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3-19 18:02:32| 人氣2,4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LASSIC POP‧MADONNA SPECIAL EDITION│英國經典流行雜誌‧瑪丹娜特刊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從沒買過英國這家CLASSIC POP雜誌,印象裡也好像不知道有這一出版公司,但前一陣子國外網站就在PO即將有一本瑪丹娜專刊發行,就是這一本。

他們家不只發行瑪女王,很多流行巨星們也都在發行之列,等等會有內頁廣告照片提到。

而這一次最新娜姐專刊,這本封面大大標明共132頁,感覺不少,不過哩,如果和很多年前英國Q雜誌出的慶祝瑪丹娜出道20周年專刊146頁相比,少了一點;跟2015年美國滾石雜誌MADONNA COLLECTORS EDITION 98頁相較又多了許多,但兩國風格相差迥異,英國佬明顯篇幅偏愛娜姐居多。

無論如何,娜姐有專刊問世,都是歌迷開心樂見的事^^

而CLASSIC POP選擇了老歌迷熟悉的1985年ANGEL單曲做專刊COVER,也再度證明,瑪丹娜VIRGIN時期,實在是她最經典也最為人熟知代表形象,我自己也很喜歡這個封面。

因為這本專刊高達132頁,頁數太多,也不方便每頁都拍,否則這樣就不神秘了,總得給人留一些探聽才好,哈,所以就跳著拍和淺淺介紹囉。

既然是專刊,CLASSIC POP自然還是按照娜姊歌壇時期來說。這一張是編輯還特意搭配了瑪丹娜HOLIDAY英國單曲黑膠唱片封面的紅色條狀色塊來印刷,介紹她在出道短短5年內,成為地球上最知名的女歌手。而她出道之前,只是在一個樂團擔任短期鼓手。

這禎照片,是瑪丹娜在1985年1月28日,參加美國音樂大獎American Music Awards 頒獎典禮,那一晚她得到"Favourite Female Artist" award ,最受歡迎女歌手獎項。

很奇妙的是,娜姐從來沒得過什麼最佳新人之類大獎,不曉得當初華納唱片公司是不是好像忘了幫她報,結果這個(最受歡迎女歌手),竟然就是瑪丹娜進歌壇第一個個人獎座。

也許女王從來不從新人開始領受的吧,她直接進階跳到最受觀眾歡迎 XD

CLASSIC POP一開始就提到,現在很多線上一線流行女歌手們,碧昂絲、LADY GAGA、凱蒂佩芮等等,都有娜姊的影子,更不用說小甜甜布蘭妮或PINK,瑪丹娜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


而瑪丹娜早期隻身到紐約求發展和生存,自然深深影響她後來在歌壇所作所為,同時幸運的是,她當時來到紐約,正是音樂和藝術界開始緊密要結合的時候,地下舞廳和DJ,這些所謂次文化,都提供了她最強後盾,也成為她進入演藝圈最大助力。

瑪丹娜更特別的是───她對自己的服裝品味,因為在紐約生活,什麼都要自己來,自己想辦法,她又是這麼一個膽大無畏的女性,在時尚還沒有徹底改造她之前,瑪丹娜充滿她個人最獨特的風騷魅力,也是後來引爆全美國陷入WANNA BE暴風圈的開始。

在2017年的今天,瑪丹娜有幾個紀錄:個人身價$500 MILLION(5億美金;她會說,哪有那麼少?我猜至少15億美金還差不多)、賣出3億張唱片(這個全世界都知道)、共獲得大大小小273座獎座(怎麼可以比惠妮少呢!不公平!哈哈~~聽說惠妮一生得到500座獎)。

見圖,娜姐在英國被認為最好的早期單曲之二。HOLIDAY和LIKE A VIRGIN。

到現在,TRUE BLUE仍然是娜姐最賣座個人錄音室專輯,我想她當時都沒想到自己會熱賣到這種驚人程度,1987年的WHO'S THAT GIRL TOUR到哪裏到任何國家舉辦,都是萬人空巷,轟動的不得了,從沒有一個女歌手演唱會可以辦成那樣。

