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23 14:24:46| 人氣1,720| 回應7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〇三年度上學期五專部一年級讀書報告書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〇三年度上學期五專部一年級讀書報告書目

1.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台北市:大塊文化, 2006年)

2. 聖‧修伯里:《小王子》(不限出版社)

3. 楊‧馬爾泰:《少年Pi的奇幻漂流》(台北:皇冠出版社,2012

4. 焦桐:《臺灣肚皮》(台北:二魚文化,2012)*

5. 蔡錦堂:《漫畫台北高校物語》(台北:前衛出版社,2013

6. 沙林傑:《麥田捕手》(不限出版社)

7. 蘇上豪:《國姓爺的寶藏》(台北:時報出版社,2012

 

一、題目:請從書單中擇一報告,不可重複。

二、格式:

1.一律A4橫式繕打,除封面外,字型可選新細明體、標楷體,字體大小不得小於12級,行距不得小於12pt

2.封面:應註明題目(如:國文期末報告《書籍名稱》)、班級、組別、姓名、座號。

3.內容:﹝1﹞分工表﹝如:封面設計、插圖、電子檔上傳、作者簡介、影印 版權頁、摘錄佳句......

        ﹝2﹞作者簡介(100-200字)
        
    3﹞摘要(100-200字)
        
    4﹞他人評價(100-200字)
       
    5﹞佳句摘錄(至少10句,並註明章節頁碼)
        
    6﹞讀後心得﹝每位組員發表之心得至少150字,未寫者報告以0分計算﹞。

              7﹞版權頁之影印本。

三、字數:至少1000字。
四、組員人數:每組不得少於7人。
五、繳交書面報告一份、電子檔一份(可選擇交光碟或張貼於教學部落格〈一0三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一年級國文讀書報告書目〉之回應)教學網址﹝郭侑欣老師的教學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254090

六、報告繳交日:1212)前,遲交1日扣5分,以此類推。

七、本期末報告,佔學期總成績20﹪,請自重、勿抄襲(引用他人著作不可超過全文三分之一,且須著明來源,如網站名稱、網址等,否則即構成抄襲)抄襲者報告以0分計算!

台長:

顯示全部70則回應

5R101 46號 周宇笙
佳句摘錄-1
1.大多人像行屍走肉,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似乎是半睡半醒,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心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P.59
2.生命中最要緊的是,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愛是唯一理智的行為。P.69
3.要讓別人信賴你,你也要能感覺到你可以信任他們。P.80
4.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P.104
5.我們太重視物質的東西,而這些東西不能滿足我們。我們和我們所愛的人,我們四周的大千世界,我們都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P.107
6.如果沒有家庭的支持、關愛、照顧和關心,你就幾乎甚麼也沒有。這沒有東西可以取代,金錢不行,名聲不行,工作也不行。P.114、115
7.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均無常。部執著的意思,並不是你讓感覺經驗穿透你,事實上正好相反,你要讓她完全穿透你。這樣你才能完全放下。P.129
8.金錢無法代替溫柔,權力也無法代替溫柔,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P.156、157
9.對於我們想要的東西或我們需要的東西,常常搞不清楚。P.157
10.你是要炫耀給上面的人看,還是算了吧,他們終究只會看不起你。如果你是要炫耀給底下的人看的話,也算了吧,他們只會忌妒你。身分地位不能帶給你什麼,為有開闊的心,才能讓你和所有的人自在相處。去做自你真心的事情,這樣去做的話,你不會感到失落,不會感到忌妒,不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相反的,你覺得一切付出自有莫大回報。P.159、160
2014-12-04 19:13:03
5R101 46號 周宇笙
佳句摘錄-2
或我的房子,我照鏡子是什麼模樣都不重要。當我付出自己的時間,當我可以讓人破涕微笑,我覺得自己很健健康康,和一般人沒什麼兩樣。P159
12.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P166
13.在這個文化環境中,你們滿心企望找到一個所愛的人,因為整個環境最欠缺的就是愛。P.182
14.婚姻是很重大的事情,如果不去嘗試的話,會是莫大的損失。P.184
15.相信人信本善,但他也看到他們的改變。人只有在受威脅時才變得醜呃。P.189、190
16.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問題,逃走不是辦法,你得要努力創造自己的文化。我們人類最大的弱點,是短視近利P.191
17.人類家庭投資,在人身上投資。為你所愛及愛你的人們建立一個小群組。P.192
18.在死前寬恕自己,然後寬恕別人。P.200
19.死亡是不會傳染的。他就和生命一樣自然,他是我們的本然。P.210
20.人跟人的關係沒有公式可言,只能以關心為出發點,為雙方都留下空間,設想他們想要、所需要的東西,他們能做的事及他們自己的生活。P.217
2014-12-04 19:15:27
5R101 46號 周宇笙
他人評價 1
要活得有意義這事遠比面對死亡還要困難上許多,它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而且生命中有太多事情不是你怎麼做,就會照你想要的來回應你。
 
我們都一定要等到失去才能發現自己未曾能好好珍惜所擁有的那些,富翁要破產後才有辦法看見人間冷暖,健康要等到失去後才能看見其珍貴。
 
學生寫出了教授的諄諄教誨,是否就此不再追逐名利、努力活的有意義?就之後的行為看來,看來道理要說是很容易,但要做到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http://dinosaurs.pixnet.net/blog/post/36212216-%E3%80%8A%E6%9C%80%E5%BE%8C14%E5%A0%82%E6%98%9F%E6%9C%9F%E4%BA%8C%E7%9A%84%E8%AA%B2%E3%80%8B%E6%B4%BB%E5%BE%97%E6%9C%89%E6%84%8F%E7%BE%A9(資料來源)
2014-12-04 19:16:03
5R101 46號 周宇笙
他人評價 2
我知道這是一本暢銷書,但是從來沒去翻過。也許是覺得死亡太黑暗了……但是,看完了這本書以後卻讓我有很多感觸。
 
我十分佩服他在第6堂課對米奇說的。不逃避情緒,反而讓自己更融入那個情緒,體驗過了。就跳脫它!
 
