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08 22:27:13| 人氣4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灣下沉:所謂的禮貌,挖哩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沒屁用啦!!
親切熱情的前提是什麼呢??
除了親切熱情之外又剩什麼可以被世人所敬重的呢??



Rock_Bottom.jpg




朱宗慶:台灣人的禮貌反思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194078.shtml
【聯合報╱朱宗慶】 2011.03.07 03:02 am

多年前,我曾在一個演講中提到,台灣人節奏感不好,有人不以為然的認為,台灣節慶文化豐富,民間鑼鼓傳統淵遠流長,怎麼會有節奏感不好的問題;雖然台灣人對節奏是具敏感度的,且素材豐厚,不過,我的意思是,在音樂上,差一點就差很多,節奏作為一個組成音樂的要素,如果抱持著無所謂、馬馬虎虎的態度,演奏出來可能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台灣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它的好和壞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有時必須透過外國人的角度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或不足。近來有幾位歐洲國家前駐台代表,因選擇在台定居,而取得永久居留權的消息;還有許多民眾拾金不昧的新聞;也有些外國朋友驚艷於台北的捷運文化、公車秩序,還有台灣人的友善與熱情所塑造出的獨特氛圍。台灣有美景、美食和人情味,似乎擁有優質生活的要件。

然而,這些肯定是鼓勵,但也不能無視於一些社會現象。台灣享有高度民主自由,若正面看待,是打破框架孕育創新的催化力量,另一方面,可能造成「自由」的濫用,以及對「他人」的不夠尊重。去年底的博士生阻擋救護車事件,雖引起輿論撻伐,但與充斥在生活週遭的不當言論和行為相比,只有程度上的差異,本質並無二致。都是曲解了民主的涵義,嚴重忽視社會制約及規範。

當我們在使用馬路時,有時彷彿換了個人似的,所有不文明的舉止時常可見。隨意變換車道、不禮讓行人、單車騎上人行道,還有在百貨公司或賣場停車場內的逆向行駛,都是「禮儀」失當的表現。另外,我們在扮演消費者時,也常常有非理性的反應。消費意識高漲,顧客至上的觀念盛行,廠商竭盡所能討好消費者,造成奧客行為多半被合理化;尤其在百貨周年慶或限量折扣拍賣促銷時,民眾秩序失控和推擠受傷,甚至發生糾紛,成為屢見不鮮的畫面。在商業機制的操作下,業者或有事先規劃,在管理與行政應變上幾乎完全棄守,客訴及民怨助長「消費者為王」的觀念。

媒體是窺見社會百態的櫥窗,它具有渲染性的影響力,在商業競爭的邏輯下,容易流於迎合視聽大眾口味,報導內容多以「觀眾想知道」去考量,較缺乏「觀眾應該知道」的思維,加上電視媒體每小時的循環播出,負面社會新聞有時反而造成起而模仿的歪風,被認為是有趣好玩,因此產生更多社會問題。

台灣人的親切、真誠、熱心,是我們的重要特質,要保有這些優勢,文化和教育應不失為最有效的方法。文化不是只有「藝文」,它無所不包,它是對一些價值觀的學習與認同,例如以同理心和別人相處;它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耳濡目染下,內化為生活態度。教育是最根本的改造核心,就如同捷運裡的種種規定皆倚賴宣導和管理,才能成為乘客不斷持續及保持的好習慣。

禮貌很重要,卻得不到該有的重視,但它卻是與人互動及衡量國家的文明尺度。台北花博、苗栗燈會、觀光局行銷台灣各地的主題行程,都希望能打造台灣成為國際新亮點,除了主辦單位需費心在各項管理機制的構思之外,讓我們也先從生活中的小處做起吧。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2011/03/07 聯合報】@ http://udn.com/
 

台長: 威利
人氣(4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