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16 07:12:39| 人氣829| 回應69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華夷之辯

(前評〈古漢阻礙科技發展?〉曾言:
都已啥時代了,竟還有學者專家教授會說漢語阻礙科技發展?

只要腦中被西方精神殖民,啥時代會有邪者磚家叫獸!
如今又見被西方民族血統論殖民


另參【圖博館】古漢阻礙科技發展?  《中國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63515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63515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08635153"性》李氏王朝的囈言《中國歷史上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525843"HYPERLINK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324525843"分與合》)

陳寅恪說李世民是鮮卑人後裔?DNA技術揭開唐史書背2018-05-05 
一直以來,關於開創貞觀之治與大唐盛世的李氏皇族的血統與出身,在網路上都富有爭議。
  比如不少人認為李唐王朝建立者是鮮卑人,甚至有人由此推定唐朝許多制度來自所謂的北亞(內亞),更有甚者,把唐朝的建立說成是來自中亞西亞的軍事力量對於東亞的勝利,李世民有突厥人血統等等。先不管那些強行給自己加戲的,今天主要說下李氏皇族的血統問題。
  唐朝李氏皇族的血緣爭論,如果不考慮南宋理學大家朱熹的那句:“唐源流出於夷狄。”主要源頭還是大師陳寅恪的一句話:“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李唐氏族推測之後記》)
  說到這裡,其實大家要有個基本概念,當年受制於落後的考古技術和薄弱的科學基礎,歷史研究靠的還是翻故紙堆。
  民族族屬與血緣問題其實也是如此,隨著考古、人類學與DNA技術的發展,相關研究也一直在進步。因此若我們還抱著小一百年的觀點,豈不是太OUT了?而且陳寅恪真的認為李氏皇族是鮮卑人嗎?
  想瞭解這個,先來說說鮮卑是個什麼概念?
《史記索隱》引東漢胡廣雲:“鮮卑,東胡別種”。範曄《後漢書•卷九十•烏桓鮮卑列傳第八十》:“和帝永元中,大將軍竇憲遣右校尉耿夔擊破匈奴,北單于逃走,鮮卑因此轉徙據其地。匈奴余種留者尚有十余萬落,皆自號鮮卑,鮮卑由此漸盛。”
  可見,鮮卑既有東胡人,也有北匈奴的餘部,即更多是一個部落聯盟概念。由於鮮卑也像匈奴一樣南下掠奪人口,一些鮮卑化的漢人也以鮮卑自居,比如北齊高家。
  那麼李家呢?按李淵自己的說法是西涼武昭王李暠的後裔。李暠生十子,次子李歆即西涼後主。李歆生八子,其第三子李重耳在亡國後投奔南朝劉宋,任汝南太守。北魏進攻劉宋,李重耳以城歸降,遂又在北魏做官。李重耳生子李熙,任金門鎮將,後改鎮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南),其家也隨著遷居於此。李熙生李天賜,李天賜生三子,即李起頭、李虎、李乞豆。李虎生李昞,李昞生李淵。這就是李唐王室的世系。這樣看起來似乎很清晰,但是有一點中間有缺環。
  按《新唐書》的記載:重耳字景順,以國亡奔宋,為汝南太守。後魏克豫州,以地歸之,拜恒農太守,複為宋將薛安都所陷。
  但是,當時的史料卻沒有李重耳的記載。“(元嘉)二十七年二月辛巳,索虜寇汝南諸郡,陳、南頓二郡太守鄭琨,汝陽、潁川二郡太守郭道隱委守走(《宋書•文帝紀》)”、“索虜大帥拓拔燾南侵陳潁,遂圍懸瓠城,太守陳憲保城自固(《宋書•南平穆王鑠傳》)”、“偽弘農太守李初古拔嬰城自固,法起、安都、方平諸軍鼓噪以陵城(《宋書•柳元景傳》)”、“後自盧氏入寇弘農,執太守李拔等,遂逼陝城。時秦州刺史杜道生討安都,仍執拔等南遁。及世祖(拓拔燾)臨江,拔乃得還(《魏書•徐安都傳》)”
  結果僅僅沒有這個李重耳紀錄,所以許多人就推斷李唐皇室是鮮卑人。先不說這個推斷的邏輯關係有多麼跳躍。其實仔細看的話,李初古拔的身份還有經歷,是不是和李重耳很重合?
  對於這個人,南朝紀錄的姓名很有鮮卑色彩的是李初古拔,但魏書紀錄則是李拔。考慮到在北魏孝文帝時期鮮卑人改漢姓,所以李拔更像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不是鮮卑人。對此,陳寅恪先生根據《魏書•薛辯傳附長子初古拔傳》(《北史•薛辯傅》同)“長子初古拔,一曰車輅拔(《北史》輅作轂),本名洪祚,世祖賜名”,認為“李重耳父子事實皆與李初古拔父子事實適合”,認可李家是被賜鮮卑名的漢人之後,但沒有咬死。
  因為陳寅恪先生認為李唐皇室很可能是趙郡李氏徙居柏仁(今河北隆堯西南堯山鎮)的“破落戶”之後裔。而且根據《唐會要》記載:獻祖宣皇帝諱熙葬建初陵(在趙州昭慶縣界),儀鳳二年五月一日追封為建昌陵,開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八日詔改為建初陵。懿祖光皇帝諱天賜(宣皇帝長子)廟號懿祖,葬啟運陵(在趙州昭慶縣界)。大家看到這也就能看出來唐朝皇帝可考的祖陵在河北一帶。
  所以說到這,基本上可以排除李家是鮮卑人的結論了。雖然涼武昭王的後代可能性打了折扣,但是按陳老的說法,好歹也是趙郡李氏的旁支。
  至於李唐是鮮卑大野部改姓的說法,其實更架不住推敲。當時西魏時對漢族大族通過賜姓來拉攏,李虎、閻慶都被賜姓大野;李弼(李密曾祖父)、李穆跟李虎一樣姓李,卻分別賜姓徒何、拓跋。而後來這些人也都改回本姓。
  而且,得益於考古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一些鮮卑人的遺傳樣本得到解讀。
  根據復旦大學的檢測,確定拓跋鮮卑貴族元威遺骨的YSNP遺傳類型為C2北支。這與之前吉大測試出的鮮卑遺址古DNA資料吻合。基於當代人的遺傳調查顯示,這個類型主要分佈於北方草原地區,如在哈薩克斯坦的哈薩克人占11.11%,內蒙古海拉爾的蒙古人中占9.26%,在俄羅斯阿勒泰共和國的阿勒泰人中占12.50%,鐵列烏特人中占9.09%,而在漢族人中分佈較少。
  在目前的李姓樣本中,C2北支的類型也不多。考慮到李唐皇室作為統治中國將近300年的皇族,而且李家從西魏時代就是大族,那麼在現在李姓人群中必然有相當大比重是李唐皇室後裔。因此,既然C2北支這個類型在李姓人群中比重不大,也基本可以排除李唐皇族是鮮卑人的可能性。
  所以,一方面所謂“李唐胡人論”在陳寅恪先生的正式著作中並不成立,只是某些人對陳寅恪先生的一些想法進行斷章取義或歪曲。而根據考古與DNA也可以排除李唐皇室的鮮卑人身份。
  參考資料:
[1]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2] 陳戍國  唐代宗法觀念與傳承制度──兼論李唐皇室氏族問題 《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 1 (1) :12-18
[3]韓昇 隋代鮮卑遺骨反映的拓跋部起源
  回應
 我是學生物的,那個YSNP把我弄得楞了一下,查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Y染色體單核苷酸多態(Y-SNP)”,這只能證明李唐在父系上是非鮮卑貴族,至於他們的母系,獨孤皇后,那是毫無疑問的鮮卑。但這有什麼關係?在那個時代,鮮卑人也可以堅信自己是華夏正統,畢竟史書上寫著匈奴是夏後氏之苗裔,匈奴和鮮卑,早就融合得分不清彼此,然後又統統和“中土人”融合得分不清彼此
 中國人一直以父系血統為證券評判民族和種族的標準。只要父系是漢族,不管母族是什麼族一律算漢族。
 李世民的母親是鮮卑人,長孫皇后也是鮮卑人。李家後代有鮮卑血統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中華民族從來不以血統論,而是以文明文化思想為准。所謂血統論者,都是西方的東西,他們小國寡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我們是56個民族,5000年以來漢化胡人,胡化漢人多了去了,你扯得清嗎?
 血統論不是我們的主流,我們的主流就是文化精神,講誰是君子,誰施仁政。而不是以生理標準來區分中國人的,許多臺灣人在生理上完全是中國人,可是他們在精神上完全就是漢奸。這種血統有什麼意義?
 有胡人血統又如何、沒有又如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種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有人就是想不通?
 這其實是重要的,某些國家和勢力一直利用這些血統論來篡改和解構中國歷史,以混亂和破壞中國人的歷史記憶,達到顛覆政權分裂國家的目的。這屬於意識形態鬥爭的部分,不能等閒視之。臺灣島上的台獨和日本人就製造了不少這樣的雜音,而且很有市場。
 是不是都無所謂 ,我們才不是主張血統淪的狹隘種族主義者,非要說的話是文明主義,重要的是何以治天下何以教化人心的傳承,這幾千年來中國東西南北的相互遷移就沒斷過,純種的漢人早一兩千年前就已經不存在了。而單從生物學上來講,優秀基因間的混血因遺傳多樣性會產生更加優秀的後代
 漢人這個稱謂也是漢朝才開始的,也就是一兩千年前,你這個什麼“純種的漢人早一兩千年前就已經不存在了”是什麼玩意?你讀著不彆扭嗎?還有科學研究表明漢族父系是高度統一了,也就是你說的純。你和那些熱評上的人是典型的漢族虛無主義,文明從來就是血統+文化來界定了,兩者缺一,文明也就亡了。中華文明還在,一個是血脈還在,另一個是這個血脈的人還保有文化傳統。漢族這個主體沒了,有一堆少數民族中華也是亡了。人才是文明的載體啊,人沒了文明就沒了。我提醒大家要小心歷史虛無主義、漢族虛無主義。
 受漢朝統治,認同漢朝價值觀的就是漢人,和血統沒有關係,老糾結這些有什麼意義啊。
http://www.guancha.cn/LengBingQi/2018_05_05_455841.shtml


