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5-29 18:46:17| 人氣11| 回應0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南京 我們可以放心地老去嗎? A05

在南京 我們可以放心地老去嗎? A05

18日,南京市首部《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簡稱白皮書)發佈。截至今年10月底,南京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39萬人;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5歲以下少年兒童人口數。這意味著,南京市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
隨之而來的便是養老問題,養老也正日益成為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問題,它關系著我們每個人的晚年如何度過,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那麼,當前養老形勢是怎樣的呢?如何破解養老難題呢?南京給出瞭官方答復!

養老現狀

重點機構共有210傢

南京作為全國首批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針對139萬老年人不同的身體狀況、經濟狀況和養老需求,南京構建瞭多層次、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
老年人口分佈情況:南京老年人口地區分佈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老城區,每平方千米在1200人以上,而鼓樓區和秦淮區老人密度甚至高達3500人以上。
養老院入住人數:目前入住養老院的有1.7萬人,94%以上為南京戶籍。
養老機構數量:統計數據顯示,南京重點養老機構共有210傢,其中有136傢是民辦民營,可以說,民營機構已占據市場主體。
南京老年人口增長趨勢:未來15年老年人口增長趨勢強勁,預計到2020年底前南京年均增加老年人口3萬-8萬,2021-2030年年均增加5萬-12萬。由於女性預期壽命高於男性,當地60歲以上、65歲以上和80歲以上女性老人比例分別是51.1%、51.6%和56.4%,即年齡越大、女性人口比例越高。
解決養老問題是一項復雜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通過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形成全社會合力。

互助養老

南京打造“時間銀行”

目前,養老服務正面臨老人多,服務人員少的問題。對此,南京打造瞭“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新模式。
志願者可以“存儲”自己的志願服務時間,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兌換其他志願者提供的服務,也能兌換物品和現金。
小編瞭解到,“時間銀行”觀念最早由美國於1980年提出,目前瑞士、荷蘭、英國等均紛紛效法,全球已有超過1000個“時間銀行”組織。
據悉,未來南京的各個“時間銀行”將實現通存通兌,避免“壞賬”的出現,運行質量將更加優質完善。
隨著社區居傢養老成為養老服務的主要模式,隊伍的擴充和穩定是提供有效服務最根本的問題。養老志願者將自己提供的志願服務時間存儲起來,在年邁需要別人為自己提供服務時,再用這些存儲的時間進行兌換,以實現互助養老。據統計,目前南京“時間銀行”互助志願者已有5000多人。

候鳥式養老

南京進入“旅居時代”

最近南京開始瞭新一輪的降溫,南京漸漸進入瞭“寒冬模式”,過去南京老人一到冬天往往縮在傢中足不出戶,不過現在不同瞭,冬天成為瞭南京老人“候鳥式養老”的熱門季節。
最近,南京的張女士夫婦想約朋友一起去廣西巴馬長壽村旅遊,結果電話裡朋友告訴她:“我已經在巴馬住瞭一個多月瞭!”張女士的朋友不僅僅是過去旅遊,而是在當地租瞭一個農傢的房子,去年冬天就在那裡住瞭三四個月,今年又去瞭。
如果說過去“候鳥式養老”還隻是一個時髦、新興的東西,現在正在對此身體力行的老年朋友越來越多,往往是呼朋引伴,不再隻是少數人的時髦,而成為瞭越來越普遍的養老方式。這中間又誕生瞭“異地租屋養老”的老人,養老進入瞭旅居時代。
數據顯示,近幾年,僅海南三亞全國各地每年來此過冬的老人就超過瞭40萬。而在炎熱的夏季,風景優美的清涼之地也廣受老人的青睞,比如在成都近郊的青城山等景區,每到盛夏,都會迎來成群結隊前來消夏避暑的老年人。當地養生公寓負責人介紹,“候鳥族”老年人占到公寓接待人數的60%。“他們一般要住3至4個月左右。”
隨著老年人口的逐漸增多,相關的養老服務機構發展迅速,但仍然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而這恰恰成瞭“候鳥式”的掘金機會。一部分身體健康、收入不錯的老年人采取“跟團走”、“自由行”等方式,開始瞭自己多元化的老年生活。伴隨著養老服務政策的進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和商傢也看到瞭養老服務的巨大需求,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候鳥式養老”項目中來。

校園養老

養老院開進校園,學生就是護理員

由鐘山學院興辦的鐘山頤養園近日邀請老人進行參觀、試住,據悉,養老院將於明年初正式營業。
這傢養老院位於馬群附近的鐘山學院內,依山而建,每棟建築3-5層不等,高低錯落,非常別致。與一般養老機構賓館式、病房式的格局不同,該養老院內部結構和設施完全按照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需求設計,既有臥室、客廳、衛生間,又有廚房,設置無障礙通道,使入住老人感到生活在自己傢裡一樣。
養老院開進校園裡,學生就是護理員,這實際上是高校嘗試在校園興辦養老院的特色和優勢。像鐘山學院養老康復照料專業的配置占所有學科1/3以上,每年近千名畢業生供不應求,就因為大學生在學業的最後一年能夠上崗全方位瞭解老年護理,畢業時積累瞭豐富的照護經驗。

傢庭養老

南京已有上千名老人獲益

作為全國首批居傢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市,南京正在試行“居傢老人護理計劃”。其依托養老機構和專業醫療服務機構,設立“居傢養老護理床位”,讓在傢養老的老人享受到與入住養老院或醫院同等的專業護理服務。
至今,這種“傢庭養老院”護理形式已讓上千名老人受益。

養老補貼

按需發放

尊老金是南京目前最普惠的補貼制度,八旬、九旬和百歲老人可享受每月不低於50元、100元和300元的尊老金,去年僅此一項就發放瞭1.13億元。
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調節、高端有市場”的原則,南京還向7類特殊老人發放養老補貼。
其中,被征地農民老年生活困難補貼標準再次提高,每月增發45元,目前已調整至每月375元-515元,去年發放補貼達6602萬元。
低保、重殘老年人全部享受政府全額補助基本醫療保險,並納入醫療救助,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每人最高支付限額達36萬元。
困難老人享受社區助餐補貼,每餐1元-2元,去年共補貼助餐費238.8萬元,發放老年人照護服務補貼973萬元。

養老護理

為吸引人才 南京發放高薪入職獎勵

據南京市民政局數據,南京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139萬,養老形勢十分嚴峻。但是相對應的,養老護理員隊伍一直緊缺。
南京一傢養老院負責人訴苦說,養老機構招不到人,即使招到人瞭也很難留住人,因為勞動強度大,很多人在觀念上不接受,認為是伺候人的工作,最關鍵的還是工作待遇低。根據南京市社會福利服務協會的一項調查,南京養老護理員的月平均工資是2000元,一些民辦的養老機構還不到2000元,扣除保險後,拿到手的隻有1000多元。由於招不到養老護理員,一些民辦養老院裡隻好是老人照顧老人。
為瞭解決養老護理人員缺口問題,吸引更多人才進入這個行業,今年6月,南京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出臺《養老護理崗位工作人員入職獎勵暫行辦法》,對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入職獎勵,規定從事護理崗位滿5年的,全日制本科以上畢業生獎補50000元,大專獎補40000元,中專獎補30000元;非全日制畢業生按照全日制的70%獎補。

紫金山/金陵晚報編輯 華沙 綜合 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南京日報等

台長: iueoa00642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