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03 15:44:16| 人氣1,408|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079登,優雅上車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79登,優雅上車



紫檀木束腰管腳方凳,

46公分,面39公分

清乾隆,西元1736-1795

 

古代的交通,水運的費用比陸運便宜得多,也經常快捷得多。但是水運的路線有限,不能隨心所欲到任何的地區去。有些河流有時也不深或太過急湍,不易航行。在河川不到的地方修建運河更是耗費,所以陸運終歸是比較普及的交通方式。陸運需要依靠畜生的力量,牛溫順有力,行步緩慢,宜於載重,是平日或戰時載重的主力。但馬奔跑的速度快,宜於快速傳遞消息或追逐獵物,雖然訓練的費用高,經濟不是貴族顧慮的首要,後來又直接參與戰鬥任務,更是貴族遊樂及打戰所樂於依賴的工具。牛車是一般人民謀生的工具,捨不得放進墳墓中,故商代隨葬的都是貴族炫燿身分的馬車。

    商代的馬車因為採用的繫駕方式,車輿高掛在車軸上,離地有七十到八十五公分高,容易翻覆。如此高的輿架,連勞動的人士都無法跨步而上,更不用說講求行動優雅的貴族,因此要有相當程度的高墊腳物,貴族才能雍容地上車。甲骨文的登字,作兩手按著一把矮凳,讓他人的雙腳登上之狀(),有時省略了扶住的兩隻手()。登本是上車的動作,後來引伸為一切上升的動作和形勢。

    用以登車的東西,較低級的貴族可能只是普通的矮木凳子。明代的一組陶俑,有一名文士裝扮的騎馬者和一位伺候的僕人。僕人的肩上套著一把如附圖的簡單矮凳,顯然不是準備給自己休息的,而是讓主人兼為上下馬騎之用。馬背的高度與商代的輿架相當。想來這位文士不嫻習馬術,不會借用馬蹬,而要靠凳子才能上下馬背。

高級的貴族就更為講究上車的器具了。安陽侯家莊的商代貴族大墓曾經出土一件專為登車的低矮石凳。那是一塊形狀扁平,上面布滿雕刻花紋的石頭,如下面的附圖。花紋表現的是一對相背的老虎。不雕刻花紋的下面鑽刻有凹槽及孔洞,可穿過繩索以便搬動這塊石頭。《詩經‧白華》『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遠,俾我底兮。』即是描寫這種上下車的工具,乘石。

    越高貴的人行動越要求優雅。從商代乘石的形製看,使用時兩人拉著乘石兩端的繩子,使乘石平放在地上,讓貴族走上這塊石頭後,兩人就拉高乘石,有如乘坐升降機,高度到了輿架後的出入口,貴族就像走路一樣,踏進輿架裡,連抬高腳步的麻煩都不必要,姿態是多麼的優雅。大貴族上車一定要有如此製作講究的石製踐踏物,故『乘石』一詞在一些文學作品就成了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如《淮南子‧齊俗》『武王既沒,殷民叛之,周公踐東宮,履乘石,攝天子之位,負扆而朝諸侯。』



商代的乘石,侯家莊1001墓出土,

西元前十四至十一世紀。

商代的馬車只用二馬拉曵,西周早期很可能已注意到快速的重要性,所以就發展了用四匹馬拉曵的車子,也開始稱呼一輛馬車為一乘。甲骨文的乘字,作一個人站在一棵樹上之狀()。後來大概人的形狀已經不太容易被了解,所以金文時代就加上兩個腳掌()。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1,408) | 回應(17)|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61-80) |
此分類下一篇:080來,外來穀物
此分類上一篇:078車,地位象徵

小洋子
原來是這樣
嗯,真是好大的學問

啊對了,其實我還蠻喜歡坐矮凳的,呵呵呵
2010-05-04 08:27:56
版主回應
矮凳原來源自東夷人的臨時坐具,中國人採跪坐,或有機會介紹坐具。
2010-05-04 09:06:57
旅人
小洋子,您幹嘛又搶倫家的第一
好啦,美凳您先坐
2010-05-04 20:29:52
旅人
登,想起了李商隱的驅車「登」古原…
2010-05-04 20:32:03
小洋子
嗯,好。那你有機會要介紹坐具給我喔,哈哈哈
哇啊,真沒想到你也學會了哭喔
哎喲。那全都是珍珠拉
不過你也說的對,哭後感覺會很好
而且,不管是感動也好,或悲傷,其實那也都是一種表達情感和情緒的發洩
像孩子一樣,但你有沒發現,人越老越愛哭,哈哈哈
2010-05-05 02:09:56
旅人
送早茶來了
放在方凳上


早安安
2010-05-05 07:02:22
旅人
小洋子,有優雅上車嗎
開紅樓的嘟嘟車去的嗎
記得再送乎哇一輛新的紅色小嘟嘟唷

早安,劍客教授及小洋子
2010-05-05 07:06:11
版主回應
現代的車子想要優雅上車大概不太容易,如果坐卡車後座,如何優雅上車也不足提高社會地位,除非紅樓的車子是法拉利一類的品牌。我在加拿大的時候,覺得寶馬和賓士已非常夠看,回到台灣就覺得那很平常。不知是因此地的人愛現,還是真的非常有錢。
2010-05-05 09:53:43
霜霜
登,優雅上車
以前的人連上馬車都講究...是一門學問
乘石也講究雕工
且,乘石是具備升降機的鼻祖
2010-05-06 08:09:26
旅人
芒草,總是給人哀愁的感覺
劍客教授住的加拿大
是否也有芒草呢