另附
【新圖博館】實然觀
  以下想一口氣道出我的中國民族文化觀又唯讀者讀地斷了氣故勉強分段如下:自清末慈禧太后偏愛至今一般人看重冰透的翡翠(冰透則冰冷偏理性一眼看穿不耐看、但翡翠玉器仍存中國的自然/吉祥物/詩詞等造形之感性意象神韻可回味,但西方的水晶/玻璃尤其鑽石、在幾何造形下、愈加冰冷不耐看、若非炫富保值、實難在中國推廣,當然時髦心理下、會有人嚐鮮,但很難像日本成為結婚必配、畢竟日本大化革新雖唐化沒接受中國「玉潤珠圓」加上明治維新脫亞入歐西化、故西方鑽商廣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傳」易成),但自古至今行家皆崇尚、心靈手巧精琢細磨出「玉潤珠圓」的羊脂白玉器(瓷器亦然,行家皆尚宋瓷天青白潤之秀美、而貶明清五彩俗艷五色令人目盲,宋瓷雖有青瓷冰裂紋和鬥茶用黑曜碗之丑美[丑也是種美、如奇石根雕之皺漏瘦透和戲曲的名丑角、這與老子的美之為美斯惡矣之辯證美學有關],但不像日本的茶道茶碗、一刀木雕、金漆裂紋等皆尚殘缺拙糙之美、這與日本人的物哀美學或不夠心靈手巧有關、故日本所謂工匠精神在日本第一泡沫後可能是鑽牛角尖磨洋工,而不像中國心靈手巧+經濟性原則下之成本性創新、使得中國製造升級為創造智造行銷全球[中國心靈手巧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中國廚師單靠一把刀一鐵鍋鏟便能走遍天下、切炒出所有美食、遠勝日法廚師,舞蹈戲曲也常用手中道具意象來擴展韻味、比如中國歌劇舞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四美圖》李玉剛男扮女裝的水袖/李在《新鏡花水月》有更炫的表演、「頌賢」的男袖子至於女袖多不勝數、北京舞蹈學院「點絳唇」的鏡子、京劇「貴妃醉酒」的杯子、越劇「西廂記」方亞芬的扇子之唱作俱佳於昆曲「牡丹亭」、這些道具要在西方芭樂舞者手中將會手足無措/雖偶有執扇的如卡門,連體操成績也逼得國際奧委會以難度太高不安全欠創意而多次修改評分標準之小動作來壓制中國、畢竟中國人的矯健身材加心靈手巧早已顯現於雜技和武戲身段上了、但中國不會小心眼限制人高馬大的黑白人打球賽跑、可是以契約理性自居的西方「國際」卻在各方面玩定標準的多標把戲、不拿回定標權中國是很難崛起的],這顯然與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以意象韻味至上的審美觀為有關,
  但關聯性思惟和心靈手巧、何時又如何演化出來的、卻很難還原了,只知現代中國或東亞黃種人的腦容量比其他尤其人高馬大的黑白人還多(這從演化的經濟性原則易解,因腦只占人體的2%、卻要耗20%以上能量,故有「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俗見,雖然彼此只是關聯性而非因果性關係、無論在中國右筷與代表理性的左腦之右手相互演化、或心靈手巧出需高度創造力的繅絲、造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水密艙、馬蹬[加百煉鋼環首刀成就漢武帝征伐西城之騎兵]、瓷器、製茶、豆腐…等獨創上),但見約五千年前(此時歐亞非大陸的四大河流域、不約而同的發展出中東、埃及、印度、中國等四大農業文明,這顯然與約萬年前冰河期結束、該流域逐漸暖濕有關,後衰也與地球繞太陽轉軸傾斜角度變化所造成的逐漸乾旱、人為過度砍伐森林、中國則需加印度板塊擠壓青藏高原隆起隔絕印度洋水氣北送等有關)中國北起遼河的紅山文化之玉龍、南至長江的良渚文化之神人獸面紋玉雕就已精琢細磨,這不只反映了心靈手巧、還影響到之後華夏中原文明以龍的傳人自居(商朝來自東夷[周秦則自西戎]本像南蠻以鳥為圖騰、但商青銅器之龍及饕餮紋、卻是融合了西戎北狄等四方而成一象徵天下觀的新圖騰,這非東方孤例、古埃及的鳥蛇皇冠就象徵了上下尼羅河流域之統一、而尼羅河神又是埃及國神,故褒貶龍者和褒貶漢者一樣,皆不知中國是以文化而非血統種族來判華夷、只要認同中華文化即使夷人也華心反之則華人夷心
  [故所謂漢服/字/人皆源自南蠻之楚漢、唐服/正楷/人含旗袍亦源自胡漢融合,而大漢沙文主義所言:簡體字非漢字乃邪體,不只不知清末民初以來漢字和儒教等傳統因承擔了中國衰弱的重責、而被從天下中心自大之右極陷於全盤西化自卑之左極的「邪者磚家叫獸/織識分子」之漢字革命史:先簡後併終廢、當然中國關聯性思惟及表意文字的歷史實相證明中文不但廢不了連併音化也不行(日文的漢字與假名共用故廢不了而韓越漢字與併音分用故廢的了)、至於簡繁正邪之爭是一時的無謂,畢竟腔調字形非表意之體、能表達詩詞吟唱之韻味只具四聲調的北方官話(相較於古漢語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少了入聲、從明清以北京為京城故北京話成了白話文/國語/普通話之基礎、此過程似法語以巴黎話為基礎)亦優於保存多聲的南方方言(但音階南五北七);雖然電腦輸入下簡繁已無學習優劣之別、但既已約定成俗、就不必改繁除非為了書法美感、雙方能識簡/繁寫繁/簡便可,也不知中文只要還是表意就能發揮統一中國的作用、如像台羅併音則與台獨關聯、羅馬帝國的崩解便與各地民族語言併音化相關,台獨對此又鬧內訌:若廢國府的ㄅㄆㄇㄈ注音、改行拼音與國際接軌、又恐不能與中共的拼音區別,更不知一面自卑地去中國化一面又自大地宣稱1949尤其文革之後中華文化只在台是種矛盾分裂心理、這也存於中國周邊的日/韓:安史之亂後唐文化只在日/清兵入山海關後明文化只在韓,其實中華文化之體是創造性繼承的、改朝換代只是文明文物之形、故中國是四大農業文明中唯一幾千年不斷的文化型國家,不明者常陷於中國是超穩定結構千年不變或中國不像日本重視文物保存之迷思:其實中國也重視文物保存、奈何木質不耐水火蟲尤其常毀於中央集中保存之結構、加上更重視文化精神/自然和文字之繼承如詩云「荒涼古廟唯松柏」再加碑,而日本則長期地方封建分散保存又重視集團繼承而中國則富不過三代、即使如此也難免大規模毀損,故奈良唐建築多重建於宋、京都宋建築多重建於元明,木溫潤在古代中國象徵生命故多用於陽宅、石冷硬故反之、但如今中西又反之、尤其美國年年不少木宅毀於火風蟲但為美國夢仍續建、中國反而建高樓以節木省地,相對於中國園林的「借景自然」、日本自古的「枯山水」則顯人造自然,至今亦然、同用片石砌牆、中國王澍的建築就比日本隈研吾自然、安藤忠雄的清水牆建築可類比],
  當然夷人華心只是理想的中國天下觀、現實的中國人是以父系血統之家族主義為判準、故常「家國」並稱、這在商周文獻便已確定、夏則因二里頭考古尚未發現完整文字而只是片斷似商甲骨文之字符故不被主流史界認定為信史而只是傳說[甲骨耐存加之秘藏再加清末偶現不然商之信史將永殤、商既繼夏再加完整文字不可能一夕完成,有沒可能、夏文書寫於似商文日用之木牘竹簡但在地下腐朽了、或耐存的夏甲骨文仍秘藏而未現呢],而這一切在清末崇洋媚外毀損了天下觀之後可能都失準了,君不見如今港台獨以被殖民為榮,畢竟天下觀要立基於有天下最強文化如盛唐之吸引四方,而殖民時之英日便如盛唐[唐太宗和趙武靈王的「胡化」因掌握了知己知彼式「華體夷用」改革而成功、北魏孝文帝的「漢化」和唐玄宗的胡化則反之,蒙元則因拒絕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即使空前最大帝國、在中土的元代也不足百年(1271-1368),滿清則因接受中華文化天下觀、統治之初曾高壓(剃頭屠城等)但透過懷柔(科舉編書等)、不只明末遺老多服,連清末太平天國之亂時曾國藩等文將也以道統恢復滿清政統、而受洋式訓練的新軍武夫反滅了清朝政統成為軍閥之源、清代則近三百年(1636-1912)],除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成真,不然難再現中國天下觀)。
  回到玻璃為何因不如玉瓷器「玉潤珠圓」而不被中國人接受,來連結歷史的分期爭議。英國歷學史麥克法蘭在其《玻璃如何改變世界》一書,不只不承認一般以鉛鋇/鈣鈉來區分中/西玻璃、而主張中國古代玻璃皆源自西方,更以中國不用玻璃、阿拉伯雖傳承了羅馬玻璃但亦缺科學理性、故皆未發展出西方以望遠顯微鏡/試管玻璃為基礎的現代科學,此種「西方中心說」自古希臘便開始了(埃及人雖因建金字塔和治尼羅河水、先有算術,但要在希臘人理性下、才成數學)再加信了耶(多似邪字)教一神論、到近代更甚、如前述韋伯認為西方才有理性的自然人文有科學。「西來說」自清末崇洋媚外毀了「天下中心說」、已成了主流學界的一種「邪說」,而不能理性客觀的比較出、在那些判準條件下、誰可能是誰之源或更可能是多元互動之演化,邪根在「中國關聯性思惟vs西方對立性思惟」,依演化的實然之相是萬物萬事皆息息相關、「多元說」應比「西來/一元說」較合歷史實相,奈何至今「判準和發言權」都仍在「西來說」掌中。
  「西來說」看似說理、實則合理化、幫先到或強者找理由而已(多似成敗論英雄),其實是雙標且自我矛盾的,以下先泛論、再析判中國猿人智人皆「西來說」和「夏商周斷代」。
  一般認為中國的小麥葡萄皆源自西方,其實甲骨文便有麥字、《詩經》也有野葡萄,但因西方較早大規模種植且是主產區、便接受了「西來說」。中國米(長江流域河姆渡遺址早在七千年前便出土大量人工稻米)茶也是較早種植且是主產區,如以同標、西方也應接受「東來說」,但以印度也有原產米茶之爭議、而不接受,有爭議就不接受?那中國南方也有原產棉花甘蔗且有《楚辭》為證(當時印度才在阿育王主持下、將古梵音巴利文字化、集結佛經),但因印度較早種植且是主產區、便不理爭議了,這是啥邏輯?「中國關聯性思惟vs西方對立性思惟」是也!(可見西方二元邏輯學是一門多麼邪門的學問)
  類似的多到不想析判了,其實歐亞非大陸的動植物、早在四大農業文明前、便已透過風水禽獸人不經意地互傳,即使大洋隔絕的美洲、在冰河期也互傳了、大洋洲的椰種等更演化出水漂,在此只舉台獨化下的「物種傳播政治邪」是如何邪門的。台島的人種最早源自冰河期大陸、這是地理常識,但獨論卻跳過而大談台島原(早)住民是東南亞至大洋洲所有「南島語族」的起源,其合理化理由是、偏找有利於獨論之語根和基因、更多不利的語根基因證據尤其出土文物則棄,撇開證據不說、單就地理常識、台島原民不可能像孫猴子從石中蹦出、即使來自東南亞其源也在大陸,中國北方是小米較早大規模種植的主產區、依同標、原民的小米也應源大陸、但獨論仍說台島有原產小米,漢人最早從原鄉帶來菸草、但獨論仍說到日治(據)時才大規模商業主產、也不算,至此有講理無用之感、也可了【圖博館】為何要用戲謔式諷文來評論之故了、此似黑色幽默喜劇骨子裡才是真正的悲劇。
  一般沒被「人類單一起源自非洲說」洗過腦的現代北京人,看到以下歷史實相:北京房山一地先後出土70-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4萬年前的早期智人「田園洞人」、1.8萬年前的晚期智人「山頂洞人」,很自然會認為是其祖先,但學者專家教授卻說皆源自萬里之外的非洲、且三者毫無血源關係、其理由是多標雜用。
  當中國湖南出土12萬年前現代智人牙齒化石、質疑了智人在6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現代人起源觀時,由於沒基因 、「非洲說」便派出同沒基因的以色列卡梅爾山洞穴出土的18萬前智人臉骸化石、來解疑:「湖南人」還是透過「卡梅爾洞人」間接源自非洲,問題是,既然中科院古人類學家吳新智的「多地起源、連續進化、附帶雜交說」只憑骨骼特徵(比較北京猿人、山頂洞人和現代人的骨骼特徵,發現70%的中國人在頭骨上有3個特徵和北京猿人是一致的)缺乏DNA證據而不被接受、那為何「卡梅爾洞人」能被接受呢?
  更妙地是,相似度達99.99%在法庭都不能當唯一證據的DNA、在古人類學家手中卻成了聖經密碼,竟然可單憑一大串DNA中的一小點做為譜系樹根、而得出全球現代人皆源自6萬年前非洲一個女人,而其他的DNA不管多少都是雜交的、比如所有非洲之外人口都有1%-4%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連中國第一個古人類基因組「田園洞人」也只屬古東亞人但非現代東亞人的祖先,反而跟比利時的古歐洲人、美洲的亞馬遜人有遺傳關係,西方掌控下的古人類學基因庫竟成了「人類單一起源自非洲說」的聖經密碼庫、其威力不下傳說中的基因武器(以色列秘研專滅阿拉伯人種、而古人類學基因庫則專滅中國人史、美國孟山都種子基因庫專搶全球物種)。
  不只中國的學者專家教授被「人類單一起源自非洲說」洗腦成邪者磚家叫獸,連霉體公知大V噴子也只准:迄今30-35萬年最早智人化石在摩洛哥出土推翻人類單一起源自東非的假說;人類誕生地不是非洲而是歐洲:來自法國、德國、保加利亞、希臘、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對希臘古猿弗賴伯格種的兩個已知樣本的牙根進行CT分析,發現這兩個像人的700多萬年前古猿「希臘人」可能是前人類,即原始人類。而不許中國推翻人類起源非洲:最早為4500萬年前在河南「澠池上河曙猿」,比北非法尤姆發現3500萬年前的高等靈長類動物化石,還要更早1000萬年。
  可見「西來說」自清末崇洋媚外毀了「天下中心說」是如何成了中國主流學媒界的「邪說」,連經多學科的學者專家教授五年研究得出之「夏商周斷代」《簡本》(夏代:前2070年夏啟立國-前1600年商湯滅夏。商前期:前1600湯-前1300年盤庚遷殷前。商後期:前1300年盤庚遷殷後-1046年紂亡。西周:前1046年武王-前771年幽王),只因中國政府多部委參與,便以有爭議(「歲在鶉火」把武王伐紂定為前1046年而不是1027年、碳14測年置信度應由通常的68%提高到95%)而不接受,即使工程專家組的專家學者已撰文回應,且表示有爭議很正常《簡本》只是階段性的學術成果而非定論,可見他們真意在誣指: 「夏商周斷代」是中共為了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凝聚力而搞的民族主義工程。
  各古文明斷代本就多爭議,但少見像中國因爭議便全盤被外人或自我否定的。比如記錄古埃及王表的巴勒莫石碑、都靈王表、阿比多斯王表、卡納克王表或殘缺不全、或互相之間有出入;記錄美索不達米亞的貝羅索斯王表亡佚,留存在他人著作中的部分則顯示著作者驚人的想像力,統治者年齡動輒以萬記;至於古希臘,靠著德國考古學家施里曼對普里阿姆寶藏和邁錫尼古墓葬的發現,才證實了頗具神話色彩的《荷馬史詩》中特洛伊、邁錫尼的存在。施里曼宣稱在土耳其西薩里克山找到的特洛伊的遺址,實際共有9層不同年代的遺址,不論是哪一層都無法和特洛伊相吻合,其後繼者伊文思在克里特島對米諾斯文明的發掘也頗多疑點,其一些衝動、理想化的重建更是被後來的學者批評和否定,發現的線形文字A至今仍未破譯。