真的很欽佩也很驚訝,我想我們應該都很難做到吧!我們怕悲傷、怕難過…我們不敢面對。總是不能做到墨瑞如此。我們都不夠堅強。而且常沈溺於快樂不願回到現實。我覺得這個觀念不只是克服情緒,更是克服人性。
 
我也很喜歡的一個是第8堂課的課程。
 
「我吃的苦頭當然已經很多,但我對別人付出,才能讓我覺得自己活著。」
 
我很喜歡這句話。因為我也這樣覺得。

http://forum.tcfsh.tc.edu.tw/read/99read/991/list_read_book.php?yearly=99&yearly_num=1&gradely=1&classly=7&group_id=2(資料來源)
2014-12-04 19:16:29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陳咨諭 1號
讀這本書,感受不到死亡的壓力,反而處處可以接觸到主人翁看透生死之後,思想上的超越與灑脫。熟讀本書的讀者都知道:「只要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是本書主角墨瑞面對死亡時,所說出最具有震撼力的話,也是在他一生最後的教學裡,傳授給作者之智慧結晶。在這14堂課中,墨瑞利用最後的時光,將自己一生所學所思的菁華,傳授給作者;除了暢談處世方法,也用這句話為其人生態度做了註腳。
 雖然閱讀這本書或許能瞭解墨瑞的思想。

 不過,學會死亡,不是件簡單的事。

基本上,能夠「提得起放得下」的人才以說是思想成熟的人了,未能「提得起」的,不必論能否「放得下」;但是世間所有的人中,真正能夠「提得起」的已經不多,而在能「提得起」者之中又「放得下」的人自是少之又少。可是,只有捱到「完全放下」的階段,才有可能擺脫對死的恐懼,才能免除被它所羈絆。
然而,就在同一本書裡,墨瑞也指出了方法。
就是我們先將陳義過高的放在一邊,踏踏實實的在「愛」、「工作」、「家庭」、「年老」、「寬恕」...等方面,照著他老人家的指點去做。
2014-12-04 19:16:51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林子修 16號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在講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 也就是前陣子因冰桶挑戰而炒紅知名度的漸凍症(ALS)
這症狀是一個漸進和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患者到最後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躺在床上 無法動彈 神智卻是清醒的
主角的教授就是得了這種病 而主角在這教授剩下的三個月 用每個禮拜二的時間 與教授談論一些人生會遇到的困難及疑惑 包括死亡、愛、婚姻、家庭等等 更令主角意會到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名利其實沒比感情更可貴 找回並原諒自己的弟弟
2014-12-04 19:17:25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邱婷珺 28號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這本書作者的老師因患有ALS症,知道自己的生命剩餘的時間不多,但卻沒有因此而放棄生命或著是有悲觀的想法,反倒將他樂觀面對死亡的心情去教導作者生命的意義,成為作者的心靈導師,這讓我覺得很不一樣,因為一般人聽到自己要死亡了,不是會害怕,就是選擇逃避。但......這本書作者的老師想法正好與世俗的人們不一樣,反倒給人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很特別也很新鮮。深深的覺得這本書可以在生活和生命方向作為指引,真的是值得一看的好書啊!
2014-12-04 19:17:55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潘柏宇 30號
在電視報導看到許多因為罕見疾病而受苦受難的人,我們的反應總是同情、卻在幾天後遺忘了這件事,誰還記得那個人是誰?患的是什麼病?在吵的沸沸揚揚後又被一個八卦新聞拋諸腦後,備受矚目之後卻又被遺忘,這樣的事不斷地發生,最初也是最終陪伴他們的應該也只有親人,親人的愛讓他們感受深刻。許多的時候我們都不懂得把握,只有在自己即將要失去或失去之後,才又後悔自己當時怎麼不把握當初,在多的悔恨也都悔不當初。

