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24 05:47:27| 人氣930|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092飲食,食物總稱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92飲食,食物總稱

方座青銅蓋簋,

37公分

西周初,約西元前十一世紀。

 

    動物一定要仰賴食物以維持生命,所以尋找和生產食物始終是人類最重要的活動。飲食的習慣取決於地理的環境、生產的技術、人口的壓力以及文明發展的進度。選擇過游牧或定居的生活,往往也取決於食物取得的難易程度。有足夠的食物才能定居,否則只好四處遊蕩,尋找食物。又如居住於高緯度或高山地區的人們,因氣候較寒冷,比較需要攝取高熱量的食物以禦寒,而且該地區的菜蔬也難生產,肉食能保存較久,故攝取肉食的比例要較低緯度的人們為高。因單位面積內肉食動物的產量遠較植物少,故吃肉多的地區,人口也往往較稀。

    食物也是辨別一個文化的好標尺。譬如從食用某種植物的地域,改變食物種類的時代,都可以分析生活的環境以及農業發展的水平。人們最初考慮的是根本的果腹問題,漸及味覺,最後才講究營養、進食的氣氛等等高一層次的考慮,因此從飲食習慣也可以約略看出一個社會發展的程度。譬如農業的社會,一大清早就要到田地去工作,需要有豐盛的食物以補充消耗的能量,故早餐最重要。然而在工商業的社會,工作的時間較遲,能量消耗也較少,早餐的量就不必多。夜晚是家人團聚的時間,有較多的活動,故演變成晚飯最豐盛的習慣。

又如在沒有食物保藏措施的時代,由於夏天肉類比較容易腐敗,就要避免宰殺牲畜而多吃植物性的食品。但是一旦食物的冷藏技術有所發展,夏天不怕肉食會腐敗,而某些水果、菜蔬又可以保藏到冬天,當然,冬、夏季節所攝取食物種類的懸殊情形也可望大大降低。

    中國人一向把食物分成兩大類;酒、湯水等液態的『飲』和榖物、菜肴等固態的『食』。最簡陋的餐食,即所謂『一簞食,一瓢飲』,也包含此兩類的食物。

甲骨文的飲字,作一人手按著小口的酒尊或大口的水缸,俯首而伸出舌頭作吸飲之狀()。甲骨文的食字,則作盛滿食物的器具加蓋的形狀。從有些字還把熱氣冷卻成水氣的狀況給描繪出來()。飲字的創意特別把舌頭畫出,就是為了強調舌頭辨味的功能,而食字的水氣下滴也顯示食物的溫熱狀況。食物如果冷卻,往往芬香的氣味也消失,說明保持食物溫熱的重要。

從飲、食兩個字的甲骨文字形,可看出商代已頗為講究食物的味覺。簋本是盛飯的器具,西周中期之後有於圈足之下加三支足,器底有煙炱痕,顯然是對熟飯的加熱保溫而設計。早期的食器大都不帶有蓋子,到了東周時代,不但盛飯的簋、簠、敦必有蓋子,連烹煮的鼎,附蓋子的也越來越多,這可能是因為這時候鼎也兼為陳列之器具,基於衛生與保溫的考量而加上蓋子。中國人長於烹飪之道,舉世聞名,看來至少在商代已開其端緒。中國人自古以來,隨葬之物以飲食之器具為主,反映其愛好食物的習慣。不過,商代重視飲酒之器,而周代則重視用食之器,習慣也有不同。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930) | 回應(15)|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81-100) |
此分類下一篇:093牧,飼養牛羊
此分類上一篇:091樓臺,多層建築

小洋子
劍客阿伯
從以前有關食衣住行的文字應該是先演化出的對吧= =a
2010-08-24 07:53:59
版主回應
語言和文字都是為了與人交換意見,食衣住行是人們最關切的事,照理說,應該是初期就要創發的文字。不過符號會隨著文明的進步起變化,同樣的語意可能用不同的圖像去表達,甲骨文上有不少字因為已被後出其他字所取代,以致不能辨認,像上一期的樓字,就被形聲字取代了。有時從同一個字的不同時期的寫法,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事情的變化。
2010-08-24 09:15:06
旅人
談到這092飲食,食物總稱
紅樓最喜歡啦
每天離不開粗,粗,粗啊