台長: jsoujsou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829) | 回應(6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文藝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日本反戰敗
此分類上一篇:漢服政治學

顯示全部69則回應

阿楨
徐實:除了中餐、中醫藥,我們還能對外介紹什麼 2019-11-01 觀察者網

2019-10-18,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在北京發佈《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8》,調查選取了全球22個國家,涵蓋了亞歐美非大洋洲等不同區域的公民。訪問樣本共計11000個,每個國家500個樣本。海外受訪者認為,中餐(55%)、中醫藥(50%)、武術(46%)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個方面。
  但在我看來,有幾方面的問題顯而易見:
1)中餐、中醫藥、武術都可以看作是農業文明的產物,而新中國巨大的工業成就被忽視了。
2)中餐、中醫藥、武術,都不是價值觀的載體,無法幫助中國實現價值觀的輸出,幫助外界瞭解當下的中國。
  中國的文化輸出需要新思路,要培養外國民眾對中國的嚮往,中國的對外文化輸出可以把握兩個要點:輸出工業文化,輸出價值觀。
  輸出工業文化的有效方法。
其一是製作高品質的紀錄片,如央視的《大國重器》。其二是製作反映當代中國風貌的影視作品,但必須是好故事,首先必須擺脫《紅高粱》、《夜宴》、《十面埋伏》這類“農業文明敘事”,包括以少男少女感情為題材的“青春小電影”。
  美國是在價值觀輸出這方面做得最成功的國家。美國將好萊塢變成高效的政治工具,通過影視作品的成功市場行銷來輸出價值觀,而且還有經濟利益可圖。
  在價值觀輸出這方面,中國既要積極學習美國,又要有自己的創新。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熱衷於扮演“世界員警”的角色,“人權高於主權”的價值觀。中國應該輸出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例如:
1)自強不息,人定勝天:《我的左手》算及格水準,這一領域應該能夠出現更好的作品。
2)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烈火英雄》體現了消防官兵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
3)強大的社會凝聚力:《橫空出世》《我和我的祖國》都能夠在關鍵時刻上下一心、高度團結的國家,除了中國以外,並不多見。
4)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流浪地球》已經將這種精神詮釋得淋漓盡致。
2019-11-01 09:17:24
阿楨
回應
《實然觀》:西方政經理論之謬、世人尤其中國人多了(民主教信徒公知大Ⅴ噴子除外),但西方文藝理論之謬、不只不了、反充斥於各大網站如豆瓣之中,他們批評中國電影的標準是「會不會說故事」(如美國金像獎)「有沒有深度」(如法德義三大影展),結果叫座的《小時代》等流行娛樂電影被罵是腦殘粉捧出來的小鮮肉沒演技之爛作(有沒演技要由觀眾判決、影評人所謂的演技反是造作,這另有南/北因素[南/北不純是地理更多是互動後之柔/剛文化表現],其實與其用禁奢限薪來壓抑南方擅長的柔美、不如多創作些北方擅長的壯美比如叫好又叫座《戰狠1/2》《湄公河/紅海行動》,就好比、與其仇視社會的鮮肉時尚、不如加強學校的陽剛教育[剛柔並濟/緊弛互調的社會才合演化之均衡原則],就文化的滲透性而言、自秦漢/南北朝/唐末五代/宋元明清至今、北武強雖勝南文弱、但重意象感情的中國文藝先天註定柔弱勝剛強、南方終以文化反攻、如今秀美的南方影視文化也對周邊越俄韓等有較大影響、而《戰狠》等反遭拒、道理很簡單「寓教於樂」好萊塢最會玩了),連極具「影音色彩意象之有意味形式美感」叫好又叫座的張藝謀電影、除了早期獲獎的《黃土地》(雖是攝影但實則主導)《紅高粱》《大紅燈籠》《菊豆》《秋菊打官司》、後全被批成不會說故事沒深度(法德義三大影展[諾貝爾獎亦然]之深度多指拍出西方人性的醜陋面/非西方則加民族社政經的醜陋面[故獎多給該國異議人士]、當張不再討好影展時便遭棄,問題是深度可以悅讀啊、比如《黃土地》等就很有美感、而如今影展式後現代電影真難看),為何如此?除了這些影評人多失意 (好萊塢劇作家工會勢眾權大、但中國編劇多淪為替影視改編文學或網路小說)、常有仇官(張因參與京奧等官方開閉幕式晚會被反中者誣為保皇黨如經濟學界之林義夫)仇富仇名心態,病根還在西方文藝理論。
2019-11-01 09:21:40
阿楨
“不合適,原因,河南人”,女子起訴招聘單位 2019-11-12 中國青年報

今年,23歲的河南姑娘閆文投出簡歷,應聘浙江喜來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的職位,卻在次日收到這樣的應聘回復。閆文認為自己的平等就業權利受到侵害,決定起訴招聘單位,要求該公司登報道歉並賠償精神損失6萬元。杭州互聯網法院已受理此案,並定於11月26日開庭。
  回應
我也反對地域歧視。但是,如果一萬個人對哪個地方風評比較差,那我覺得自己也該思考一下到底問題出在了哪裡。不是說來自哪個地方的人就怎麼樣,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地區整體風氣還是存在的。
對河南人沒有異議,但是親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我反正是在廈門再也不敢打的士了(97%廈門的士是河南籍,掃黑前曾經有幫派,亂收費態度差,起爭執馬上手機叫人來圍)。
 我是河南人,出門在外出差日久,沒讓其他省國人說過咱啥不是,不期待你能因個例改變看法,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河南人口基數大,裡面狡黠滑頭的人顯得基數也大,但是行走諸多城市,我認為不管城市鄉村,河南省內人民樸實憨厚的個性還是主流。歡迎沒事來走走看看,河南多的不只是名勝古跡,咱中華民族傳下來的優秀品質沒有丟失!另問,國外反華勢力猖獗,毒媒控制輿論,導致偏見頗多,是否代表中國人就是自身有問題?

看西方學者的理論,總讓我懷疑:他們說的是中國嗎? 2019-11-13 復旦文史研究院院長葛兆光,

最近讀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民族—國家與暴力》,書中多次提到中國,想來是討論全球問題與普遍理論的西方學者視野中,已經有了“中國”的存在,儘管他們常常是帶著西方人的居高臨下,或者是把中國作為映射自身的“他者”,不過西洋那些頂級理論中,中國不再是可有可無。不過,當我讀到下面一段文字的時候,卻大吃一驚,突然讓我起了一個疑問:“他們說的是中國嗎?”或者真的是本書譯校者王銘銘所說的,中國只是他們理論書寫時的一個“想像的異邦”?...
2019-11-13 09:41:23
阿楨
回應
 有色眼鏡不是現在才戴,那是有歷史淵源的。所以,話語權必須要爭!
 西方對中國瞭解的太少,對當代中國現狀瞭解的也太少。中國在努力讓西方瞭解,接納世界各國留學生,但就是這種努力,也被網路噴子說成是崇洋媚外。西方研究中國竟然要到日本去,因為那裡的獎學金高,諷刺!

歐洲商業評論:中國在希臘人眼中的形象 2019-11-12 觀察者網

自2008年以來,希臘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這吸引了國際媒體的關注。很多觀察家都在猜測,希中之間的這種親密關係將走向何方呢?在這種情況下,關於希臘人如何看中國、如何看兩國之間日益發展的關係,希臘國內卻鮮見相關的全面研究結果問世。...
  回應
 "希臘民眾之所以對中國抱有好感,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希臘與歐盟之間的嫌隙。"——果然,這才是真相。
 這篇文章缺少一個簡單明晰的結論:只要中國能幫助希臘人掙錢,那麼關係就會親近;如果有一天中國不能滿足希臘人掙錢的期望,那所謂的“友好關係“就煙消雲散。
https://www.guancha.cn/EBR/2019_11_12_524863_1.shtml
2019-11-13 09:42:12
阿楨
研究確認 :福建及周邊古南方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祖先 2020-05-16 中新網記者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團隊聯合多單位歷時8年的最新研究發現,中國、東亞主體人群連續演化是主旋律,中國南北方古人群早在9500年前已經分化,新石器時代古北方人群在遷徙和基因傳播方面對所有現代人群的影響都非常顯著,至少在8300年前南北人群融合與文化交流的進程即已開始,4800年前出現強化趨勢,至今仍在延續。
  該研究首次通過古基因組資料確認,福建及毗鄰地區距今8400年的古南方相關人群,是南島語系人群(現今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島及太平洋島嶼等地)的祖先來源,首次明確將時間追溯到8400年前,並確認整個東亞沿海族群之間都存在遺傳聯繫。研究成果論文5月15發表《科學》(Science)。
  團隊依託古DNA技術,成功捕獲測序中國北方山東、內蒙古及南方福建、毗鄰亮島和鎖港等地11個遺址25個9500-4200年前的個體和1個300年前個體的基因組。其中,涉及新石器時代早期人群樣本,包括來自北方山東、內蒙古地區5個遺址(扁扁洞、小荊山、小高遺址、博山遺址、裕民遺址)距今9500-7700年的7個個體,及南方福建、臺灣海峽2個遺址(奇和洞、亮島)距今8400-7600年的3個個體。
  研究觀察到,中國人群與歐洲人群,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演化歷程差異較大。在約9000年前農業出現以來,歐洲人群不斷受到近東農業人群及歐亞草原人群等外來群體的“大換血”,即外來人群一直在重構歐洲人群遺傳信息,對現今歐洲人產生重要影響。在中國,南北方人群雖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連續的,沒有受到明顯的外來人群的影響,遷徙互動主要發生在東亞區域內各人群間。發現中國古南方人群成分在現今南島語系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確認南島語系人群起源於中國南方。
  回應
完了,菜菜子南島尋親還是認回來了...
過去西方和日本很多學者的觀點是人類從非洲走出來,先到東南亞再到臺灣日本,然後到中國。現在反過來了,對逆向民族主義是個打擊。
2020-05-17 09:06:03
阿楨
許倬雲:為何宋代以後,中國文化形成了穩定結構? 2020-06-15 觀察者網

遼(金)和西夏,與宋時戰時和,主要的要求是中國贈納絲帛和銀錢,因此,宋不常以戰、守為選項,而是以繳納歲幣來購買和平。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宋因此重文輕武,雖自居正統,宋終於無法不向四鄰低頭,每年以歲幣交換和平。真要論經濟價值,一年花上一些財帛換來和平,省下了養兵和作戰的費用,其實也相當值得。不過,中國損失了尊嚴,也沒有自衛的主動能力,這是兩宋三百年,始終無法脫開這魔咒。
…..
唐代接納各種外來的思想和信仰,祆教、摩尼教、佛教等和中國原有的道教、儒家並存,中國並不需要特別標榜本土的文化特色。安史之亂以後,漢人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價值,韓愈高舉排除外來傳統的旗幟,將佛教等外來宗教當做夷狄的文化,主張重新確認華夷之辨、內外之分。
  唐代晚期種下的這一股本土化潮流,在宋國開花結果,引發了對於儒家理論新的闡釋。
兩宋儒學,可以說是漢代以來規模宏大、海納百川的文化傳承,此時結晶而成的一套嚴整的思想體系。結晶化——正如碳結晶為鑽石,堅實無比,也從此拘束中國文化,失去了吸收外來成分的能力。
  相對而言,歐洲在近世經過宗教革命和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普世教會從此解體,只剩下梵蒂岡教會的形式。伊斯蘭世界經過歐洲帝國主義的衝擊,其各個教派只能管到自己的教眾,在實質上也失去了普世特性。倒是中國的儒家,並沒有教會,也沒有明顯的組織,可儒家權威及其造成的社會制度,卻是長久存在、難以改變。這是中國歷史的吊詭性:穩定——甚至超高度的穩定,卻難以適應外力引起的新環境。
  有宋一代,實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兩漢的堅實基礎,隋唐的宏大規模,轉變為中國文化的穩定結構。從此以後,中國兩度面對外族的完全征服,還能重新站起來。可是,在面對活力充沛的西方近代文明時,這一穩定的中國文化系統,不再能有接納與消化適應的能力。
2020-06-18 07:51:50
阿楨
中國社科院哲研所趙汀陽對話法國哲學家雷吉斯•德佈雷:未來的世界會是“天下”一統嗎? 2020-07-02 觀察者網