最後的生命裡留下些生存過的痕跡,壽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卻是我們能掌握的,活的精彩、有意義,經歷的歷程、心靈上的長成,不就是我們留下的痕跡嗎?何必追求些物質,盲盲跟從著物質慾望,留下的不會是你的靈魂,而是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這真的事我們想要的嗎?留下的情感、留下的親人,都是我在的証明。
2014-12-04 19:18:15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方奕閎 41號
「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這是第四堂課時墨瑞對米奇說的話。你可能不認識米奇‧艾爾邦,他是美國知名的體育記者和專欄作家,墨瑞‧史瓦茲則是大學時代頗為器重他的一位教授。墨瑞後來罹患了一種簡稱為ALS的重症。這種病的症狀是肌肉會從腿部逐漸地萎縮,當萎縮到達肺部時,生命隨之結束。《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在他最後的生命中和米奇談論有關愛、感情、寬恕…等人生課題的一個紀錄。米奇每個星期二去探望他,就像當年在大學的時候一樣,選修每個星期二墨瑞的課。所不同的是,時間已經過了16年。而米奇這次所學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有關「活著」這件事。
2014-12-04 19:18:55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邱彥儒 42號
看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這本書之後,真的會對生命有了一些啟發及想法。作者用很樸實的句子完成,它沒有艱澀難懂的文字,十分的淺顯易懂,但是其中所包含的意義,卻是墨瑞教授畢生的精華、經驗,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像是再與你的心靈溝通,暢談生命及死亡。或許會來的讓你措手不及,讓你不得不去面對,然而,這是遲早都要面對的問題。我們並沒有選擇的權力,所有的生物都一樣,就算在怎麼害怕死亡,最終,還是被迫接受它;我們能選擇的,僅僅是面對死亡的態度罷了。在書中,墨瑞教授說:「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要明白這其中的意義或許需要一段時間,我想,墨瑞教授想表達的意思,在你還活著的時候,應該要很深刻的感受你自己活著,用盡你的心去感受、去享受這一切,不單單只是身體上的感覺,而是心靈上的體會,領悟人生。生與死之間在於是否真正活過吧!「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我們每天在盲目的跟從,有時候甚至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腦袋沒有在思考,心沒有感受這世界,有些人行屍走肉的,生活完全沒有目標,不然就是所追尋目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像是在為別人而生活。書中裡的一句話:「生命中最要緊的事,是學會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我們都以為自己不值得愛,我們以為若是接受了愛,愛會變得軟弱。」我們應該要試著使自己放開我們的心,學會付出愛,勇敢的接受愛。從這本書中,我也學到了,要努力的活在當下,把握每一分每一秒跟你在一起的人、事、物,畢竟時間是不等人的!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前走,不要自己停留在原地,或許我們也要抱持著向前看的態度來面對人生吧!因為死亡是每個人都必經的過程,提心吊膽的害怕及煩惱死亡也於事無補,不如轉換個態度,更積極的去利用所剩的歲月。墨瑞教授最初其實也是害怕的,孤寂的,但最終他學會了死亡,所以他學會了活著!http://w3.tkgsh.tn.edu.tw/99s537/new_page_4.htm
2014-12-04 19:19:03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吳沛渝 43號
人生就像一台娃娃機,下一個是誰掉進洞裡都不知道,當然,面對死亡每個人的看法不依觀點也不同。
看完這一本,我個人對死亡是恐懼的,因為曾經參與別人的喪事,這一種失去的感覺,我真的不喜歡,在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映象深刻<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我想這句話是指如果我們都懂得死亡,就懂得把握當下,不會想浪費每一秒吧!
我也在這本書上領悟到很多人生其實是有限的,失去了就真的消失了。死亡真的很值的人深思。
2014-12-04 19:19:28
5R101 46號 周宇笙
心得-周宇笙 46號
生與死之間在於是否真正活過吧!「生命是一連串的來回拉鋸。」我們每天在盲目的跟從,有時候甚至不了解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腦袋沒有在思考,心沒有感受這世界,有些人行屍走肉的,生活完全沒有目標,不然就是所追尋目標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像是在為別人而生活。在書中,墨瑞教授說:「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要明白這其中的意義或許需要一段時間,我想,墨瑞教授想表達的意思,在你還活著的時候,應該要很深刻的感受你自己活著,用盡你的心去感受、去享受這一切,不單單只是身體上的感覺,而是心靈上的體會,領悟人生。
2014-12-04 19:20:01
5R101 46號 周宇笙(心得-周宇笙 46號上傳錯誤)
心得-周宇笙 46號
這一位老師得知自己將剩沒多少的日子可過,他第一個想法是--這下怎麼辦?他也問自己:「我是要日漸萎靡不振,或是善加利用所剩的時間?」,能這樣的人並不多,許多人聽自己將要死亡,幾乎沒有不害怕恐懼的,也沒這麼樂觀。因為我們不知死亡的感覺,不懂得體會;就像是不知失去,就不會珍惜的道理一樣,所以就像這位老師所說的:「學會死亡,就學會活著」。
很少談論生死話題的書讓人感覺這麼溫暖、這麼從容。這場生與死的對話,是在最後的日子中談論有關愛、感情、寬恕…等人生課題的一個紀錄。很難想像,看著自己一天天地接近死亡是什麼滋味,特別是這種「接近」而且「感覺」得到的時候,真正可怕的不是生命結束,而是活著卻不知所做為何。
2014-12-04 19:43:35
5R101 23號 丘薇
作者簡介無法上傳代替網址 http://ppt.cc/zHth
2014-12-04 20:44:34
5R101 35 劉欣芸
分工表
大綱: 45甘沛茹
統整: 35劉欣芸
封面設計: 17吳亞恩
插圖: 7辛采軒、45甘沛茹、32余泯錚
作者簡介: 18曾佩芯、19張嫚庭
他人讀後心得: 17吳亞恩
摘錄佳句: 7辛采軒、32余泯錚
電子檔上傳: 35劉欣芸
影印版權頁: 19張嫚庭
分工表: 35劉欣芸
2014-12-10 13:24:44
5R101 35 劉欣芸
大綱
書中的大意在講的就是一個被退學了好幾次的壞學生,而且還會抽菸,可是卻非常膽小,但又想要裝大人,事事不如意,是他的典型生活,對事事抱怨則是他的興趣;一本書從頭抱怨到尾,裡面還有許多髒話,但我思考了很久,才想出這本書別具意義,作者寫的,不就是我們大家嗎?你被別人打了,而你在心裡早就想過千百招還手的招式,但你卻因為打人不對這個簡單的道理就把你的想像給抹殺了;作者寫出了大家的想法,道出了大家都會經歷的事情,看完這本書,會讓人有發洩情緒的感覺;而書中的主角,不停的咒罵世界,卻在一首兒歌,說道自己想要保護小朋友的感覺,想成為麥田捕手,讓我感覺他其實是個好人,但卻不努力的生活,沒有未來的人生,卻有一個溫暖的夢想,導向人性本善的感覺。
麥田捕手這本書是作者寫給母親的,書中最後一篇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雖然他字數最少,內容最簡短,但是我一直記得。「我只知道我很想念我所談到的每個人」,這句話讓我想到了很多,我們往往只記得對自己不好的人,老是想著以後要怎麼報復回去,我們卻忘記了那些對我們默默付出的人。崔瑗的座右銘裡有一句:「詩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意思是差不多的,幫助到別人的事不要記得,接受別人的幫助不能夠忘記,應該要抱持著感恩的心生活,也要適時的給人幫助。
2014-12-10 13:27:29
5R101 35 劉欣芸
作者簡介
沙林傑出生於紐約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他在15歲時就被父親送到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軍事學校。1936年沙林傑從軍事學校畢業,然後進入紐約大學主修特殊教育,但沒多久又放棄離校,1937年被做火腿進口生意的父親送到奧地利維也納學做肉品生意,在納粹統治奧地利前離開。後來又到哥倫比亞大學一般學習學院念夜間部寫作課程,作品得到教授稱讚但未取得學位。沙林傑在紐約的時候就開始向雜誌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賺錢,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魚的好日子》,不過他投稿紐約客雜誌的作品幾乎全被退稿,只有一篇在1946年才刊出。沙林傑曾和名作家尤金歐尼爾的女兒烏娜•歐尼爾交往,但之後卻在報上看到她和名演員卓別林結婚的消息。沙林傑也曾在郵輪短暫擔任活動領隊。
二戰爆發後,沙林傑中斷了他的寫作。1942年沙林傑從軍加入陸軍第四步兵師,參加過諾曼第登陸猶他海灘等戰役,後來又碰到在巴黎當戰地特派員的名作家海明威,他認為海明威本人比公眾形象更友善,海明威也稱讚他的作品。1944年他在歐洲戰場轉調任從事反間諜工作,以上士軍銜退伍。戰爭令沙林傑恐懼,他之後寫了多本以戰爭為題材的短篇小說。
1946年沙林傑退伍,回到紐約開始專心創作。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麥田捕手》1951年出版,獲得了很大的反響,沙林傑一舉成名。沙林傑之後已出版的作品包括了收錄了九篇他在紐約客等雜誌上發表過的短篇故事的《九個故事》、(1953年)《法蘭妮與卓依》(1961年)、《西摩簡介》(1963年)和,但反響都不像《麥田捕手》那麼熱烈。沙林傑擅長塑造早熟、出眾的青少年的形象。
《麥田捕手》獲得成功之後,沙林傑變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夏州鄉間的河邊小山附近買下了90多英畝的土地,在山頂上建了一座小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沙林傑雖然從未放棄寫作,但在1951年之後,就很少公開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後期的作品也越來越傾向於東方哲學和禪宗。
1999年,沙林傑在34年沒有發表任何作品後終於發表了新的長篇小說《哈普沃茲16,1924》。《哈普沃茲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現在1965年的《紐約客》上。沙林傑將這部作品授權一個小的出版公司,但是到現在他的作品都還沒有出版。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D%B0%E7%BD%97%E5%A7%86%C2%B7%E5%A4%A7%E5%8D%AB%C2%B7%E5%A1%9E%E6%9E%97%E6%A0%BC)


