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6 14:11:59| 人氣7,726|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讀法國時事漫畫密碼:藍色小精靈總統駕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前很喜歡閱讀報上Coco的政論漫畫,抓對時事七寸時,小小一小張圖,也可以像雷射光束一樣具穿透力。法國一些報章雜誌上也可以看到時事漫畫(dessin de presse),「世界報」(le Monde) 首頁長久以來由普朗圖執筆,而狭利畫報(Charlie Hebdo) 與鴨鳴報(le Canard enchaîné) 每週出刊,裡頭的時事漫畫份量比其他刊物多上許多。整合國際時事的「國際郵件」週刊(Courrier international) 上也集結了各國漫畫家的作品,非常值得一看。

精采作品實在不勝枚舉,以下就以法國新科總統薩哥(Sarko ,法國人給Sarkozy的暱稱)為引子,解讀法國時事漫畫中的圖像典故。



普朗圖筆下的薩哥:歐漫人物混合體

今年法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普朗圖(Plantu,1951- ) 在世界報上發表了一篇作品,標題為「自由,平等...藍色小精靈一世」(Liberté, Egalité…Schtroumpf 1er,見圖一)。

畫面上,左邊的薩哥cosplay成「壞心宰相」伊兹諾顧德(Iznogoud = it’s no good),終於完成十九歲以來的夢想,從發傳單與熱場子的小黨工登上總統大位。右邊的薩哥變成「藍色小精靈一世」,入主法國總統府愛麗榭宮。


坐鎮法國世界報(le Monde)頭版多年的普朗圖,就像一些歐漫漫畫家,也是半路出家。唸完巴黎精英學校---亨利四世高中後,進入醫學院就讀。後來放棄白袍生涯,跑到布魯塞爾聖路易藝術學院(école St. Luc) 唸書,「丁丁歷險記」作者艾爾吉(Hergé) 正是這所漫畫家養成所的精神導師。

普朗圖於1972年起開始為世界報等媒體畫漫畫,闖蕩多年之後,1985年起,世界報總編決定把他的作品放到首頁,以彰顯法國重視政治漫畫的優良傳統。從此,世界報讀者每天都有熱呼呼的普氏作品配著可頌麵包與咖啡當早餐,普氏以畫筆臧否時事,為近二十年來的法國第五共和做見證。

1990年代初期,早在1993年以巴奧斯陸協定簽訂前,普朗圖先後請阿拉法特與以色列外長裴瑞茲(Shimon Pérès)用圖畫溝通雙方心意。漫畫家把相關作品給巴解領袖過目,解釋他的創作意念。訪談最後,普朗圖提到巴勒斯坦的內部問題,點出阿拉法特言論矛盾之處,只見訪談全程泰然微笑的阿拉法特臉色一變,馬上對鏡頭喊停。

不管作品令人發笑或苦笑,好的時事漫畫家手筆可以類似昔日史官的春秋筆法,像普朗圖一樣做好功課,政治人物不得不謹慎以對。看到採訪中公關形象乍然剝落的阿拉法特,令人不敢忽視漫畫與媒體等傳播工具的力量。





總統化身之一壞心宰相:「我要取而代之!」


薩哥晉身「藍色小精靈一世」前,普朗圖常把他畫成「壞心宰相」伊兹諾顧德 ,讓歐漫讀者們會心一笑。

編寫出「壞心宰相」(見圖三)這個知名歐漫人物的劇作家,同時也創作出「淘氣尼古拉」(le Petit Nicolas)、「高盧英雄阿星特利克斯」(Astérix)與「呂克牛仔」(Lucky Luke)等經典作品。今年一月底,法國安古蘭(Angoulême)小城就有條街道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是的,這些精采漫畫都是他,何內‧葛西尼(René Goscinny) 想出來的。

說來很巧,他筆下的「壞心宰相」與「淘氣尼古拉」都曾被法國媒體拿來虧新總統,而在「尼古拉的假期」一書中,營隊大哥哥說故事給尼古拉等小朋友聽,說的就是「壞心宰相」的故事。

「壞心宰相」有條經典名句:「我要取代卡里發王,成為卡里發王!」(Etre calife à la place du calife !) ,宰相人小志氣高(野心也高),想盡辦法篡位,可惜老是出槌,而悠哉度日的國王絲毫沒有察覺大臣的野心,總是安然度過危機,還總是喚他「朕的好愛卿」。矮小又壞心的伊兹諾顧德成了「叛徒」的代名詞,算是歐漫中知名的搞笑惡人。



薩哥曾在1995年法總統大選第一回合時,改挺當時人氣頗高的首相巴拉提(Balladur),不知道是否因為想偎大邊西瓜,仕途看看是否會升遷得更快。結果人算不如天算,席哈克勝出,薩哥也因此被席派親近視為叛徒。薩哥只好枕戈待旦,慢慢回到權力中心。在普朗圖筆下,薩哥聲勢攀升,這位「壞心首相」讓席哈克寢食難安(圖四)。今日終於入主愛麗榭宮,小黨工的未來不是夢。

