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12 13:57:19| 人氣1,336|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依雯老師九月的信:活得像一首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親愛的大、小朋友們:

當所有孩子都忙著開學的時候,創作坊老師也馬不停蹄地展開秋季班的「開學」暖身操—期初「營」,它的前身是期初「考」,從「考」字升級為「營」字,是另一種漂亮的備課轉型,讓每一個老師帶著更從容不迫也更享受生活的思緒和視野,迎接這兩天一夜的漢、唐《詩選》饗宴。

一直有許多家長好奇著,為什麼創作坊的開課日期,總會晚學校、晚其他補習班兩個星期?

我們總是希望,和家長建立起共識,創作坊的學習,就是孩子們全面的生活。我們最關心孩子們的生命整合,剛開學,適應兩週後再跨進作文世界;一如我們比學校提早兩週結業,讓孩子們專注準備期末考。

同時,我們也善用這兩週做為「備課的黃金時期」,老師們不僅要花時間吸收教案準備課程,還要在期初營中不斷地討論、延伸我們的教學內容,才能放心地站在講台上授課。這就是創作坊一路走來的堅持。

創作坊像是一座藏在都市裡的幽靜深谷,堅持提供給孩子最完整、最豐富、也最多元的作文學習環境,我們心裡一直有這樣的自信:即使世界開始崩離、混亂,創作坊會一直是孩子們的最後桃花源。

而這兩天一夜的期初營活動,對所有老師而言,也是一座美麗的桃花源。我們走進詩人的作品裡,張望一個大大的漢、唐時代,感受每一種想好好活著的渴望,我們同時也把現實生活也帶進詩句裡,一起對照、省思,談吐之間常常出現某個詩人的某個詩句,作為散發悠悠餘韻的註解,我們活得好像一首詩。

始終這樣相信,如果我們要讓孩子喜歡背詩、讀詩、寫詩,前提是我們自己得活得像一首詩,深刻感受每一個詩句都可以是生活細節的停格、特寫。

想想看,為家人、朋友慶生的方式除了我們習以為常的吃大餐、送禮物、唱生日快樂歌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有創意又有心意的慶生方法呢?

這個九月,創作坊老師們在期初營的第二天,為隔天的壽星—小君主任,獻上一句詩的祝福,用詩過生日,於是,明明是很「現代」的生日現場,我們全都變成咀嚼詩句的「古代」人,為古人的詩句賦予當下的生活祝福:

廠長送給小君主任的詩句是杜甫的「三月三日天氣新,做箇麗人真開心」,希望小君主任每一天都是晴天,晴天讓人開心。

秋芳老師送的詩句是漢高祖的「大風起兮雲風揚」,期許小君主任撼動這個世界,創造這個世界,也守護這個世界。

羽豔老師送上李白的「與爾同銷萬古愁」,小君主任不喝酒,所以不能對著她「將進酒,杯莫停」,但羽豔老師會常講笑話,讓小君主任一直笑不停,因為只有開懷大笑,不要強顏歡笑,才會幸福。

而雯婷老師則獻上李白的「人生得意須盡歡」,祝福小君主任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千萬不要讓人生留下遺憾。

淑君老師以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歌頌小君主任,在創作坊,小君主任就是唯一的女王,有能力把中壢教室經營得很好,沒有任何「來者」可以與小君主任匹敵......

書瑋老師則以「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作為生日祝福,希望小君主任的生活籠蓋著滿滿的幸福,因為秋芳老師曾經說過:「人在幸福中,世界會變成一座成全的舞台」。

我則祝福小君主任一定要像王維的「白雲無盡時」,總是照顧、愛著每一個人的小君主任,也要記得多照顧、多愛自己一些,愛,才會像白雲一樣無止盡地連綿成一片。

像不像一場美麗的生日文學沙龍呢?短短的午茶時刻,我們送出愛的祝福和叮嚀,也沾染了詩句的文學芬芳,

活得像一首詩,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然後,我們也會從中發現,每一個人喜歡的詩句,都是自己熱烈相信、擁抱的價值觀。

