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27 17:26:27| 人氣2,3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隱身的鋼琴家──再聆金茲伯格的琴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Grigory Romanovich Ginzburg (May 29, 1904 in Nizhny Novgorod - December 5, 1961 in Mosc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茲伯格既和柯爾托一樣,是共時性的音樂 ( 演奏 ) 家;又和顧爾德一樣,是所謂〝後設的〞音樂 ( 演奏 ) 家。
每首曲子一到他手中,如創作般成為他自己的作品,純以自己和音樂的直接聯繫來演奏、自我詮釋,把作曲家掃到一邊。雖然說藉著作曲家的曲子,卻充滿一己的強烈筆觸和印記。  
固然,每位演奏家不論好壞,都留下自己的印記,但金茲伯格留下的是獨特而超越一般的印記。他的「後設」背後,就是純粹的音樂。柯爾托的背後還有一個高遠的理念(idea)和意境,金茲伯格所有的,只能説是抽象的、抽除任何文學意義的、非意境的演出。
硬要說的話,只好說是純音樂性的、或純幾何學的了!

不論柯爾托查阜西,其背後還有一個最終的人與天的關係在。而金茲伯格的演出中,實難以進入任何類似的想像與意像。 
謎一般的金茲伯格,將自己隱身於如阿拉伯蔓藤花紋般的幾何符碼裡,依循某種精確又任意的屬於自然界又屬於精神性的神祕結構比例和運行規律,發表自己的音樂。
除了對音樂的狂喜和喜悅,還有什麼其他的形容詞嗎? 
除了音樂本身的喜悅、充滿喜悅的音符之外,一個把自己〝隱身於音樂中〞的演奏家──這,恐怕是最難、最詭譎的藝術挑戰和遊戲了!

也許,我們恍惚間,霎時瞥見音樂背後金茲伯格隱約無形的身影,露出頑皮的鬼臉… 
回神後又彷彿是錯覺
──
他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既在、又不在那兒!

(Joe) 

參考閱讀: 
1.酒神的狂歡──初聆金茲伯格的琴藝

   生命與死亡的邂逅──蕭邦的命運奏鳴曲 / 讀金茲伯格的蕭邦鋼琴奏鳴曲二號

2.
博客來音樂館 / 格里戈里‧金茲伯格:20世紀鋼琴家全集(37)/ 專輯說明: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015322#intro

 

台長: Katle and Jo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