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30 16:56:55| 人氣7,813|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People】馬來西亞50周年特獻:我和大馬導演5~蔡明亮《生活在它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馬來西亞是我的母親,這是土地跟人的關係,這是我的家鄉。我在這裡出生,度過我的童年跟青少年時代,有種割捨不了的關係。」這是蔡明亮對自己和馬來西亞關係的詮釋。縱使國籍有些模糊,拍攝的電影是代表台灣,在國際影壇上,他是台灣著名導演。但冥冥中,跟馬來西亞早已割捨不了,他於1957年10月27日出生在砂拉越古晉,與馬來西亞一同成長。

愛國之心藏心裡
我問蔡導還記得馬來西亞的國慶日是幾時嗎?他不假思索,一派爽朗語氣地回答說:「8月31日。」然後,自己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還好我記得。」國慶日對蔡明亮的意義不深,只是個能夠在家休息的假日。「我不是很在意要過國慶日,每次回來,都是探親、過年,華人的小孩都是這樣吧!我不會為了國慶,特地回來慶祝,即使在也不會慶祝。所以,對上一次在大馬度過國慶日,應該很久了。」

「就算我身在台灣,我也不過國慶。台灣國慶時,他們會有升旗禮,各個黨要議員都出動歡慶,可是台灣人也不愛慶祝國慶,他們寧願呆在家。我覺得大家不需要那麼強調所謂的國家觀念,只要心裡記著什麼時候是國慶日,那就夠了。你說我跟馬來西亞這個國家沒有感情嗎?我常跟人家說,馬來西亞是我的母親。這是土地跟人的關係,這是我的家鄉。我在這裡出生,度過我的童年跟青少年時代,有種割捨不來的關係。」如同傳統華人,愛總是不說出口;如同他的電影作品,總是用隱喻來表達他想說的東西。蔡明亮對大馬這塊土地的愛,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背後的意義
這裡,速寫蔡明亮來台灣前的一些故事:
3歲的時候,因為弟弟出世了,他搬去跟外公外婆同住。外公外婆家靠近市區,他們經常輪流帶年紀小小的蔡明亮去戲院觀賞電影,有時一天就看2部電影。後來,因為課業成績不好,被爸爸帶回家,自此他常躲在蚊帳裡幻想,幻想跟外公一起逃到深山,而且每次的幻想情節都不同,偶爾還會被情節感動到哭,這影響了他日後作品對於封閉空間的敏感度與表現極為敏銳。

升上初中後,由於學校靠近市區,所以再度搬去與外公外婆同住。翌年,外公患上老人癡呆症,他全心照顧外公,結果被留級。他開始投稿創作,漸漸養成寫作的習慣。高二時,組了話劇社並投稿電台廣播劇,進一步證明自己對戲劇的熱愛。高中畢業後,他做了2個月的水泥工人、收帳人員、中文家教等等工作。接著,20歲那年,他到了台灣。「未前往台灣升學前,記憶中的古晉比現在更慢、更悠閒,差別最大的,是景觀上的改變吧!我離開以前,古晉還有7-8家大戲院,現在都沒有了,已經變換成大廈。可是,景觀上的改變是必然的一種自然現象。」為了悼念陪伴他度過青蔥歲月的舊式大戲院,2001年他拍了《你那邊幾點》。

獨在家鄉為異客
1998年尾,美國一家公司投資100萬美金給蔡明亮回馬拍片,於是他在首都吉隆坡住了一年,以撰寫《黑眼圈》劇本。當時所見的外勞課題與安華事件,激發他無數靈感。在蔡明亮眼中,吉隆坡是個怎樣的城市?「相對國內其他州屬和城市,它是一個豐富的城市,人們的交會,比較熱鬧、氣氛不一樣。像古晉是沒有mamak檔,吉隆坡就有,它像是個不夜城,人文色彩很濃厚,很多大Mall(廣場),交通很擁擠,下班時間叫不到計程車,很繁忙的城市。」