趙汀陽:今日很多西方人對中國都有一種刻板印象:中國就是專制的帝國加上傲慢的朝貢體系。但古代中國的“天下觀”卻被忽略了,我認為它足以被視為世界體系的普遍概念:一個所有國家共同治理、所有文明共同分享並服務於全人類的共同體。
“天下”既不是一個通往完美世界的承諾,也不是歷史的終結,它對文明衝突這個政治問題提出了一套本體論的方案。就像康得提出的永久和平理念並不僅僅針對德國而言一樣,一個普遍的天下體系也是為世界謀求永久和平,而不是中國支配他國的工具。
我的好朋友雷吉斯•德佈雷(Régis Debray)擔心天下觀會導致“中國治下的和平”取代“美國治下的和平”。但這種擔心並不恰當,因為在天下體系裡沒有君王的位置,天下體系就像瑞士,各個語言族群和其所在州幾乎平等地共存於一個聯邦之內。
  雷吉斯•德佈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沒有猶太教-基督教的“上帝造物主”概念,也沒有古希臘“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理念。這種哲學更偏好關聯而不是對立、連續而不是斷絕、逐漸演化而不是突然斷裂、漸進緩和的改變而不是革命。中國傳統文化不贊同那種典型的西方二元論,後者把高與低對立起來、靈與肉對立起來、理與感對立起來、冬與夏對立起來、理念與實體對立起來、善良與邪惡對立起來、上帝與魔鬼對立起來。中國傳統文化排斥這種摩尼教式二元對立理論。這種文化使得中國能夠在不過度想像的前提下踐行社會資本主義。這在西方世界是幾乎不可能出現的,因為它把一黨執政和市場經濟這一對我們眼裡的矛盾給統一了起來。
…..
這種思維方式與我們當前的時代非常合拍,天下觀接受經濟全球化、生態關懷和新冠肺炎這樣的全球大流行病,把我們的星球想像成一個整體,把人類看作是一個獨特的物種,將生物圈看成是最基礎、最終極和無所不包的。
……
  回應
天下是一種宇宙生存的哲學,天下體現更多的是人的公義,西方資本主義體現更多的是人的私利。
2020-07-03 08:22:30
阿楨
清朝的成功,靠的是「漢化」還是不同於漢族的統治方式?| 歐立德汪榮祖對話

2016-10-22,北京師範大學「思想與方法——變動的秩序,交錯的文明:歷史中國的內與外」 國際高端對話暨學術論壇上,其中一大看點是對「新清史」的爭論。無論是兩位對話人葛兆光與歐立德的演講,還是兩位評議人——汪榮祖(台灣中央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寶力格(英國劍橋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教授)的回應甚至聽眾的提問,都涉及到了「漢化」問題。
  「新清史」的論爭正是發端於1990年代中期,羅友枝對何炳棣《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的批評及何炳棣的反駁。羅認為清代乃「多民族帝國」的統治,清朝的成功正是源於其多民族國家的起源,正因其少數族群的身份及其異於漢族的統治方式才能建立一個超越中國的帝國。何再次回應羅的質疑,在題為《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的文章中,何認為,對於清代來說,儒家化就是「漢化」,儒家化和中國化是一回事,因而其隱含的一個結論就是清朝建立的是一個「中國」的王朝。
  歐認為,通常對「漢化」的理解就是漢族化。但有意思的是,很多深受儒家文化影響且學術造詣高深的滿族學者仍不認為自己是漢人。他認為「漢化」的終點站就是漢人。
  汪則不同意歐。他強調「漢化」是文化接受,並不等於民族認同。例如一些少數族群接受漢文化,但不認為自己是漢人。他更指出,Chinese不等於漢人,少數民族也是Chinese。
  葛認為「漢化」不是漢族的本質化,而是漢族的制度、文化對少數族群的影響,通常還被理解為一種文明化的進程。
 「新清史」在羅何爭論之後,隨著論爭相關論著的陸續的譯介,兩岸史學界也加入論爭,論爭劇烈而白熱化,甚至有意氣之爭的現象。
  例如2014年汪主編的《清帝國性質的再商榷:回應「新清史」》(臺北遠流)一書所引起的汪與復旦大學姚大力教授的論戰。
  汪對歐論文,提出征服在中國歷史上是常態。滿清入關與明朝爭天下,仍然是中國傳統王朝的歷史延續。清人入關取代明朝,成為中國的執政者。康熙的滿文遺詔就自稱是中國的皇帝。清朝對明朝的承繼關係非常明顯,乾隆的《御批通鑑輯覽》,將歷史的連續性表達得非常清楚。
2020-10-23 11:02:06
阿楨
他還提出,對關內來講,滿洲並不是域外的地方。《史記•匈奴傳》記載的破東胡,建遼東、遼西郡,尤其是明初馮勝收復遼東,設立遼東都指揮使司都是例證。明末熊廷弼與努爾哈赤曾相持於遼東,明朝勢力擴展到遼東和滿洲一帶,其言下之意是,滿洲本身並不算明代的「化外之地」。
  針對歐認為中國學者的民族主義立場,不願意動搖舊的歷史敘事的觀點,汪稱,翻案問題其實在中國史學中是很普遍的,但翻案也是需要有充分的理據。此外,汪認為歐誤解了雍正。雍正為什麼要花大量時間來談《大義覺迷錄》?一個是排除傳位的不正當性,第二是要強調華夷一家,論證滿清統治中國的合法性。
  關於「帝國」,他首先反問:有皇帝是否可稱為帝國?帝國本身也有很多種形態,如清帝國以及現代的蘇聯帝國。而中國古代沒有「帝國主義」,「帝國主義」是在馬列主義的語彙中誕生的。

人大清史教授劉文鵬:一篇為肢解中國而“構建歷史”的奇文 《歷史評論》2020年第3期

美國匹茨堡大學教授羅友枝(Evelyn Rawski)《再觀清代——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簡稱《再觀清代》)被視為“新清史”旗幟性之作。該文發表於1996年,系統表述了“新清史”的代表性觀點。兩年後,華人學者何炳棣以《捍衛漢化——駁羅友枝之<再觀清代>》一文激烈回應。此後,“新清史”成為海內外中國史學界的熱點話題,迄今未歇。
…….
要之,羅友枝一方面杜撰所謂“漢民族主義”是清末民初邊疆地區離心傾向的原因,另一方面,極力推崇蒙古、藏、維吾爾等族的 “民族主義”,構建一種“非漢”民族主義的、政治化的歷史敘事,解構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歷史事實,其危害不僅是要跟我們爭奪學術話語權,更是為瞭解構中國的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而“構建歷史”。對這一本質,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和警覺。
2020-10-23 11:03:41
阿楨
歐盟駐華大使:美歐應對「戰狼」外交說不 2020-12-11 德國之聲中文網

據路透社報道, 歐盟駐中國大使郁白(Nicolas Chapuis)本周四在北京舉行的一次能源論壇上表示,歐盟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在對華政策上達成一致。“如果我們可以,如果中國准備合作,那就讓我們盡可能地與中國合作。而當必須反對的時候,我們就要反對。”郁白還稱,“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共識,對霸凌、恐嚇和脅迫式外交、‘戰狼’外交說‘不’" 。
  針對外界對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的批評,華春瑩本周四回應說,”從根本上講,關於“戰狼外交”的非議實際上是“中國威脅論”的又一個翻版,目的是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讓中方放棄說出事實真相的權利。這些人應該明白,中國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了,中國外交代表和捍衛的是佔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尊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為了維護中國自身正當合法權益,為了維護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為了維護國家利益與尊嚴,為了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就做戰狼又何妨?”
  回應
要對西方的獵巫外交/雙標外交/歧視外交/高傲外交/... 大聲說 NO!
2020-12-11 09:14:11
阿楨
保爾:朝貢,只是明朝在賠本賺吆喝嗎? 2020-12-09 觀察者網

  人多了就會有江湖,國家多了就要有國際秩序。
有人說,朝貢就是打腫臉充胖子;也有人說,朝貢是大國身份的象徵;還有人拿今天的國際組織、貿易條約類比古代的朝貢體系。
  朝貢首先是政治事件,明確中國是宗主國,來朝貢的國家是藩屬國的關係。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回報:統治政權給與認可,頒發金印、敕書等具有政治合法性的憑證。
  富有四海的中國皇帝,接受了異域藩屬不遠萬里送來的禮物,包括明朝在內,歷代朝貢都存在“薄來厚往”的情況。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抱怨,中國吃了太虧,白花了真金白銀,只不過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而已。
  這批評,或多或少存在失實與誇大。今天看來,朝貢具有不平等的屈辱屬性,但在傳統的政治格局下並非完全如此。
  如航海家費信所言,當時各國使臣爭先恐後向明朝朝貢: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莫不貢獻臣服,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朝貢體系的建立不是強迫或征服的產物。較之于近代以來西方建立的殖民體系,朝貢體系要溫柔地多。
  大多數情況下,中國對各國的內政並不感興趣,更不在意實際控制權。較之於霸權國家主導的世界體系,古代的朝貢體系更富有和平的因素。
  用經濟得失評價朝貢體系,主要是在上世紀中葉,受到“資本主義萌芽”問題大討論的影響。
西方列強殖民時代的對外關係促進海外貿易擴張,甚至鼓勵海外搶掠,由此實現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同一時期,西方在賺錢,中國在虧本,長此以往,最終中國全方位的落後了。
  不過,這樣“算帳”,未免太小氣。在傳統東亞世界中,中國在各方面都具有絕對的優勢,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長期處於輸出的地位,就經濟利益而言,與其大費周章從海外獲得資源,不如在本土深入發展。“厚往薄來”無論是來還是往,其數量都是有限制的,朝貢對國家財政的影響非常有限。
  以被後人詬病的明代朝貢為例,幾乎找不到正常朝貢往來對國家財政造成衝擊的記載。反而是在朝貢體系下的國際秩序被打破時,明朝被迫親自出手收拾,才會真正耗資不菲。
  在以中國為核心的龐大國際秩序之下,傳統時代的東亞世界還存在次一級的朝貢體系,比如日本對琉球、安南對占婆,都提出了朝貢的要求,並形成了相應的次級國際秩序。朝貢體系以及由此產生的國際秩序,都曾是東亞世界國際關係的基石。
2020-12-11 09:16:12
阿楨
近代以來,由於落後的現實,中國的歷史遺產受到質疑。同樣是以某一國為中心,殖民時代的“日不落帝國”與霸權主義世界觀下的美國,卻很少受到人們的嘲笑與蔑視。
  事實上,如果完整地考慮經濟貿易,朝貢的國家層面經濟損失,完全有可能轉變為民間的經濟收入,甚至於再通過官營商貿、稅收等形式返還於國家。
  古代尚且如此,紛繁多樣的現代經濟自不必說。在評判國家對外政策的時候,如果只考慮直接經濟效益的得失,恐怕是一種不甚高明的認識。
  明朝,在對外武力強盛的永樂、宣德年間,對國際糾紛的干涉也頗為有效。比如暹羅王朝入侵鄰國,經過明成祖的訓誡,暹羅派遣使者入朝請罪。安南發生弑君內亂,更是被明朝直接出兵平定。但從明代中葉以後,再無艦隊遠航,明朝國家的對外政策也趨於保守,對國際關係的維護停留於缺乏實際效力的紙面文字。比如正德六年滿剌加被佛郎機(葡萄牙)人攻陷,國王派使節向明朝求援,明朝只是譴責佛郎機,並沒有更實際的行動。在缺少武力震懾的情況下,朝貢體系很難有效解決重大國際糾紛。
  晚明以後,先有日本侵略朝鮮,引發明朝直接出兵,而後女真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以明朝為核心的國際秩序遭受連番衝擊。面對來自朝貢體系內的挑戰,作為宗主與國際秩序中心的明朝已是應接不暇,一步步地走向兇險的境地。
  回應
 啥叫政治意義?除了滿足皇帝本人的虛榮心,對國家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
 維持中國周邊的大致一個和平環境,這不是好處?去年緬甸內部有問題,大量難民逃到中國境內,還有炮彈落過來,這還是小亂,如果周邊各國時不時的打仗,中國也會總受不利影響。
 今天官方都很少說朝貢了,怕給人口舌說我們的霸權。但這篇文章分析的很中肯,對朝貢體系,應該歷史的看,辯證的看,不能因為人家罵兩聲我們也不敢說了
 朝貢體系當然不完美,但是相比同時間段歐美是什麼體系?就是武力殖民體系。現在是經濟殖民體系。
https://www.guancha.cn/baoer/2020_12_09_573957.shtml
2020-12-11 09:20:11
阿楨
為什麼北京那麼難吃? 食味藝文志