6%84%9F)
2014-12-10 13:29:38
5R101 35 劉欣芸
佳句摘錄
一、 「人們總是以為某些事情是完全正確的。」-p14
二、 「老師想幹什麼,你很難阻止他,他是非這麼做不可的。」-p17
三、 「我自己從來不跟任何人說『祝你好運』。你只要仔細想一想,
就會覺得這話真是可怕。」-p23
四、 「去他的金錢。到頭來它總會讓你難過的要命。」-p154
五、 「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記,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標記,是他願意為某種原因卑地 活著。」-p25
六、 「或者一個笑魘,或者一些別的動作也都是最好的。」-P.2
七、 「不管事一個悲傷的離別,或是一個很壞的離別,我在離開一個地方的時候,就應該知道我是在和他們分 離。」- P.4。
八、 「他一定會在沒上你的船之前,也要問明白划船的人是誰。」 - P.40
九、 「我不希望你以為他是一個冷血的動物,原因是因為我們從沒真正熱愛或胡鬧。」-P.86
十、 「女孩子們當你存心不想破壞某些真正的好事情時,他們也並不能给你好的幫助。」-P.69
2014-12-10 13:30:59
5R101 35 劉欣芸
心 得
7辛采軒: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主角因為某些特別的原因而被學校開除。他的心理帶給別人一種童心未免卻又有一種青春期的感覺。他所有的舉動感覺就像在告訴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放聲大哭、憤怒的時候可以把不開心的改感覺表現出來。這樣雖然很好,但是這些行為必須在思考之後才能做出來,否則後果不一定是他們想要的結果。裡面的一些行為也不是我們這個年紀可以做的,例如:抽菸、喝酒......個人的行為會影響周遭的人,所以我們應該要謹慎才對。
2014-12-10 13:33:08
5R101 35 劉欣芸
17吳亞恩:
這本書剛開始看,很不適應,,一本書中無數個"他媽的",第一次看書看到這種,但想想,對,他的口吻正在青少年叛逆的十六歲。他是被退學,酗酒,召妓,覺得說謊無關緊要,在別人眼中他是個壞孩子。他對很多人感動不滿,可他不能接受一些客套話,也許他可能對這世界都充滿不滿吧。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個麥田的守望者,保護在麥田里玩耍的孩子不掉下悬崖去,但最终,他在大病了一场之后不得不再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大病讓霍尔顿的大彻大悟,人的生活到最還是要回到現實。本來要去西部的他,因為他最愛的妹妹改變方向了。他討厭他在的環境,他常常去想像他的理想世界,但最後他知道了,理想跟現實總是不太一樣的。但我想也不要否認理想,就因为有正確的理想它可以鼓励我們,指引我們,我們才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他心中還是善良的我們也可以為理想實現,但前往理想中的過程成長是重要的,理想,現實,我們都應該自己理解清楚。
18曾佩芯:
主角因為害怕面對父母自己又再次被退學而離家出走,在繁雜的街頭流浪,成了別人眼中的壞小孩,如果換個角度去看他會發現其實他並不壞,他矛盾,他討厭宗教信仰,卻會因為看見修女再募款而捐出自己的銅板,他討厭上流人士,父親卻是一個律師,他純真,他希歡小孩喜歡小動物,他會為鴨子擔心過冬的問題,他因為想找個人傾聽他的故事,而被妓女洗劫了一番,他很天真很傻,他渴望當個麥田捕手,捉住因為玩樂沒看清方向差點掉落懸崖的孩子們,他有自己的想法與主見卻與現實社會相互矛盾,整本書充分的表現書現在社會許多現象及像主角這個年紀小大人所報有的想法和會面對的事。
2014-12-10 13:33:48
5R101 35 劉欣芸
19張嫚庭:
看完麥田捕手後,覺得也沒什麼心得,也有一點看不太懂它的意思,就是不斷的批評,不停的憤怒,感覺就是叛逆期的時候,開口閉口幾乎都是不好聽的話吧!像封面一開始就是「他媽的」了,裡面也都差不多了,因為真的看不出心得所以只能講這個了,就是一本髒話很多的書,然後一直被退學,但是他也說了一些我還蠻同意的話哈哈哈,可能是他寫的年紀差不多吧哈哈!
32余泯錚:
剛看的時候會覺得麥田捕手真的是正面的書嗎?怎麼這麼多髒話,說話怎麼這麼不修邊幅,但看到中間的時候,反而覺得這些話是作者塑造霍爾頓的形象之一,霍爾頓雖然看起來很壞,但其實膽子很小,根本不敢也不忍心傷害別人,除非真的有人踩到了他的底限...我很喜歡書中有一段內容大概是寫說霍爾頓既然在他現在生活的地方找不到他所想要的歸屬感,那就搬去比較鄉下的地方生活,雖然看在那女孩的眼裡像是逃避,但我個人覺得他只不過是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空間罷了。霍爾頓被退學以後,決定要在紐約展開一趟尋找真正自我的旅程,他用了很多次『虛偽』來形容他身邊的人,其實看到這邊我感觸很深,這個世界上虛偽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常常表面上裝的跟你很好,私底下卻攻擊你,在霍爾對最迷惘的時候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妹妹菲比將他從無底的深淵拉了起來。看完了麥田捕手其實還滿值得我好好省思的,霍爾頓的精神也令我十分敬佩。
35劉欣芸:
麥田捕手一書敘述著一名十七歲中學生考爾菲德˙霍頓,當他在被學校退學後,已暫時不回家的方式逃避悲慘的命運額踏上旅程,旅程大概分三段,從學校到紐約在拖著疲憊的身子回歸家庭。身為一位十七歲衣食無慮的高中生,卻對這個世界的虛伪和做作感到厭惡,霍頓的情緒負面,言行和思考粗俗,厭惡權威,愛批評,對凡事都感覺不滿,但是卻有愛心,富有人性,霍頓的家人都很出色,然而他卻特立獨行,成為一個自我放棄逃避生活的浪子。看完書後再想我們現在的生活好像也能體會到霍頓的心情,例如現在我們得考試成績不及格時就會怕被老師當掉,或者因某些事情而被學校退學的恐懼感,又或者要拔考的不及格的考卷拿給爸媽看時的那份恐懼,不過對於人生上的許多事情自己的想法不一定和爸媽的想法相同但是自己想法也有可讓他們覺得認同。
2014-12-10 13:35:16
5R101 35 劉欣芸
45甘沛茹:
在這現實社會中也有許多像荷頓這樣的青少年,對現實充滿著不滿及怨恨,他們為了逃避這現實社會而走向抽煙、飆車、喝酒、滿口髒話,甚至是吸毒的不好道路,但其實上他們內心在染上惡習之前一定是純真的,他們也想像跟社會說很多的不滿,但社會卻未曾知道她們的不滿,更別說是解決其實書中所說的麥田捕手就是書中的主人翁「荷頓」,他曾說過:「我夢想著有一個只有小孩的世界,沒有大人世界的黑暗面,只有小孩在廣大的田野中玩耍,但如果小孩們不小心跑到了懸崖邊,「麥田補手」我,荷頓便會抓住他,不讓她掉落斷崖。」荷頓在表面上是一個不好的小孩,令父母親失望的小孩,但其實他的內心是非常希望能夠尋找到一個適合她的美好世界,他厭惡這虛偽不實,人心險惡的世界。在書裡他常提到因為校長或老師的虛偽,甚至是他們對上級的諂媚而翹課、不學習,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喜歡看書,他翹課不學習的行為只是在向這世界作無言的抗議,現今社會中,也有麥田捕手,我們的老師,街上的警察,我們的父母,都可以是麥田捕手,她們會在我們找不到路時,抓緊我們,使我們不會誤入歧途,回歸正道。其實荷頓並不是壞人,他只是需要關懷的小孩,這本書可以反映到這個世界上也有很多個她一樣需要關懷的小孩,並不是每一個小孩一出生就是這樣的,如果父母多關心兒女也許就不會這樣,就像現在不管誰都說讀書長大就一定有好的工作,世界就是這麼殘酷的,所以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會學壞,就像現在努力長大就會輕鬆一樣,怎麼收穫就怎麼摘。
2014-12-10 13:36:11
5R101 35 劉欣芸
他人讀後心得
當你髒話等還憂鬱的髒話等級的書;但若不是這樣的煩躁,恐怕也不會選這本書來殺時間。人實在不該興沖沖地翻開這本書,拿起這本書的時候你就要有懷著大愛心感絕望的心理準備。這也不是我第一次看精神病第一人稱敘述的書。上次看的是《冥王星早餐》,更瘋、更病,但至少派派咪咪知道自己想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愛的是什麼恨的是什麼,還有出問題的是什麼。我喜歡派派,因他就算是最瘋狂的時候,也知道自己想在什麼地方、當什麼樣的自己。這不是說我討厭考爾菲德,只是和派派比起來,他的瘋狂不是讓人喜愛的那種。他是真的憂鬱,是真的提不起勁,是真的找不到立場。他不是不幸的,有些瘋狂的人會瘋狂地說著自己有多麼不幸,但他知道他不是也不覺得自己是,只是不曉得為什麼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而他自己卻是那個樣子,也不想去理解。他不曉得是自己不好還是世界不好;他認為自己沒有不好,但也不覺得世界--譬如把他開除的各個學校--是真的有哪裡不好,但他最後卻只能怪罪於世界於他是如何的不合理又如何的虛偽以至於他待著噁心。他只是很不快樂。快樂這事就像憂鬱一樣,你會沒來由地感到憂鬱,也會不曉得自己怎麼樣才能感到快樂。他看著這一切覺得不對勁、覺得氣不打一處來,覺得這一切--可以或不可以--都是莫名其妙的沒有道理,而更莫名其妙的,若他不在現在擺脫這些可以不可以、應該不應該、是或非、對或錯,那他之後連思考這些的自由都沒有,只剩下必須。所以他痛恨,這莫名其妙的一切都莫名其妙地牽動他的情緒。我不知道為什麼成熟和敏感要這麼對立。老師告訴他:一個幼稚的男人會為了某些原因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的男人會為了某些原因謙卑地活著,大家都要他成熟、那些活得好好的活得快樂的都是成熟的。
2014-12-10 13:38:43
5R101 35 劉欣芸
我也知道成熟的意義也看得懂這句話,但那種成熟不就是放棄了某些事甚或是遺忘了某些東西,為了某些東西而做出了妥協;所謂的成熟就是妥協,所謂的妥協可能稱不上等價交換。所謂的成熟是知道,知道這個世界上有許多莫可奈何的事,於是要放棄那些不論怎麼期盼也不能得到的東西。但你沒有努力過,怎麼知道那些是無法得到的?你沒有期盼過、沒有努力過,怎麼可以就此論斷他們是莫可奈何的?但所謂的成熟就是要你在事前放棄這一切。但我覺得所謂的成熟,只是懂得計算機會成本,知道那些「代價」是自己無法付出的。但反正我們,我或他,都沒有要做什麼偉大的事。只是感覺束縛、感覺抑鬱、感覺所有的一切都這麼莫可奈何,覺得不滿卻又清楚知道那是無可改變的、社會的結構與結構中的元素;面對那龐大的集合,看著覺得突兀但自己確實得存在於這集合當中。「那你究竟喜歡什麼東西?說一個你非常喜歡的。」他的菲比老妹真的就像他所說的那樣聰明。仍然孩子氣,卻意外地睿智。因為充滿抱怨的我們,挖開抱怨之後就什麼都沒了。人不可以沒有目標。就算是非常低俗的也好,只要是能讓自己忘記一切而願意去追求的,都好級的憂鬱時,實在不該選這本主角比你還瘋。(cr:http://ltmlin.pixnet.net/blog/post/31309110-%E3%80%8A%E9%BA%A5%E7%94%B0%E6%8D%95%E6%89%8B%E3%80%8B%E8%AE%80%E5%BE%8C%E6%84%9F)
2014-12-10 13:39:43
5R101 04 葛昱陞
少年PI的奇幻冒險
組員:4號葛昱陞
8號張峻萌
20號湯育維
25號周煊婷
31號邱子真
21號戴詠華
50號朱萭倢

