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16 17:14:18| 人氣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貪戀現象和境界容易招來附體!

 

原文:自知錄,為引人入魔至極可惡之魔話。上海羅濟同居士得此錄,石印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欲為廣布,令濟同寄光一包,桂樵自己作書與光,祈為作序,以期廣傳。光閱之不勝驚異。即將原寄之書,完全寄與桂樵,極陳此書之禍。

 

以初心人率皆不在一心至誠憶念上用功,而常欲見好境界,倘一見此書,以急切之狂妄心,常作此念,必至引起宿世怨家,為現彼所慕之境。及乎一見此境,生大歡喜,怨家隨即附體,其人即喪心病狂,佛亦不奈何彼矣。(三)復李少垣書

 

譯文:這本《自知錄》裡的話,是引人入魔的最為可惡的魔話。上海羅濟同居士得到此書,石印一千本送人。丁桂樵居士想要廣為流布,讓羅濟同寄我一包,丁桂樵自己寫信給我,希望我作序,以作推廣。我看後不勝驚異,就將原寄之書,全部退回給桂樵,並極力說明此書的禍害。

 

因為初發心的修行人大都不在一心至誠憶念上用功,卻經常想要看見好境界,倘若一見此書,就會以急切的狂妄心,常作此念,必至引起宿世怨家,為之變化呈現他所仰慕的境界。等到他一見此境,生大歡喜,怨家隨即附體,此人即喪心病狂,佛對他也無可奈何了。

 

20200801 (112).jpg

20200801 (117).jpg

台長: 淡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