「壞心首相」的形象也曾於1970年代被拿來諷刺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同時譏諷當時還是首相的席哈克,只考慮到外銷國內產業,枉顧伊拉克人權問題。


總統化身之二藍色小精靈:啦啦啦,小精靈啦啦


藍色小精靈 本名為Schtroumpf (唸成「噓吐波芙」), 英文名為Smurf。卡通版曾在1980年代初期在國內播映過,算是國人較為熟悉的歐漫角色。他們頭上戴著類似法共和國象徵瑪莉安的腓尼基式軟帽,全身都是藍色。雖然有個討厭的巫師賈不妙不時來作怪,一般說來,小村生活沒什麼大風大浪,不像「高盧英雄」阿星特利克斯,必須與村人時時對抗羅馬大軍等外敵。

曾有朋友爭辯,藍色小精靈到底是法國漫畫,還是德國漫畫?持第一種意見者,大概是因為看到原版藍色小精靈漫畫講的是法文;後者會這麼想,可能是從小精靈日耳曼風的名字推敲而來。

兩者其實各對一半。嚴格說來,藍色小精靈算「法語系」漫畫,它那德語風味十足的名字或許跟作者沛由(Peyo,1928-1992)的故鄉---比利時有關。比利時由法語與法蘭德斯語系人民組成,難怪作者塑造出這樣帯點混血風格的作品。



藍色小精靈作者沛由本名叫做皮耶和‧居理佛(Pierre Culliford,見上圖)。畢業後找工作時,得在牙醫診所與插畫中擇一。還好牙醫診所已在十五分鐘前找到人手,沛由選擇了插畫之路,我們也才有了這一群可愛的小精靈為伴。

藍色小精靈一開始只是在沛由「約翰與皮魯歷險記」(des aventures de Johan et Pirlouit)漫畫中出現,後來自立門戶,成為全球知名的漫畫人物。據說法文原名其實是無心插柳之作,某天漫畫家吃飯時,餐桌上大家把調味料小瓶遞來遞去:「麻煩你給我那個什麼什麼的…」結果他們隨口亂謅的「什麼什麼」(schtroumpf)後來變成漫畫人物名稱,法文版還拿來當動詞用,其他語文版本就不知道如何發揮了。

藍色小精靈後來由美國公司改編成電視卡通影集,成功打入英語系市場,進而進軍全球,台灣也看得到小精靈的身影。不但有公仔、電玩等週邊商品,也曾在歐洲主題樂園露過臉。即使沛由逝世多年,到現在隆拔出版社(le Lombard)繼續出版藍色小精靈,由其他漫畫家接手作畫,繼續編織小精靈在中古小村中的童話故事。

普朗圖會用藍色小精靈來形容薩哥總統,除了他們的造型與知名度,大概也看上了他們的顏色。國內政壇有藍綠橘紫,法國也有藍紅兩大派。薩哥為首的右派政府即是藍色,漫畫家把這些元素鎔鑄在一塊,塑造出法國第五共和新總統造型。1990年代初期曾有傳言,認為藍色小精靈其實蘊含共產主義色彩,把鬍子老爹等劇中人物跟馬克斯聯想在一塊,想像力真是太豐富了。

法國政壇作風比台灣樸素內斂得多,極少看到政治人物現場玩起變裝遊戲,真正精采火辣的扮裝秀,要在報章雜誌或電視諷刺秀裡才看得到。


漫畫家加料:小蒼蠅與惡魔角


薩哥還是法國內政部長時,曾公開聲援被回教團體控告的狭利畫報 。他義正辭嚴地說:「我寧可諷刺畫諷刺過頭,也不願意浮濫查禁新聞自由。」他還說:「我們必須捍衛可以對一切嘻笑以對的權利。」

結果普朗圖才在薩哥頭上畫上一隻小蒼蠅(如圖七),馬上收到法內政部專人快遞部長來信指教。原來漫畫家向來只在法極右派「國家陣線」(FN)黨魁勒邊(Le Pen)頭上畫上蒼蠅,漫畫家此舉分明就是暗示薩哥與極右派氣味相投。儘管世界報高層明白地宣布挺右派,普朗圖繼續在薩先生頭上畫上蒼蠅,數量越來越多。他甚至在薩哥手上加上個臂章,上頭寫著「本國認同」(IN),暗諷法國當今右派與極右派實在太相似。

普朗圖筆下的小蒼蠅讓薩哥反彈,而漫畫家把他比擬成「壞心首相」,卻完全沒有反應,普朗圖自己也很納悶。



普朗圖用蒼蠅與法西斯式臂章暗諷薩哥,卡畢(Cabu) 則為這位政治金童想出了另一種造型。這位資深漫畫家沒有忽略薩哥的可愛身材與招風耳,還在他頭上加上兩個尖角。據說薩哥忍不住當面問他,為什麼要把他畫成這樣,漫畫家直爽回應道:「嗯,因為我覺得你就是這樣,帯點邪惡氣息。」(見上圖)