一個字,背負了文化習俗
字(詞)義之解,又牽渉到訓詁學
還頂麻煩滴
但老師總不厭其煩地詮釋
唯恐學生不懂咧
謝謝
2010-08-24 10:16:51
版主回應
由於設定每篇文章在一千一百字上下,所以有時不免東扯西湊,讓讀者讀起來很煩。
2010-08-25 15:43:35
旅人
談到聲韻學
以前學的教材是董同龢的《漢語音韻學》
是許世瑛教的,他那時目已盲,授課時
由一位助教助講加板書
講到中古音,什麼切韻、廣韻、等韻圖啦
由中古音再到上古音,再下至現代音
搞得霧煞煞
還好,期末考,總算沒被當掉
阿彌陀佛
2010-08-24 10:27:44
版主回應
我也上過許世瑛老師的課,雖然是照著董的書念,都講得很清楚,也許你比較偏重文學方面的課業,對於小學的就會比較疏忽。就像我對文學的課,成積都是平平。不過我看現在的你,對於小學非常熟悉,在學時應該也不會差的,你是客氣而已。
2010-08-25 15:51:13
睡喵
考古的專家喂
您今天不是出拜拜的拜字唷
今天不是該拿刀霍霍向牛羊嗎
2010-08-24 10:56:46
版主回應
睡喵最近不見,是到中東旅行了嗎?大概在那裡習慣吃牛羊肉,回台後有點思念,所以想吃牛羊肉。牛已介紹過,下次我就介紹有關羊的字。拜字的創意和拜拜無關,是低身從根部拔取植物的意思,大概姿勢與拜手類似,取以名拜拜吧?你現在忙什麼?台關閉已很久了。
2010-08-25 16:02:43
小洋子
/語言和文字都是為了與人交換意見,食衣住行是人們最關切的事,照理說,應該是初期就要創發的文字。不過符號會隨著文明的進步起變化,同樣的語意可能用不同的圖像去表達,甲骨文上有不少字因為已被後出其他字所取代,以致不能辨認,像上一期的樓字,就被形聲字取代了。有時從同一個字的不同時期的寫法,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事情的變化。 /

噢。那語言和文字那一種比較有感情啊= =a
2010-08-25 00:42:37
版主回應
我是研究文字的,所以對我來說,文字好像比較有感情,文字可以告訴其圖像的意思,聲音就不知道為何表達某種特別的意義了。
2010-08-25 16:06:08
楊風
飲與食都重要
為什麼只強調食
而說:民以食為天?
請老師回答
2010-08-25 09:50:25
版主回應
請不要稱老師,否則我要稱你為學長。只喝水不能飽,但可以只吃飯,也許因如此,可包攝飲。
2010-08-26 08:32:41
旅人
說到聲韻學
一個頭兩個大
什麼切韻系的書一大堆
又是陳灃的反切基本、補充、分析條例
還有聲紐韻母也要記
一畢業,就把此學還給許教授詩英了
真是愧對他老人家目盲時猶熱心教偶綿
真是佩服劍客教授把文字、聲韻、訓詁三學學得醬棒
而且還再傳授文字學(廣義)大業於後輩學子

夜安
2010-08-25 21:16:37
版主回應
聲韻學我也只挑基本的學,知道古韻和廣韻的不同處,知道到何處查訊息就可以了,所以我沒有寫過聲韻學的論文,不敢班門弄斧。基本說,我只對文字學比較有把握,看別人的文字學文章能夠分辨好壞而已。不要以為我很行。
2010-08-26 08:39:49
旅人
晚上,要來站衛兵
就怕有人不好好唸甲骨文
專門偷粗老師的食物
2010-08-25 21:22:02
版主回應
謝謝來站崗,只是我不燒東西,都是吃完了才回家,不過要注意,不要把我的電玩設備偷了就糟糕了。
2010-08-26 08:43:18
小洋子
你看拉,旅大大爺爺又勒說我派話ㄚ拉╭(╯3╰)╮
我哪有專門偷粗劍客阿伯你的食物= =+
2010-08-26 07:55:36
版主回應
真是做戝心虛,旅大爺根本沒有說防誰來偷食物,你就自己招認了。說不是專門來偷吃我的食物,那麼是臨時起意,盜嚐了一口嗎?是偷吃我做的肉絲蕃茄蛋?好像真的有少了一點點,味道好嗎?
2010-08-26 08:52:40
小洋子
/我是研究文字的,所以對我來說,文字好像比較有感情,文字可以告訴其圖像的意思,聲音就不知道為何表達某種特別的意義了。/
原來是這樣啊,其實,聲音呢更好玩,想玩嗎?呵呵呵