每一年的秋季班課程,創作坊老師會帶著孩子鑽進古典文學的世界裡,感受生活與詩激撞的火花,並領略每一個詩人與每一首詩背後所要傳達的重要價值觀,透過詩人的經歷、詩句的渲染,慢慢型塑我們的人格,使我們成為一個有廣度、深度、高度的人,立足在這個世界上,創造更多的可能。

這一本即將陪伴孩子一起穿走過新學期的《創作坊詩選》講義,裡頭的每一個詩人、每一首詩、每一個句子都充滿生命的深意,是創作坊要送給孩子們一輩子的人生價值。

 

一、   最好的生活選擇

1.      說好話

當漢高祖劉邦還是個年輕的公子哥兒,還沒萌生取得天下的渴望時,在路上他看見秦始皇,大聲讚嘆著:「大丈夫如是」,項羽卻豪情萬丈地說:「彼可取而代之」,這是個極有意思的現象!想想看,當我們看見一個優秀的人經過眼前時,第一個浮起的念頭會是什麼?是像劉邦一樣大方讚美?還是和項羽一樣覺得自己可以取代他?

乍看之下,項羽是個比劉邦更有抱負、出息的人,但我更喜歡劉邦「說好話」的態度,對自己有所期待,有所夢想,當我們總是看見別人的好時,我們才有機會創造更多美好的磁場,活出更多的人生可能。

《創作坊詩選》裡所選錄的第一首詩是漢高祖的〈大風歌〉,究竟人生能不能「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和更多人產生美好的聯結,打造出更多元的和諧世界,最重要的關鍵便是劉邦向我們示範的「說好話」態度了。

說好話,是讓我們活得更好的魔法。

玥彤在春季班結業的時候,慎重寫下自己一整個學期拿了許多84分卻始終沒有貼過一張貼紙的檢視,她說:「我想那代表著老師對我有更高的期許和要求。」很高興這個孩子看待世界的方法是友善的、是懷著愛的,因為她這樣正向思考、努力往前走,暑假班的她獲得了兩張貼紙,看見她歡天喜地為兩本作文簿封面寫下大大的「兩張貼紙紀念」時,我想,那是她說好話所創造的生命驚喜,上面有著甜甜的豐收味道。

 

2.      團體感

一個朝代的盛世之所以能夠誕生,必定需要上下同心才有可能,締造漢朝盛世的漢武帝劉徹所寫的〈秋風辭〉,其中的「簫鼓鳴兮發棹歌」便象徵著團體感所展現的浩大力量,棹歌是船歌,想像著那一艘裝載著眾多人的巨船,划船的人與坐船的人不分彼此,全都為著我們正在往前方航行這件事而高聲歡唱,那是多麼壯觀的場面啊!

而一個人的歌聲絕對無法帶來這樣壯闊的畫面。

這一刻,「小我」不見了,唯有「大我」存在著,眾人齊聲唱和的同時,變得更強大的力量便一點一滴催生出來了。

團體感的魔法,只要一施展,即使是再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能完成。

每年寒暑假,庭豐會從台北飛回中壢教室上作文課充電,即將升上小學二年級的他,是個好乖的創作坊寶寶,戮力遵守創作坊「說好話、負責任、有團體感」守則。有一次,當他在家裡玩得正開心時,遠地而來的姑姑,一時興起對庭豐說:「你坐到那邊去!你的頭這麼大,剛好給我套圈圈。」
「不要!」庭豐長大了,早已不再是小時候那個傻傻的「大人的小玩具」。姑姑拔高聲音:「不要?ㄟ,你沒有『說好話』耶!你是主人,我是客人,你本來就應該『負責任』招待客人呀!而且,我們一起很開心地套圈圈,你說,是不是這樣才有『團體感』?」

雖然庭豐明明置身在台北的家,一聽到熟悉的創作坊守則「說好話、負責任、團體感」,他就像孫悟空聽到緊箍咒一樣,立刻乖乖妥協,把頭伸得長長的,讓姑姑套圈圈。是不是好可愛呢?