真正地揚名立萬,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1985年是瑪丹娜人生最大轉折的一年,她唱片事業開始真正起飛,電影也開始在拍,婚姻對象西恩潘也在此時出現,她生活就像高速列車,一啟動就無法停止下來。

這時候另一個重要瑪丹娜時代的製作人,派崔克‧李奧納多(PATRICK LEONARD)也是在這時候出現。

瑪丹娜的PAPA DON'T PREACH,其實讓人們發現,原來熱門女歌星是可以唱嚴肅社會議題,那時這首歌引起的爭議,相信不輸於三年後的LIKE A PRAYER。

瑪丹娜的爭議,也在不同時期說不同的話題,這是她獨家功夫。

我一直都很喜歡瑪丹娜演的WHO'S THAT GIRL電影和原聲帶,在兩樣作品都在今年即將邁入30周年,始終還是覺得八0年代真的無法被取代和超越。

內文提到了原聲帶全球賣出了600萬張以上。

一跳就跳到了1989年,LIKE A PRAYER時期,瑪丹娜唱片依然熱銷搶手,但是她爭議方向轉嫁到宗教身上,她挑戰大眾心臟強度開始提升;也才不過4年時間,她已經離VIRGIN少女形象好遠好遠,大家都沒意識到她竟如此劇烈轉變,可是熱門西洋樂壇因為她更加發燒,她向未來的道路投出火種,準備慢慢燎原。

上頭這頁廣告一定要提一下 !!!! 這是CLASSIC POP雜誌自己的廣告文,下方5本都是他們家出版的專刊,我跟PETER從瑪蒂雅買到這本專刊,翻到這頁,他就手指那5本說(依照從左到右,大衛鮑伊、王子、麥克傑克森、ABBA、瑪丹娜),走了、走了、走了、解散、還活著!

我們忍不住坐在路邊很失禮大笑出來,這真十足有種超詭異荒謬感,因為只剩下瑪丹娜還在唱新歌呀........最上面那個喬治麥克去年耶誕節也是走了,讓人不勝唏噓啊........。

專刊還有一個重點報告,就是介紹瑪丹娜每個階段重要製作人,前面PRINCE我就沒拍照了;這頁史提芬‧巴瑞(STEPHEN BRAY),他剛回憶起初識瑪丹娜,就在舞廳的酒吧,她會用舞姿吸引到全場的目光,她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老歌迷應該都知道瑪丹娜曾經在出道前和STEPHEN BRAY在一起過,但是等到要製作第一張專輯時,瑪丹娜卻不和史提芬合作,讓他很受傷,一直到VIRGIN時期時,瑪丹娜才又把他找來做音樂,這一段歷史,瑪丹娜傳奇一書有提到過,可能當初在一切都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娜姐覺得人生最大一個機會來臨,她不太放心交給好像還沒準備好的STEPHEN BRAY。

不過到後來,TRUE BLUE階段,瑪丹娜已經嫁做人婦成為潘太太,但她和史提芬仍然可以合作寫歌,還持續到LIKE A PRAYER,很明顯兩人做朋友比做情人還適合。