一個地區的飲食好不好吃,原因不外乎三點:食材物產、歷史傳承、烹飪技術。
國家首都是人才彙聚的地方,而人才的彙聚,必然會帶來烹飪技術的進步。比如巴黎的法餐、東京的日料,即便不算是最頂尖,在本國也是上流水準。
但彙聚在偉大首都的人才和技術,唯一的原因,是北京的食材物產和歷史傳承,實在朽木不可雕。
如果說精緻的倫敦菜,是美食荒漠英國唯一的亮色;那麼粗糲的北京菜,就是美食大國裡最昏暗的小黑屋。
  相關新聞
為什麼廣州那麼好吃?
  回應
飲食上最忌諱的就是以自己的口味來決定人家的地方特色好吃不好吃。你覺得北京臭豆腐不好吃?湖南那總黑色的臭豆腐炸完了的味道好麼?豆汁兒不就跟優酪乳一個意思麼?不愛吃你別吃,褒貶人家愛吃的東西只能顯得你自己無知。您以為粵菜早茶好吃哈?甜不囉嗦的叉燒肉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動輒川菜如何,川菜的麻辣不是誰都能享受的。俺也不是北京人,就是看不慣這種沒吃過沒見過,滿網搜索點東西出來博眼球的東西.
這個公眾號剛剛在另一篇文章裡貶低了北京的飲食,現在吹捧廣州的飲食。不特如此,表面說食物,實際上貶低北京的政治,經濟,文化。目的不過挑撥南北爭端罷了,典型的顏色革命的手法。
2020-12-12 10:52:34
阿楨
美國南北戰爭的目的是解放黑奴?可謂顛倒因果!混淆是非!2020-12-18 中國歷史研究院

美國獨立後,版圖不斷由東海岸向西部擴展,但是北方與南方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經濟制度。北方是工業資本主義制度,19世紀2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南方依然盛行黑人奴隸種植園制度,它為世界資本主義市場提供原料,換取工業品,雖具有某些資本主義特徵,但不等同於資本主義雇傭勞動制度;它以黑奴勞動為基礎,種植場主對黑奴實行超經濟的強迫勞動,視奴隸為財產,可以任意加以處置與買賣。
  南北不同社會經濟制度的矛盾隨著美國領土不斷擴張而逐漸複雜尖銳,矛盾逐步集中在南北雙方爭奪聯邦控制權的政治領域,演變成維護聯邦統一還是分裂國家的“政治危機”。終於,這一危機在南方奴隸主製造的陰謀分裂活動中爆發:1861年4月12日上午4點30分,叛軍打響轟擊聯邦軍駐守的薩姆特要塞的第一炮,公然挑起國內戰爭。
  林肯並不是廢奴主義者
林肯雖然不贊成奴隸制,但他並不是一個廢奴主義者。林肯的《首次就職演說》裡提到“我無意直接或間接干擾蓄奴州的奴隸制度”,其核心思想是為了避免國家分裂,維護聯邦統一。
美國內戰的事實表明:南方奴隸主為維護奴隸制度而挑起內戰;林肯政府卻為實現維護聯邦統一、保衛主權完整的最高目標,而解放黑人奴隸、解決土地問題。可以說,解放黑奴並非是內戰最初的目的,而只是為了實現勝利,維護聯邦統一的一種手段。
  南北戰爭後的美國黑人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2020-12-20 09:30:51
阿楨
敢對雍正斷章取義?!綠媒竟然說:搞“台獨”第一人是雍正皇帝!2020-12-16環球網

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15日曝“大料”,聲稱有證據顯示,搞“台獨”的第一個人是清朝的皇帝雍正。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舉出六大例證打臉,不僅痛批“綠媒和綠線民,又蠢又無知”,更嗆“綠媒和綠線民的蠢,真是筆墨難以形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稱,“台獨”分子為了給“台獨”找理由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雍正說出這句“臺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之後,後面一句是“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結合上下文來看,雍正想要說的是“臺灣這個地方自古以來不屬於中國,我父親(康熙皇帝)深具謀略威望,把臺灣納入版圖”。
2020-12-20 09:32:12
阿楨
閩南話究竟是華夏正音,還是南蠻夷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H0gbf4mTA
  回應
北杂胡虏,南染夷越。都是混血的,別自吹自擂也不用貶低都是混血的,只剩誰保留了更多傳統都是混血的,客家保留比閩南好一點罷
2021-02-23 10:02:56
阿楨
西安民政局允許漢服照登記結婚 2021-03-03

此前,無錫唐女士在網上發帖,吐槽自己元宵節穿漢服領證被拒,對方給出的理由是穿漢服不夠嚴肅、不夠正式,像戲服。
我國《婚姻工作等級規範》中對於結婚照片的要求是:提交3張2寸雙方近期半身免冠合影照片。
各省在這個基礎上又做出了更細緻的規定,比如《江蘇省婚姻登記工作規範》第八十五條指出:婚姻登記照片應當為近期同一底版、單一底色的證件照,不得使用黑白照、婚紗照、劇照、藝術照等。少數民族當事人提交的照片是否免冠從習俗。
那麼,為什麼唐女士的照片被拒了呢?
當地民政局工作人員稱,此前無錫沒有先例,因此未予同意。工作人員也表示,此前對“戲服”的表述不準確,年輕人追求個性化可以理解,後續是否會認可漢服證件照形式,還需要研究。
  回應
華服好聽點
有什麼好聽不好聽的,漢人穿漢服,回民穿回服,穿自己的傳統服飾,56個民族各有不同各有精彩。
開這個口子,那以後少數民族服裝咋辦?
少數民族結婚照本來就可以穿民族服裝啊?!他們甚至可以不免冠。
中華民族是近代尤其是清王朝崩潰後為了整合清王朝統治下的國土子民而創造出來的詞彙,請問你身份證上面寫的是什麼民族?大概率漢族!
2021-03-04 08:41:26
阿楨
川大教授李競恒:在這些方面,三星堆和中原一模一樣 2021-03-25

觀察者網:三星堆出土的黃金權杖、青銅大立人和青銅縱目面具充滿“異域風情”更是備受關注。但我們也看到三星堆同期出土的玉琮、青銅尊、陶器仍是具有中原色彩的。到底該怎麼審視三星堆與中原文明的聯繫?
李競恒:三星堆有點類似敦煌的角色,是一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所以肯定會體現出和外部文化交流的一些特徵。但基本文化屬性是中國的,這是毋容置疑的。
三星堆的禮制,受到過中原二里頭文化的強烈影響,比如三星堆的重要禮器玉牙璋,就是二裡頭牙璋的形制。又比如青銅獸面牌,這是二裡頭的重要禮器,三星堆也有這種青銅獸面牌。三星堆的陶盉在形制上與二裡頭的陶盉一樣,其功能都是祭祀“上下神祇”,實現“上下交泰”的禮制功能。
三星堆的青銅神樹,體現的宇宙觀完全是中華文明的,當時中原信仰是宇宙中心有建木、若木這些神樹。
李競恒:三星堆比同時期的中原更重視黃金,這屬於一個地方性的習俗,一點也不奇怪。當時是方國聯盟,王夫之、梁啟超、王國維等學者都談過,夏商中原王朝相當於是一個“盟主”而已,這個盟主對於聯盟中各方國的禮俗、習慣都是不干預的。《禮記•曲禮下》說:“君子行禮,不求變俗”,孔疏:“俗者,本國禮法所行也”,就是說要尊重各方國、諸侯的地方習俗,不要去改變它。
2021-03-26 09:16:36
阿楨
中國南北差距為啥越來越大 2021-03-30 風聞

最新公佈的經濟統計結果,天津掉出全國排名前十的城市,在北方已全面落了下風。
1、經濟轉移不是一天形成的
在唐宋之前,南方自然環境太差,山地多平原少,江河湖泊縱橫,水患也多;那時候工具也不行,鐵器不夠廉價不夠鋒利,也沒法通過水利工程把南方潛在土地開墾或改善出來。
安史之亂之後,大批的北方流民跑到南方,搞水渠,排幹沼澤,研究農具;到了唐朝中後期,南方糧食產量暴漲,朝廷的主要稅收是南方。到了宋朝,各種水利工程更加改善南方種地環境。尤其南宋,北方徹底被女真人佔領後,技術官僚們帶著大家瘋狂搞基建,擴充農田,研究絲綢、陶瓷工藝,讓江南生產力大解放,順便還跟東南亞搞起了貿易。南宋小朝廷憑著那麼一小塊地,竟然在蒙古鐵騎下苟延殘喘一百多年。到宋末,經濟重心已經完成了南移。元朝統一中國後,就開始從南方往北方運糧了。
而此時北方飽受戰爭蹂躪。最重要的是北方水資源一直成問題。
到了明朝,南方經濟強、北方軍事強的格局已經完全定了下來,當時就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此外南方依託出海口,大量跟海外做買賣,比如茶葉、絲綢、瓷器。通過海洋貿易換回白銀後,中國境內貨幣太多,出現了“輸入型通貨膨脹”,和現在搞外貿賺美元以至於自己通貨膨脹多麼的相似。
等到清末開始五口通商,上海迅速成了整個亞洲最繁華的城市,江浙當時是中國最富有的地方,這也是為啥江浙起家、控制了長江中下游的蔣委員長最終能完成北伐、統一中國。
2.新中國成立後
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外貿斷了;計劃經濟,北方資源多,煤鋼複合體又在東北,所以北方經濟要重於南方。南北經濟一反千年常態,出現短暫的“反轉”。隨後改革開放,中國當了世界工廠,主要是中國南方在生產。

中國各朝代統治年數:
夏朝:450年
商朝:600年
周朝:795年
秦朝:15年
西漢:210年
東漢:196年
三國:61年
兩晉:156年
十六國:116年
南北朝:170年
隋朝:38年
唐朝:290年
五代:54年
十國:89年
遼朝:218年
宋朝:320年
西夏:189年
金朝:119年
元朝:98年
明朝:277年
清朝:268年
2021-04-04 06:32:21
阿楨
曾國藩是“聖人”嗎? 2021-05-10

世紀之交的時候,網路上、媒體上忽然開始流行曾國藩是“聖人”的說法,地攤上到處都是《曾國藩家書》,刊物上到處是曾國藩的小故事和語錄。
一個地主階級的官僚、封建軍閥、血腥屠殺人民的劊子手,忽然就成了公知、文青口中的聖賢、讀書人榜樣,甚至說蔣介石崇拜曾國藩,那麼曾國藩一定是個“聖人”。
  回應
曾要客觀評價,他至少為大清續命50年。此人行事穩重,治國相當有一套,相當於德國俾斯麥...至於蔣公,轉戰整個大陸,一個非常儒的,非常文韜武略的獨裁者,卻在孤島渡餘生中,絕處逢生了。
不知道為啥會有人追一個封建地主階級精英代表,圖啥啊?是想當秀才還是想當地主?
因為曾太符合儒家追求了。年輕苦讀然後科舉成功,為官時期出將入相,作為上司提攜下屬,作為家長教育子女。