即使是被姑姑的「惡作劇」所脅迫,但我們知道,庭豐的身體裡,早已種下團體感的種子,永遠想為大家犧牲奉獻,和大家一起共好。

 

3.      負責任

漢朝盛世一結束,也宣告亂世的來臨,詩人陶淵明選擇歸隱山林,守著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彷彿是為整個戰亂的世界守護最後一塊淨土,當他在〈歸園田居〉詩中說著:「衣霑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我們的腦中能清晰浮現他臉上堅決的眼神與汗水:如果不能生在盛世,縱恣揮灑燦爛的一生,至少還可以在亂世裡,好好照顧自己,負責任地活下去,並用文字點燃一些小小的夢想,供所有同樣置身在離亂中的人們取暖,於是著名的文章〈桃花源記〉就這樣靜靜降生,千年來安慰了許多人的心。

負責任容易流於口號,除非我們採取具體的行動,就像陶淵明運用他的文字,為亂世提供了治世的火苗一般。

時常嚷嚷著作文很難的冠綸,春季班結業前答應我即使暑假沒辦法上課,也會保持書寫的習慣,沒想到暑假班第一堂課才一下課,冠綸的姊姊敬涵立刻很負責任地為弟弟傳話,詢問我執行「即使是暑假也要寫作文的相關計畫」,有了姊姊的幫忙與督促,負責任的冠綸在這個暑假,果真實踐了保持書寫習慣的承諾,和閱讀菁英班的孩子一樣寫了整整十三篇的文章,沒有怨言,也不曾偷懶,真的好乖!

一個真正負責任的人,應該就是一個懂得把自己所說過的每一句話都落實在生活中的人吧,正因為言行如一,我們的「信任」存摺與「態度」存摺,才能持續往上增加,沒有盡頭。

 

4.      好好活著

亂世究竟是什麼樣貌呢?我們和孩子一起讀〈古詩十九首之一〉、〈古詩十九首之六〉、〈敕勒歌〉,看看南北朝亂世的民歌所保留的真切生活感受。

很難想像在南北朝的亂世,究竟該如何好好活著?這一秒鐘的相見很可能就是人生的最後一次,這一秒鐘的分別也許就是永生的離散,所有的瞬間片刻都是唯一的永恆,每一個人都熱烈珍惜愛與被愛的機會,為了那一絲絲的溫暖而好好活著。

戰爭或許離我們很遠,但,各式各樣的天災卻離我們很近,如何好好活著,成為每一個過得無憂無慮的幸福孩子,必須學習的人生課題。

是的,唯有好好活著,才有機會再度和幸福相遇。

好好活著的第一步,必須先學會縮小自己的疼痛,〈古詩十九首之一〉中的「努力加餐飯」揭示著:再多的猜忌與不安,最後都會化成殷殷的叮囑,只祈求遠方的那個人,能夠安好無恙,好好活著。

第二步,我們要放大別人的需求,珍惜每一個可以和人聯結的機會,一如〈古詩十九首之六〉裡的「涉江采芙蓉」,即使亂世容易讓人變得自私,只看見自己的需要,我們仍然堅信沒有一個人可以獨活下來,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獨自潔白於這亂世,當我們這樣相信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會更加願意涉水踩過泥濘的沼澤,摘取最新鮮美麗的花朵,祝福我們所在乎的人呢?

最後,我們要像〈敕勒歌〉裡所相信的「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一樣,明白世界最美最美的時候,就是沒有差異的時候,只要我們不分彼此,我們互相扶持,即使生活再艱難,我們都有辦法好好活著,創造、守護最簡單的小小幸福。

 

二、   不被眼前選項束縛

1.      有遠見

陳子昂是個有遠見的唐朝詩人,有鑑於南朝詩風越來越綺靡,他偏不隨波逐流,他把眼光拉遠,不受時空的限制,甚至努力超越時空,創造銜接歷史的文學階梯,他那堅持有風骨的文學創作理念,為盛唐詩人做了最好的示範,在〈登幽州台歌〉一詩裡,「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二句,更可以感受他胸中無所侷限的大世界,立在這世上的小小的我,要如何不被眼前的選項所迷惑,跳出現實侷限,承先啟後,開創一番新氣象、新格局呢?

