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2-01 10:38:34| 人氣866|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070陶,盛水的大用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70陶,盛水的大用

兩面刻紋木製陶拍

面長6-7公分,寬5-6公分,厚1-2公分,把長約13公分

商代中到晚期,西元前十五至十一世紀。

 

        泥土經火高溫燒結而硬化的東西叫陶。泥土遍地都是,且能髒污它物,但一經過火的洗禮,卻巧妙地變成可以盛食物、裝飾空間,令人喜愛的東西。人類雖然在幾十萬年前就能控制火,根據目前的資訊,中國人最早知道燒造陶器。江西萬年仙人洞的陶片,碳十四年代測定距今16440加減190年,校正後的年代為公元前18050 17250年。所以有一萬五千年以上的燒造歷史應不成問題。

        陶器初以盛水為目的,後來才推廣到煮食、盛食、儲藏、裝飾、展示等其他廣泛的用途。陶器的儲水功能使人們不必太靠近河流居住,擴大活動的範圍,增加覓得食物的機會,並過定居的生活。人們發現低窪的地點有泉水湧出,可以提供生活必需的水,終於能在廣闊的大地建立村落與都市,使人類文明進一步提高。故有人以陶器的使用,標示告別舊石器時代而進入新石器的時代。

        燒造陶器的必要材料是黏土。甲骨文的土字作一土堆狀(),土堆常作上下尖小而中腰肥大,有的還加上幾點水滴。鬆散的土堆一定是呈上小下大的錐形。只有黏土才能作中腰粗大的形狀,故知土字的創意取材於黏土,黏性的土才能捏塑陶器。土字的黏土創意是基於其可捏塑而燒結成器的價值。商代的陶字,作蹲踞的人手拿著陶拍一類的工具,在黏土上造形的樣子(),金文演變成,就容易辨識了

         雖然泥土皆可燒造陶器,但質量好壞大有差別。從半坡、河姆渡等新石器時代以來的人們,就有意識地精選材料,用淘洗的方法除去泥中的砂粒、草根、石灰等雜質。萬年仙人洞遺址的陶器已有含砂的,陶器發明後不久人們就已之烹煮食物,領會摻雜細砂於泥中以幫助陶器傳熱,防止因驟熱驟冷,致收縮過快而破裂的缺點。

        陶器最先是在露天燒製。因燒成的溫度低,陶器常燒結不完全,質地鬆而易脆。八千年前的新鄭裴李崗遺址,就有橫穴式的陶窯。但火焰要經過一段上升的火道才接觸陶坯,使熱量在傳導中散失。後來改良成豎直式的陶窯,火焰可直接透過火眼接觸陶坯,提高燒成的質量。商代早期的紅陶已提高到攝氏一千度。稍後改良成有煙道的圓形窯,燒結溫度提高到可以熔化鐵汁的一千一百到一千二百度。這種高溫的陶窯對金屬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商代以前的陶器呈色有紅、灰、黑三種。紅陶是氧化焰燒成,灰陶是還原焰燒成的。黑陶則是於燒焙的後期,用煙燻法進行滲碳的結果。一般說,時代越晚,陶窯的構築越進步,紅陶的燒造就越少,商代灰陶已佔百分之九十的生產了。

        商代還燒造硬陶,其中有少數又塗上石灰釉,或草灰掉落在陶胎上燒成薄層的釉,使粗糙的表面潤滑並有光澤。商代硬陶的質量已提高到含氧化亞鐵少於百分之三,薄層的釉彩加上高溫,使胎骨呈較深的灰白色,含有一定量的玻璃質,胎骨比較堅實,吸水率很低,叩之聲音悅耳,成為漢代青釉硬陶及青磁的雛形。只要淘洗更精細,並提高燒結的溫度,就可以達到瓷的標準了。中國在陶藝上的造詣,為之博來瓷器國的稱號。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866) | 回應(6)|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61-80) |
此分類下一篇:071木,木材的利用
此分類上一篇:069改,驅邪改運

涼涼
從小在玩泥巴
我怎麼不曉得陶器有這麼偉大呀
哈哈!

老師早安
2010-02-01 10:57:27
版主回應
你從小不玩泥巴就長不高、長不大了,泥巴還有其他妙用,以後再介紹。午安,涼涼。
2010-02-01 12:10:09
小草
看到這篇,又看到涼涼的留言,腦海突然浮現一段兒時記憶,因為那件事,我不再那麼鐵齒的認為這個是界只有人而已。
那時約莫小學四年紀,和家族一起去掃墓。小朋友在一旁閒得無聊,就開始在自家墳墓旁玩挖泥土的遊戲,比賽誰的洞挖得深,而我卻跑到別人家的墓旁開始挖,最後還得意洋洋的以自己挖得最大最深和其他堂弟妹炫耀。然而那天回家之後,我都睡不好,總是聽聞家裡的門不停的被甩,桌椅被大力搬動的聲音,聲音之大,卻只有我一人聽到。後來才將此事同母親講,母親帶我至神壇問事,沒想到辦事的那人竟說出了我在掃墓時做得「好事」,不由得令我大吃一驚,燒了好久的紙錢,很誠心的道歉後,說也奇怪,半夜的巨響也就消失了。
泥土的確很好玩,不過隨著家裡附近空地都興建起大樓後,就失去了這樣的樂趣。
老師,您寒假有沒有什麼休閒計畫?父母親說要帶我們到鶯歌走走,看看陶藝,現在想到就滿興奮的。
對了,想請教一下,這些出土的陶器,上頭的文字大多透露哪方面的訊息?
2010-02-02 01:41:02
版主回應
我本不信鬼怪之事,但是隨著歲月增長,經驗稍富,就知道這個世界有很奇怪的現象,祇是很多人沒有碰到而已。在我的【我的回憶】網站,我網站的第一個連結,敘訴親身算命〈國內篇〉與風水〈國外篇〉的經驗,知儘管有不少混食郎中,但確實有真本領者。
花蓮之行好玩嗎,薛平南去美國前二天我同他吃飯,但沒有問你的名字,只說他的學生在網站上和我有聯繫。
我寒假留在台北以應同學或朋友之招。
我有個表妹揑陶入迷,日夜癲倒,差點離婚。陶藝涉及很多方面的技術與技巧,如果對陶的科學増點認識,看起來當更有趣。不過到鶯歌,如果沒有特別安排,大概看不到真正的操作與微妙的變化。
最後一問,出土陶器透露哪方面的訊息?是指仰韶文化直口缽上的刻畫符號嗎?不少文字學者喜歡將之作為中國文字開始的證據,我已為那只是陶工所作的記號,尚無公認的形音義。我認為四千多年前中國已有文字,大汶口的大口缸上的圖形已是文字。
2010-02-04 10:06:57
楊風
我怎麼越看越像法國麵包呢?
流口水了
2010-02-03 05:27:36
版主回應
可以用泥捏個法國麵包讓你永遠看個夠。
2010-02-04 10:20:27
旅人
賞了本文
我要到鶯歌文化街走一回

早安,老師
2010-02-06 11:04:04
版主回應
早安。謝謝閱讀,小草也說要到鶯歌看陶瓷。
2010-02-08 09:42:49
整地
盛水與器
不斷地傳承著

劍客
您好

謝謝劍客道出了[有文字]
那時候

已經開始自覺了
謝謝劍客之教
祝好

佚凡
2010-02-08 00:52:08
版主回應
謝謝閱讀。
2010-02-08 09:43:29
白馬
原來陶瓷的學問如此大
所以中國能以陶瓷起家
2010-02-08 13:06: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