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15 23:05:48| 人氣5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貝樂精選書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與 Joyce & 士弘幽會的梨子咖啡館,在台中。

931015(Fri)

底下是三本近期讀的書(我的天才夢、共悟人間、達文西密碼)中,引起我共鳴或者啟迪我的一些段落。包括從大三開始進實驗室體驗科學研究生活時,腦中的問句;讀張愛玲時,無法喜歡她的原因;以及對資本主義文明生活中普世價值觀的質疑;還有,對創世紀「造物」違反生物學的不認同。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段落,我會很高興。


Book I
我的天才夢 侯文詠著


p.98
文藝復興之後,理性主義、資本主義的文明在全世界登場,中古時代的神明悄悄退位。這個代表著效率與進步化身的文明再度變成了新的神明,讓我們忠心信仰。我們掉進無止無盡地更快、更多的競爭裡。成為這個信仰的信徒是這麼地忙碌,以至於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停下來想想,或是抬頭來看看這個文明以外的世界,甚至是發出任何最微弱的質疑。

因此,當一個來自我們心目中落後部落的嚮導提出了最普通的問題:「你們那麼急,到底都在急些什麼呢?」我們竟然落入了無法回答的窘境。


p.125
我忽然想起在帛琉面對那張惡作劇的臉時打定主意落水的決定,是那個決定為我開啟了許多美好的體驗。如果人生非得無常,世事非得多變,我們何不停止抗拒,不再焦慮?一旦我們決定了要在人生裡面放鬆、漂浮,願意接受並且專心地享受迎面而來的每一分、每一刻,命運那張無常的臉又能奈我如何呢?生命必須有了包容,或者能夠承受變化的大氣度才能安定下來。也因為安定,開始有了歡喜。而所有的美麗只為那些歡喜的心情開展。


p.160
我忽然覺得,生命何嘗不是一趟迪士尼樂園的旅程呢?我們都只是在這裡盡情歡樂的遊客,時間到時我們都得離開。

因此,輸贏與成敗都只是遊戲的一部份。而人生美麗,時間寶貴,沒有人會因為跌倒而覺得挫折,更沒有人願意坐在陽光下哭泣。我們彼此微笑,因為我們快樂的心情滿溢。沒有人在這裡累積財富、權勢,因為在這裡,歡笑的時光比外在一切的擁有還要珍貴……

我們只想盡情玩耍,恣意歡笑;我們要排所有的隊伍,參與所有的遊戲;我們要用盡力氣,拍掉所有的底片,看盡所有的風光,直到夜幕低垂,華麗的遊行隊伍走在夢幻大街上,一波又一波的煙火綻放如潮似浪。那時候,閉園在即,夏夜微風,滿天星斗,回憶與心情動人而愉快。

那時,我們才願意無怨無悔地離開。我們深吸了一口氣,終於告訴自己,夠了。


p.183
我寫著論文,不知道為什麼,隱隱約約總感受到一種不安與虛心。那種虛心在於這些洋洋灑灑的研究成果,如果要從對人類貢獻的觀點來衡量,實在是無足輕重的。我懷疑我這些微不足道的成果,真能夠緩解世界上任何人的苦痛?這種與花費時間不成比例的研究成果,讓我生出一種強烈的渺小感。照這樣下去,我這一生從事的研究,除了展示學術權威或是升等的虛榮外,是不是只累積了更多為了領先而領先的虛榮?

我開始想,就算我用一生泡在研究工作裡,用青春歲月換來了一個白髮蒼蒼的教授、學者,到時候,我所能提供的回答,恐怕也僅僅只是疼痛過程中,一個小小的神經細胞、接受器,甚至是更無關緊要的細節。更不用說那些對我來說,更值得關心的事。人為什麼會愛恨?我們為什麼感到幸福與歡愉?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我的一生擁有了世人以為飽學的知識,卻無法質詢或回答自己心中最根本的疑惑,那樣的人生我能滿足嗎?