李時珍只是一個秀才 2021-05-10

李時珍只是一個秀才,現在就是一個合格的高中生。因此,一個好醫生,無需讀太多書籍,現在醫生讀大量書,關鍵還是病例越多,醫術越高。
  回應
第一,把秀才比作高中生就很離譜了,放現在排天梯的話,至少得是縣一級的前10名了,第二對中醫的培養難度也低估了,以為古代是個學徒都能學醫麼?第三個多讀書本身就是多學習病例,而且中醫本身背醫書藥書,學習抓藥,最後當年的赤腳醫生文化在當時的整個社會教育條件下只能達到那個水準了,在當地這些赤腳醫生的文化水準都是上層的了,他們是犧牲了自己繼續進修提高的機會,投入到新中國的衛健事業中去了...
2021-05-12 06:59:01
阿楨
農村有“南蠻子,北侉子”的說法,現在交流多了,歧視淡了,更多是在調侃自嘲2021-05-16
  回應
中原自古以來就有南蠻的說法. 東夷西戎,北狄南蠻
  相關資料
劉紹楨《實然觀》https://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011544
  南北差異除了反映在詩詞/繪畫/聲樂/戲曲之外,當然也會反映在各方面、比如南拳北腿(似南船北馬):南方人打架喜歡用拳,北方人動武喜歡用腿。就連男女曖昧關係,南方叫有一手,北方叫有一腿。明末清初顧炎武說,北方學者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南方學者則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魯迅說,北人的優點是厚重/缺點是愚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缺點是狡猾。林語堂說,南北在身體性格和習俗上的差異,儼然兩個民族,甚至不亞於地中海人和日耳曼人。類似這些南北/南南/北北/漢與少數民族間之異議、至今仍見尤其網上之互噴,只是公開正式上面、大家禮貌上和諧掉了而已。
2021-05-21 07:54:46
阿楨
《醜陋的中國人》絕版,臺灣的中國人瀕危? 2021-11-16 雁默

柏楊遺孀張香華正式向兩岸出版商發出聲明:“依柏楊生前交代,如今將永遠停止發行《醜陋的中國人》”。原因是有出版社希望取得授權,摘文選入臺灣中學一年級教材,張擔心此作品被用來辱華,故而斷然拒絕。
張對現在臺灣教育和新課綱“去中國化”甚至“反中”無法苟同,尤其痛心於如今的“國文”、歷史教材,刪減文言文,以“東亞史”觀點取代“中國史”等現象,根本是執政者“去中國化”的教學策略。“(青少年)在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即便讀了柏楊的文章,又怎能領會柏楊的精神?”
《醜》將於2024年與兩岸原出版社合約到期後,永不再續約,張甚至希望兩岸出版社自即日起便不再出版此書。她強調,柏楊生前一再交代,當大陸文明已經進步了,就要廢除這本書的發行。
《醜陋的中國人》絕版,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就像李敖一樣,被蔣家關過,自然討厭老國民黨與其党國體制與思想,因此在思維上,只有在西方文化裡能找到容身之地,並據此反國民黨。
《醜》全書的重點在於闡述“醬缸文化”,所針對的是中國的官場文化,以及在此文化支配下的中國社會,而腐敗的核心則被認為是儒家文化。
國恥時代的中國文人,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強烈情感,以西方文化作為對照組,對儒家文化的理解偏差得很嚴重。柏楊對儒家的誤解與偏見,是那個時代普遍的文化現象。
但在今日,自福山的“歷史終結論”破產後,所有曾經以西方文化為高標的文化理論也都隨之破產。
  相關新聞
《醜陋的中國人》將停止發行?人民文學出版社:目前正常銷售
  回應
柏楊是中華文明衰弱時代自卑者集中表現,早已被時代所拋棄,幸有佳偶,全其後事,免得被掛在歷史恥辱柱上。
2021-11-18 09:04:50
阿楨
紂王被汙名化 2021-12-20 觀察者網 四川師大 李競恒

【導讀】 日前,知識考古類節目《隱秘的細節》因重評紂王妲己,引發爭議。節目說,從史料和文物出發,紂王帝辛不僅不昏庸殘暴,還是個難得的英明強幹的君主
  《論語•子張》子貢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子貢就很清楚,紂王並沒有傳說中那麼惡。
  實際上,紂王頭上惡名的疊加過程,例如“牝雞司晨”和“惟婦言是用”,但甲骨卜辭和西周金文顯示,商周女性貴族是廣泛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的。最著名的就是婦好,她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胡厚宣統計,僅武丁時稱“婦”的就有六十多人。西周王姜,《作冊夨令簋》、《作冊睘卣》之類的銅器銘文都記載過她掌管周朝的武器生產,還擁有龐大的土地、臣屬班子。
  紂王“酒池肉林”,實際上飲酒吃肉是殷商祭祀禮儀的重要內容,甲骨卜辭中多有“奏”字,如“劌奏”,即割裂祭祀牲體的祭肉,懸掛在樹上進獻給神靈。《甲骨文合集》第23256片“祭其酒、奏,其在父丁”,即以大量的祼祭之酒與懸掛於樹的肉祭祀父丁之神。類似的獻祭物件還有嶽、河、山、四土、祖乙、妣壬等自然神、祖先神等。
  再如“炮烙之刑”,楚簡《容成氏》:“(紂王)作為九成之台,寘盂炭其下,加圜木於其上,思民道之,能遂者遂,不能遂者,內墜而死,不從命者,從而桎梏之。於是乎作為金桎三千”。實際上是讓民眾參與的一種冒險遊戲,但將楚簡內容與戰國晚期《荀子•議兵》、《韓非子•喻老》以至於漢代《史記•殷本紀》等文獻中關於“炮烙之刑”的記載對比,則可窺見紂王罪惡程度不斷被誇大的趨勢,如這一項冒險遊戲逐漸被解釋為酷刑的過程。
  ………
  回應
商紂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誰都不是十全大惡人。
初中課本的結論,你想推翻?
課本就是真理?那為什麼課本年年都修訂啊?難不成這“真理”連一年的保質期都沒有?
2021-12-22 08:21:56
阿楨
“東南方言古漢語論”者那麼理直氣壯了麼? 2021-12-04

【本文來自《可以用粵語的發音念“下車”,為何非要用“落車”?》】
先秦兩漢語料裡面符合“上車”含義的詞有多種,如“登車”、“升車”、“上車”皆可。如: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登,上車也。”
《莊子》:“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獨不可以舍我乎!’”
《論語》:“升車,必正立執綏。”
《莊子》:“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轡三失。”
然而先秦兩漢語料中符合“下車”含義的詞只有一種,即“下車”。如:
《莊子》:“孔子下車而前,見謁者曰:‘魯人孔丘,聞將軍高義,敬再拜謁者。”
《韓非子》:“造父方耨,得有子父乘車過者,馬驚而不行,其子下車牽馬。”
顯然,“落車”從來都是俗語,“正確”的用詞一直都是“下車”。
  回應
古時候也是各地有各地的方言的,古時候關中和中原地區和嶺南地區方言也不一樣。閩粵客地區動不動喜歡拿移民來說事,但是重點是移民語言對當地土著語言的影響大還是土著語言對移民語言的影響大,至少也是會相互影響的。
本人是福建人,從來沒有聽說文中所說東南方言是正統的話語。
我是一個福建人,在北方上的大學,大一的時候經常被人叫南蠻子,到了大二我就學會了他們的發言,這才沒人當我的面叫我南蠻子。
我在福建呆了8年,聽到這邊差不多40多50多歲的人很喜歡說閩南語是最接近古中國語的方言,喜歡拿閩南語與東南亞地區語音,日語來自閩南語,試圖證明他們的語言是起源于閩南語。福建人說閩南語最接近古中國語,我去廣東,廣東人又說粵語是最接近古中國語,兩者說話的發音天差地別(客家地區還沒去過),能不能先鬥出個一二三,咱們再討論方言和普通話。
2021-12-23 07:27:13
阿楨
太平天國運動不可能成功的 2022-01-17

【本文來自《如果太平天國成功的推翻了滿清王朝!會怎樣?太平軍又能否打垮美英日歐等多國聯軍?》評論區】
回想下,歷代中國起事成功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收攏天下之才為己用”,而非簡單的一時勝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邦率領群豪圍毆項羽;朱元璋收攏南方士人建立大明。反面典型就是黃巢、李自成,這兩人流寇中國並一時間攻佔首都建立政權,兩人也獲得了部分文人的支援,如李岩,但始終未獲得當時的士人階層支持。
太平天國運動一開始勢如破竹,也獲得了像石達開這類的地主的支援,故而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但是太平天國運動從未獲得天下士人的支持。士人支持的是曾國藩!
其實這就印證了中國一句古話,“得人心者得天下”。
得人心,指得天下民眾之心;而得天下民眾之心,則必先得天下士人之心,讓這些讀過書、明事理的士子為上下各級官吏有效的治理民眾。
2022-01-20 08:21:26
阿楨
不歡迎中國遊客的國家,如今疫情大爆發下場大快人心 2022-05-30

華人在世界各國都比較受歡迎,因為中國的遊客消費能力的確是很強。甚至有些國家對中國遊客實行免簽政策,但是世上有國家,對華人表現出了嚴重的敵對態度。甚至還在餐廳門口掛出來:不歡迎中國人。並且他們向中國遊客收取各種小費,還敢毆打中國遊客,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歧視中國遊客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1g85mcQ6Zw
  回應
說老實話,不能全怪他們。我在我們國家和中國也看到很多低素質旅客和中國人。
美國遊客素質超級低你不敢講罷了,每個國家都肯定有爛蘋果的,不能代表全部!
最近看到新聞,印尼巴厘島開放了,歐美遊客在那裡的不文明行為(公開裸體•••••)又上了當地新聞版面,嘿嘿
不知你說的情況是什麼年前的?我在偏遠的城市昆明住了廿年,也很少見有這樣的情形,除非充斥著外來人口的城中村也許會差一些,就是我們常去的大灣區城市,衛生情況和人民的素質也是很好的。
現在的中國遊客進步了,表現我國泱泱大國 , 禮儀之邦的氣度!
出去走過的人都知道,拿國人素質說事,那純粹就是瞎扯淡。
2022-06-04 07:52:57
阿楨
中國科學院:雲南“蒙自人”與美洲原住民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 2022-07-15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專家運用科學手段,對在雲南蒙自發現的“馬鹿洞人”頭骨化石開展古DNA遺傳學分析研究發現,中國南方的古人類和最早的美洲土著人類之間存在深度的古老祖源遺傳聯繫。成果7月14日在國際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發表。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山地、東喜馬拉雅山地和印緬山地三個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的交匯地帶,不僅見證了“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奇跡,同時目睹了人科物種從1,200萬-600萬年前的祿豐古猿、約170萬年前的直立人“元謀猿人”,再到1.4萬年前的智人“蒙自人”等多個人類重要的演化階段。
“蒙自人”的線粒體遺傳世系屬於一種未知的M9支系,可能是亞洲古老型人類與早期現代人混血的結果,這種遺傳背景是晚更新世美洲最早定居者的東亞源頭。
此外,通過重構膚色基因OCA2的一個關鍵突變(His615Arg)的跨時空分佈模式,研究者發現導致比東南亞人群“更白”的中國人群淺膚色的這個突變最早在約7,500年前發生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之後,作為對高緯度地區紫外線照射強度減弱的遺傳適應,該突變的頻率在東亞人群中逐漸上升,直至在現代東亞人群的平均頻率達到了~60%。
  回應
 這是可以推翻非洲起源說,不是支撐。
 我理解部分壇友不願意接受非洲起源說,他們主要的觀點在於無法接受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起源”自非洲,這我覺得毫無必要。
 為什麼不接受就是因為非洲起源說有漏洞。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不是光非洲才有,而是全世界“滿天星斗”,各地區都有,從能人到直立人,古人類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了從非洲向世界各地擴散的過程,每一次遷徙也不是“踏入無人之境”,而是與各地原有的古人類交往爭鬥。中外的科學家根據人類基因研究和考古的發現,非洲起源說已經更新了很多現代研究成果,並不排斥各地古人類基因的混入。
2022-07-16 07:53:37
阿楨
滬上阿姨外包裝旗袍圖被質疑不雅,大家怎麼看?
  回應
民國的旗袍衩開的更低,基本都是膝蓋以下的,越南的奧黛是會開叉開到髖以上,但奧黛本質是上裝
圖上的這個坐姿仿佛是專門把裙擺掀起坐在椅子上,這既不雅觀,也讓人懷疑設計者的初心。
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旗袍是漢服嗎?- 知乎
  回應
旗袍是民國時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糅合的是滿元素,只能算是時裝,不是漢服。
自古漢族一直在與其他民族繼續融合,服飾也不斷創新,像唐的翻領袍,明的拽撒,都是經過漢族改良後的服飾,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滿族女性的服飾不也被漢族改良成旗袍了嗎?希望各位不要帶有過多的民族主義

旗袍-維基百科

旗袍於1921出現,1925年開始流行,因為旗袍讓女子能穿著原本只有男性才能穿的「袍子」,在清朝末期體現了男女平等,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成為女性國服。20世紀前葉,旗袍在上海的上流社會非常風行,是名媛聚會社交的標準配備服裝。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由於上海和香港外國人數量眾多,導致旗袍最終在外國人眼中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服飾」。

