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2-06 08:14:29| 人氣1,5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學習網

01道前基礎-皈敬頌 彙整 - 廣論學習網 (lrestudy.com)

廣論第1013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如上所述,除了少數特殊的開遮之外,佛陀的言教都是非常相順不矛盾的。所以像三乘或者五道,要進入其中更高的位階,就必須具備下下的乘與道的功德種類。波羅蜜多道,就如同《般若經》中所說:「所有過去、未來、現在的諸佛共同道路,是此波羅蜜多道,而不是其他道」,好比是往趣成佛之道的主幹,所以不應該棄捨。金剛乘中也多次講到這點,所以波羅蜜多道是顯密二者共通之道。在這基礎上,如果再加上密咒的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生起和圓滿二種次第--尊者具足觀見自身為本尊的生起次第,以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全廣二296講。及其相關的法類--及其眷屬:指與灌頂、三昧耶等相關法類。才能快速到達佛位;如果棄捨共道,是極大的錯誤。

假如沒有獲得這樣的領悟,對於每一種法各別產生一種似是而非的理解, 就會毀謗其他的法。特別是對於上乘如果發起一種似是而非的信解 ,就會依序棄捨小乘法藏、顯教波羅蜜多乘;就算在密乘中,也會棄捨下三部等。那麼,就會造下與這樣的惡行緊密相關、容易生起,並且異熟極其沉重的深厚
謗法業障,相關的依據將在下文說明。 

台長: deepmind
人氣(1,50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廣論消文 |
此分類下一篇: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
此分類上一篇: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