Book II
共悟人間-父女兩地書 劉再復‧劉劍梅著


p.149 論快樂的巔峰
我所以不厭其煩地引述這部著作中的話,是想讓你知道,為什麼我漂流海外之後仍然享有豐饒的快樂。你一定會相信,當我在自由表達對人類的信賴和為苦難的靈魂申訴的時候,我的確走上了人類快樂的巔峰。當我的心靈無所欺瞞、無所顧忌、無所算計的時候,我才真正明白「幸福」二字。引述威廉‧葛德文的話,不僅為了我,也為了你,我希望你永久地擁有幸福,常常生活在幸福的顛峰中。物質享受與顯示風雅,對你來說太容易了,但常常生活在優秀品格所構築的人生高境界中,卻不容易,進入這一境界的人是需要艱苦跋涉與心靈洗禮的。這些人要有偉大的同情心,而且要有記憶,他們不會忘記天底下到處都有惡意、冷酷與殘暴,這個住著各種生物的地球到處都有邪惡,對地球的依戀是不能放棄與這些邪惡進行抗爭的,然而,抗爭中不是擴大仇恨,而是以悲憫去化解仇恨。


p.246 論張愛玲的侷限
我喜歡金庸的小說,是他的小說兼有力量之美與人性之美,前者主要體現在男子形象,後者主要體現在女子形象身上。世界文學史上最成功的作家,都是兩者兼而有之。

儘管我也喜愛張愛玲,但並不喜歡她的冷氣。和諧,在她的字典中,只是與「鬥爭」相對立的人性概念,其實,作為人與作家,她與社會一點也不和諧。她有一種反社會的倔強人格。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她太自戀,把社會看得太壞,強調「人心險惡」,缺乏對人類的絕對信賴,這卻不是我願意仿效的。我理解她,但不願意師法她。我更願意再文學作品中多放一點熱量。

張愛玲確實不簡單,這我在「也說張愛玲」中已說過了。而她的侷限,我卻沒有好好說過。傅雷曾經批評過張愛玲的缺陷,其中有句話我一直難以忘卻,他說:「聰明機智成了習氣,也是一塊絆腳石。」而且說:「王爾德的人生觀,和東方式的「人生朝露」的腔調混合起來,是沒有前程的,它只能使心靈從灑脫而空虛而枯涸,使作者離開藝術,離開人,埋葬在沙土裡。」傅雷甚至認為,張愛玲的作品有種「淡漠的貧血的感傷情調」。這一批評,顯然是過重了。其實,張愛玲的作品深處並不缺少血液,傷感中也不乏對社會的批判。但說她「聰明機智成了習氣」,卻是一種很有水平的提醒。所謂「聰明機智成了習氣」,便是世故。優秀的作家要不斷往前走,要走得很遠,光靠「聰明機智」,即靠頭腦寫作是不夠的,她還必須靠心靈,靠心靈中那一片永遠不知社會險惡的呆氣和熱情。在中國現代女性作家中,冰心沒有世故,而張愛玲卻有點世故。冰心的小說寫得早,其精神內涵和文字技巧不如張愛玲,但她的主要成就是散文,散文中有她非常美的全人格,有她不滅不朽的母愛與童心。這一心態從未被世故所征服。張愛玲在一九三五年與蘇青的對談錄中強調「社會上人心險惡」,這固然是事實,但是,一個作家卻不能因此而處處設防或者對社會冷漠。偉大的作家,特別是王國維所說的那種「客觀的詩人」,其實都看清了社會的眾生相,甚至可以說是穿透了社會眾生相。然而,他們並不因此而學會一套對付社會的策略,而是保持自己的天真天籟,從社會世相走出來,「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托爾斯泰就是這種人,他在穿透社會、洞察人生之後又返回了孩子狀態,所以離「世故」很遠。