這些都是很表面的感覺,讓蔡導難忘的是……「當時,正是發生『烈火莫熄』(安華事件)的時候,氣氛很熱烈,我所看到的吉隆坡,確實讓我很興奮!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到底發什麼事,後來問朋友、看報章報道,自己才慢慢瞭解到是怎麼一回事。我當下覺得,這個環境有改變了,整個社會變得很不同,正在蠢蠢欲動,刺激我重新評估大馬。因為我一直認為大馬很封閉,可是那時候我開始聽到別的聲音。其實,我1977年離開大馬,每年都回來,但是總覺得自己像個過客,從未認真去看這個國家。大馬從經濟起飛到面臨金融風暴的問題,我在街上看到很多的外勞,突然覺得自己跟他們很像,因為我也是在台灣生活的異鄉人。於是,我就構思了拍一部關於外勞的電影。」後來,因為資金沒了,《黑眼圈》的拍片計劃被擱置,劇本也僅寫了一半。

鬧市的死水
蔡導陸續拍了好幾部電影,包括引起嘩然的《天邊一朵雲》。劇本一擱就是5年,兜兜轉轉下,去年終於回馬拍攝《黑眼圈》,成為他首部在大馬拍攝的電影。

「1998年做資料收集的時候,我到了巷弄、住宅、勞工居住的地方去,我看到了比較不一樣的東西。」蔡導以我們熟悉的茨廠街為例,任何時候都聚集了各族群,除了遊客之外,外勞最多。華人陸續搬走了,很多店舖都租給了印度人開旅館或餐廳,在吉隆坡生活的人,雖然常經過那裡,卻不知道裡頭變成怎樣。

金融風暴遺留下很多東西,如廢棄的工地等等,《黑眼圈》出現的一湖死水,不是特地營造出來,是確有此事。早在1999年,蔡導就對著那個建築有興趣。這潭很黑很髒的水,是被遺留下來的東西,蔡導將它攝入鏡頭,成為電影裡其中一個重要影像。政府斥責他把大馬拍得不堪,但是難道不拍,就表示不存在嗎?繁華如美國、香港,依舊有貧富的現象,更何況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真實的意義背後,不是該換來更積極的舉動嗎?「不是把雙峰塔放在電影裡,就是正面的。我要看雙峰塔不會旅行親自過來看嗎?我們有太多的電影選擇了。大馬電影要走出來,才能更加成熟。其實,情慾、脫衣的情節,有撞擊才能進步,才能溝通,這樣人民才有福。讓他們知道原來性、身體是可以這樣詮釋!」

沒有歸屬感
1978年,蔡導考進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後,做了很多嘗試,更進一步接觸戲劇、電視、電影。在電視圈的4年期間,他編導了不少叫好叫座的作品,其中更二度獲得金鐘獎最佳導播。1991年,蔡導在拍攝電視單元劇時,發現了小康(李康生),自此開始了他倆相依的電影生涯。小康成為御用男主角,從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到最新的《黑眼圈》,未曾缺席。

台灣開啟了蔡導的電影夢,各方面技術的訓練,讓蔡導得以揚名國際影壇。倘若留在大馬,蔡導也許只是一個普通的名字。雖然曾經回馬住過一年,但要蔡導把生活重心從台灣移回大馬,重新讓自己置身在這個國度裡,他會適應嗎?「不會難吧!其實,住哪裡都沒關係,我從不擔心要到哪裡生活,即使是語言不通的地方也行。問題在於你要不要融入那個環境跟生活,有些人喜歡在熱鬧環境下生活,有些人喜歡隱世地生活,我就比較喜歡隱世地生活。大馬是個熟悉的地方,所以我不會覺得有問題,就像我之前說的,到哪裡都沒關係。」他像個流浪者,眾人皆醉我獨醒,在混沌的世界裡,在對錯無絕對的這個時代,他繼續遊走,尋找心靈的救贖。