時序來到1990年BLOND AMBITION,瑪丹娜跨時代轉變時期,開始走進女王架式國度的時候。

高提耶和親弟弟克里斯多福是BLOND AMBITION TOUR重要幕後設計者,一個管服裝,一個管舞台設計,一同打造瑪丹娜舞台中心世界。


EROTICA和BEDTIME時期,瑪丹娜已經是完全成人派歌手,她的前衛,有的屬於掌控、有的屬於幻想,也有屬於外太空去。

不過這段時期,瑪丹娜流失許多歌迷,同時也在建立另外的歌迷群,不畏輿論壓力,她盡力製造暢銷歌,仍然是歌壇的屹立蛟龍。

SEX BOOK時期的瑪丹娜,作為一顆"性炸彈",為這個地球帶來完全展開屬於女人性幻想篇章,用她掌控、大膽、邪惡,卻僅僅只是用她身體語言說明的時代。

圖文下方羅列了六張90年代瑪丹娜重要主題單曲,從性感時尚、性、再到抒情、光明母性,一共8年時光,MADONNA最輝煌的一段期間。

感覺RAY OF LIGHT時期,是她整個歌壇生涯階段收割的一個時候,累積了入行十幾年來、歷經所有抨擊、爭議、詆毀後,成功做出一張有深度贏得全面樂評肯定專輯。

WILLIAM ORBIT威廉歐比特成功延續了瑪丹娜歌唱事業即將進入第2字頭十年的道路,他們兩人的合作早在1990年JUSTIFY MY LOVE混音單曲開始,然後I'LL REMEMBER、BEAUTIFUL STRANGER、AMERICAN PIE、RAY OF LIGHT、MUSIC、MDNA等等,堪稱是瑪丹娜最長期合作的製作人之一,而威廉也是讓瑪丹娜重新讓大家認識她的音樂風貌;到現在"光芒萬丈"專輯仍然是許多瑪迷心目中最佳的NO.1作品。

到了MUSIC時代,瑪丹娜的事業轉到全面電子化,不論是官方網站還是音樂還是周邊,她開始辦起網路直播小型演唱會,率先所有藝人之首,轟動世界。

(但是CLASSIC POP卻刊了STICKY&SWEET TOUR照片)。

MUSIC是破了瑪丹娜銷售最快專輯紀錄,發行後一個月內全球超過400萬張,舞廳熱播以外,剛興起的網路傳播更是頓時流傳無數版本,但是誰也沒想到,網路發達,也是讓音樂界走向另一個黑暗的風暴。

照片是兩位瑪丹娜昔日戰友,妮琪和唐娜合音小天使。

就在歷經風光MUSIC之後,誰也沒想到瑪丹娜會出一張其實不太關政治,但是一首AMERICAN LIFE深深影響了到現在的MADONNA音樂版圖。其實夢醒美國的民謠風,在MUSIC專輯就已經出現了。

瑪丹娜和布蘭妮和克莉絲汀的世紀3P之吻,我想沒有人不知道,實在太轟動全世界了,隔天娛樂頭條都在講這件事,美國新聞界更是沸騰了一個禮拜,這件事就像火山爆發,再度讓大眾見識到MADONNA爭議新聞的功力有多深厚。

同時,娜姐也開始她的童書系列,更是嚇壞很多媒體人,但是她就是有本事一直顛覆她既有身分,曾經出版過全裸寫真集的唱歌小姐,有一天居然也可以出童書?而且還會陸續出5本,歌迷們真的是講翻天;如果有一天娜姐變成超市老闆娘,我想應該也沒人覺得驚訝吧,哈哈。

娜姊除了歌唱事業,她最愛專注的其實是電影,她到現在還是沒有放棄,真的是很固執的獅子座!雖然幾年前她有放話不再演電影,但是對執拍電影,感覺她私底下一直默默進行中,畢竟歌唱終有退休時候,但是當導演沒有年紀的限制。

Mmm........執導演筒,和個人生活;2008年,瑪丹娜在跟蓋瑞奇離婚前夕領了人生最大音樂獎──"搖滾名人堂",然後又宣布離開待了25年的華納唱片,HARD CANDY是她感謝老東家的畢業作,歌迷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最終全世界賣出400多萬張。

然後跟LIVE NATION簽下天價新約,演唱會生涯即要邁入新的境界,她又跑去當導演,一下子超過三年半沒推出新作,2012年重回歌壇時,整個世界早已經不一樣了。

時間真的是過很快,照片裡是2015年瑪丹娜參加葛萊美典禮造型照片,那晚她露出屁股滿足八卦記者的鏡頭,隔天又是娛樂頭條新聞。

這幾年她和紀樊希服飾有緊密的合作,連帶她也開始喜歡綴飾很多,或是首飾上身的裝扮,和之前走大氣簡單的風格又不太一樣。

相信瑪丹娜做了很多努力,可她近年一直在高喊年齡歧視,她的歌不見於媒體和電台上,我們做歌迷的,也深覺很無奈,其中的原因很複雜,不論是她之前離開華納後,脫離流行音樂圈快達4年有關係,自己掌握專輯水準也有影響等等,她的音樂格局變得不再跟以前一樣,大家對音樂的重視也差了許多......。

