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6 23:36:14| 人氣1,1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讓我看見你的臉—兒童繪本《愛思考的青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愛思考的青娃》的第一個單元是關於臉。
  
  四格漫畫裡,小青蛙在樹枝之上前後左右踱步地想著,小老鼠關心地詢問之後,也加入了超級想一想的行列,蜆的眼睛究竟在哪裡呢?正面、反面、側面或背面?

  小青蛙與小老鼠互相對看著,眼耳鼻口的共同特徵比較過後,小青蛙很驚訝老鼠的鬍鬚與牙齒,以及它似乎沒有的耳朵。

  後來兩隻好奇寶寶,就四處觀看著所有動物與昆蟲的臉,蟬、蝴蝶、蜻蜓、蜜蜂與蝸牛,這都是平日習焉不察的忽略,原來它們都有臉耶!

  閱讀到這裡,我與Rebecca不僅被小青蛙與小老鼠的傻裡傻氣給逗得哈哈大笑,最重要的是繪本裡將這些特寫的大臉,非常細膩的呈現,的確讓我們有了視覺震撼,原來我們平日想到這些動物時,腦海不過閃過粗略的形體,或者是關於他們的概念特徵,但是果然從未放大細看那一個個造型特異的臉孔,而且還表情十足呢!

  結果,這臉的思考,讓我心識大受震撼,6/21開車去山上參加孩子的藝術沙龍音樂會時,打開車門瞧見一隻攀援在牆壁上的蝴蝶,我竟然調整慣常的觀看角度,反而從它的臉部特寫著手,因為我想見識一下蝴蝶獨一無二的臉。

  回家之後將圖片分享給Rebecca觀賞,她與我同樣會心地想到了《愛思考的青娃》這些特寫的四格漫畫畫面,原來蝴蝶的臉是如此的特殊!

  
這也讓我想起,自己究竟是如何記憶起一個人呢?

  我能夠巨細靡遺地觀察那個人的特殊,卻不直接慣性地落入粗糙概念的判斷,甚至是歸納法的類別嗎?我可以尊重對方的獨特,也保留自己適度的不解與疑惑,但卻又不逼迫自己非得說出個所以然來,或墮入概念的陷阱,反而是相信有一種了解,是生命的慢熟與尋思嗎?

  作者用十五頁,共116格漫畫的推演,讓讀者跟著小青蛙與小老鼠的耐心、好奇,步步探索每一張臉的驚奇與獨特。就像蝸牛花了32格的仔細觀看,即便它好像沒有跟多數動物一樣有明顯的眼睛、嘴巴與耳朵,但是那對觸角就夠小青蛙與小老鼠直說「好酷」地讚嘆著!而面對乍看之下沒有臉的蚯蚓,兩個小傢伙還是像參禪似地準備一番格物致知,用48個的功夫去磨,傻楞地變換姿勢盯著看,甚至還翻滾在地上用力觀察著,甚至對自己丟出許多未解的疑問,蚯蚓能看、聽、說、聞、笑、哭、高興、流淚、摳鼻子、打哈欠、打噴嚏、洗臉、刷牙、吃飯嗎?

  當我們去了解週遭與我們不一樣的朋友,不管是身體障礙,或者是心理上的功能失調,我們觀看的角度,不正應該像小青蛙與小老鼠,上下左右前後,毫無價值判斷,卻又充滿新鮮、好奇的善意嗎?

  無須強調對方的欠缺與不足,卻貼心與創想地發覺,那份與眾不同的絕對,進而欣賞、讚嘆,無人、我分別地感受到造物的偉大。

  最後,即便小青蛙與小老鼠依然找不出蚯蚓的臉,也延伸出蚯蚓之間彼此的辨識問題,困惑中懷疑著蚯蚓是如何分辨親疏遠近與誰是誰,但心中無解的它們,最後還是寧願相信,自己雖然不知,卻不代表蚯蚓沒有臉,或者有辨識面孔的問題,兩隻小傢伙背著手,碎碎唸地踱步離去,「不過…蚯蚓們,自己一定知道啦!」

  一點點耐心,一絲絲的相信,或許是我們在面對人際間的許多不解時,所需要的對待品質,不一定非得名相對錯的分立,或者概念標籤的執持,反而承認自己的有限,也接受世界的無涯,將未知留給虛空,也是我們能給自己的開闊空間。

  生命,是永無止盡的驚奇探索,無法以有侷限的知見去掌握,卻能用開闊的相信去感受所有獨一無二的美好。

《愛思考的青娃》岩村和朗圖文,游珮芸譯。上誼出版社。

台長: 京都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