漢服、旗袍、唐裝,哪一種更能體現中國女性美? 2022-06-26

客觀地說,僅就襯托女性身姿來說,最讓人感覺身姿曼妙、婉約妖嬈,排第一位的,除了旗袍,還有誰?正因為此,在很多大型的國際舞台上,旗袍絕對是一枝獨秀的存在。比如范冰冰在戛納電影節穿的這身黃龍改良旗袍,就絕對亮瞎了一眾歪果仁的狗眼。此外,劉濤、金星、迪麗熱巴、唐嫣、倪妮等人,也都是旗袍的粉。以至於在國際場合,很多人認為:旗袍=國服。但是,很快就有人說了:旗袍是滿服改良而來的,哪裡有資格當國服?
有著東方韻味,又兼具西方的性感,中國旗袍在世界的接受度上,算是最高的。就連很多歐美明星,都在公共場合身著旗袍,比如:伊麗莎白•泰勒、帕麗斯•希爾頓、凱莉•米洛、艾瑪•沃特森、珍妮弗•洛佩茲、比約克、濱崎步……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瑞典女運動員出場服裝選用的就是中國旗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的夫人,也都以旗袍做為禮服。
旗袍,堪稱服飾審美上較為成功的東西合璧產物。
近年來,伴隨民族復興,漢服復興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隨著漢服運動的興起,自帶仙氣的漢服越來越貼近我們,其更加古老濃厚的東方韻味,也是「漸漸熏得遊人醉」。
與其去黑旗袍,說旗袍的緊身、露大腿等與傳統中國的審美不相符,不如多關注一下因為旗袍在國外給中國帶來的文化影響力。
2023-02-28 07:10:07
阿楨
相關新聞資料
範冰冰消失5年2023/02/23登柏林影展紅毯曝「超仙近照」!緊身旗袍全現形 網嗨翻:女王回歸

越南長襖奧黛-維基百科

中國明代的服裝風格影響了阮朝的越南人,他們開始穿明清時期漢族的長袍和褲子。20世紀20年代的越南長襖又在原有的中國款式上加入了貼身且緊湊的褶襉。

迪奧被指抄襲馬面裙?文化挪用如何界定? 2022-07-18

近日,奢侈品牌迪奧Dior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設計的一款中長半身裙,由於採用的是前後交疊剪裁的設計理念,網友認為是抄襲了中國的“馬面裙”,設計師卻稱其為“Dior標誌性廓形 ”。
“馬面裙”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宮史》:“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者,往兩旁起”。如今國內的一些漢服商家也在售賣。
  回應
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 這就不奇怪了
人家抄襲我們的,是好事啊,怎麼有些人如喪考妣?
用了我們後,卻說是自己原創的。你懂這個後果嗎?以後我們用這個設計就說我們是山寨的,或者他以後申請專利,不准我們用?

網紅曝韓服漢服差異!小粉紅狂嗆南韓超愛偷 2022-02-19 民視

中國北京冬奧,開幕式時一名代表「朝鮮族」女子穿上傳統服飾,引起南韓國內不滿情緒,爆發中韓「文化掠奪」論戰。中國知名百萬網紅「十音」穿著漢服擔任知名雜誌模特兒,再度引起南韓網友砲轟,為此她拍攝影片解釋韓服、漢服差異,讓小粉紅們歡欣鼓舞,大酸「韓國有夠愛偷」。

漢服韓服之爭,誰偷了誰的歷史? 2021-01-25

近年有關中韓傳統文化的爭議不斷出現,除了“泡菜之爭”,如由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引起的“中韓端午之爭”、韓國“中醫申遺”事件等。
2023-02-28 07:19:07
阿楨
仙俠進入亂紀元

2021年的《千古玦塵》豆瓣評分5.8,2022年的《沉香如屑》豆瓣評分5.9。仙俠失去了既定的類型號召力,進入了亂紀元。

中國劇出海東南亞:古裝劇贏了

他們覺得那時的中國文化是非常鼎盛且富有魅力的,另外是這些劇作國外是拍不了的。比如《陳情令》被翻譯成13種語言在多個國家播出,很多觀眾都沉迷在劇中的古典國風魅力之中,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對國產內容有信心。

對於近期詆毀滿江紅的事情,我有點個人的觀察

1.針對導演的,但凡張藝謀的作品,總有一群人會出來說三道四。 2.商業行為,有些商家就喜歡玩這種低級的商業行銷,一拉一踩之間,達成自己的目的。 3.不排除確實有從電影本身喜好的評論, 我兩部電影都看了,包括我的家裡人,一致認為喜歡滿江紅更多一些。
  回應
2023年春節檔票房大戰:44.2億《滿江紅》向左,38.57億《流浪地球2》
2023-02-28 07:24:34
阿楨
青藏高原人群5100年來如何演化?古DNA最新研究系統揭秘 2023-03-19 澎湃新聞

3月17日,《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線上發表論文,對青藏高原自5,100年以來不同區域古人群的遺傳特徵及交流歷史進行了深度研究,揭示了近五千年來青藏高原內部及與外部地區存在的複雜的人群互動交流歷史。中科院付巧妹團隊和西藏文物保護研究所、川大考古中心、西北大學文遺學院等研究顯示,現代西藏人群特有的遺傳成分,至少在距今5,100年以來已存在于整個青藏高原各區域的古人群之中,且具有很好的遺傳連續性。其中約80%的遺傳成分與東亞北方9,500-4,000年前的人群相關,約20%的遺傳成分來源於一個未知的古代人群。這一結果提示,青藏高原人群的主要成分很可能與新石器時代東亞北方人群的擴張,及由此驅動的人群遷徙和混合相關。
此前有針對宗日遺址5,500-4,000人群的考古學研究認為,宗日遺址的人群主要通過貿易的方式與黃河上游地區的粟作農業人群產生聯繫,是文化上的交流,並未發生顯著的人口遷移。
然而,付團隊研究表明,兩地人群之間不僅僅是文化上的交流,至少在4,700年前,宗日遺址的人群在遺傳上已有混合,顯示受到了黃河流域古北方人群的影響。這與考古學上觀察到的距今5,000年及以後,宗日遺址出現馬家窯文化的因素頗為一致。
付團隊研究顯示,早在西元4世紀左右,攜有高原南部遺傳成分的人群就已經取代那曲的本地人;而在西元6至9世紀,那曲地區的人群則保留了同時期山南人群的遺傳成分。這一模式說明,高原南部人群對藏北高原人群的基因滲透早在吐蕃崛起之前,而吐蕃王朝的擴張,也在那曲地區留下了明顯的遺傳影響。
研究還發現,到西元9世紀前後,該時期高原南部人群受到了高原其他地區人群的影響,出現遺傳成分的波動,而這正是吐蕃王朝衰落崩潰的階段。
研究顯示,自距今3000多年開始,青藏高原南部廣大地區,包括整個雅魯藏布江流域,及喜馬拉雅山脈的古人群,都有著高度的遺傳相似性。
2023-03-20 08:20:05
阿楨
上述發現提示,雅魯藏布江河谷在西元前第一千紀是一條重要的人群遷徙廊道,這為解析雅魯藏布江流域在早期金屬時代的考古趨同現象提供了有趣的遺傳背景。
除此之外,相較于古代人群,現代西藏人群受到東亞低海拔地區人群更大的遺傳影響。這說明近幾百年來,東亞低海拔地區人群對青藏高原人群持續產生了大量的影響,發生了廣泛的基因交流,這深刻塑造了現代青藏高原人群的遺傳面貌。
此外,四千年以來,西藏人群與其他北方人群的母系遺傳聯繫在不同的時期有所差異:在距今約4000-3000年具有聯繫,這一關係在隨後距今約3000-1100年呈下降趨勢,而在距今約1100年以後又有所加強。
研究還顯示,在過去3,000年中,尤其是近700年來,EPAS1基因在青藏高原人群中的基因頻率迅速升高,是由於受到強烈的正向選擇,以幫助青藏高原人群適應高原環境。

  相關新聞
中國的發展,不在人,而在於政策,更在於地理
【本文來自《我作為南方人,從小看到的是,所有人都沒有想過政府會改變自己的生活》評論區】
2023-03-20 08:21:40
阿楨
我們時常引以為傲的“白菜價”,是殘酷的價格競爭大戰下的產物,是一種短視性行為
  回應
白菜價,不是沒有利潤,而是擠出了水分(超額利潤)後的價格。德國西門子交換機400美元/線,華為的交換機只有300元/線。
超額利潤才是短視行為,如果現在的白菜當年就被歐美做成白菜,我們這些行業還能發展起來嗎?
基礎設施+產業集群+產業配套+產業政策+營商環境+勞動生產率=所謂的白菜價!


中日貪官 2022-01-30

【來自《打虎打到自己頭上,中紀委: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打!》評論區】
藍輪們說,中國全是貪官,不揭露就是好官,揭露就全是貪官。
中國貪官是監委,是黨自已揭露的,反貪是努力認真的。
所謂日本無大老虎,是因日本是幾大世襲財閥壟斷控制的封建性國家。如安倍低價收土地貪腐案,安倍沒事,森友學園的會計自殺,奧運的財務總監自殺。森永毒奶粉事件,造成130個兒童中毒。是日本的三鹿。區別在於三鹿完蛋了,森永啥事沒有,因董事長女婿是安倍晉三。
  回應
他們宣傳中國貪官多,日本無或很少貪官。
日本的政治是一種混合著封建、家族、財閥的政治模式。最搞笑的是田中角榮,大肆收買國會議員

周朝的“天命靡常惟德是輔”具有重大意義 2023-03-31

反觀國外,比如日本,天皇的權力完全來源於神的授予,哪怕底下的將軍已經把天皇權力架空,也不換。

中華文明的發展繼承主體是炎黃子孫

【本文來自《紀念朱雲漢: 中國不想爭霸, 就必須改變霸權爭奪的西方邏輯》評論區】
一、中華文明建立的是朝貢體系,而西方文明建立的是殖民體系,是搶來的富裕發達。
二、中華文明的農耕經濟是工業經濟出現之前幾千年來最富裕生產力最高的經濟形式。
三、美西方的富裕發達就是建立在殖民體系上的,是搶來的富裕發達。

所謂鄉紳:鄉土中國的靈魂,一群被誤解成地主惡霸的文明人

傳統鄉土中國文化凝聚力之所以能夠代代相承,仰仗于鄉紳。
  回應
打土豪分田地,是中國共產黨奪權的基本基礎,現在又有人在為鄉紳洗地,在唱什麼鄉賢,摸黑在階級社會裡的階級鬥爭,其用意不得不察!
好文章,說的都是客觀事實,評論區不要都陷在階級鬥爭和意識形態的無知和偏見
2023-04-08 08:04:10
阿楨
不時看到有人宣揚改開之前的社會比改開之後更加美好理想 2023-09-12 胡錫進

那樣的人應該住回到筒子樓裡去,吃飯用糧票,一個月只有半斤油,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和公共汽車,出了北京就沒見過地鐵,坐不起計程車,更沒坐過小汽車,從沒有過全家一起旅遊的經歷,老婆孩子都穿打補丁的衣服……中國人民收穫感最大的時期肯定是改革開放的這四十多年。請那些人回歸常識,不要繼續宣揚與黨的檔精神南轅北轍的極左論調,停止蠱惑人心。
  回應
不要搞“選擇型回憶+選擇型無視+選擇型講述”。
正常。網上的別有用心 + 發發牢騷 + 確實存在的問題!
我猜老胡最不喜歡改開前的平等,平安,純樸吧。
 改革前哪裡平等?也存在等級制。國有企業的工作崗位只有少數必有城市戶籍的人佔有,多數農民不能進城工作。那個時代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你不是這個派就是那個派,你的個人資產根本不會受到保護,罄竹難書是對那個時代最好的解釋。當時還純樸?出門就戴著面具說假話,怕別人告密,最假的時代,沒有之一
 很多人懷念漢唐盛世,可是漢武帝唐太宗連個手電筒都沒有,按某些人的說法他們還不如五六十年代白雲黑土這種貧困戶富裕。
 秦始皇沒自行車騎,不耽誤他巡遊天下,漢軍沒自動步槍,不妨礙,陳湯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懷念漢唐懷念的是那個時代人的心勁,那是精神力量。
  相關新聞
中國古代沒有民族主義,只有族群概念,晚清以來,民族主義確實是一個好用的武器,會反噬自身。
2023-09-13 07:24:28
阿楨
兩名德國學者這樣說新疆,在西方竟然捅了“馬蜂窩”? 2023-09-21