時事漫畫 載舟覆舟


時事漫畫就像法國電視台Canal +的諷刺人偶秀(圖九為薩哥人湡)或國內的悶鍋模仿秀,成了臧否政治人物的舞台。政治人物重金打造自己的黃金形象金剛罩,也擔心時事漫畫與媒體對他們的評價。然而,漫畫與諷刺秀如果沒有仔細思考後再製作,也有可能淪於謾罵,甚至變成醜化與抹黑的工具。



法國里昂(Lyon)有個著名的傳統偶戲「奇紐勒木偶秀」(le Guignol 如上圖) ,主角奇紐勒為一介小民,身上藏了根大棍棒,一逮到機會就把惡警察打得哀哀求饒。現在雖然報紙、電視與網路發達,偶爾還會在週末園遊會或某些小型劇場,見到法國小朋友聚精會神地看著老百姓棒打惡官,看得笑呵呵。秉持類似精神的節目也在電視上歷久不衰,與報章雜誌上的時事漫畫聲氣相通。這也讓人想起韓片「王的男人」,在更古老的時代,街頭就是藝人諷刺時政的舞台。

不論用戲劇、漫畫或文章,我們訕笑有權力者,奉勸他們謹言慎行,不要從此變得腐臭難聞起來(啊,有蒼蠅…)。民族救星與時代舵手的神話時代必須讓它們過去,媒體玉女金童或爆料大師也不能盡信,我們只能時時反省、批判與質疑,繼續書寫,繼續大笑下去。

■ 普朗圖與阿拉法特http://www.plantu.net/html/lefilm.htm 點Rencontres avec Arafat…
■ 聯合國藍色小精靈公益廣告http://news.bbc.co.uk/2/hi/europe/4334086.stm
■ 「藍色小精靈略史考」http://www.wretch.cc/blog/degennes&article_id=4112855
■ 藍色小精靈角色介紹http://bloguide.ettoday.com/jasonforce/textview.php?file=2543
■ 法國電視諷刺秀les Guignols http://www.canalplus.fr/pid20.htm

(原文刊載於大辣辣報,由短篇薩哥秀延伸改寫而成)

台長: lilou

原來藍色小精靈不是日本漫畫XD...真是長見識...
2007-05-29 14:41:57
版主回應
其實有些卡通也可能是日歐合作的產物。歐洲出點子,日本製作動畫。

我想,還是拜美國公司的卡通與行銷威力之賜,我們才有機會間接接觸到歐漫作品。看看接下來史匹柏與彼得傑克森會拍出什麼樣的丁丁歷險記,成功的話,也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歐漫經典。

lilou
2007-05-29 16:29:31
Ting
期待ing
我也喜歡看時政漫畫,很多幽默風趣,一針見血啊,針砭時世。。。
2007-06-25 13:03:02
版主回應
不過時政漫畫過了時間點,有時忘了當時情境或事件,就比較不那麼有力量了。

中國的時政漫畫,可以什麼都說的嗎?:P
2007-06-26 01:49:08
dodo
感謝版主如此精細的解說, 真是獲益良多
不過其中有一點可能有點小出入
&quot藍色小精靈算「法語系」漫畫,它那德語風味十足的名字或許跟作者沛由(Peyo,1928-1992)的故鄉---比利時有關。比利時由法語與法蘭德斯語系人民組成,難怪作者塑造出這樣帯點混血風格的作品&quot比利時的法蘭德斯語其實是荷語, 要說有德國風味只能說法蘭德斯語與德語相近吧
2007-07-26 06:09:33
版主回應
多謝dodo的回應
我自己也這麼想
可是被荷蘭朋友與比利時朋友*指正*
所以沒有直接用上荷語這個詞

文中說有*德語風味*
寫成*日耳曼語系*或許比較好
如果有語言學方面達人
麻煩指點用語

另外 最近看到另一個關於藍色小精靈名稱的由來
據說作者與朋友吃飯
請朋友遞鹽過來
結果*鹽*(法文為le sel)沒說完
打了個噴嚔
把好好一個字說成類似schtrompf的怪字
結果後來就用上他自己的作品了
以上只是道聽塗說 有待考證---

lilou

ps/ 最近與學過「荷蘭語」的朋友談過
她說 其實荷蘭人的官方語言應該是「尼德蘭語」(néerlandais)
中文的「荷蘭」一詞泛指荷蘭一國
但是法文中的Hollande其實只是荷國一部分
所以他們的語言hollandais也只是一種方言
法蘭德斯地區的方言為法蘭德斯語
跟荷蘭官方語言與hollandais相近
居民彼此可以了解
2007-09-22 23:14:36
夜小敏
cooooooooooool...我喜歡這篇
即使我不愛研究政治:p
2007-11-01 00:08:12
版主回應
時事漫畫畢竟與政治分不開
以眾人皆知的漫畫角色來形容政治人物
比較容易讓讀者心領神會

lilou
2007-11-01 01:43: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