想辦法成為一個有遠見的人,是我們對自己、也對孩子的深切期許。

遠見的培養,必定從基本功夫「說好話、負責任、有團體感」開始,直到基本功夫變成身體的本能時,我們自然因為做得多、承擔得多而想得深遠、考慮得周全,遠見就是這樣點點滴滴醞釀而來。

一個有遠見的人,一定不會把現實的困境做為自己仍停留在原地的藉口,而是竭盡所能超越時空限制,創造通往夢想的階梯。

創作坊孩子靖玄,從小喜歡文學、喜歡創作,國中畢業,不捨地告別文學搖籃創作坊後,她把這一年的高中生活,過得多采多姿,而且始終保持著對文學的熱愛,積極地參與各種文學活動,並透過文字描繪、思索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生活細節。這一次,她以自己的見識、靠自己的力量搭蓋一座通往文學殿堂的階梯,在她的世界裡,彷彿不會有羈絆她的現實障礙存在。

 

2.      不懼怕

無論我們立下的夢想是什麼,前方的道路必然充滿曲折,甚至滿佈危機,這時總會想起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即使將前往的地方不是自己所選擇的,即使我們離渴望的目標越來越遠,也不要忘了我們還可以有一種選項:想辦法在有限的選擇裡,活出獨特的光與熱。

我們或許無法自由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有限選項的態度。

用滿懷希望的眼光看待有限的選擇,並不容易做到。唯有擦乾眼淚,擦掉心上的恐懼、猶豫、不滿,我們才就能真正跨出邁向夢想的步伐,進一步打破人生所有的不確定與侷限。

而這每一個烙著深刻足印的步伐,都在驕傲地宣告著:有我在的地方,就有光亮、就有芬芳。

暑期班開課時,特別「託付」語潔要好好照顧個性較為害羞的亭儀,幾堂課過後,詢問「照顧進度」只見一向活潑有自信的語潔面有難色:「但是,無論我說了多少話,她都只微微笑而已耶……」看來,沒有得到亭儀同等級的熱烈回應,讓語潔有一些失落。

但下課後,語潔又像什麼事都沒生過似的,繼續找亭儀攀談聊天,剛剛的沮喪一掃而空,看見這一幕,真的令人感動!

無所懼怕,使得我們不會一直聚焦著自己的疼痛,而能激發自己的潛能,把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都順利完成,語潔也在這短短的兩個月裡,憑著過人的勇氣與耐力,成功改造亭儀害羞的一面,實在了不起。

 

3.      不後悔

詩人王維20歲的時候就考上狀元,他的生命的確比別人多出許多機會,卻也因為狀元的身分而變得不那麼自由,但他並不後悔,他相當珍惜自己擁有的天份和能力,他喜歡寫詩、作畫、極愛音樂、禪學,他就傾盡全力地擁抱它,在不那麼自由的現實生活裡,過得多采多姿。

因為從不後悔,他把人生過得精緻;也因為從不後悔,他慎重珍惜每一個友人,所以王維的送別詩顯得特別深情,成為千古傳唱的佳作。

這一次,《創作坊詩選》選錄了王維的〈送別〉,很喜歡最後一句「白雲無盡時……」雖然此刻的我們並不知道那些白雲究竟暗示著什麼,但只要我們帶著無悔的心面對眼前的每一個選擇,自然會有一股力量與希望,等待著再起。

就像四年級的育嘉,因為美術課補課的關係,而必須在創作坊上演戲課的那一天請假,淑君老師已經為她安排好到別班補演戲課,沒想到這孩子最後竟然還是準時出現在原班級教室,開心地上完演戲課,這突如其來的變動,令所有人感到驚奇。

原來,育嘉在上美術課的時候,為了不想錯失和同組組員一起演戲的機會,她主動地向美術老師請一個半小時的假,並打電話聯絡媽媽,請媽媽和創作坊聯繫,並前來接送她去創作坊上演戲課,她主動出擊,不想被眼前的選項所侷限,下了一個不讓自己後悔的決定,於是,世界便照著她想要的方式轉動了!

 

三、   創造自己的人生風景

1.      活得自由

李白的〈將進酒〉,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真正把這首詩背起來的人,卻不多。

在《創作坊詩選》裡,秋芳老師特別選錄這一首長長的詩,希望透過這一首詩,讓每一個孩子都深刻感受到「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盡興之暢快,並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捨得之必要。

這首詩尤其適合大聲朗誦,每一句都充滿驚人的力量,能使我們打從心底快樂、豪情起來!

