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9-20 06:17:36| 人氣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修解脫道者等名言所詮事,依止諸蘊假立之我。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略論止觀   日常老和尚 淺釋

【若於人上無彼所破,即人無我。若於眼耳等法上無彼所破,即法無我。若於法上人上執有彼所破,即法我執與人我執。】

在人上面實際並沒有這個所破(就是真實的自性),這個叫人無我。在我們的眼睛耳朵等等內法,乃至於外法上,也沒有這個所破,這就是法無我。反過來,執著以為它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就是人我執、法我執。

【人我執之所緣,即流轉生死者及修解脫道者等名言所詮事,依止諸蘊假立之我。】

現在分別說明人我執跟法我執。這種執著是對於明明沒有的東西,由於錯誤的虛妄分別,而以為有實在的東西,因此產生不斷的薰習的力量,這種實執在人上產生的叫人我執。人我執是一種心裡邊執著的知見,譬如我們跟人家吵架,因為你覺得他錯了,所以你一定有一個你覺得對的想法,這個就是你所執著的平常我們的種種概念,無不是這個樣子。   

我們為什麼產生這種問題?說來說去都為了這個我,讓我們在生死當中流轉的也是它;見到流轉生死當中的痛苦,要求解脫而修道,所要拿掉的也是這個東西。假定把它拿掉了,問題也就解決了,所以首先要認識它。人我執的所緣是依止諸蘊假立之我,這是一種「名言所詮事」。所有的東西實際上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真實存在只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拿不出來的,但你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所以叫名言所詮事。它沒有實際上的自性,僅僅是由分別心而安立的。換句話說,我們講的,就只是一個概念,然後由這個概念而產生言說,然而這個言說所指的對象是沒有自性的。比如眼前有張桌子,我對它有一個概念「那是桌子」,而「桌子」這個名言所指的就是眼前這個東西。我們流轉生死就是因為執著這個名言所詮事是實有的;對流轉生死感覺痛苦而要求解脫,所要解脫的也就是這個東西。人我執不是一樣東西,它就是我們能執的心,它所緣的對象就是這個「依止諸蘊假立之我」,就是依著五蘊所安立的。為什麼叫假立?因為它不是真的,但確實有這樣的一個行相、功效,這個「假」是相對於前面所謂的自體實在而說的,這個東西有它的行相,功效卻不實在。   

為了容易明白起見,舉一樣簡單的比喻,譬如我們眼前攤了一本書,我們說這是書,實際上書這個東西是由紙張、印刷、人工等等因緣而成的,然後從小給你一個概念這是書,於是你就覺得好像有一個實在的、天生如此的東西叫書。其實沒有耶!眼前所有的東西都是如此,只是依種種因緣所建立起來的,並沒有天生本來如此實在的東西在,所以我們稱它為假立。又比如說這個茶杯,它是由金屬,然後再加上人工等等因緣做成的,這個東西有裝水的功效,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做茶杯,並不是本來天生有一個實在的東西叫茶杯,如果說天生本來如此的話,你做也做不出來,也不必去做。既然是其他的因緣做起來的,一定不是本來就是這樣的,所以才叫做無自性。並不是說沒有這樣東西,是有這個東西,但它沒有自己本身的自體、自性,而是由於種種因緣建立起來的。就像桌子一樣,我們很容易明白,它是由木頭、人工等等做起來的,的的確確有這樣東西,但它是由這些東西安立起來的,而不是有實在的自體。現在對這個五蘊身心上所安立的我,我們由於不了解,以為有一個本身天生如此的我,其實它不是真的,所以叫假立為我

台長: deepmind
人氣(12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消文 |
此分類下一篇:薩迦耶見
此分類上一篇:其所執之境,即名為我或名自性。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