上什麼課,我才要來跟你上課呢
2010-08-26 08:09:01
版主回應
聲音當然更好玩,有人只聽聲音就迷魂了。我有個聲樂家的朋友,好幾個人聽了他唱歌就嫁給他。白馬尤其迷甜蜜的語音,和他說話可要小心,如果被她欣賞上了,就會緊跟不捨。你有沒有去白馬的網站留言?不能隨意用語音留話,我能想像你的聲音很美,不要讓他再度自閉起來。
2010-08-26 09:00:25
小洋子
/白馬尤其迷甜蜜的語音,和他說話可要小心,如果被她欣賞上了,就會緊跟不捨。你有沒有去白馬的網站留言?不能隨意用語音留話,我能想像你的聲音很美,不要讓他再度自閉起來。/

沒啊,他po新文了嗎= =a
那你怎麼都沒來通知啊〜ㄎㄎㄎ
嗯,是啊,我的聲音是很美啊,只是不生氣的時候拉,哈哈哈
而且,覺得聽我聲音的人會想睡覺
2010-08-27 07:01:37
版主回應
白馬終於出關了,但貼了一篇以後又停頓下來,與一日一言的宣言不符合,可能就是在等待你去向他腮迺一下。我怎沒通知你!我請你去關心一下,不是嗎。白馬說聲音最重要,其他的條件可以馬虎些。我感覺你的聲音很美,所以先告知你一下,把五十%的美聲施展出來就夠迷住他了。會不會白馬又到什麼地方旅遊去了,所以沒繼續po文。
聽你聲音的人會想睡覺!這不是可治我睡不著的毛病嗎,趕快打電話給我,我的電話最容易記,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
2010-08-27 08:05:54
旅人
樓上的特級大…
也請趕快打電話5201314給紅樓
偶去您家偷了食物──紅棗耶

早安
2010-08-27 10:32:57
版主回應
偷東西是犯法的,以前我當總務股長A了一塊口香糖,你就要辦我,要交到什麼什麼部門去,現在自報到小綿羊家偷紅棗,證據充分,這好像不是告訴乃論,小心有人提告。
2010-08-27 22:42:36
旅人
偶偷的是網路空中紅棗耶
空空來,空空去

早安安,劍客教授
2010-08-28 05:17:38
旅人
英英美代子,提出讀書感想如下:
拜讀老師的《簡明中國文字學》第66頁三、古文字的分類文中提及唐蘭創三書之說。按唐蘭在其所著《古文字學導論》中確實對傳統六書之說有所質疑,因之,另提出三書之說:
「我把中國文字分析為三種,名為三書:第一是象形文字,第二是象意文字,這兩種是屬於上古期的圖畫文字,第三是形聲文字,是屬於近古期的聲符文字。這三種文字的分類,可以包括盡一切中國文字,不歸於形,必歸於意,不歸於意,必歸於聲。」
惟唐蘭的三書說,仍非盡善盡美,陳夢家及裘錫圭對之亦有評議。

晚安,老師
2010-08-28 19:30:56
版主回應
長話短說,我主張只分二書,表聲與表意字,沒有聲符的一定通過字形表達意義。形聲字有時是表意字加上聲符,但這樣的字,也以其初形歸在表意字。就算只二分,也難得一致意見,故我特地舉出我老師與我對好多形聲字的不同看法。我依唐蘭三書,是不願太與人不同,被視為異端。
2010-08-28 22:57:12
旅人
劍客教授分二書,已將六書三耦說(徐鍇)、六書經緯說(楊慎)、四體兩用說(戴震)、造字法與用字法區分說(王筠)及造字之本說(劉歆、陳澧〕……等諸說,予以打破界線,而從更寬泛的角度立說,乃創舉。
2010-08-28 23:53: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