李白那活得自由而瘋狂的人生風景,全都傾注在〈將進酒〉中,如果我們能試著像李白一樣,在忙碌、高壓的生活裡,允許一點自由、瘋狂的任性,試著不那麼一板一眼地看待日常生活,那該是多美麗的生活平衡呢!

就讀光武國中校排第一的旻翰,很滿意自己的「另類」國中生活,除了經歷所有一定要面對的讀書與考試之外,他還做了一些別人不一定會做的事,他做實驗(純粹興趣,尤其享受熬夜睡在實驗室裡,只為了親自接生一個實驗結果)、他和實驗室的夥伴一起騎腳踏車環島(在極為炎熱的暑假)、他在環島途中修理老人家的腳踏車(除了有成就感也有失落感,當他發現自己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他尤其喜歡和創作坊的老師、孩子們分享這些生命的「戰果」,這樣活著,雖然比別人忙碌許多,但是他也因此更加懂得時間規畫,珍惜自己能夠自由、瘋狂的時刻,把國中生活的每一天,過得有趣又有意思。

想想看,滿意自己現在的生活嗎?

是不是少了一些敢於自由、敢於瘋狂的任性衝勁?

那麼就先從大聲朗誦李白的〈將進酒〉做為改變的起點吧!

 

2.      活得深情

有人則活得深情、癡執,他愛身邊的每一個人,他的眼光永遠張望著更廣大的人民、更寬闊的世界,他是亂世來臨時的一股清流,他用文學家的筆、歷史學家的高度,記錄了那個時代的一切,他就是有詩聖之稱的杜甫。

越是離亂的時代,越能真實呈現一個人的格局大小。

杜甫〈旅夜書懷〉裡的「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短短十個字,寫出他一生的寬闊與瀟灑,寫出他無邊涯的雄渾胸懷,也寫出了他內心的寧靜與無悔。

正因為在乎身邊的人、關注周遭發生的事,所以杜甫在遭逢亂世時,仍然有辦法開創最獨特的生命風景,對每一個當時活著的人與後來的人形成重要的意義。

孟廷也是這樣一個深情、癡執的國中孩子。

習慣閱讀孩子們在學校的聯絡簿,聯絡簿像一道穿越時空的門,讓我們看見孩子在創作坊以外的樣子。當孟廷信守承諾的把學校的聯絡簿帶來與我分享時,我卻皺著眉頭對她說:「怎麼每一篇小日記的開頭都是『今天』呢?我們上課談的背景經營全都不見了……」

隔了一個星期,她來上課,仍然沒忘記把聯絡簿交給我看,這一回,我喜出望外地喊著:「哇!好乖啊,真的把平板的『今天』開頭都改掉了,小日記也因此變好看了呢!」

這時,孟廷才敢大聲說出自己的「委屈」:「老師,你都不知道,我現在寫聯絡簿小日記的時間變長了,因為只要一想寫『今天』,腦海中就會浮現你那不滿意的臉,我哪敢寫啊,只好一直努力想有畫面、有氣氛的開頭了。」

好可愛的「訴苦」自白啊!我們在這樣的真相裡,看見她的深情與執著,知道那是她在乎別人、也在乎自己的方式。

因為別人而想活得更好,或許也是杜甫時時刻刻掛在心上的提醒吧。

 

3.      活得更有行動力

《創作坊詩選》特別為孩子挑了一首王昌齡寫的邊塞詩〈從軍行〉,其中的詩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不但表現出雄渾的氣勢,也充滿詩人的情意吶喊。透過這樣一首很熱血的邊塞詩,我們希望孩子能活得更有行動力,心裡有什麼渴望,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一如九把刀的名言:「夢想不是掛在嘴邊炫耀的空氣,而是需要認真的實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什麼,而是如何完成它。」

當我們活得更有行動力,便能真正「心想事成」,可以不斷創造更多的人生驚喜,不斷擁抱更多的幸福。

用筆寫下祝福,也是一種行動力。

創作坊老師在孩子們生日即將到來時,會在作文簿上寫下生日的祝福,希望孩子能每一年每一年檢視自己的生日願望,並沉浸在過生日的喜悅中。

七月底生日的理毅,在交回有生日卡的作文簿時,對我神秘地微笑著。我打開他的作文簿,發現他在我特地為他留的生日祝福版面上,不只慎重地寫下自己的三個生日願望,還「反客為主」地運用原本的慶生版面,加上熱鬧的插圖和文字,表達祝福創作坊的老師們「中元節」快樂的心意!