作者簡介
楊·馬泰爾(Yann Martel)外交官之子,一九六三年出生於西班牙,父母是加拿大人。
幼時曾旅居哥斯達黎加、法國、墨西哥、加拿大,成年後作客伊朗、土耳其及印度。
畢業於加拿大特倫特大學哲學系,其後從事過各種稀奇古怪的行業,包括植樹工、洗碗工、保安等,
二十七歲後始以寫作為生,現定居加拿大蒙特婁。
2014-12-10 22:48:15
5R101 04 葛昱陞
摘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序言是一位作家在朋迪榭里,遇見一位長者,在那人的介紹下,那位作家找著了他,皮辛·墨利多·帕帖爾,故事也這樣被揭開序幕。
皮辛·墨利多·帕帖爾這個名字是和某座游泳池同名,但他卻因這個名字而獲的了一段不太快樂的童年......
在他八歲時pi的父親給了他一堂課,也是最重要的課,無論是什麼動物都不要忘了,他們是有危險性的,甚至會把你給殺死......
他同時崇拜三個宗教,印度教、基督教、同時他也是個穆斯林,但他想他只是想崇愛神而已......
在當時印度政局動盪不安,pi的一家人決定搬到加拿大另尋出路,他們把一些動物變賣後籌備一艘船,叫奇桑號,而不幸,往往在這時找上門,奇桑號沈船了......
在那狂風暴雨中,pi被水手推下船跌落在救生艇上的防水布,他用哨音引導理查上來救生艇,被海浪打得幾近昏迷的他,熬過了這夢魘的一晚......
現在,在這艘救生艇上有著一隻叫理查·帕克的老虎,一隻獵狗,一頭叫柳橙汁的紅毛猩猩,和一隻受了傷的斑馬,但這微妙的平衡持續不久,獵狗吃了斑馬,殺了柳橙汁,而理查吃了鬣狗,現在這艘救生艇上,只剩一隻孟加拉虎和一位人類......
起初的pi只想著如何殺了理查,但在這茫茫的大海,他想他必須馴服牠,和牠共同存活下去,這才是最實際也最現實的計畫,而他確實也做到了,馴服一頭孟加拉虎......
在漂流的時候,一有收穫就要從頭吃到尾,一點也不剩,pi知道這樣就像一頭動物,野蠻至極,但這是現實,不吃,下次就很有可能連一口都沒得吃;熱的近乎要把人曬乾的艷陽;卻也不只這些,pi看到上帝造物的神奇,曾是狂亂的暴浪在平靜後,竟是一座海底都市,絢爛璀璨......
在其間,他們曾上到一座滿是狐獴的島,也遇到一個和他們一樣在海上漂流的可憐蟲,就這樣,在海上和一頭孟加拉虎經歷漫長的漂流,直到最後飄到岸上被人救起來。
pi想,他最後有些遺憾,不只是理查走的毫不留戀,即使他們在海上共難多日,也是他還沒向牠說:「謝謝!理查·帕克!謝謝你!雖然你害我不得不提心吊膽,只因我和一頭孟加拉虎在一艘小小的救生船上,但我感激你,那不是言語可以形容的,我的朋友,因為你,我不得不正視存活這件事,不讓我去想那些令人絕望的事,因為有你,我才能活到現在,永別了! 理查·帕克。」
2014-12-10 22:48:51
5R101 04 葛昱陞
他人評價
看完真的會讓人思索玩味,每一個故事若仔細的去想真的會覺得很震撼, 它質疑了宗教,質疑了人文,也探討了人性。整本書雖然奇幻歸奇幻,但未必是假,世界上的事情,不能解釋的太多了。總之我依然相信有那隻老虎,有這段奇幻的漂流。   轉自張維庭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書,採用極隱晦的手法,將作者想探討的人生課題皆悄悄藏入故事情節之間,以文字作磚瓦,砌起一條隱密的小徑,等待讀者探尋,途中,不同的人體驗不同的風景,而盡頭,也抵達不同的終點。    轉自 陳相玫

