬兒吃草中

班禪這個稱號,始於公元1645年。這一年蒙古固始汗贈給格魯派扎什倫布寺寺主羅桑曲結以「班禪博克多」的尊稱。「班」是梵文「班智達」(即學者)的簡稱;「禪」是藏語,意為「大」,二字合起來意為「大師」。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冊封班禪時的正式封號是「班禪額爾德尼」,「額爾德尼」是滿語,意為「珍寶」。從此,班禪這一封號就成為班禪系統的專用名稱。

 

第三十七張--日喀則往珠峰路上的嘉措拉山口

活佛轉世制度是西藏宗教的重要特點之一,是以靈魂轉世說為根據,為解決宗教首領繼承問題而產生的宗教制度。它初創於藏傳佛教噶舉派的噶瑪支派。該支派的首領都松欽巴公元1193年逝世時,遺囑弟子「將轉世再來」。弟子們認定噶瑪拔希為其師的轉世靈童,經寺廟10年培養,正式以該派首領身份活動,成為西藏第一位轉世活佛。

 

第三十八張--日喀則往珠峰路上風景

格魯派(黃教)採用活佛轉世制度始於16世紀中葉,公元1542年,格魯派的哲蚌寺寺主根敦嘉措逝世,哲蚌寺正式尋找他的轉世靈童,並於1544年認定推荐這個地 方的貴族子弟索南嘉措為根敦嘉措的轉世靈童。公元1546年,年僅4歲的索南嘉措被迎接到哲蚌寺接替根敦嘉措的法位。公元1578年,蒙古俺答汗贈索南嘉措「達賴喇嘛」的尊號後,格魯派(黃教)追認宗喀巴的弟子中年紀最小、創建並擔任扎什倫布寺寺主的根敦珠巴為一世達賴,追認曾任扎什倫布寺主、後任哲蚌寺寺主的根敦嘉措為二世達賴,而索南嘉措便成為三世達賴,達賴活佛系統從此建立,相傳至今的是十四世。在歷世達賴喇嘛中,除四世達賴是蒙古族、六世達賴是門巴族外,其餘都是藏族。

 

 

第三十九張--吉普車開過蜿蜒的山路

班禪活佛轉世系統始於羅桑曲結,羅桑曲結是四世和五世達賴喇嘛的師父,公元1645年他被蒙古固始汗贈以「班禪」的尊號後,格魯派(黃教)確認他為四世班禪,追認宗喀巴的門徒克主傑為一世班禪,索南卻朗為二世班禪,羅桑頓珠為三世班禪。從四世班禪起,歷世班禪都以扎什倫布寺為母寺。相傳至今的是十一世。

 

第四十張--4人一部吉普車往珠峰前進

達賴、班禪兩大活佛系統的轉世有其傳統程序,前世生前有關轉世的預言、逝世前後的異常現象的徵兆、護法神師的神諭,是尋訪靈童的主要依據。如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方,且由拉薩至東北方向天空出現異樣彩雲,故預示了轉世靈童誕生的方域。後在加查縣群科加寺聖母湖觀看神諭,湖中幻影顯示的景像是:一條道路的將盡外有一戶農家,其門前有巨柳一株,柳樹旁有一匹白馬,一位婦女抱著小孩立於樹下。活佛們就是按這些徵兆和景象尋訪到十四世達賴的。

 

 第四十一張--318國道從上海到拉孜要5000公里

尋找要秘密進行,被選派的有聲望的活佛或近侍弟子,在閉關靜修後,化裝分赴各地去尋訪靈童。對初選的候選靈童要進行遺物驗證,即將前世常用的法器或其他用品,與同樣的物品放在一起,讓候選兒童從中認拿前世遺物,依認辨的準確程度對之篩選淘汰。鑒於以往尋訪轉靈童易為少數人所左右,往往造成僵局和糾紛的弊端,從清朝乾隆時期中央政府又設立了金瓶掣簽。其程序是:將經過遺物驗證篩選出的數名候選靈童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各寫在名簽牌上,用紙包好後放入金瓶內,當眾抽出的一名,即被定為正式靈童。正式靈童的批准後,要為轉世靈童舉辦盛大的坐床典禮,即轉世靈童依法升登前世的法床,正式繼承前世的法統。自此以後,靈童即以新的一世達賴或班禪的身份開始宗教活動,接受信徒朝拜。

 

第四十二張--路上已可見到珠峰,可惜雲多了點

往日喀則前進的中尼公路,有一段是峽谷區域,公路兩旁盡是高聳的山壁,而湍急的雅魯藏布江就緊接著公路,因為之前曾經發生過大車禍,所以在大陸是採取以通行時間限制行車速度的方式在控管,縱然路程不遠,但在行車時間限制下,從拉薩往日喀則的車行時間少說也在五小時左右。我們從札什倫布寺離開後先去吃晚餐,然後再去飯店投宿,車程不到30分鐘。

 
第四十三張--珠峰大本營就這樣子而已?