是不是很令人感動呢?

理毅從不讓感動和感謝只停留在心底,他化為更實際的行動祝福老師們中元節快樂〈雖然很難想像中元節和創作坊老師們的關係為何,但這可是七月份的重要節日哪〉,於是,那本充滿情意吶喊的作文簿,竟也像王昌齡的〈從軍行〉般,讓人覺得熱血沸騰呢!

 

四、   向有光的地方走去

而即使我們做了許多的準備和努力,人生仍然會有事與願違或遭逢逆境的時候,這時候的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創作坊詩選》中所選錄的最後三首詩分別為:李商隱的〈錦瑟〉、杜牧的〈秋夕〉、劉禹錫的〈烏衣巷〉,藉由這三首詩,我們告訴每一個孩子,無論過去、現在、未來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一定都要「一路向有光的地方走去」,秉持這樣的樂觀態度,我們才有能力扭轉逆境,把人生的發言權重新握在手中。就像秋芳老師的人生名言:「如果你問我,世界是什麼樣子?我必須讓你知道,當你流淚,世界就跟著哭泣;當你一笑,世界也就笑……」這一句名言是創作坊孩子再熟悉不過的生活叮嚀,只要一拿出鮮黃色的作文簿,就能看見這幾個字始終屹立不搖地烙印在封面上。

在面對逆境的時候,我們要像李商隱〈錦瑟〉中的詩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一樣,不是先急著否定它,而是把它看成人生的一種營養,學會接受它,並感謝人生有這樣的冰涼存在,是它讓我們變得更好,於是,我們才能從逆境中重新整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為尚未跨出的下一步凝聚勇氣與力量。

接著,無論逆境讓人多難受、多沮喪,我們都要擁有杜牧〈秋夕〉裡「坐看牽牛織女星」的生活閒情,試著凝視生活中的小小幸福,為一點點的互動細節而驚喜,為一絲絲的溫暖而感動,知道就算

自己再不如意,身邊仍然會有支持我們的家人、朋友,為了這些愛我們的人,我們更應該好好活著。

最後,我們才會明白,所有折磨我們的當下困境,有一天,都會成為過去,這世界上沒有過不去的難題,只有跟難題過不去的人。因此,我們要像詩人劉禹錫,當我擁有可以展現抱負的時機,我奮力而為;當我不被重用時,我也能放寬心,把每一天活得有意思。

我們其實不需要鑽牛角尖,抱怨這世界的種種不公平,因為一切都會過去,就像〈烏衣巷〉所揭示的人生真相:「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最最重要的是,要活得像一首詩,讓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能一路向有光的地方走去,並帶著感謝的心記憶過去,懷著珍惜的情意凝視現在,用一種更寬闊、瀟灑的態度張望未來。

 

 

PS:圖片為慕夏(Mucha)畫作

台長: 夢天使
人氣(1,336)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給創作坊朋友的信 |
此分類下一篇:羽豔老師十月的信:收集心意
此分類上一篇:雯婷老師八月的信: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秋芳老師
親愛的孩子們..
這真是中秋節最美麗的禮物
讓我們大家
都認真地
活成一首又一首不同風格的詩
2011-09-12 21:41:27
羽豔老師
每一個字,
每一張圖,
每一首詩,
都可以創造我們生活裡的快樂,
能夠沉浸其中,
真的好幸福!
2011-09-13 21:38:10
雯婷老師
以古鑑今,
這就是文史的價值,
也是生活中的樂趣,
讀詩,真的有意思!
2011-09-15 09:10:57
小君
放心啦!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2011-09-21 14:40: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