佳句
一、動物往往會有令人出乎意料的舉止行為 P.112 二、一個種族的共同信仰 讓這支種族感覺是生命共同體 P.88
三、上主阿,千萬別讓她們看我,我在心里偷偷禱告 P.93
四、長遠看來,政局不安對各行各業都只有百害耳無一利 P.106
五、貨船沉沒了,發開了巨大的金屬撞擊擊聲,所有東西都浮在海上 P.126
六、最後一點痕跡就是在海面閃爍的一片油漬 P.141
七、他站在一座島上,頭上一圈光環,有如聖母瑪利亞一樣 P.142
八、讚美阿拉,世界之主,大慈大悲的審判之王 P.264
九、天空及海洋之間,則盡是海風 P.246
十、我會熬過這場夢饜,衝破逆境 P176
2014-12-10 22:49:24
5R101 04 葛昱陞
讀後感想 4號 葛昱陞
我覺得這本小說教會人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
如果說拿來比喻的話,應該每個人都向少年pi一樣,而孟加拉虎就是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恐懼吧!
最開始理查·帕克躲藏在防水布下,就像每個人心裡都有躲藏著黑暗,
之後pi決定馴服理查·帕克這隻老虎,也馴服內心的黑暗、恐懼,
就這樣,pi一名人類少年和一隻孟加拉虎理查·帕克,開始了一段奇幻的、艱苦的、難忘的、神奇漂流。

讀後感想 20號湯育維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別的奇幻小說不同,有股魔幻寫實的濃烈味道,在書中皮辛都是這樣想的,沒有人能夠改變他想要三種信仰的思想,皮辛都是靠著自己的想法前進,以及靠著爸爸所教他的智慧生存下來,他以馬戲團的訓獸師的方法讓理查˙帕克溫順,雖然皮辛還是很怕那隻老虎,可是他卻能壓抑自己的害怕,讓理查˙帕克會敬畏他。故事告訴著我們人的意志力很強而且在餓的時候會變得非常勇敢和瘋狂,然而「希望」才是支撐人心的方法,因此我知道不能放棄信念和人的意志力!有些人能如此專注於某事不也是存在某種意志力不是嗎?雖然大家覺得多種信仰是很荒謬,但那這是個人想法,而且我也認同這個做法,因為任何的宗教都是要人們回到最原本的良善本心就好了!在小說的第三段,以第三者的角度來描述記錄的事件!而最終大家最能接受甚麼結局呢?則不得而知了。

讀後感想 31號 邱子真
馬泰爾是我超愛的一位寓言小說作家,我之所以迷上這本「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因為書裡描述一個印度小男孩和孟加拉虎的驚險故事,一個孩子和一隻虎在海上漂流,最簡單的結局不是「人殺了虎」,就是「虎吃了人」,但作者卻利用這樣的簡單關係,發展出各種故事枝節,每個枝節都充滿著驚險又生動的內容吸引著我繼續讀下去,「到底小男孩會不會馴服老虎?」,還是「老虎終究一口吃下了孩子?」光是這種極端的結局,就多麼讓人期待。
2014-12-10 22:50:05
5R101 04 葛昱陞
讀後感想 21號 戴詠華
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理查·帕克這頭孟加拉虎的存在,讓pi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脅,促使他活下去,不讓自己被這孤單滅頂,在這片海上艱苦、飢餓、口渴、悶熱、狂浪、暴雨,一切是那麼的令人絕望,但!海中的繁華都市、陪他共同經歷這些的『朋友』,他活下來了!誰能想像,一名人類和一隻孟加拉虎共同生存在一艘小小的救生艇上,pi做到了!他不只戰勝恐懼,馴服了理查·帕克!他讓我們相信了上帝的存在!

