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8 20:45:44| 人氣18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代理財王夏韻芬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房地產省息祕笈:
一、 省息簡單原則:
1.盡量爭取最優惠的利率。
2.先讓本金快速下降,有錢就還本金。
3.最省利息的就是本金平均攤還法,本息攤還次之,最後才是只還利息不還本金,不過如果不還的本金部分能夠有高報酬率投資,則不在此限。

二、轉貸的成本
1.違約金的考量,通常都是一個月的本息,請先詳看自己房貸的契約書。
2.銀行開辦費這是銀行最容易隱藏的成本,通常銀行不會主動說,因此不管是辦現金卡、信用卡代償或是其他銀行業務,記得要問「開辦費」,轉貸部分的開辦費約1000~3000元不等。
3.代償費各家銀行金額不等,大約上萬元,可以與即將轉貸的新銀行商量,通常可以由新貸款的銀行吸收。
4.徵信以及鑑價費約三、五千元不等,可以殺價,但不容易賴掉。
5.代書費以及相關的規費,有設定費(每件約3500元),塗銷費(1000元),還有地政規費,因為設定費以貸款金額乘上1.2的千分之一計算,不能省,也比較沒有殺價空間可言。

★景氣循環鐘:景氣頂端à物價上漲à利率開始上揚à緊縮貨幣政策à債券價格下跌à股價下挫à公司獲利下降à房地產價格下滑,議價空間加大à景氣谷底à利率下降à寬鬆貨幣政策à債券價格上揚à公司獲利回升à股價回升à房地產價格上揚à景氣頂端。

☆保單分三種:
1.不分紅保單:保險公司賺,保戶不賺,保險公司賠,保戶也不賠,保險公司就算績效再好,保戶連一點湯汁都舔不到。
2.投資型保單:保險公司賺,保戶也賺,保險公司賠,保戶也賠,其中,賠錢損失風險完全由保戶自行負擔,與保險公司無關。
3.分紅保單:當保險公司賺錢,保戶沾光,可分到紅利,就算保險公司賠淺,保戶還是有固定收益保障,不會賠錢,看起來好像保戶最吃香。

★保費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是分紅保單、不分紅保單、投資型保單,若比較投資可能損失的風險,風險最高的是投資型保單,其次是分紅保單,不分紅保單最保守,幾乎沒有風險。

☆不分紅保單內容強調保障功能,而非以投資理財為目的,因此,市場上賣的不分紅保單多屬於「定期保險」或「終身壽險」二大類的保單商品,此外,不分紅保單沒有死差紅利,或利差紅利的分配權,所以計算保費費率時,保戶有減費的權益,保險公司不得超收保費,因此保費相對低廉。

★投資型保單的優點有:
1. 分離帳戶,保險公司避免本身的投資風險;但是將經紀人轉為理財規劃師,協助保戶投資賺錢。
2. 彈性繳費,投資人自行決定要繳交多少錢、什麼時候繳;
3. 投資人只要花2000元就可以連結十檔基金,一年還有三到四次的檢視轉換權利,但是如果買國內基金最低門檻,一檔就要3000元,海外基金門檻是5000元,相行之下,投資型保單的門檻低,安全性高。
4. 客戶可以獨享所有投資績效。

☆如果積極型,股票型基金就是上選,因為股票型基金的攻擊性強,尤其一旦股市反轉向上時,持股高達九成的股票型基金就是獲利的一大保證。
如果保守型,可選擇平衡式基金;若講求固定收益,只希望保本的人,就只能選擇債券型基金,至於今年一再曝光的組合型基金,則適合不懂股票投資的人。
組合式基金強調的是「基金中的基金」,也就是幫投資人購買市場上已有的基金,但波動幅度太大,有風險,所以不瞭解基金公司、不清楚基金經理人的操作型態、不瞭解基金經理人的養成訓練,都無法幫投資人選到適合的組合式基金。

★基金的相關費用:
1.申購手續費:在申購基金時所發生的費用。
2.贖回手續費:指投資人將持有單位變現時所支付的費用。
3.管理費用:或稱經理費用,主要是給予基金經理公司,作為投資、營運和管理之用,直接由基金資產扣除。
4.保管費用:付給負責保管、處分基金資產的保管機構的費用,直接由基金資產扣除。
5.其他費用:證券交易手續費、律師費用…等。

