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1-07 08:37:24| 人氣1,99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比別人早起一小時(撰文/方玉葉)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手扭開電視,畫面暈開來的是,一個大男生對著幾位年紀比他小的男孩女孩們說:「我們要脫離苦日子,不要再過苦日子就要比別人早起一小時。」

而這一句「要比別人早起一小時」的話,讓我想起小時候讀書時,常是離天亮還有一大段時間就被媽媽叫起來,「起來顧火!不要再睡了,吃睏沒分寸。」

◎催醒魔音

說是被叫醒,通常是睡意蹣酣,是起來再倒下去睡在床邊,根本沒下床;是在第二次再被強烈的挖起來才懶懶得離開被窩的。那時候的我,正是貪眠的年紀,大概是唸國小三、四年級吧!農忙時,父親還沒到四點就起床去放草餵牛了。而忙著張羅早餐的母親,發出尖銳的叫聲「起來顧火」像是催魂魔音,深入第三空間的把我從一片霧矇的夢境裡拉醒出來。當我揉著惺忪的睡眼來到廚房時,母親早已起來把米洗好放入鍋子裡,爐子裡的柴火也已燒的火紅了。

農忙期的大人們通常都在天未亮就得下田去,因為天一亮,太陽出來勞力工作就會讓人汗流浹背,牛也會被熱得不停喘氣的從嘴邊流下白色的泡沫,好像在電視上看到人中毒,嘴角流出來的白沫泡一樣,好噁心的。

其實有時候在寒冬時,一大早哪能起得來,屋子裏全部塞滿了冰冷的空氣,總是貪暖的不想爬起來。就算起來了,爐火熱烘烘的,就躺在灶前的火材堆裡睡著了。醒來時,才發覺灶坑裡剩下零星的火星,一時心急怕被人罵,就低頭大口大口的吹氣;不只吹了一屋子的烏煙,也吹得滿臉的黑煙塵。

天快亮時,大人已到田裡去了,剩下我們兄弟姊妹在上學前,總得把每天早上的例行工作做完。我的任務是掃大廳,但都會躺在板椅上睡,或是倒在門檻泥板面上補眠,然後再三步併兩步的,一路半走半跑的趕去學校。



假日的「痛」滋味

假日就是工作日。大人們都有未卜先知的本領,都會預定安排好哪一天要採收甘藷、拔土豆(落花生)、或採綠豆、收拔麻仔;而通常採收甘藷的前一天,一定是星期六。讀半天回來,然後下午全部的孩子就要坐牛車到田裡去跟犁走。

因為隔天請了很多人來幫忙採收,父親需提前把一堎一堎的邊土犁翻開來。好讓隔天的清晨,來得及把所有的甘藷鏟現開來,讓那些手腳快速的歐巴桑、歐吉桑,邊採收邊裝入布麻袋。然後一大袋、一大袋的矗立在田中央,就等牛車或鐵牛車來載到工廠等製成甘藷粉。收成好完成交貨,也完成了家中的大事,父親會煮一大鍋的甘藷犒賞我們這些幫手,然後再一邊吃、一邊用手膚著會痛上好幾天的腿,然後就……淡忘了!

長大後,成家有了家庭,一切大小事、甚至多瑣碎的事,都必須自己承攬。要跑腿、要走的路,比小時候多上千倍,甚至萬倍,但要說給誰聽。其實現在體會到的苦,不是身體疲累的痛,心苦才真是苦。是自己學佛了,明白一切的苦來自尋煩惱,來自心的起心動念,色、受、想、行、識的「不明就裡」,累積了歡喜作,得讓自己淪於苦淵不得跳出;這輩子的苦!其實是自作自受。

但現在的自己,體悟到「以苦為師」這句話。每天學著早起一小時,少睡一小時,能早起來做甚麼都好。整理家務,看看天色將亮的屋外晨間景物,也能自修佛法。

古人說:「三天早補一天,三年早酒補一冬(一年)」,早起是一種可以養成的好習慣;所以,早起一小時,是跟以前的自己比的,持之以恆,就會有好收穫。

台長: 許老爹
人氣(1,995)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台南人文真善美 |
此分類下一篇:
此分類上一篇:消失中的菅芒花 (圖/文:林捷津)

馬光扁
三天早起補陽氣 三年早酒補腎賢←對男人有用。女人用的如上↑所述
2015-01-07 14:44: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