9月11日,瑞士《新蘇黎世報》刊登了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資深教授湯瑪斯•海貝勒(Thomas Heberer)和德國圖賓根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教授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的評論。
這兩位剛於今年5月到訪過新疆的學者首先回顧了新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恐怖主義活動令當地人民深受其害,更是威脅到了整個中國的內部安全。他們強調,自治區政府在改善教育、醫療和就業方面的工作顯然得到了當地人民的歡迎。二人最後呼籲歐盟重新考慮對華涉疆制裁,與中國開展對話。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柯路山批評這是一篇宣傳文章,稱其卑鄙、天真、不自由。
在《新蘇黎世報》網站的評論區中,也有很多聲音為這篇文章扣上了“中國政府宣傳”的帽子。
給說真話的人“扣黑鍋”,是慣用的老套路了。
4月,巴西、印尼等國共15位駐華總領事參訪新疆,被指責是宣傳秀。
6月初,阿拉伯聯盟代表團訪問新疆,也被指責是中國宣傳。只因他們對中國在新疆的努力治理表示讚賞,並稱讚地區的發展和穩定。
而公開為新疆真實發聲的個人,則會遭到更為極端的“網暴”。
2021年,莫琳•許貝爾,一位澳大利亞學者質疑西方炮製的新疆謊言,而遭受了多輪網暴。
新疆欣欣向榮的文旅產業,西方總“黑”不動了吧?
匪夷所思的是,亂疆專業戶阿德里安•岑茨19日在《德國之聲》稱,新疆從表面看似乎成了旅遊者的天堂,但迪士尼化將摧毀維族人的文化核心。
2023-09-22 08:44:44
阿楨
蘋果會蠢到“辮子客服”辱華嗎 2023-09-21 佘宗明

“辮子客服”並非僅在中國官網存在,美日韓印度等的蘋果官網都有。這人不是亞裔,更不是中國人,而是印第安人,且是個女性。
Ps:美國、日本、印度的蘋果官網,都有自己的“定制”客服人員形象。倒是韓國沒有。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分別為蘋果為中國官網、美國官網、日本官網、印度官網專供的客服人員圖片。
  回應
那黑人牙膏犯得著改名麼?
佘宗明沒上過反歧視的課程吧?在西方公司裡對歧視的定義是員工是否感受到了歧視,判斷標準就是個人感受。
辱華分為兩種,一種是刻意的辱華,一個是“不經意”的辱華。蘋果的行為本質就是將自己的“政治正確”和對東亞人的刻板印象強加于東亞的各個國家,是一種無視當地民族感情和審美取向的傲慢。
所有的歐美公司,除了做自己本行生意外都有一個目標或者說任務:教全世界人怎麼審美,或者說壟斷美定義的標準,蘋果當然不例外。所以蘋果當然知道用這麼個人會有多少爭議,但是蘋果不在乎,因為蘋果很清楚,只要壟斷美定義標準能有多少收益,那是遠遠超過現在損失的。而且,在美國有個預設規則,歧視中國人不算種族歧視,所以,就這麼回事了。
2023-09-22 08:49:07
阿楨
寒竹:漢王朝與羅馬帝國的後世命運為何迥異?復旦大學研究員2023-10-27

關於漢王朝與羅馬帝國的比較,歷來是中西方文明比較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在中國,漢王朝之後,華夏民族常常自稱漢人,漢語則成了中文的別稱。漢亡只是政權的滅亡,而大一統的中國卻歷久彌新,到今仍是一超大規模的世界大國。羅馬帝國雖對西方文明影響巨大,但滅亡後再也沒有能夠復興。歐洲從此進入小國林立,雖有人想重建羅馬帝國,但只是一種無法實現的夢想。
這個問題之所以難以講清楚,主因是用一些西方概念如帝國、民族國家、單一制、中央集權等,很難準確地詮釋中國歷史。另有一些概念是中國所獨有的,比如郡縣制、大一統,難在西方找到對應的概念。
漢羅確有相似之處,可從社會經濟發展、政治制度、軍事規模、文化等比較,但在本質上是兩個完全不同性質的政治共同體。漢朝是一個有著高度民族認同的國家,羅馬帝國則不是一個真正的國家,而是一個由本土城邦和多個民族共同構成的征服體系。
羅馬是一個實行奴隸制的城邦國家,通過三次布匿戰爭和不斷的對外擴張和征服,最後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橫跨歐亞非的征服體系。並不是一個有著民族認同感、共同語言和文字、明確疆界的國家。使用拉丁文的493.7萬羅馬人不超過帝國境內總人口的10%。居民分四類:羅馬公民、拉丁公民、異邦自由人和奴隸。羅馬公民的地位最高,拉丁公民最初在亞平寧半島,後擴大到行省。這樣的征服體系很難整合為一個有著高度認同感的政治共同體。
從夏朝算起,到了漢朝,五千萬華夏民族已成為主體民族,很強的共同體認同感,共用著相同的歷史、信仰、語言與文化。華夏民族的血緣主義淡薄,雖也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主要還是文化認同,韓愈講“孔子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北狄、南蠻、西戎和東夷的大部分都通過接受先進的華夏文化而逐漸成為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2023-10-28 09:06:53
阿楨
港大(深圳)院長鄭永年:中國文明這兩大特徵,美國沒有 2023-10-29
  回應
中國兩大特徵,即非宗教和非殖民,其實就是 “人治”,古代儒家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現代社會主義新中國叫“為人民服務”,老百姓用俗話叫“以人為本”
是民本不是人治!人治是西方話術,用來攻擊中國的!他們號稱自己是法治社會,以區別於中國的人治社會!事實上,中國歷來都是基於民本,德治

中國早就是中央集權的農耕文明,不需要對外擴張搶劫張力。而西方所謂的民主,本質就是蒙古的忽裡台制度,胡虜海盜是一家嘛。天然就有巨大的對外擴張搶劫張力,一旦搶不動了,這種張力就由對外轉變為對內,現在,西方正在搶不動中國,恢復到千年互搶的常態這個階段

巴以衝突告訴中國人這個世界的價值觀是非判斷標準完全對立,

這個世界是分裂的,一邊是美歐為代表的“上流社會〞,二百年來一直統治階級,擁有最強大的科技、經濟和軍事實力,制訂世界規則,甚至還能定義對與錯、美與醜、善與惡、文明與野蠻。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他們所做的一切包括強佔他人土地、殺人放火永遠都是合法的、文明的,萬一他們幹的某件事不合法不文明,他們會隨時修改規則和定義使之合法和文明。另一邊是巴勒斯坦人為代表的弱小民族,永遠都是輸家和被犧牲的一方。如果反抗,那就是〝恐怖分子”。

關於美國載人登月和亞里斯多德著作,個人感想

明明是載人登月是否真實的疑點,很快被人偷換成了登月計畫。亞里斯多德著作是否真實問題,被偷換成了亞里斯多德是否存在。

怎麼正確看待中西方文明差異?反對西方偽史論並不是鼓吹西方

中華文明,或者說儒家文化,更擅長怎麼維持秩序。西方文明,一直處於各種大分裂。

中日韓,為何鼓勵消費從不見效

中國年儲蓄率40-50%,日韓30-40%,源於其特殊的農耕文明、農戶會存下夠二年以上消費的額度。儲蓄便成為了中華文明圈的文明。中國人不買房產,教育,兒孫帳單,不生子,那真是有錢無處花了。

中國婚育率降低會逆轉嗎

東亞國家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生育率也長期低迷,政府怎麼鼓勵(包括撒錢)都沒用。原因是1.婚姻和養育成本的增長。2.婚姻中男女不平等的加劇。3.傳統農業社會的婚姻和養育模式的不適應。
2023-10-30 08:58:48
阿楨
中國現代人來自非洲還是連續演化? 2023-10-29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看了20多篇論文,發現結論是越來越清晰的。
一、非洲起源說的含義
非洲起源說一開始又被稱為“取代說”,2010年後修正為“同化說”。2010年前,非洲起源說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現代人類起源於20萬年前的非洲,他們擴散到世界各地,完全取代了當地的古人類。大約6萬年前,非洲人進入中國地區,完全取代了中國本土人。我們課本上的元謀人,北京人,都和現在的中國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
2010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科學家成功提取了尼安德特人的DNA,結果發現現在人類的體內,普遍存在尼安德特人的DNA,這就和完全取代說衝突了。然後,取代說就修正為同化說。認為人類依然起源于非洲,依然擴散到了全世界,只不過,沒能完全消滅當地人類,發生了少量的基因交流。現代人類依然是非洲人的後代,但是含有少量其他人類的基因。中國人也是一樣。
二、本土連續演化附帶雜交
說我們現在中國人的祖先一直生活在這裡,他們從100多萬年前到今天,一直在本土連續進化,期間和外界人類發生過基因交流,但影響不大,主要還是連續演化,最後形成了現在的中國人。
三、非洲起源說的依據和問題
非洲說的主要依據來自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家發現,在現在人類中,非洲人的基因多樣性是最高的。那麼,假設祖先們的DNA變異全部留了下來,再假設DNA變異的速率是恒定的,那麼我們估算一個變異速度,就能往上推算出現代人類起源的時間了。
於是,分子生物學家根據人類線粒體DNA的資料,計算出所有人的DNA都來自一個20萬年前的老祖母。這個老祖母被認為是非洲人。
當時非洲已經出土了具有現代人特徵的化石。
於是,看似科學的結論和化石互相印證,一時間,現代人起源於非洲的觀點風靡世界,影響力非常大。 但是這個觀點也不斷的被人質疑。拋開和化石記錄的矛盾,單看這個學說,也是有不少問題的。
第一,假設太多了。
我剛才介紹的時候你可能就感覺到了,好幾個假設。而且這些假設沒有辦法驗證。比如DNA變異速率恒定這個關鍵假設,目前的發現反而是大部分DNA的變異速度都不是恒定的。再比如,所有變異都會留下來這個假設也是問題的,在大洋洲的人類就發生了線粒體DNA轉移進核DNA的現象。這是第一。
2023-10-31 06:32:00
阿楨
第二個,不同位置的DNA計算出來的人類起源時間是不同的。
上面提到用線粒體DNA計算,人類的老祖母出現在20萬年前,但用Y染色體計算,就變成了33.8萬年前,用X染色體計算,就變成了49萬年前,用常染色體計算,則是150萬年前。同樣的方法得出這麼多不同的結論,顯然是有問題的。
第三,沒有反應出尼安德特人的DNA貢獻。根據現代人Y染色體DNA反推的結果,尼安德特人對現代人類的基因沒有任何貢獻。但是2010年成功提取尼人DNA,一對比發現,現在人普遍含有少量尼安德特人的DNA。
四、本土連續演化附帶雜交說的依據和問題
我國境內的古人類化石有一些延續性的特徵,其中很多特徵也體現我們現在的中國人身上。而在國外,不管是古人類還是現代人,這些特徵出現的頻率都明顯低於中國人。
比如有名的鏟形門齒。中國境內的人類,從元謀人到山頂洞人,再到現在人,普遍有鏟形門齒。目前中國人80%以上的人有鏟形門齒。
但是鏟形門齒在國外古人類和現代人中都很少見,現在歐洲人中不到5%,非洲人大概10%。
有人說了,一顆牙而已,趨同進化完全可以解釋。
如果只有一顆牙當然沒什麼說服力,問題是這樣的特徵有很多。
僅僅頭骨上就有十幾個,比如面部扁平,眼眶形狀,中國人的眼眶比外國人方一點,還有鼻樑角度,印加骨,兩面坡形頭頂等等,牙齒上也不僅僅是門牙,比如第三臼齒先天缺失,也就是不長智齒,中國人出現的頻率也明顯比外國人高。
而且,中國人的這些特點是同時大量出現的,而外國人往往的單獨或者少量出現。舉個例子,一個有鏟形門齒的外國人,眼眶往往不方,眼眶方的外國人呢就沒有鏟形門齒……
只有在中國,這些性狀會大量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他眼眶是方的,也有鏟形門齒,他的鼻樑也是夾緊的……從古人類化石到現在的中國人都是這樣。這就是連續演化的強力證據。
除了人類骨骼的化石,石器的遺存也更支持本土學說。
古人類使用的那個石器,製作方法也是有演化的。在非洲,從300萬年前到新石器時代,石器的製作方式更新了三四代。到了10萬年前,他們的石器製作方式被稱為第3模式。
如果非洲人在6萬年前到達中國並取代本土人,他們應該把第3模式的石器帶過來。但現在的情況是中國境內製造石器的方法,從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到新石器時代,主流一直是第1模式,沒有發生石器大規模更替的現象。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強有力的說明了中國本土人類的連續演化。
基於以上內容,可以說中國地區現代人的起源是越來越清晰的,那就是本土連續演化附帶少量雜交。
2023-10-31 06:35: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