再賞登文

晚安安
2010-05-06 19:46:52
版主回應
芒草不知是有意栽種還是自然長成,我注的地方是平原,沒有山丘,所以利用垃圾堆成一座小丘,提供不一樣的體能活動,既是公共設施,當然有相當的管理,種的都是可觀賞、易整理的花草。可能在郊外比較少人去的地方也當有芒草一類野生的花草。
2010-05-07 09:49:55
旅人
登,《甲骨文字集釋》李孝定釋云:「…或謂之上馬石。」
2010-05-07 12:08:07
版主回應
看來你有很多甲骨文的書,不是專業者不會讀《甲骨文字集釋》。看來中文系的三個方向你都相當有涉略,不像我只知文字一項,佩服。
2010-05-08 08:35:36
旅人
明日又擱系周末
老師想搭白馬公子的紅色跑車去兜風嗎

午安安
2010-05-07 12:08:37
版主回應
很想週末休假去外頭走走,可惜要開兩整天的研討會,早安。
2010-05-08 08:37:05
楊風
登是優雅上車
那登山呢?


寸草萌青巒
慈容
遠山春暉
牴犢恩情重
淚眼鬱鬱
霧濃

牽來一頭牛
祝母親節快樂!

http://mypaper.pchome.com.tw/yallen33
2010-05-08 11:03:31
版主回應
看到久未見的牛隻,謝謝。
2010-05-10 14:46:51
旅人
一邊喝咖啡
一邊賞老師的大作<鑽鑿對卜辭斷代的重要性>

晚安
2010-05-10 19:46:07
版主回應
我現在來學校就有一次咖啡喝,閑聊十分鐘調劑精神,你是獨自喝咖啡嗎?
想不到旅人有耐性看鑽鑿斷代的文章,最大的幸慰是我對鑽鑿型態斷代的序列,在小屯南地的發掘得到證實。但是有人不信科學碳十四的斷代,要用人為的修正來適合自己的看法。<鑽鑿對卜辭斷代的重要性>是這方面第一篇文章,我的最後研究是《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
2010-05-11 09:47:25
旅人
有關鑽鑿的文章,還有<從長鑿的配置試分第三與第四期的卜骨>、<甲骨的長鑿形態示例>、<鑿鑽研究略述>、<讀小屯南地甲骨的鑽鑿形態>等等,都是劍客教授的大作,給學子們多開了一個研究甲骨文字學的視界。

午安囉
2010-05-11 11:23:01
版主回應
謝謝旅人的細讀拙著,利用鑽鑿形態斷代是我的發現,被張光直先生譽為第十一斷代標準,可惜我的結論和某些人的意見不一樣,不廣為應用。先生精于詞章、義理,竟然也對語文如此有興趣,實非始料。我最先只是想你可能對其中比較軟性的文章可能有興趣。想不到有耐性讀鑽鑿的文章。敬佩敬佩。
2010-05-12 08:57:40
旅人
拜讀老師<我的研究生涯>宏文,敬佩對甲骨文學的一門深入,不像旅人進公門混飯吃,齒牙動搖,還一無所成。
2010-05-12 10:28:23
版主回應
謝謝旅人閱讀<我的研究生涯>的代序,我的研究路線與別的老師不一樣,可以說是不一樣的經歷所養成的。博物館的工作讓我接觸各種不一樣的知識,才讓我對中國文字的創意有了不一樣的切入點。我的一生平凡而不平凡,所以我想把我的學習經歷寫出來,也許可以讓我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有些提示的作用。我在文字學上有些許的成果和你在公家工作應該有同等程度的貢獻,謝謝你細讀我的著作,讓我幸運自己在晚年能遇到一個知音,可以說死而無憾矣。
2010-05-14 09:03:25
小颱風
劍客老師平安~

原來登的學問這麼大
只是讀文時有一種感慨
如果優雅需以他人的卑躬屈膝來達成
這般的優雅
不如豪氣的粗曠

人呢,為何這般在意如何烘托
這登字型很美,但懂意思後,心卻有些揪

劍客老師午安,我的手術很順利
兩個月了,頭髮也長長了呢!大概有四公分喔~

PS最近我的心裡一直在想著來和去二字,尤其是去字的ㄙ在整個字裡的意義。老師可以分享嗎?
2010-05-14 13:52:53
版主回應
在甲骨文,來是一種麥子的象形字,可能因是外來品種,故用以為來臨、未來等意義。去是一人蹲于一個坑之上之狀,是蹲毛坑的形象,把我們不要的東西排泄掉,故有除去的意義,恨快就可以寫文章介紹這兩個字,近來學校很忙。
很高興知道手術順利,康復中。
2010-05-15 15:52:17
旅人
生也無涯,以有涯追無涯,殆矣
人的一生,能守一小方之果
就不錯了
晚安,老師
2010-05-14 18:36:57
旅人
以研究甲骨文的成果
使劍客教授,能超越古之文字學者
2010-05-14 18:39:19
版主回應
謝謝旅人先生的肯定,人各有所長,有人能唱歌,有人能烹飪,有人能跑跳,我除了甲骨、文字之學,大致不辜負老師的栽培外,其他什麼都不行。除學問外,我對人誠懇,也不失父母的教育。
2010-05-17 08:32: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