這一章來到介紹MIRWAIS,瑪丹娜在某期BILLBOARD訪問曾提到,她不希望自己的音樂聽起來很無聊,她需要發掘新的音樂方向或製作人,她說「我愛與怪人合作,因為他們有著最原始的天賦而且他們製作的音樂十分與眾不同」。而威廉歐比特和米爾威茲就是她最好的兩個代表,他們都代表了MADONNA勇於嘗鮮的大膽風格。

這個標題下的很奇怪,TAKE A BOW?不過當初RE-INVENTION TOUR要辦的時候,就被說是老歌演唱會,一度還讓人以為她是不是要退休了。沒想到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都還在等待這一場發官方DVD啊 !!!!

文章倏忽就來到REBEL HEART TOUR了;其實這次有來看演唱會的歌迷都可以發現,心叛逆巡演帶著濃厚的懷舊色彩,不論是娜姐破紀錄唱了TRUE BLUE、還是超愛的DEEPER AND DEEPER、阿哥哥風的LIKE A VIRGIN,亦者是來台首次獨家唱出TAKE A BOW等,都是讓大家一下子回到初識瑪丹娜的記憶點上。

如果瑪丹娜今天是一個成功的電影明星,可能就比較難獨一無二了,因為還有梅姨梅莉史翠普在啊!哈哈哈!我都說,假如娜姐電影事業很好,那她歌唱一定會下來,這世間事本來很難就有一好還要處處都好的,老天總是公平的。

再說,她已經有拿過金球獎最佳音樂及喜劇類女主角,很棒了啦!

照片裡的DICK TRACY電影,瑪丹娜也演得很稱職。

瑪丹娜入行30多年來,也演出過大大小小很多電影,如果你真的要看,我推薦「尋找蘇珊DESPERATELY SEEKING SUSAN (1985) 」、「那女孩是誰WHO'S THAT GIRL (1987) 」、「艾薇塔EVITA (1996)」、「好事成雙THE NEXT BEST THING (2000)」這4部,都是她當主角,相信瑪丹娜不是沒有演技的。

瑪丹娜除了在音樂,對時尚圈的影響也很大,尤其在90年代中期之後,她開始向剛要起步的一些服裝設計師合作,然後也逐漸開始大量上雜誌封面,不再拘限於音樂刊物。

瑪丹娜很聰明,她不穿看起來太奇裝異服的東西,因為她要跳舞,可是又讓人印象深刻。

她說:EVERYONE ACCUSES ME OF REINVENTING MYSELF,BUT THE TRUTH IS THAT I JUST GET A NEW HAIRCUT EVERY YEAR,WHICH IS SOMETHING I THING EVERYONE SHOULD DO.

意思是,她說人們常講她改變造型,她覺得她只是每年都會剪一個新髮型而已,每個人也應該這樣做,讓自己常保如新。

圖片來到最新去年12月9日,瑪丹娜上台領取BOLLBOARD 2016年年度風雲女性人物大獎。一旁還搭配REBEL HEART TOUR開場女戰士照片。

這是這本CLASSIC POP專刊的封底,一共刊出了35張瑪丹娜官方單曲&專輯封面,十分美麗,整個提升雜誌質感很多。

嚴格來說,CLASSIC POP這本專刊,在我喜歡程度上,並沒有超越前面滾石版和Q雜誌20周年慶版,他們家比較偏向稍微娛樂版報導,文字編排也不像滾石那麼新聞專業,或是Q那樣工整美編,但內容是豐富的,挑了很多和MADONNA合作過的製作人篇幅。還有一點是他們選瑪丹娜照片,某些挑到不是那麼正常表情的,反而會呈現稍微滑稽感,另有焦距不是很清楚的部分,這是有點可惜的地方。

不過呢,有一本與時俱進的瑪丹娜專刊,還是很令人開心,因為女王總是這樣活耀,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BUT還是要補一句:這本瑪蒂雅進太少了啊 !!!!

台長: marvinwu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