讀後感想 50號 朱萭倢
這本小說主要是在教會我們面對困難要如何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去適應你,
主角把小船上的動物比喻為家人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相信當時在船上所發生過的事情,
如果換個角度想,若是當時實話實說是否就不會有人相信這乳此荒謬的事了,
俗話說: 「貓是有靈性的動物」,至於能不能與人溝通那倒還是其次,
書中有一段是在說理查帕克落海,主角原本要棄下牠,最後卻在理查帕克眼裡看出牠的心聲,而主角選擇救牠,
雖然結局不是HAPPY END但主角還是與理查帕克度過一段奇幻的旅程。

分工表
4號葛昱陞 電子檔上傳
20號湯育維 統整書面報告
25號周煊婷 作者簡介 佳句
31號邱子真 影印、他人評價
21號戴詠華 摘要
50號朱萭倢 封面設計、插圖
2014-12-10 22:50:53
5R101 37 徐旻修
工作分配表::
封封設計:
插圖:徐旻修
電子檔上傳、排版:徐旻修
作者簡介:李宗勳
影印版權頁、影印書面報告:徐瑞澤
摘錄佳句:張博翔
摘要:吳菘緒
他人評價:邱柏堯
2014-12-14 00:44:15
5R101 37 徐旻修
作者簡介;
葉振富(1956年8月25日-),筆名焦桐,生於臺灣高雄市,曾任《商工日報》副刊編輯、《文訊》雜誌主編、《中國時報》副刊組執行副主任、二魚文化事業群(二魚文化公司、美麗殿文化公司、《飲食》雜誌等)創辦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專任副教授等職務。 著名作品: 詩集:《蕨草》《咆哮都市》《青春標本》散文:《臺灣飲食文選》《臺灣醫療文選》《臺灣肚皮》
作者簡介-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4%A6%E6%A1%90
2014-12-14 00:45:23
5R101 37 徐旻修
台灣肚皮-摘要:
從路邊攤到餐館,從九層塔到小米酒,臺灣人有著來自四面八方不同文化與在地土壤雜交而成的混血肚皮,焦桐在這本書裡以四十篇文章鋪陳這塊土地上的吃食,描述臺灣,定義臺灣。慣常作為菜餚配角的九層塔,乃臺菜不可或缺之提香物,然則它也可以是主角;「蒙古烤肉」、「福州乾拌麵」都是臺灣人的創意產物,離散的苦難,想像的鄉愁,背後隱含著一段辛酸的移民歷史;碗粿與菜包,那是不同族群帶來的小吃古味,在這裡生根、發芽。甚至屬於舶來品的「咖啡館」,也發展出屬於臺灣特有的氣息。《臺灣肚皮》標誌出臺灣人的品味與文化,是深刻的觀察、品嘗、凝思之後產生的人文書寫。
2014-12-14 00:46:04
5R101 37 徐旻修
台灣肚皮-他人評價:
焦桐的新作「臺灣肚皮」彙結了他近年來針對臺灣各種茶點丶佳餚丶盛宴的走訪丶精研心得,這本散文集既是個人或家庭食譜的必要參考指南,更是華人社群裡通俗飲食的美學寶典。這本書的問世可說是老饕們的一大福音。
在四十餘篇的文章中,交通從大、小食美味的緣起、材料、作法、品賞、名店、爭議、資訊,乃至其產銷機制或消費方式、地址、特色等,無不一一加以簡要描述、鑑定。透過詩人精彩而又精湛的文字,這些美食不僅令人垂涎三尺,而 且在閱讀的過程中,便已彷彿置身大饗宴,被美味所陶醉、充實,進而提升到另一個感官萬分滿足的意境。
焦桐以後美食、佳餚、機構、菜色、名聲或評價問題為軸,切入各種形色的食材及其烹調技藝,精選出代表精華品牌,提供他長久以來沉浸其中的樂趣與品味口感。即使是日常的食材,九層塔、紅蔥頭,他都如數家珍,道出真正行家的知識與享受。
有一次台灣飲食業的泰斗陳飛龍(點水樓、潮江宴老闆)邀約了各界好友,有年輕的少董、媒體主播及焦桐與我等人到城中午餐,他想推出圍繞著九層塔的臺灣品牌菜,在我們一夥人的品頭論足之後,點水樓目前已把九層塔蒸餃正式上桌,讓大家驚豔不已。
當然,九層塔這個看似來自南洋(泰國,甚至希臘)的食材,其實照理說不應該是臺灣菜的主角或配角,但是三杯雞及許多台灣菜都離不了它,焦桐特別就九層塔的味道是否壓過三杯雞的「原汁原味」,讓一些過期的雞肉趁機混水摸魚瞞騙過關,提出專業的見解去釋疑、澄清。即使是對不起眼的九層塔,焦桐都能以他的美食思考與田野訪談功力,提出頗具說服力的觀點,讓眾說紛紜的公案,頓時塵埃落定,剔透亮眼。
資料來源:台灣肚皮P.12 廖炳惠
2014-12-14 00:46:37
5R101 37 徐旻修
台灣肚皮-佳句摘錄
1. 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補脾。
2. 味道宛如一首幽幽的鄉村歌曲。
3. 釀酒是一種工業,也是一種藝術,表現文化和品味,實非短短數載能至秦極致。
4. 吻,往往很奇妙,深情一吻,能刺痛心靈,也能堅定意志,美化生命。
5. 每一顆粉圓溜進嘴裡都像一次甜蜜的吻。
6. 外面的世界再怎麼寒冷,一碗即解親情之美,一碗就撫慰身心。
7. 在母語失聲的時空中,用味蕾和鄉音撫慰個人的孤獨與蒼涼。
8. 以一下子就被溫泉鄉風迷住了,忽然覺得輕狂在绮羅堆裡的身體,彷彿有著劉詠的幻影。
9. 這碗湯給黑白的記憶助露了色彩,給婷淡的生活緒滿感動;這碗湯,健康和酒家菜祝福,盛入窮人的碗。
10. 這世間,項潤餅這樣闔家和力張羅,團員分享的食物並不多,他總是串著家族記憶和情緒,很多誤會因水澤,很多家人在一卷潤餅中團聚
2014-12-14 00:47:24
5R101 37 徐旻修
5R101 吳菘緒02號
看著這本書,總覺得這個作者的筆尖有味覺,而他的胃有視覺。 這不只是一本單單滿足口腹之慾的食譜書,也不是光靠個人主觀意識就隨便仲裁美食的評論書。作者用醇厚的語調娓娓道來屬於台灣的各種菜餚羹飯,珍珠奶茶、鐵路便當、潤餅跟控肉飯是溫存每個台灣舌頭的美麗情人;香軟彈牙的碗粿是擁有飽滿米香的親切象徵;蒙古烤肉和福州麵都是外省族群炮製出來呈現時間錯疊的家園滋味