第十天  日喀則-協格爾-絨布寺(珠峰大本營) 三人一部吉普車


今天我們要前往後藏地區主要的景區,也是世界著名的珠峰大本營,這是人類極限的挑戰區域,也是大家讚賞的地球第三極地,我們除了站在大本營的前方,欣賞世界第一高峰的美景之外,也將住宿在世界第一高的寺廟-絨布寺。離開新定日之前在新定日路口的旅館辦理進山手續:進入範圍的汽車需按車輪的數量繳交公路建設費,每個輪子100元;另外,每位旅遊者要付140元人民幣作門票。沿中尼公路走11公里,見珠峰保護區標誌牌左轉,從此就告別了柏油馬路,同時要對未來路面的糟糕程度有心理準備。

 

第四十四張--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在我眼前了

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公尺,藏語「珠穆」是女神的之意,「朗瑪」是第三的意思,珠穆朗瑪"?藏語..."女神第三"的音譯, 因珠峰附近還有四座山峰8000米以上、38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珠峰位居第三,所以有「世界第三極」之稱。在它周圍20公里的範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障。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湧的波瀾壯闊的場面。

 

  

第四十五張--等了許久只有拍到變金色

我們一路上往珠峰大本營的雲層也是稍厚,原本在措拉山口的時候理應可以看到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可是雲蓋住他們的山頭,只好明天下山看天氣狀況再來補拍。往珠峰也是要買票及經過一些登山檢查站。要他們查完了並完成進山手續,才放行直走。40公里後可以到達一個很小的小村叫紮西宗,這裏有2、3家幾乎沒有什麼蔬菜的小飯館,若是自助來是可以湊合吃一點東西。

 

第四十六張--聖母峰就在眼前了

  我們再繼續走約30公里的山路,翻越措拉山口的時候沒能看到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排成一列的壯觀景象,不多留一會就從這裏再走20多公里就可以到達珠峰大本營。進入珠峰前,是需要辦理邊防證,導遊在一早就去拉孜縣辦理好,不然我們也不能出發。

 

 

第四十七張--聖母峰旁的山峰

我們到了絨布寺後就再往前不遠去換當地的環保接駁車,其實也是一台大巴士,只是將多台吉普車的廢氣污染減少成一台大巴士,我們隨即坐上巴士前往珠峰大本營的基地營。在這裡常常會聚集全世界的登山高手,這些是即將攀登珠峰的登山者,除了在這裡休養好體力,也在等候好天氣,好好的挑戰自己人生的夢想。

 

第四十八張--絨布寺招待所內部

而大本營這裡也是我們能離珠穆朗瑪峰最近的地方,此氣天氣還算ok,山峰的山腰有一條雲做成的腰帶,其實這樣也有另一番風味,我架好腳架就一直拍照,用不段的焦段及角度來拍下珠峰的美,此時也是我ㄧ生中最難得的經驗。在完成百岳前先來看看世界最高峰的感覺,也令自己增加許多信心,希望明年就能完成百岳。

 

第四十九張--絨布寺旁的建築

離開珠峰大本營後就回到絨布寺參觀,絨布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巴松鄉南面珠穆朗瑪峰下絨布溝東西側的“卓瑪”“度母”山頂,距縣駐地90公里,海拔5154米,地勢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所以景觀絕妙。

 

第五十張--潔白的聖母峰

絨布寺距珠穆朗瑪峰峰頂約20餘公里,自古以來,藏族人民就把珠峰尊為神明。西藏佛教噶舉派祖師米拉日巴(1040年至1123年)曾在珠峰一帶的山洞中修行達9年。在藏族民間傳說的神話故事中,將珠峰及左右兩側的四座高峰譽為「長壽五姊妹」(即五位女神,為扎西次仁瑪、婷吉希桑瑪、米玉洛桑瑪、決班震桑瑪、達嘎卓越桑瑪),珠峰被稱為「第三女神」、「后妃神女」、「祥壽神女」。在藏傳佛教繪畫中,代表珠峰的神女全身白色,騎一頭白獅,右手高舉一柄黃色九尖金剛杵,左手捧一大長寶瓶,俊秀神武。