☆賣股票要注意:
1.股票的價位已經到了預定的獲利價位。
2.股票的價位到停損價位:獲利15%就要賣,相同跌了15%也要賣。
3.指數或是股價在相對高檔、經濟過熱、利率過高,景氣大好時候,就是賣出的一個指標,過去華爾街的名言是,擦鞋童進場買股票時候,就是賣股票時候。
4.最悲觀的時候進場。

★企業成長潛力指標:
1.營收成長率:
2.稅前淨利成長率:意味著這家企業的長期獲利實力,有些企業營收成長率不錯,但稅前淨利成長率卻不好看,所以應兩者交相評估,也可針對該企業的產業情勢與企業所擁有的競爭條件加以衡量,才能客觀看出此一比率的有效值。
3.營業利益:指企業在本業的獲利,在損益表中的營業利益可以彰顯企業在實質本業的表現為何?藉此看出企業在其本業上的獲利實力。
4.業外收入:有些企業的業外收入是來自出售證券所得,或是轉投資事業的收益,甚至來自匯兌上的利益,都列在業外收入的會計項目。當一家企業的業外收入比重過高時,必須仔細評估此一獲利屬常態性利益,還是屬於短期的利益,藉以評估其對每股盈餘的貢獻度。
5.資產投資報酬率:針對投資報酬率加以評估,資產投資報酬率是指投資報酬與投資額間的比率關係,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的標準,也是檢視企業是否真正具備成長力道的指標。當此一比率值越高,表示企業的報酬率越大,利潤越高,獲利能力越強。此外,可將企業的負債比率、自有資金比率、庫存、海外子公司、應收帳款天數等,做為參考的指標。
6.負債比率:空頭格局裡,由於景氣不好,對於企業負債能力的考量就要重一些,反觀,若是在多頭格局,景氣好時,正是企業要向前衝的時候,就可以給予較高的負債比。基本上,各行業因為產業屬性的差異,負債比率的高低標準也會有所不同,如營建業,就是屬於高負債比率的產業,故解讀此一數值時,應與相同產業做評估。
7.自有資金比率:是來自資產減負債除上資產的比率。自有資金較高者,較能承受景氣不佳的衝擊,不會因為利息過高,負債比率過高,還不及接受景氣的考驗,就因自有資金不足、負債過高而壓垮。因此,在景氣不佳時,企業所擁有的資金多寡,可以就某方面作為檢視其財務結構的一大指標。
8.庫存:一家企業的庫存會不會過高,也會影響其財務結構。此外,除了看庫存量外,也必須留意這個產業到底是處在一個向上的趨勢,還是向下的趨勢,如果此一產業正由谷底翻升,並且有機會進入旺季,短暫的庫存壓力,預期將會解除,相反的,如果正值產業進入淡季或蕭條,過高的庫存潛藏極高的跌價損失風險。
9.海外子公司的財務:對投資企業若有海外子公司,其銷貨與存貨間的關係,仍須仔細的掌握。
10.應收帳款天數:各個產業的應收帳款天數各有不同,應收帳款天數的長短,可以衡量企業收現所需的天數,進一步瞭解其對企業資產負債的關係,進一步掌握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

★有許多時間點值得注意,一是每年的10月到11月,一來是第三季季報出盧,年度的獲利已經完成三分之二,因此對於全年度的預估值容易判斷,尤其許多老闆都是在年底出現明年景氣的預估,使得一次一年度的吹年比賽特別精彩,通常是刺激股價的關鍵,由10至11月,持股到次年度的一月,將是年度的獲利關鍵,此外,每年的三月開始,股東會題材出現,對於年度配股多有報導,也是炒作關鍵。至於其他的進出機會,就是等於股市突發性的題材出現。

台長: 大頭阿呆如
人氣(1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理財 |
此分類下一篇:鄭弘儀看見未來--教你全方為成功致富
此分類上一篇:鄭弘儀教你投資致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