蔡明亮的電影,有很強烈的空洞與無力感,寂寞的都市人之間充滿疏離感,即使相愛依舊沒安全感,大家仍是獨立的個體,等待分離的一天,充斥著悲觀主義。那麼大馬有給蔡導帶來歸屬感嗎?「不管是什麼地方,我都沒有歸屬感,這無管地理關係,是心理問題。人都是被感情牽絆著,所以我不能割捨這塊土地,因緣把我們牽連在一起,所以我對大馬的感情很深,台灣也一樣。」

生有限,活無限
即將邁入50歲,怎麼看待這50年的自己?蔡導聽後,連忙說:「不要強調我已經50歲,國家可以發展,可是人的生命卻有限。」

生有限,活無限,能夠真正參透的人又有幾個呢?「啊……我滿意自己這些年來的表現,不會太壞。我沒有太多追求的東西,就一直走啊走啊走啊,我一直很努力地在拍我的電影。相信不只是我,大家也會認同,都看到我做出成績。」

那《黑眼圈》算不算是自己歷年來的最佳代表作?「我每個階段都有好作品,都是自己的代表作。《黑眼圈》我也很滿意,就是代表這個階段。」

若以100歲壽命來算,50歲已經是走過人生的一半,蔡明亮的前半生,我們錯過了,但是希望往後我們可以參與。今年是特別的一年,因為《黑眼圈》成為蔡明亮有史以來首部在大馬上映的電影,歷經被禁、解禁,雖然電影挨了好幾刀,而且只在一家院線上映,但至少證明大馬電檢局嘗試改變了。

蔡明亮說,他願意和電檢局溝通,就像當初他跟台灣電檢局交涉一樣,總得有個人開頭。他是重視大馬的,即使電影在世界各地都有上映,但他從來只在台灣地區進行賣票活動,可是這次我們看到他對電影能在大馬上映的重視,預先回國展開一系列宣傳、賣票活動。

馬來西亞,經過風風雨雨後,大步走向50年週年,常年在外的兒子,想對媽媽說:「希望國家可以發展得更好,國民生活得更安定,我祝福這個地方。還有,我也愛這塊土地。」


蔡明亮得獎紀錄:
◆電視單元劇《麗香的感情線》獲金鐘獎最佳導播
◆電視單元劇《給我一個家》獲金鐘獎最佳導播
◆電影《青少年哪吒》獲中時晚報電影獎最佳影片、日本東京影展銅櫻花獎、法國南特影展最佳新人電影獎、意大利都靈影展最佳影片、新加坡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電影《愛情萬歲》獲意大利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法國南特影展最佳導演、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金馬獎最佳導演獎、金馬獎最佳影片、新加坡電影節最佳影片
◆電影《河流》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芝加哥國際影展銀雨果評審特別獎、聖保羅國際影展影評人獎、新加坡國際影展評審特別獎
◆電影《洞》獲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芝加哥影展最佳影片金雨果獎、新加坡影展最佳影片、新加坡影展最佳導演
◆電影《你那邊幾點》獲芝加哥影展評審團大獎銀雨果獎、芝加哥影展最佳導演、亞太影展最佳影片、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布利斯本國際影展亞洲電影評審團獎、曼谷影展最佳導演、金馬獎評審團影片特別獎、評審團個人特別獎,中華民國導演協會最佳導演獎
◆電影《不散》獲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芝加哥國際影展劇情片類金牌獎
◆電影《天邊一朵雲》獲柏林影展銀熊獎、傑出藝術貢獻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以及南特影展最佳導演獎
文章刊登於2007年7月22日《光華日報》周日刊《Relax》之《好人物》

原文連結
http://www.kwongwah.com.my/supplement/2007/07/21/6.html


~這是第二次和蔡導通過電話做訪問,當時蔡導身在大馬,為《黑眼圈》在吉隆坡上映造勢、做宣傳。訪問內容,以國慶日為出發點,再延伸到導演本身,自覺內容不夠充實,因為准備功夫不足的緣故。

話說我向前主任提議這個訪問後,要求幫我安排時間,結果電影制片一直沒有下文。訪問當天,我正驅車外出做訪問,然後電話來說敲到訪問時間,就在半小時後。於是,我趕緊取消訪問,趕回公司,在20分鐘內,設好問題。

再次和導演通電話,真的很開心,可惜依然無法和他面對面專訪。導演,已經不改他的口頭禪“你懂我的意思嗎?”哈哈!期待我們還有第三次的訪問!