深刻的作家大約都能看到「人心險惡」。不能看到人性的黑暗,作品就容易流於膚淺。但是,這並不影響作家的社會關懷。大作家必定有大關懷,大慈悲,大同情心。包括對險惡的人心,也應有一種大悲憫。這種大關懷與大悲憫,是從生命深處發出的激情。張愛玲似乎缺乏這種激情。因此她寫的人物都很世故。筆下人物可以世故,但作家不能也跟著世故起來。人生飛揚的一面本來並不壞,糟糕的是把這一面極端化、唯一化,並以此排斥人生和諧的一面。反之,把「和諧」的一面強調到極端化、唯一化,絕對排斥人生飛揚的一面,鄙視社會一切正義的吶喊,並因此陷入自戀,這也是悲劇。我這樣說,不是苛求張愛玲,而是說,張愛玲如果變得熱一些,作家的大關懷多一點,她將會獲得更高的成就。尤其是晚年,她一定會釋放出更高的才華。


p.257論人的複製
到海外這十年,我有一點切實的收穫就是擴大了視野。視野一擴大,人、世界、文學、歷史等等,什麼東西在我們眼中就不一樣了。昆德拉談小說與別人談小說就不一樣。他不把小說視為只有黑白兩色,而是極為豐富、複雜的藝術,他看到人這一存在的深重危機,看到這一存在正在被科技被權威所佔有、所遺忘,正在陷入更深的困境,所以他認為小說應當是對這一被遺忘的存在進行勘探,應當是關於人的困境的問答,然後給人以震撼、以驚醒、以解脫。文學僅僅有美的語言文字是不夠的,還需要有足以震撼、啟迪人的提問。


p.261論學術與生命的銜接
你已多次和我說過,以後要寫一點文學作品。看來這是你發自內心深處的要求,並非想走容易成名的捷徑。凡是從生命深處生長出來的萌芽,都不要輕易把它剔除。你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所寫的散文詩,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與情思,可惜沒有不斷寫下去。但這已說明,你嚮往創作,並非空想。王國維說得很好,主觀之詩人,閱世不必太深。客觀之詩人,則閱世越深越好。他說的客觀之詩人,除了如杜甫似的現實主義詩人之外,應當還包括小說家與散文家。你讀大學時,閱世很淺,寫點散文詩正合適,而你現在假如要真的投身文學創作,就會覺得自己缺少「閱世」的準備。你今年三十歲,五年生活在混沌未鑿的童孩時代,二十五年生活在學校的雪白四壁之內,一直遠離人間風雨塵土,沒有多少刻骨銘心的感受,最好還是先放下「創作」的念頭,集中時間搞好教學與研究。倘若真要創作,也要多閱點世之後再說。

你進入學校當老師,也就是更深地進入人生與社會。你如果在英語世界裡認認真真地當一個教師,不是敷衍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教師,你就能感受到這種職業異常崇高。我一直記得愛默生的一段話。他說:「就功績的輝煌說,就範圍的廣泛說,世界上主要的事業是培育人。」在愛默生看來,教師當然是在培育人,而哲學家、詩人也是在培育人。



Book III
達文西密碼 Dan Brown著,尤傳莉譯


p.273
女性的力量及其孕育生命的能力,一度是非常神聖的,卻可能威脅到正在壯大的、男性獨霸的教會,所以神聖女性就被妖魔化,而且被視為不潔。創造「原罪」這個概念的不是神,而是男人,他們說夏娃嚐了蘋果而造成了人類的墮落。女人,一度是神聖的生命孕育者,現在卻成了仇敵。

女性帶來生命的這個概念,是古代宗教的基礎。分娩是隱秘而充滿力量的。可悲的是,基督教的哲學決定侵占女性的這種創造力量,無視於生物學上的事實,讓男人成了造物主。<創世紀>裡面說,夏娃是用亞當的一根肋骨所造的。於是女人便成了男人的衍生物,而且有罪。<創世紀>正是終結女神的起點。


台長: 貝樂
人氣(5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消費情報(網拍、網購、買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