 

第五十一張--日喀則往珠峰路上的遺址

不過嚴格說起來絨布寺雖然在西藏是一座著名的寺廟,但是其實歷史並不悠久,是一座新寺廟,在藏傳佛教歷史上或宗教文化領域上,也並沒有甚麼特殊的地位。近百年來攀登珠峰的熱潮,應該是絨布寺受到世人注意的原因。

    第

五十二張--絨布寺

整個絨布寺依山而建,一共5層,現在仍在使用的只有兩層。據說當初之所以把寺廟建得這麼高,主要是圖這裡清靜,便於休息。這裡信奉寧瑪派。寺外白塔下的瑪尼堆是當地佛教信徒們為自己祈求好運的。絨布寺主殿正面供有釋迦牟尼、蓮花生等佛像,我還在這裡買了金剛鈴及金鋼鋤,會不會回台灣就出家了,呵。

 

第五十三張

絨布寺是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大本營。從這裡向南眺望,可以看到珠峰山體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群峰之間,令我望而生畏。若天氣晴朗,能夠見到山頂有一團乳白色的煙雲,像一面白色的旗幟在珠峰上空飄揚,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旗雲”,堪稱世界一大奇觀。也可拍到山壁變金及變紅,我這次的天氣不到特好,甚至等到後來還下起小雨,看到整個珠峰被雲蓋住後才放棄拍日落,可惜。

 

第五十四張--我在珠峰前

不過能見到珠峰的全貌已屬難得,原本有可能都看不到,要謝謝神明保佑。晚上原本想拍星軌,可是雲層太厚,也只好放棄。隔天日出也沒機會拍到,同樣是雲層太厚蓋住珠峰,導遊說就是雨季的關係才容易早有雲,真想拍到日出,真的要看個人造化了。

 

第五十五張--絨布寺內煮熱水的地方

我們今天就住在絨布寺賓館,絨布寺海拔5150公尺 ,是這趟旅行住宿海拔最高的地方。我雖然已經適應高原氣候,但是一下車仍然感覺到這裏的空氣有點不同,整個人輕飄飄的,領隊在還沒下車就提醒大家動作放慢。今晚在絨布寺投宿的人還不少,人多就熱起來,就不會感覺到冷,這裡的晚餐有炒飯及湯麵可選擇,我選了炒飯,吃起來的口感還不錯。

 

第五十六張--絨布寺的門口

吃完晚餐後,我和幾位團員繼續坐在大廳聊天,在這種地方喝著酥油茶,還真不賴,聽說酥油茶能降高原不適,今晚還有他隊的隊員腦水腫而被緊急送下山,有時身體狀況是不能逞強上來的,這裡的海拔高度不是一般的高度,山永遠在,命沒了就沒了。

  

第五十七張

西藏之行第九天--拉薩之聶當大佛及雅魯藏布江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65/
 
西藏之行第九天--羊卓雍措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66/
 
西藏之行第九天--萬拉水庫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67/
 
西藏之行第九天--江孜及白居寺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68/
 
西藏之行第九天--札什倫布寺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69/


西藏之行第十天--日喀則往珠峰大本營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70/
 
西藏之行第十天--珠峰大本營及絨布寺  http://photo.pchome.com.tw/mammut909/0271/
 

 

台長: 阿譚
人氣(4,660)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國外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西藏我來了--第11天、第12天、第13天及第14天行程
此分類上一篇:西藏我來了--第七天及第八天之行程

(悄悄話)
2011-11-12 22:40:09
Derek Jeter
哇靠!第一張的天上聖湖真是美到爆了....
2011-11-14 22:12:36
版主回應
一定要的啊呀
2011-11-18 23:37:35
Angela
哇~看到你寫的記錄真的是太棒了!
我的不知道還在哪裡!>"<

PS我是那一天晚上在絨布寺跟你和照的友隊愛爬山夥伴!XD
2012-01-26 18:34:05
版主回應
妳終於出現了,有空多看看,幫妳回憶當初去了哪裡玩。我用這些紀錄用了好久。慢慢看喔!
2012-02-12 13:48:38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