對了,《黑眼圈》終於都要登陸檳城了。如無意外,9月份會在Cathay Cineplex上映。檳城的朋友,不要錯過和導演的作品在戲院相遇的機會咯!

最後,祝我的國家--馬來西亞“50周年國慶日快樂!”

台長: 費比安
人氣(7,813)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導演專訪系列 |
此分類下一篇:我和大馬導演6~《劉城達 口袋裡不止有花》
此分類上一篇:我和大馬導演4~《李添興 我拍故我在》

項少雲
很感動,很細緻的一篇文。。很喜歡
2007-08-30 18:10:51
版主回應
謝謝你喜歡~
開心ING
2007-09-04 18:26:35
說話的向日葵
自己不知道為何,
邊看邊流淚~

是你的文字,還是他的故事。
我不知道,
只知道,
自己如今也在外頭,
想家了!

謝謝你,
一篇很棒的作品!

生有限,活無限!
2007-09-05 09:16:17
版主回應
真是讓我出乎意料的反應~

謝謝你流淚。
可能流淚的原因無關我的文字,但是心裏充滿感動!謝謝!

“生有限,活無限”是今年自己努力想參透的議題,生命能否Unlimited,很多時候都取決於自己。

謝謝你對這句話產生共鳴!不枉我把這句話搬到文章裏,呵呵。
2007-09-06 18:38:49
說話的向日葵
哈哈哈

我當天就在課程中提到了你說的那六個字!
2007-09-12 17:05:30
版主回應
哈哈,謝謝你把這句話宣揚出去。
2007-09-14 15:43:44
罕伟·狮
我森美兰州的波德申
你应该知道吧?
你也是媒体的吧?
哪家媒体哦?
2007-10-06 00:27:36
版主回應
當然知道波德申啦!不過沒去過。
聽說海邊越來越髒,蒼蠅非常多!
是嗎?

我在檳城一家報館--《光華日報》上班。
2007-10-07 11:06:31
廢特馬
真是一篇好新聞 好訪問 好文章~

記得之前有幸在學校聽到蔡導的講座 他也一直問我們&quot你懂我意思嗎?&quot
真的很有趣~
2007-11-23 22:27:06
版主回應
謝謝!
真羨慕你可以見到導演真身~
大馬這邊買不到導演的作品DVD,所以許多電影都是了解劇情,但未曾相遇。
2007-11-25 11:51:47
言輕
原來你是馬來西亞的記者啊?
你的文字真流暢,看了這篇對蔡導演的專訪,很受感動!
一直不知道他是馬來西亞人,但對他人如其名的大眼睛卻是印象深刻.雖然我看過的電影不多,但早期的幾位導演大名卻是很清楚的.
台灣現在拍的電影不多了,要真唸得出來的,幾乎都是李安導演.每次拍片都被提名或是得獎,是電影界的台灣之光呢!
2007-12-19 14:56:06
版主回應
你好,我是馬來西亞一小島~檳城的記者。
謝謝你喜歡這篇文章,我自己也很喜歡。

哈哈,我想很多人都會把蔡明亮歸類為台灣人。
就像我在文中所說的,如果沒有台灣的環境和技術,蔡明亮可能只是平凡人,或者沒有今天的名聲。當然,不能抹殺導演的才華。

多希望大馬的中文電影能夠更蓬勃發展...

李安導演真的很強~
在敘述角色情感方面,有他自己的一套。
往往能夠感動觀眾。
2007-12-20 11:01:3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