5R101 邱柏堯11號
「臺灣肚皮」這本書真的是集合了四面八方的食物,也介紹了如何吃的健康和哪裡有好的良心店家,也詳細的說明了許多的做法、味道、口感、特色……等,全部簡單描述過,透過焦桐精彩又精湛的文字,使我在閱讀這本書時感到垂涎,彷彿已經在吃了,總之整書和台灣近年來的各式佳餚、茶點和焦桐主觀面和客觀面得心得,我尤其喜歡書中第224頁的糕渣,因為它是整本書中少數引用英國詩人雪萊的詩來形容食物中蘊含了多少意義,和背後節儉、珍惜的意志。
2014-12-14 00:48:56
5R101 37 徐旻修
5R101 徐瑞澤12號
福州麵,又名福州乾麵、傻瓜乾麵,流傳於古時候得台灣,現在稱陽春麵。福州麵是台灣的風味小吃,在福州並無此味,其發展於一九五零年代跟國民政府來台。 之前家中阿嬤時常煮乾麵給家人吃 麵條煮熟後 我總是拿醬油來沾, 真是棒極ㄌ。福州麵這樣食物非常樸素,捨棄了一切多餘的東西,裡面只有些白細麵,他讓累贅顯得庸俗。

5R101 李宗勳13號
看完台灣肚皮,映像最深的是蒙古烤肉:創立(烤肉香),是臺灣蒙古烤肉的發源地,肉類有牛.羊.雞.豬.鹿擺在陳列在菜臺上,而蒙古烤肉在蒙古是沒有的!很多人以為蒙古烤肉是蒙古傳來的,其實是臺灣獨特的菜色,蒙古烤肉還會搭配許多醬料有醬油.蒜泥.蔥.辣椒等配料!蒙古烤肉價位也不會太高,平民跟有錢人都可以吃的到!這是一個平民的小菜!

5R101 張博翔33號
我對臺灣大學肚皮這本書的感想是:我覺得這本書很棒,介紹台灣許多著名的小吃,雖然這些美食不是高級貨,但對我們來說,不一定是高級貨才好吃啊!每個美食背後都有不同的意義,我最喜歡這本書裡面的麵煎餅,雖然名字怪怪的,但一定有他的特別意義,臺灣以前有麵煎餅,這個美食是在平底鍋熱力均勻,適合煎或烤材料的美食,但後來發明出來其他的新產品,所以他的名字變成了蔥油餅,烙餅,韭菜盒,煎包等等,也因為這樣子麵煎餅這個名字也慢慢的沒落了!
2014-12-14 00:53:42
5R101 37 徐旻修
5R101 徐旻修37號
台灣肚皮這本書真的是令人口水直流的一本書,裡面介紹著台灣各地的小吃,有珍珠奶茶,雞捲,竹筒飯,菜包,潤餅……等美食,最讓我很想吃,也從來沒吃過的一道美食是”竹筒飯”,生平中第一次看到有這樣的美食,把青竹鋸開一小節,將洗好的糯米和佐料,包覆在竹子裡那去火烤,這樣的做法還真是第一次聽說,從小在漁村長大的我,根本不知道高山上有這樣子的美食,讀完這本書讓我更了解台灣,也了解有哪些我不知道的美食。

5R101 黃品睿39號
我覺得台灣的小吃,我個人方面是覺得碗粿、綠豆椪、佛跳牆,是最讓我食指大動的美食,比如說:【碗粿,那軟軟的表皮,加上鹹中帶甜的醬汁真是讓人一口接著一口】,【而綠豆椪則是,有著讓人回味無窮的滋味,那綠豆沙的口感,是有著甜而不膩的感覺,配上溫熱的綠茶,哇!真讓人彷彿陶醉在世外桃源】,【佛跳牆則是一個讓每個人都覺得很奢侈的美食,因為它的食材都是高檔貨,它在食材中加入:干貝、鮑魚、魚翅等其它高檔食材,清湯是由魚骨等其它食材下去熬煮的,真是讓我可以享受高檔美食的時間啊!
2014-12-14 00:54:15
5R101 37 徐旻修
工作分配表更正部分::
封封設計: 黃品睿 39號
插圖:徐旻修 37號
電子檔上傳、排版:徐旻修 37號
作者簡介:李宗勳 12號
影印版權頁、影印書面報告:徐瑞澤 13號
摘錄佳句:張博翔 33號
摘要:吳菘緒 2號
他人評價:邱柏堯 11號

讀書心得更正部份:( 李宗勳 12號,徐瑞澤 13號)
2014-12-14 01:00:43
郭侑欣
真的覺得以前跟現在真的差好多 例如:之前的衣服是很舊的那種 那現在的生活習慣真的跟之前差很多。台北高校的課程有不同的語言,那如果我在以前可能就不會去上課了 真的太辛苦了獨步下去。所以現在才知道要懂得知足,而且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了現在的學校真的很鬆。以前的管教真的太嚴了。現在也該想想以後的路要怎麼走下去了。加油 5R10122 陳凱威
2015-01-21 17:36:23
5R101 47 陳冠欽
這本書讓我瞭解原來台北高校是多麼的自由,不但沒有髪禁,也不用穿制服,就連上課時也不點名,這是我再期望不過的事了。雖然校風是如此的自由,但當時的學生們並沒有因而墮落,反而每週花超過二十鐘頭於外語上,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語文基礎。台北高校是青年學子們心之嚮往的學校,入學名額更是少之又少,想進入這所學校,當讓要先發憤圖強囉!
2015-01-22 20:52:43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