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7 10:10:48| 人氣20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READ】現代父母的省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本書是結緣品,所以沒有在書店銷售,只有書名和作者,大家可以上盧老師的部落格看看或者有在佛教文化協會相關的場所索取。

書名:現代父母的省思
作者:盧桂櫻
出版社:妙音出版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lukueiying&article_id=14938755
=================================

教育無他,愛和榜樣而已...........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乖巧懂事,就像某某某人家的孩子那樣,不過我們很少去想到,在孩子乖巧懂事的背後,這些家庭的親子關係為什麼會那麼好?父母給孩子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愛?要不然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能感受?他們的父母究竟都做了什麼好榜樣?否則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為什麼會那麼有份量?這些都是我們在羨慕別人的孩子之前,很值得很必要省思的問題喔!

這本書的佳句很多,重點其實是要用平等和愛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問題。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會用言語和行為管理的模式去期望孩子可以"改善"和"進步"成為我們想要的那種模式,在看待別人的孩子時,我們也會有相同的"期待",去"希望"孩子變成我們想要的那種樣子。

然而,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像紀伯倫所說:【孩子是己所從出,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並不為己所有!】

身為父母的緣分,我們只能用協助的方式來指導他,而不是要求他,孩子還小的時候,需要的是體力上的協助,當他漸漸成長之後,他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感受,我們無法"替他思考""替他感受"!

時代一直在改變,父母的角色和態度也逐漸在改變,我們順應時代的潮流,孩子也是,像許醫師所言:孩子其實是一個老靈魂,他們也在教我們許多事。

這本書裡有幾個例子讓我印象很深刻:

盧老師的女兒出去很受人稱讚,像是有一次朋友到家裡,女兒吃完幫忙切水果,還把給媽媽的那一份切的特別細,讓媽媽好咬,朋友非常羨慕盧老師說女兒非常乖巧。盧老師回想過去孩子還小的時候,她其實沒有特別說要怎麼對待父母,但是她自己對於年紀大的婆婆都是將水果切細切小端出來,孩子長大了,自然就照這樣的方式來做,這是"耳濡目染"的功效。

另有一次友人來訪,女兒正值高三聯考季,需要安靜讀書,但盧老師和友人可能暢談甚歡,音量過大,所以女兒非常不高興的甩門碰的一聲,表示不滿。廬老師沒有當下發飆,反而跟友人說:【是我們吵到她了不好意思】,然後等友人告辭後,她到女兒房裏,先道歉自己聲量過大,之後再告訴女兒,甩門的方式讓媽媽好像臉上被打一巴掌,是不是有其他的表示方式,讓他們知道把聲音放小。

一方面用身教的方式去讓小孩明白事情的道理,另一方面用同理的心情去對話。

用愛心和信心去灌溉孩子是重要的事情,等到孩子長大,父母老了變成孩子,30年前你溫暖對待他的方式,他會相同的溫暖回饋給你!


============================================

其他佳句摘錄:


【這就是親職教育的第一步,我希望讓大家知道,想要有體貼的子女,一定要先有能體貼別人的父母!】

【天下有不是的父母】

【聽完我的反問,這位發言的媽媽語重心長的說:「長期來習慣性的思考,總是認為道歉的人就應該是孩子,很多時候做父母的我們很少去問自己,讓自己生氣的,難道都是孩子而已嗎?我自己沒有一點責任比如說固執、易怒等等習慣,才會造成的僵局嗎?」】

【我週遭許多親友也都有類似的經驗,隨時隨地把握當下已來的機會,用各種方式〈例如誠懇的認錯、溫暖的語言,願意共享的心意‧‧‧‧等等〉與人廣結善緣,雖然不求回報,不過卻總是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應。】

【相信很少有父母不愛孩子的,但是這種天生的愛,要能夠在孩子的內心起共鳴,也就是他能感受到,或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變成一種助力而不是阻力,它還需要有其他條件來配合,比如說在處理孩子的犯錯問題時,除了打罵之外,父母有沒有具備先安撫自己與孩子雙方情緒以及和孩子溝通講理的能力呢?當孩子有困境向父母求救時,除了擔心之外,父母有沒有能夠先感同身受孩子心情的習慣、判斷事情輕重的能力以及幫助孩子思考、並和他一起解決的方法呢?】

【愛,要從黑暗中看出光明】

【對於一個還學不會或學得不夠好的孩子,當然父母不能放棄,不過卻要耐著性子等候因緣,如果不能等而操之過急,不只將來不能開花結果,連原來可能已經有的種子,都可能在你急著想讓它如何如何的當下,便枯萎了哩!】

【人要由不會學到會或學出興趣,要由無學到有或學到有成就,這其中促成的條件因緣真的很多很多,並不是像多數父母們想的,只要孩子再用功一點或多一點補習就可以了那麼簡單,更何況一種學習,還會牽涉到孩子本身的能力與願力〈動力〉,每個人的能力那麼不同〈像我要用嘴講或用手寫,似乎自小就不困難,可是一碰到電腦這種操作的東西,卻完全沒辙啊 〉而願力指的是,除非他本人願意,否則別人〈即使是親如父母〉,也是愛莫能助的呀!】

台長: 蜜桃
人氣(20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敏媽
其實,只要做父母的人多想想自己並不是完美的人,那麼在對孩子提出要求時,就可以避免可能是太苛刻的要求了。...然而,也因為父母無法十全十美,所以只要盡心、用心對待孩子就好了,畢竟誰也沒辦法保證哪一種教養方法最有效呀!孩子也有孩子自身的秉性和福份,面對這個部分,還是順其自然吧!^-^
2008-03-17 12:23:24
JoJoma
單看蜜桃寫出的精華,就知道這本書很合時事了.
現代父母很難為,孩子們..他很辛苦.
時代在變化,孩子們在成長..我們為人父母也要跟著時代成長..
要不然..真的會有代溝..
我的親姐姐..已經四十好幾了,為了跟孩子們有話談,有共同的話題,竟也將流行歌曲給學起來唱,孩子喜歡的歌星明星,她也很認真的去看報紙了解...去到ktv點的歌都是孩子崇拜的偶像的歌曲...
孩子在成長...我們也要跟著成長..現代人很辛苦呀.
2008-03-20 10:19: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