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18 09:07:15| 人氣22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讀少年小樹之一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幾個月來,我們讀了幾本人生之歌的書--《流浪者之歌》、《少年小樹之歌》—也品嚐了生命的滋味,想想自己的「賞味期」是不是已經過期了。我們從城市文明的紛擾,走入到崇山峻嶺,聽一位少年的生命曲調,生命的河流時而嗚咽輕鳴,時而低盪迴旋,更有慷慨激昂,這是小樹的生命交響曲,飛揚處如春日朝霞,沉穩處如老松古柏,憂傷處如空山寒雨,如同大自然的交替,人事興衰盡在一曲《少年小樹之歌》中迴盪。

消失的河流

八十九年的春天,少年小樹在校園書坊排行榜上亮麗的站立著,我買下它走到麥當勞,坐下閱讀它。台大前面的新生南路原本是條大圳溝,是為「塯公圳」。想她在民國五零年代,圳溝旁曾經揚柳依依,綠意盎然,那是我童年曾經住過的地方,在這裡發生一件我永生難忘的「失蹤記」。曾幾何時,因為文明的需要,加了溝蓋,整條新生南路成了暢行平穩的柏油路,最美麗的一段路從此永遠隱藏。若非關心河流文化的人,鮮有人知道圳溝支流綿長到景美一帶,從師大分部到大坪林。因為是灌溉用的溝渠,日後失去農業價值,如今成了垃圾堆積的小水溝,美麗與哀愁因為本身的價值而產生命定的結果。一個城市失去了河流,無疑是宣判另一種文化的死亡,流觴曲水只能留到王羲之的蘭亭序中遙想。而台北根本沒有這種雅緻的文化,整個台灣都是如此。

撫著書本,望眼街道,時空有如蒙太奇一般,奇妙的交疊出台灣與查拉幾山的影像。一個遙遠的地方、消失的國度,正應照我童年時黃昏落日的溝渠漫步,同樣是小孩的眼睛,卻目睹一切的失落。突然升起的寂寥讓我暫時與小樹神遊,心有戚戚,這是我喜歡小樹兒的地方。

您願意陪我坐一會兒嗎

經過數年後,也許小樹在山裡的一切都被我忘懷,但我只要輕閉眼睛,稍稍想一下,那首「柳樹約翰」詩便輕鬆的來到我眼前。

『您願意在告別世界以前陪我走一段嗎
不必走很遠,就在附近。
我們不需交談,也不必互相傾訴過去經歷的痛苦,
也許偶爾可以大笑幾聲,或是找個藉口痛哭一場。
也許我們可以找到彼此遺落多年的失物

您願意陪我坐一會兒嗎?
不長,只要一分鐘,但要依您的時間單位計算。
我們只要交換幾個眼神就會明白彼此的心意。
而當我們分離時,一切均已在不言中。
我們將會十分慶幸,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在愛著自己。

您願意為我再逗留一陣子嗎?
在分離之前,讓我們重溫彼此的信賴和愛。
多年以後,當我再想起您時,
我的淚水將會稍止。
而縈繞在心頭的思念,也將會得到些許的平靜…… 』

除了難以避免的傷離別情緒之外,祖國的煙滅成了天空中最後的一抹雲彩,年幼的小樹與蒼老的硬漢—柳樹約翰成了老與幼、希望與幻滅、莫可奈何安於一隅與頑強抵抗的強烈對比。

所有部落族群的命運大至相同,與自然共處不思進步讓他們付出了代價,沒有文字不讀書,失去了與世界快速進步的連結,一但文明入侵到桃花源,世上便失去桃花源。桃花源終究是一場美夢,夢境再美終有醒來的時候。

生命的道路

前陣子看張大春的《自莽林躍出》,消失的族群似乎只能在山林裡面討生活。我們文明人總喜歡到山裡面尋找民族誌裡的傳奇事物,對這種傳說更充滿了好奇與某種程度的響往。然而,人與自然何曾在文明中遠離呢?消失的部落也是自然的結果。君不見,古中國便有三大部族—華夏民族、東夷及苗蠻,文明發展強大的,自然居領導地位,即便一時被其他族群統治,也只是更增添主文化的多樣貌,這也是中華文化博大的原因。和宇宙星群互擠互吸的情形一樣,有的星球被拋的老遠的邊疆,有的被大星雲吸過來形成一個銀河星系,這便是自然。

台長: Joe
人氣(227)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風簷展書讀 |
此分類下一篇:眉批一則
此分類上一篇:歷史的鏡子--話王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